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鄴都引

唐代張說

君不見魏武草創爭天祿,群雄睚毗相馳逐。
晝攜壯士破堅陣,夜接詞人賦華屋。
都邑繚繞西山陽,桑榆汗漫漳河曲。
城郭為墟人代改,但見西園明月在。
鄴旁高冢多貴臣,蛾眉曼睩共灰塵。
試上銅台歌舞處,惟有秋風愁殺人。

注釋

⑴鄴都:指三國時代魏國的都城,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
⑵引:體名。《鄴都引》屬新樂府辭。

鑑賞

張說一生歷仕武后、中宗、睿宗、玄宗四朝,三度執掌大政,堪稱叱吒風雲的一代英豪。但是,他仕途坎坷,曾被流放一次,兩次遭貶謫。這首就是公元713年(開元元年)被貶為相州刺史後所作。鄴都,當時屬相州所轄。張說縱觀魏武帝曹操建功立業的雄壯歷史和身後遭遇,聯想自己被奸佞小人攻訐的現實,不禁感慨萬千,寫下《鄴都引》這一千古絕唱。

這首詩歌激情奔涌,慷慨悲壯,但詩情又緊和緬懷魏武的題旨,做到詩情恣肆而有節制,思想內蘊而易外傳。

詩分兩層。

前六句為第一層,主要是緬懷和描述曹操生前的非凡業績,以寄託自己的凌雲壯志。“君不見魏武草創爭天祿,群雄睚眥相馳逐”二句,為曹操生前的壯舉鋪敘了廣闊的時代場景。“草創”二字表明了魏武創業的艱難、不易;一個“爭”字,生動地表現出曹操人定勝天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古代迷信思想認為人的遭遇、地位都由天帝賜予,而曹操不信天命,偏偏要奮起與“群雄睚眥相馳逐”,爭奪帝位,這一“爭”就將他的頑強奮鬥準確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了。“晝攜壯士破堅陣,夜接詞人賦華屋”二句,以極其洗鍊的語言,概述了曹操一生的文武事業。“晝”句勾勒了曹操馳騁沙場的形象,一個“攜”字描摹出了他一馬當先、勇冠三軍的英武氣概;一個“破”字,又表現出了其無堅不摧的進攻氣勢,展示了“魏武揮鞭”氣吞萬里如虎的驍將風姿。“夜”句則為讀者刻劃了曹操極具儒將風度的形象側面。這裡,一個“接”字,表現了魏武禮賢下士的品格。曹操在中漢末建安時期,力倡“建安風骨”,並帶領其子曹丕曹植及建安七子,以詩歌的形式努力表現社會的動亂和人民流離失所的痛苦,表達了要求國家統一的願望,情調慷慨,語言剛健。他所建的“西園”——銅爵園,就是其父子常與文士夜間在此宴會賦詩的地方。“夜接詞人賦華屋”一句,就形象地展示了當年曹操開創建安文學黃金時代的歷史畫面。“都邑繚繞西山陽,桑榆汗漫漳河曲”二句,主要描寫曹操在生產、建設方面的功績。鄴都城池委曲環繞,表明魏國建築雄偉,後方堅固;農桑林木沿漳河層層密布、“汗漫”無邊,說明其農、林生產的發達。在漢末群雄逐鹿的戰亂中能辟一農桑昌盛地域實在不易,由此更能顯示出曹操治理國家的雄才大略。在歷史上,曹操是蒙垢最多的人物之一。一些持正統觀念的史家往往將他打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奸賊”另冊。作為曾二度為相的張說,能夠如此高度地評價曹操的歷史功績,是獨具膽識、難能可貴的;同時,這一層也表露出詩人追慕魏武,希望在政治上有所建樹的感情,讓讀者從對曹操的業績的追述中體味出詩人的理想追求。

