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宋代:李清照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從曾賦賞花詩。
今看花月渾相似,安得情懷似往時。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十五年前的花前月下,我們相伴遊園,並作賞花的詩。
如今的花還是與往年的一樣,怎么我的心情卻與往年不一樣了?
注釋
①花月底:花前月下。
②相從:相伴隨。賦:作。
③渾:盡,簡直,完全。
④安得:怎得。情懷:心情。往時:過去。
創作背景
《偶成》創作年代不明,但從
詩意可以看出當作於
李清照丈夫趙明誠死之後。而且此詩不甚有名,古人的典籍鮮有記載,當代黃盛璋先生從《永樂大典》卷八八九詩字韻整理而得。
賞析
《偶成》前兩句“十五年前花月底,相從曾賦賞花詩。”其中“十五年前”是指夫婦倆在青州屏居的時候,還是趙明誠死之前,夫妻二人在江寧的時候,這恐無人能考證出來。“花月底”指花前月下,也是古代談情說愛的場景,正是甜蜜的過去反襯出現在的心酸。“相從”,這時指夫妻二人相伴相隨。“曾”字點出了那過去的好時光,夫妻二人情趣相投。這是充滿了李清照、趙明誠夫婦二人夫唱婦隨,花前、月下、賞花、賦詩的甜蜜日子的回憶。
後兩句“今看花月渾相似,安得情懷似舊時。”引用了唐代詩人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中的詩境。與其中“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寫作手法相似。兩個“似”字,前一個“似”是花和月似舊時,承接第一句的“花月底”。“安得”一詞,是這兩個“似”的轉折。後一個“似”是心情再也不似舊時,讓人感嘆世間早已經是物是人非。
這是一首睹物思人的抒情詩,道出了李清照喪夫後孤苦落寂的心懷。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112篇詩文
詠草
宋代:俞紫芝
滿目芊芊野渡頭,不知若個解忘憂?
細隨綠水侵離館,遠帶斜陽過別洲。
金谷園中荒映月,石頭城下碧連秋。
行人悵望王孫去,買斷金釵十二愁。
哀江南賦序
南北朝:庾信
粵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盜移國,金陵瓦解。余乃竄身荒谷,公私塗炭。華陽奔命,有去無歸。中興道銷,窮於甲戌。三日哭於都亭,三年囚於別館。天道周星,物極不反。傅燮之但悲身世,無處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昔桓君山之志事,杜元凱之平生,並有著書,鹹能自序。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風;陸機之辭賦
粵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盜移國,金陵瓦解。余乃竄身荒谷,公私塗炭。華陽奔命,有去無歸。中興道銷,窮於甲戌。三日哭於都亭,三年囚於別館。天道周星,物極不反。傅燮之但悲身世,無處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昔桓君山之志事,杜元凱之平生,並有著書,鹹能自序。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風;陸機之辭賦,先陳世德。信年始二毛,即逢喪亂,藐是流離,至於暮齒。燕歌遠別,悲不自勝;楚老相逢,泣將何及。畏南山之雨,忽踐秦庭;讓東海之濱,遂餐周粟。下亭漂泊,高橋羈旅。楚歌非取樂之方,魯酒無忘憂之用。追為此賦,聊以記言,不無危苦之辭,唯以悲哀為主。
日暮途遠,人間何世!將軍一去,大樹飄零;壯士不還,寒風蕭瑟。荊璧睨柱,受連城而見欺;載書橫階,捧珠盤而不定。鍾儀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孫行人,留守西河之館。申包胥之頓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淚盡,加之以血。釣台移柳,非玉關之可望;華亭鶴唳,豈河橋之可聞!
孫策以天下為三分,眾才一旅;項籍用江東之子弟,人唯八千。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豈有百萬義師,一朝卷甲,芟夷斬伐,如草木焉!江淮無涯岸之阻,亭壁無藩籬之固。頭會箕斂者,合縱締交;鋤耨棘矜都,因利乘便。將非江錶王氣,終於三百年乎?是知併吞六合,不免軹道之災;混一車書,無救平陽之禍。嗚呼!山嶽崩頹,既履危亡之運;春秋疊代,必有去故之悲。天意人事,可以悽愴傷心者矣!況復舟楫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飆道阻,蓬萊無可到之期。窮者欲達其言,勞者須歌其事。陸士衡聞而撫掌,是所甘心;張平子見而陋之,固其宜矣!▲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唐代:杜甫
高標跨蒼天,烈風無時休。自非曠士懷,登茲翻百憂。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龍蛇窟,始出枝撐幽。
七星在北戶,河漢聲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蒼梧雲正愁。惜哉瑤池飲,日晏崑崙丘。
高標跨蒼天,烈風無時休。自非曠士懷,登茲翻百憂。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龍蛇窟,始出枝撐幽。
七星在北戶,河漢聲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蒼梧雲正愁。惜哉瑤池飲,日晏崑崙丘。
黃鵠去不息,哀鳴何所投。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