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初春姚明府見過即事六首 其二

明代成鷲

元日至穀日,高天無片雲。野情逐農圃,努力事耕耘。

城市遠未遠,春光分不分。荷鋤待膏雨,搔首問東君。

成鷲

成鷲(1637-1722),清朝初年廣東肇慶鼎湖山慶雲寺僧。又名光鷲,字跡刪,號東樵山人。俗姓方,名覬愷,字麟趾,番禺(今屬廣東省)人。出身書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從本師西來離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繼法於碩堂禪師,系憨山大師徒孫。與陶環、何絳等南明抗清志士為生死之交。與屈大均、梁佩蘭唱酬,粵中士人多從教游。先後主持澳門普濟寺、肇慶慶雲寺、廣州大通寺,終於大通。其為人豪放倜儻,詩文亦卓厲痛快,盡去雕飾,頗有似莊子處。沈德潛譽為詩僧第一。作品有《楞嚴直說》十卷、《鼎湖山志》八卷、《鹹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剛直說》一卷、《老子直說》二卷、《莊子內篇注》一卷等。► 1篇詩文

猜您喜歡

曹溪八頌肉身

明代成鷲

天上花冠色正萎,那伽大定已多時。靈山何事不歸去,坐久成勞知未知。

送人宰楚邑

明代成鷲

漁父狂歌不可聽,春江餞別酒初醒。醒來手抱瑤琴去,一曲薰風滿洞庭。

擬補春夜宴桃李園詩 其二

明代成鷲

群季追歡興不孤,芳園嬌鳥喚提壺。名花自種還同賞,家醞新篘不待沽。

素魄影邊添蠟燭,綠茵深處布氍毹。可能後會頻相覓,長願高陽作酒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