詩的後六句為第二層,主要敘述魏武身後的歷史變遷,流露出詩人哀嘆時光易逝、英雄業績無繼的感慨。“城郭為墟人代改,但見西園明月在”二句,是通過曹魏時代的城郭建築今已凋蔽頹敗揭示鄴都環境的今昔變遷。“城郭”一詞有承接上文“都邑”、引起下文轉折的作用,它是鄴都外觀上最易顯示變化的景物。“城郭”和“西園”淪為廢墟,標誌著魏武的時代已成為歷史的陳跡,明月依舊,卻照不見曹操在西園“夜接詞人賦華屋”,更襯托出今日鄴都的淒涼冷落。“鄴旁高冢多貴臣,蛾眉曼目錄共灰塵”二句,是從鄴都人事變遷的角度來表現其今昔變化的巨大。曹魏時代的“貴臣”已入“高冢”作古,說明其政權的支柱已不復存在;魏武的眾多姬妾、歌伎化為塵土,可見供其役使的社會基礎也土崩瓦解。“貴臣”、美女的紛紛進入墳墓,它象一面鏡子一樣,真實地折射出歷史變遷的軌跡,流露出了詩人對曹操文韜武略、宏圖大業付之東流的婉惜之情。結尾“試上銅台歌舞處,惟有秋風愁殺人”二句,為正面抒懷。“試上”二字表現了詩人慾上而又猶豫的心理——人事變遷,景非昔比,詩人要登上曹操所建銅雀台一覽勝跡,但又怕“銅台”因為“人代改”而“為墟”,引發自己更多的惆悵。等到登上“銅台”,果然見出鄴都的一切繁華都成為歷史,只留下秋風憑弔英雄。“愁殺人”三字是飽蘸感情的點睛之筆,深沉而強烈地表現出詩人悲壯的憑弔心情,將一腔不泯的雄心遙寄千載,表現出詩人被貶、壯志難酬的內心苦痛和不平之情。詩人緊扣曹操創業的始終線索展開詩情,疊出畫面,因此這首詩的感情較之同類作品就更顯得慷慨悲壯、深沉含蓄,象羯鼓箏琶一樣,搖人心旌,撼人心魄。

其次,詩歌的結構藝術也頗有獨到之處。這首詩是借憑弔古蹟而抒發胸臆的懷古之作,詩歌畫面都圍繞魏武生前、身後諸事展開。開始寫魏武生前草創大業,繼而寫他的文韜武略、治國有方,把他一生的偉績很簡潔地概括於“晝攜壯士破堅陣,夜接詞人賦華屋。都邑繚繞西山陽,桑榆汗漫漳河曲”四句詩中。“城郭為墟人代改”以下四句著重突出魏武身後的歷史變遷。曹操能夠在群雄逐鹿的亂世中辟一鄴都繁華之地,而他身後的人們卻無法維持鄴都的繁榮,可見魏武確實高人一籌,後世多不可與之相提並論。結尾寫銅台秋風,很容易使人想起曹操臨終“遺令”,這樣,詩的一起一結就是曹操的一始一終,詩的主體則是曹操的生平業績、身後境遇,從而展示出詩人結構謀篇的高超才華。

這首詩在語言和韻律方面也很有特色,詩歌氣勢恢宏,語言雄健暢朗,一洗梁陳綺麗之風;用韻活潑,全詩十二句,四次換韻,跌宕有致,富於流動多變的音樂美。正如林庚、馮沅君先生所說:“《鄴都引》慷慨悲壯,開盛唐七古的先河,與初唐詩風迥異。”開盛唐七古的先河,與初唐詩風迥異。”

張說

張說

張說(667年~730年) 唐代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字道濟,一字說之。原籍范陽(今河北涿縣),世居河東(今山西永濟),徙家洛陽。► 318篇詩文

猜您喜歡

題李愬畫像

宋代惠洪

淮陰北面師廣武,其氣豈只吞項羽。
君得李佑不肯誅。便知元濟在掌股。
羊公德行化悍夫,臥鼓不戰良驕吳。
公方沉鷙諸將底,又笑元濟無頭顱。
雪中行師等兒戲,夜取蔡州藏袖底。
遠人信宿猶未知,大類西平擊朱泚。
錦袍玉帶仍父風,拄頤長劍大梁公。

銅爵妓

南北朝江淹

武皇去金閣,英威長寂寞。
雄劍頓無光,雜佩亦銷爍。
秋至明月圓,風傷白露落。
清夜何湛湛,孤燭映蘭幕。
撫影愴無從,惟懷憂不薄。
瑤色行應罷,紅芳幾為樂?
徒登歌舞台,終成螻蟻郭!

仙城寒食歌·紹武陵

清代成鷲

亢龍賓天群龍戰,潛龍躍出飛龍現。
白衣蒼狗等浮雲,處處從龍作宮殿。
東南半壁燕處堂,正統未亡垂一線。
百日朝廷沸似湯,十郡山河去如電。
高帝子孫隆準公,身殉社稷無牽戀。
粵秀峰頭望帝魂,直與煤山相後先。
當時藁葬漢台東,三尺荒陵枕郊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