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齊州有愛子之戚書悶詩見示依韻賦慰 其二
明代:成鷲
白日一修短,黃河幾濁清。磨來成慧劍,持去破愁城。
泡影歸無朕,蜉蝣笑此生。莫將離合意,看作宓琴聲。
成鷲
成鷲(1637-1722),清朝初年廣東肇慶鼎湖山慶雲寺僧。又名光鷲,字跡刪,號東樵山人。俗姓方,名覬愷,字麟趾,番禺(今屬廣東省)人。出身書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從本師西來離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繼法於碩堂禪師,系憨山大師徒孫。與陶環、何絳等南明抗清志士為生死之交。與屈大均、梁佩蘭唱酬,粵中士人多從教游。先後主持澳門普濟寺、肇慶慶雲寺、廣州大通寺,終於大通。其為人豪放倜儻,詩文亦卓厲痛快,盡去雕飾,頗有似莊子處。沈德潛譽為詩僧第一。作品有《楞嚴直說》十卷、《鼎湖山志》八卷、《鹹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剛直說》一卷、《老子直說》二卷、《莊子內篇注》一卷等。► 1篇詩文
綴缽
明代:成鷲
拾將瓦礫作黃金,補綴方知用意深。一曲無弦人不會,為君漆過斷紋琴。
留別馮合溪
明代:成鷲
幾度春風過鹿池,木棉花落悵臨岐。悠悠世路逢宗炳,往往人前說項斯。
黃犢還家添一齒,青山隨地解雙頤。我將行腳君將老,白首重來未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