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筇杖與劉湛然道士
宋代:王禹偁
有客遺竹杖,九節共一枝。
鶴脰老更長,龍骨乾且奇。
我問何所來,來從西南夷。
因思漢武帝,求此民力疲。
明明聖天子,德教加四維。
蠻貊盡臣妾,縣道皆羈縻。
僰僮與笮馬,入貢何累累。
此竹日已賤,輕視如蒿藜。
我年三十七,血氣未全衰。
況在紫微垣,動為簪笏羈。
倚壁如長物,歲月無所施。
寸心空愛惜,惜此來天涯。
忽承明主詔,來謁太一祠。
再見劉先生,氣貌清且羸。
持此以為贈,所謂得其宜。
少助橘童力,好引花鹿隨。
步月莫離手,看山聊搘頤。
微物懶致書,故作筇竹詩。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於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於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後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666篇詩文
龍門呈心老
宋代:王之道
千山倚山高,一徑空雲斜。
忽然見樓閣,知是佛子家。
蒼松老不死,天矯如龍蛇。
霜皮自鱗皴,風梢互槎牙。
幽花似檐蔔,清絕不可加。
過庭送好音,異哉碧鴒伽。
我來不忍去,一步三咨嗟。
終當解冠裳,從師臥煙霞。
贈密直張諫議
宋代:王禹偁
先皇憂蜀輟樞臣,獨冒兵戈出劍門。
萬里辭家堪下淚,四年歸闕似還魂。
弟兄齒序元投分,兒女情親又結婚。
且喜相逢開口笑,甘陳功業不須論。
和呂叔恭題和州香林湯
宋代:王之道
新詩等絺繡,文采照座右。
尤憐繼絕唱,崢嶸競高秀。
詞源眉山長,句法杜陵舊。
相從今老矣,豈獨歌邂逅。
香林在何許,溢沸發岩竇。
其流漸清溫,脈助草木茂。
歲旱添苗槁,一溉十倍收。
追遊記疇昔,我仆苦痛疚。
別來隔兵火,荊榛掛猿狖。
溫溫自然湯,
新詩等絺繡,文采照座右。
尤憐繼絕唱,崢嶸競高秀。
詞源眉山長,句法杜陵舊。
相從今老矣,豈獨歌邂逅。
香林在何許,溢沸發岩竇。
其流漸清溫,脈助草木茂。
歲旱添苗槁,一溉十倍收。
追遊記疇昔,我仆苦痛疚。
別來隔兵火,荊榛掛猿狖。
溫溫自然湯,蠲痾古非謬。
我聞泉所發,江海遠相透。
其溫本硫黃,氣味自同臭。
大哉無礙浴,天地不輕授。
嚴霜與列日,冬夏特異候。
人生困凌薄,往往少中壽。
飄飄澡雪力,狴犴忽蒙宥。
春寒不喜出,塊坐撥殘槱。
晦陰又連朔,夜雨屢通書。
誰能慰窮愁,邵州有賢守。
開篋出大軸,令我和其後。
此意重虛辱,勉強忘固陋。
呂候卿相家,博學靡不究。
會當似前人,嘉猷日告後。
君看華清宮,海淫似招寇。
當年從千官,車馬所奔輳。
漁陽一炬火,曾不半錢售。
爭如寄僧房,泠泠灩苔甃。
常遂塵土濯,永免脂粉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