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清平樂·夏日游湖

宋代朱淑真

惱煙撩露,留我須臾住。攜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黃梅細雨。
嬌痴不怕人猜,隨群暫遣愁懷。最是分攜時候,歸來懶傍妝檯。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夏日的西湖,蒼青翠綠的湖光山色,煙縈霧繞撩惹人駐足。與戀人攜手漫步在荷花盛開的湖畔小路,一瞬間灑下一陣黃梅細雨。
嬌痴的情懷不怕人度猜,我和衣睡倒在他的胸懷。最是分手的時候,依依不捨流連徘徊,歸來陷人愁苦的深淵,懶得走近那梳妝檯。

注釋
1、清平樂:詞牌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雙調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韻,後片三平韻。
2、惱煙撩露:惱人的煙霧,撩撥人的水露。歐陽修《少年游》:“惱煙撩霧,拚醉倚西風。”
3、須臾:片刻。
4、藕花:荷花。
5、一霎:一會兒。
6、猜:指責、議論。
7、分攜:分手。
8、妝檯:梳妝檯。
9、睡倒人懷:即擁抱伏枕於戀人肩上。

賞析

這首詞是一篇敘事言情之作。是在記敘一次與戀人攜手遊湖的真實經歷,同時刻畫了一個感情生活異常愉快的少女形象。

詞的一開頭道出了游湖的時間,是夏日的清晨,如煙一般朦朧的霧氣和晶瑩剔透的露球將消未消之時,作者用了一個“惱”字,一個“撩”字,便為“留我須臾住”找到了理由,呆了一會兒,才攜手走上滿開荷花的湖堤。一霎時工夫黃梅細雨下起來了。這種情景在江南的五六月間黃梅成熟季節是常見的景象,這時游湖。煙雨茫茫,格外增添一份朦朧的情趣。

詞的下片是寫躲避細雨和作者當時的心態。“嬌痴不怕人猜”轉得好,朱淑真自是朱淑真。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和衣睡倒人懷”六字,原作“隨群暫遣愁懷”,是根據四印齋本校改的,因為上片有“留我須爽住,攜手藕花湖上路”,上句又有“嬌痴不怕人猜”故改作“和衣睡倒人懷’’才相應,如果是“隨群暫遣愁懷”便不好解釋了。在黃梅雨降下之時,他們或許是躲避在樹蔭下,她的嬌憨之態不怕別人猜度,乾脆不解衣服睡倒在他的懷抱里。最令人難忘的是分手時的情景,待她回到自己家裡之後,不想急忙去靠近梳妝檯看自己的模樣。真是千情百態,描繪盡致,沈際飛《批點草堂餘四集》續集卷上選收此詞時,將其與《地驅樂歌》相比較,那是一首刻畫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民歌:“枕郎左臂,隨郎轉側,摩捋郎須,看郎顏色。”這是一位較為成熟的女性形象,不比此詞所寫兩小無猜更有趣味。

通過對此詞的欣賞,似乎更加理解作者婚後之孤獨生活帶給她的苦悶,對她來說是怎樣的一種折磨,難怪她“獨對孤燈恨氣高”(《悶懷》)。

創作背景

朱淑真生活南宋程朱理學開始流行的社會,作者主動“休夫”,休夫回到娘家後。在娘家住了一段時間後,朱淑真再一次邂逅了少女時代的情人,並勇敢地與他重續前緣。她瞞著父母與情人有過幾次來往,每一次都有詞記載他們相處的過程,《清平樂·夏日游湖》就是其中一首。
朱淑真

朱淑真

朱淑真(約1135~約1180),號幽棲居士,宋代女詩人,亦為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時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四庫全書》中定其為“浙中海寧人”,一說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於仕宦之家。夫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終致其抑鬱早逝。又傳淑真過世後,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餘生平不可考,素無定論。現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為劫後余篇。► 203篇詩文

猜您喜歡

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宋代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鞦韆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宋代辛棄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怕 一作:恨) (無歸路 一作:迷歸路)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代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腸斷 一作: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