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發後渚

南北朝鮑照

江上氣早寒,仲秋始霜雪。
從軍乏衣糧,方冬與家別。
蕭條背鄉心,悽愴清渚發。
涼埃晦平皋,飛潮隱修樾。
孤光獨徘徊,空煙視升滅。
途隨前峰遠,意逐後雲結。
華志分馳年,韶顏慘驚節。
推琴三起嘆,聲為君斷絕。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江上早寒,仲秋時節就已經霜結雪降。
我要從軍遠征,卻又缺衣少糧,嚴冬已漸漸逼近,卻不得不與家人分別,揮滑北上。
離鄉背井,心情落寞悽愴,乘船從後渚出發,駛向遠方。
征塵飛揚,瀰漫了前方的高地,浪潮高高地捲起,遮住了長長的樹影,一片水花茫茫。
孤獨的太陽,在空中緩緩地移動,漫漫江霧,時而在前面飄聚,時而又消失空中。
眺望前方的山峰,倍覺路途的遙遠,回顧身後的陰雲,更添離別的優傷。
美好的志向,就在這終年的奔走勞頓中消失,青春的容顏,因驚嘆於季節的變化而變得慘澹無光。
每念及此,總要引起先盡的嘆息,只好推開瑤琴,不讓那揪心的琴聲再響。

注釋
後渚(zhǔ):地名,在建業(今南京)城外江上。
始:初。
方:將。
背:離開。
涼埃:塵埃。
皋(gāo):水邊的高地。
飛潮:飛卷的浪潮,可能是比喻飛揚的塵土。
修樾(yuě):高樹交成的樹蔭涼。
孤光:指日光。
空煙:江面上空的霧氣。
結:聚集。
華志:美好的志願。
分:分散,消失。
韶顏:美好的容顏。
節:節序。
三起嘆:反覆嘆息。三,言其多。
君:黃節說是作者自指。

創作背景

宋文帝元嘉十七年(440年)十月,臨川王劉義慶由江州徙刺南兗州,鎮廣陵。作為劉義慶的幕僚國侍郎,鮑照先從義慶還都省家,然後道出京口,赴任所。從後渚出發後,一路上的見聞令作者感慨萬分,於是寫下了這首

賞析

這首的結構也很別致。第一、二兩節各六句:第一節寫別家上路時情景,第二節寫途中所見景物及自己主觀心情隨客觀景物之變化而變化的心理活動。“華志”二句自為一節,是前兩節的一個小結。“推琴”二句又成一節,似用旁觀者口吻結束全詩。這是作者從主觀世界中跳出來,故意用客觀敘述來“冷處理”,從而讓讀者於言外去品味詩人內心的苦況。

在第一節中,有兩個表時間的虛詞與一般講法有異。一是“仲秋始霜雪”的“始”,作“初”解。余冠英先生《漢魏六朝詩選》注云:“近人用‘始’字有遲久而後得的意思,此不同。”其說是。詩句譯成口語,應該是“剛到仲秋時節就開始出現霜雪了”。另一是“方冬與家別”的“方”,“方冬”,指初入冬,而不是將入冬。這裡有個節序的先後問題。“江上”二句寫今年寒意來得早,陰曆八月就下霜落雪了。這時要出門從軍,必須把衣食準備得充足些;偏偏作者因家境困窮,缺乏衣糧;但又不能不動身,只好在冬初辭家遠行了。鮑詩的特點就在於平平寫起,閒閒引入,看似尋常筆墨,而詩意卻親切感人。此詩正是這種典型寫法。於是接下來寫五、六兩句:寒冷的初冬,已是滿目蕭條,偏偏又在缺衣少食的經濟條件下離鄉背井,從後渚動身時內心當然要充滿悽愴了。這六句純以質樸平實的描寫來打動讀者,遣辭造句,似乎全不著力。這與第二節錘鍊字句、刻畫景物的寫法幾乎判若涇渭。但作者卻把這兩節巧妙地連線在一起,乍讀時覺得何以一詩之中風格頓異;其實這正是鮑照寫詩善於變化,力圖用語言的淺顯與生澀來對讀者施加影響,從而使讀者的感受隨詩人筆鋒而轉移的地方。

