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其四
元代:許衡
幼無孝悌稱,老無恩澤施。唯有近先塋,一死乃其宜。
諸君苦留連,雅意金蘭期。我自無遐福,形骸變焦痿。
生平尚求友,得友還差池。中懷起愁嘆,欲別難為辭。
試將問吾廬,何日當西之?緩急有擬議,行止更無疑。
作詩敘懇款,為報吾親知。
許衡
(1209—1281)懷孟河內人,字仲平,號魯齋。性嗜學。從姚樞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居蘇門,與樞及竇默相講習,以行道為己任。憲宗四年,忽必烈召為京兆提學,及即位,授國子祭酒。至元二年,命議事中書省,乃上疏言事。謂“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漢法乃能長久”,並指出欲使“累朝勛舊改從亡國之俗”,阻力必大。多奏陳,然其言多秘,世罕得聞。又定朝儀、官制。拜中書左丞,劾阿合馬專權罔上,蠹政害民。改授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選蒙古子弟教之。又領太史院事,與郭守敬修《授時曆》成。以疾歸。卒諡文正。有《讀易私言》、《魯齋遺書》。► 0篇詩文
臨川女
元代:揭傒斯
我本朱氏女,住在臨川城。家世事趙氏,業惟食農耕。
五歲父乃死,天復令我盲。莫知朝與昏,所依母與兄。
母兄日困窮,何以資我身。一朝聞密言,與盲出東門。
阿母送我出,阿兄抱我行。不見所向途,但聞風雨聲。
行行五里餘,忽有呼兄名。兄乃棄我走,客前撫我言
我本朱氏女,住在臨川城。家世事趙氏,業惟食農耕。
五歲父乃死,天復令我盲。莫知朝與昏,所依母與兄。
母兄日困窮,何以資我身。一朝聞密言,與盲出東門。
阿母送我出,阿兄抱我行。不見所向途,但聞風雨聲。
行行五里餘,忽有呼兄名。兄乃棄我走,客前撫我言。
我與趙世親,復與汝居鄰。聞汝即赴死,扶服到河濱。
我身盡沾濡,不復知我身。汝但與我歸,養汝不記年。
涔涔遵鏇路,咽咽還入城。城中盡驚問,戚促不能言。
望門喚易衣,恐我身致患。再呼我母來,汝勿憂饑寒。
汝但與盲居,保汝母女全。我母為之泣,我鄰為之嘆。
喜我生來歸,疑我能再明。況得與母居,不異吾父存。
我今已十三,溫飽兩無營。我母幸康強,不知兄何行。
我母本慈愛,我兄亦艱勤。所驅病與貧,遂使移中情。
當日不知死,今日豈料生。我死何足憾,我生何足榮。
所恨天地生,不如主翁仁。誰能為此德,婁公名起莘。▲
秋興五首 其三
元代:傅若金
梧桐樹晚細含煙,閶闔門深總映天。龍去鼎湖雲漠漠,鶴吟華表月娟娟。
東都日望金輿發,南徼猶驚羽檄傳。只在忠良勤夙夜,五陵佳氣故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