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魏晉陶淵明

今日天氣佳,清吹與鳴彈。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為歡。
清歌散新聲,綠酒開芳顏。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殫。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今日天氣多美好,管樂清吹鳴琴彈。
感慨柏下長眠者,人生怎能不為歡?
清歌一曲發新聲,新酒使人開笑顏。
未知明日生死事,快意當前且盡歡。

注釋
諸人:眾人。周家墓:據《晉書·周訪傳》載:陶侃(kǎn)當初鄉居未顯達時,遭父母喪,將要下葬,家中忽失一牛。陶侃尋牛時遇一老父,老父說:“前岡見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極人臣矣。”又指一山說:“此亦其次,當出二千石。”於是陶侃葬父母於前一山。將另一山指示給周訪,訪葬其父,果為刺史。陶、周兩家世婚。陶淵明這次所游之地,也許就是周訪家墓。
清吹:指管樂器。鳴彈:指弦樂器。
感:感悟,有感於。柏下人:指葬在柏樹下的墓中人。安得:怎能。
清歌:清亮的歌聲。散:發出。綠酒:新酒。剛釀出來的酒呈綠色,故稱。開:啟。芳顏:美好的容顏。指笑逐顏開。
明日事:指將來之事,包括生死之憂。襟:心懷。良:甚。殫(dān):竭盡。

創作背景

公元406年(義熙二年)人歸田以後,同幾位友人共游周家墓柏下,在路上看到諸多事物,又聯想到了自己退隱之後的境況,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賞析

這首就內容看,當是陶淵明歸田以後的作品。篇幅簡短,內容平凡,但卻博得很多人的讚賞,當有其不平凡的所在。說平凡,如“今日天氣佳,清吹與鳴彈。”“清歌散新聲,綠酒開芳顏。”寫在某一天氣候很好的日子裡,和一些朋友結伴出遊,就地開顏歡飲,或唱“清歌”,或吹管樂和彈奏弦樂以助興。這都是很普通的活動,詩所用的語言也很普通。說不平凡,因為所游是在人家墓地的柏樹下,要“為歡”偏又選擇這種容易引人傷感的地方。在引人傷感的地方能夠“為歡”的人,不是極端麻木不仁的庸夫俗子,應該就是胸懷極端了悟超脫,能勘破俗諦,消除對於死亡的畏懼的高人。淵明並不麻木,他明顯地“感彼柏下人”死後長埋地下所顯示的人生短促與空虛;並且又從當日時事的變化,從自身的生活或生命的維持看,都有“未知明日事”之感。在這種情況下,還能“為歡”;還能做到“余襟良已殫”,即能做到胸中鬱積盡消,歡情暢竭,當然有其高出於人的不平凡的了悟與超脫。以論對於生死問題的了悟與超脫,在淵明的詩文中,隨處可見,如《連雨獨飲》:“運生會歸盡,終古謂之然。”《五月中和戴主簿》:“既來孰不去,人理固有終。”《神釋》:“老少同一死,賢愚無複數。”“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輓歌詩》:“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歸去來兮辭》:“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這是一種自然運化觀、樸素生死觀,比起當時“服食求神仙”、追求“神不滅”的士大夫,不知高出多少倍。
陶淵明

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後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186篇詩文

猜您喜歡

曳杖歌

先秦佚名

泰山其頹乎。
梁木其壞乎。
哲人其萎乎。

青青陵上柏

兩漢佚名

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
驅車策駑馬,遊戲宛與洛。
洛中何鬱郁,冠帶自相索。
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
兩宮遙相望,雙闕百餘尺。
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

驅車上東門

兩漢佚名

驅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
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
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
潛寐黃泉下,千載永不寤。
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
萬歲更相送,賢聖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
不如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