第二節,“涼埃晦平皋”者,在寒冷的空氣中,瀰漫的塵埃把空闊平曠的皋原給掩蔽了,顯得模糊晦暗,使作者無法向遠處瞻眺。這是陸景。“飛潮隱修樾”者,騰躍的江潮遮住了詩人的視線,兩岸修長的樹影仿佛都隱沒了。這是江景。於是作者乃置身於一片迷茫和驚濤駭浪之中了。吳汝綸以“涼埃”二句比喻世亂,看來有一定的道理。因為作者此行的目的是“從軍”,而目之所接,身之所經,卻是晦暗的前途和驚險的處境,自然會產生來日茫茫吉凶未卜的預感。所以這首詩的景語似乎並非純客觀的描寫,而是近於比興的。所以前人大都認為這一句是作者自喻。“空煙”正在包圍著太陽,因此吳汝綸認為這一句“喻世事之變幻”“視升滅”者,眼看著這一簇煙霧忽而升起、忽而消逝之謂。總觀這四句景語,還有個動與靜相對配合的特點。“涼埃”雖非靜態,但比起“飛潮”來,相對地卻要靜一些;而“孤光”雖在獨自徘徊,比起“空煙”的倏爾升起、忽然消滅來,相對地說也算是靜態。這就比以純動與純靜相對照來得空靈生動得多。古人寫詩總是在發展中有所前進。鮑照寫景,就比謝靈運以前的人進步很多,像這種相對的動與靜的配合在鮑照以前的詩人筆下就很少見到。而到了王維,乾脆有靜無動,只把巨觀的壯偉場面如照像一般攝入詩中,其膽識可以說遠遠超過了前人,即所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也。

四句景語之後,再虛寫兩句以為收束。“途隨前峰遠”者,“前蜂”為眼中所見,要達到那裡還有一大段路程,作者心裡是有數的,所以用了個“遠”字。而這一句又含有前路無涯,茫然無所歸適之意。“後雲”者,指已經被拋在身後的重雲疊霧。行人雖已走過了那一段“空煙升滅”的地帶,可是那鬱積的雲層仍壓在心頭,給自己帶來了迷惘與悵恨,所以詩人的思緒仍在追逐著它,從而使內心鬱結不釋。王夫之以“發心泉筆”四字評價鮑照,“發心”者,心細如髮之謂;“泉筆”者,妙筆生花,文思如泉湧之謂。用來形容此詩的中間六句,真是說到點子上了。

“華志”二句寫得很吃力。“華志”猶美志,它是鮑照自己創造的辭彙。這句是說自已雖有美好的志願,卻被無情的歲月給攪散、打亂了。“驚節”與“馳年”為對文,指使人吃驚的節序變化。這句是說,自己的青春已被令人吃驚的時光給弄得悽慘暗淡,無復當年的蓬勃朝氣了。這就把客觀上時空的變化和主觀上壯志的銷磨融成一體,綜合地化為無限感慨。詩寫到這裡,已屆尾聲,本可結束。但作者意猶未盡,乃變換一個角度,用最後兩句收束全篇。

以上所寫,從作者離家遠行說起,並把旅途所感抽繹出來,全屬主觀抒情之筆。但在漢樂府和漢魏古詩中卻另有一種寫法,即把主觀抒情的內容用客觀口吻給描述出來,宛如借旁觀者之口來為抒情主人公說話。鮑照此詩結尾實用此法。在大段的羈旅行役的描寫之後,忽然轉到彈琴上來。好像作者已結束了旅程,在到達目的地後把所見所思通過彈琴表達出來。這就把直接的主觀抒情做了間接的客觀處理,前面寫的種種思想感情仿佛是事過境遷的一番追溯。但作者並沒有把主觀抒情部分做純客觀的處理,只是把距離拉開了一點而已。因為從詩意看,彈琴者仍是作者本人。這末二句說,作者把一腔心事通過琴音來表達,但彈到這裡,由於過於傷心而彈不下去了,只能推琴三嘆,琴聲亦如有情,遂因彈琴者之悽愴感慨而戛然中止。這在作者看,這樣寫可能增加了有餘不盡的回味。但這種把筆勢宕開的結尾,其藝術效果究竟如何,則仁智所見亦各不相同。如方東樹就說:“收句泛意凡語。”認為這樣結尾反而弄巧成拙。作者本意原為創新,但銜接得過於突兀,加上這一手法也並不新奇,反倒成為敗筆。故方氏之見似亦未可忽視也。

鮑照

鮑照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於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211篇詩文

猜您喜歡

好事近·葉暗乳鴉啼

宋代蔣元龍

葉暗乳鴉啼,風定老紅猶落。蝴蝶不隨春去,入薰風池閣。
休歌金縷勸金卮,酒病煞如昨。簾卷日長人靜,任楊花飄泊。

陪姚使君題惠上人房

唐代孟浩然

帶雪梅初暖,含煙柳尚青。
來窺童子偈,得聽法王經。
會理知無我,觀空厭有形。
迷心應覺悟,客思未遑寧。

別舍弟宗一

唐代柳宗元

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雲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後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