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沁園春·和吳尉子似

宋代辛棄疾

我見君來,頓覺吾廬,溪山美哉。悵平生肝膽,都成楚越,只今膠漆,誰是陳雷。搔首踟躕,愛而不見,要得詩來渴望梅。還知否,快清風入手,日看千回。
直須抖擻塵埃。人怪我柴門今始開。向松間乍可,從他喝道:庭中且莫,踏破蒼苔。豈有文章,謾勞車馬,待喚青芻白飯來。君非我,任功名意氣,莫恁徘徊。

注釋

①作於慶元五年(1199)前後,時稼軒罷居鉛山瓢泉。吳子似縣尉:吳紹古,字子似,江西鄱陽人,時任鉛山縣尉。有史才,並善。與稼軒交往頗密,常相互唱和。 詞寫深摯友情。上片由愛人而愛及友人之詩,下片由始開柴門而從他花間喝道,到青芻白飯以待客,疊層鋪敘,備言友誼。此詞起以茅廬山水增光添彩,托出賓至主喜之情,親切有致。結處冀友人莫效我流連丘壑,當以立功建業自勉,讀後令人惋惜,哀嘆,悲憤。通篇用事稍多,尤以“肝膽楚越”之類太覺生澀。
②“我見”三句:言友人到來,頓使茅屋生光,山水增輝。
③“悵平生”四句:感嘆平生知己疏遠,惟與吳子相與情深。肝膽楚越:肝、膽雖近,卻如遠隔楚、越。喻知交疏遠。語出《莊子·德充符》:“自其異者視之,肝膽皆楚、越。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膠漆陳雷:據《後漢書·獨行傳》,陳重、雷義兩人交誼甚厚,每當官府舉薦時,他們都互相推讓而不應命。鄉里贊曰:“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膠漆:膠與漆一經粘合,便無從分開。喻友誼之堅牢。
④“搔首”三句《詩經·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原是說姑娘赴約時,故意隱而不見,逗得男方直撓頭皮,徘徊不已。辛詞藉以形容想見友人時煩燥不安的心情。愛:“薆”的借字,隱蔽貌。踟躕(chíchú持除):遲疑不決,徘徊不前貌。渴望梅:活用“望梅止渴”(見《世說新語·假譎篇》)事,喻盼詩之心切。
⑤清風:喻詩篇。《詩經·大雅·烝民》:“吉甫作誦,穆(美)如清風。”
⑥“直須”兩句:謂自己振起精神,歡迎吳子的到來。抖擻塵埃:抖落掉衣上的塵土。柴門今始開:化用杜甫《客至》詩意:“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即柴門)今始為君開。”
⑦“向松間”四句:為歡迎做官的友人到來,不惜打破居處的謐靜,但請不要踏破院落中的蒼苔。乍可:寧可,只可。竹間喝道:《義山雜篡》以為“殺風景事,一曰花間喝道。”辛詞借用。喝道:指官府出行時,必隨以鳴鑼開道之聲。踏破蒼苔:宋滏水僧人寶黁(nún)詩:“只怪高聲問不應,瞋(惱)余踏破蒼苔色。”(引見蘇軾《書黁公詩後》小序)
⑧“豈有”三句:自愧無才,徒勞友人來訪,自己將殷勤待客。豈有文章,謾勞車馬:化用杜甫《賓至》詩意:“豈有文章驚海內,謾勞車馬駐江乾(江邊)。”謾勞:徒勞。青芻白飯:化用杜甫《入秦行》詩意:“為君沽酒滿眼酤,與奴白飯馬青芻。”青芻(chú除):餵馬的青草。
⑨“君非我”三句:勉勵友人當以功名自許,不可似我徘徊流連於出水之間。恁:如此,這般。

辛棄疾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1399篇詩文

猜您喜歡

三江小渡

宋代楊萬里

溪水將橋不復回,小舟猶倚短篙開。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風波去又來。

李端公 / 送李端

唐代盧綸

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自堪悲 一作:正堪悲)
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
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

重別周尚書

南北朝庾信

陽關萬里道,不見一人歸。
惟有河邊雁,秋來南向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