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壺中天》典範詞作

壺中天 茆台酒

近代鄧潛

帝台漿味,似一茆三脊,露華春著。故里名聞劉白墮,藥玉船中浮泊。

窖是前朝,販來西蜀,真賞時參錯。買香羅甸,作坊高過桑落。

感我久別黔山,無因一醉約,叟園空約。有客餉余還餉客,掃盡鄉愁方覺。

桂子張秋。蓉城賞雨,當集茆君酌。井華泉好,浪傳中沁靈藥。

壺中天 重九後張芋圃兄招飲薆園

近代鄧潛

小園收芋,笑先生真箇,錦城秋士。斗大方塘開作鏡,煙水六朝之氣。

橘顆催黃,萸香泛紫,特補登高會。合題玉海,張融垂老居止。

我亦十畝鋤荒,薆而不見,欲榜潛夫字。玉照堂中今赴約,朱老南鄰詩意。

逝水流光,小樓斜照,此醉人生幾。菊花知我,一杯應準前例。

壺中天慢 病中感懷

清代張縐英

樓頭雁字,卻迴風驚起,哀鴻嘹唳。不管離人腸欲斷,釀做一天愁思。

扇已迎秋,蟬還泣露,一例添憔悴。飄零倦客,啼鵑省得深意。

堪嘆夢影匆匆,韶華易老,雨濺飛花碎。有恨只應和淚咽,回首舊遊難再。

隙月留輝,殘燈戀影

壺中天 石帚韻再答少谷留別

清代張祥齡

故山拋卻,把南花分做、荊台仙侶。斜日照殘樓外柳,柳外青山無數。

繡戶春燈,畫羅秋扇,淚點吹成雨。蘭成已老,斷腸難寫愁句。

薄暮千疊陽關,梅花片片,分散長安去。早是客懷無著處,空望煙波迷浦。

鷗夢三生,蝶魂孤枕

壺中天慢 元宵望月

清代劉師培

滿身花影,看蟾光如許,盈虧幾易。難得南樓同醉月,不負天涯今昔。

鼙鼓蕭條,悲笳嗚咽,遼海音書急。扶風歌罷,元龍豪氣猶昔。

堪嘆好夢煙銷,年華水逝,俯仰悲陳跡。千里相思無寄處,惹我青衫淚濕。

雲海沈沈,金波脈脈

壺中天 喜女兄至自平洛

清代談印梅

珊珊環佩,果伊人來也,驚疑才定。一自香車歸去後,望斷大雷芳信。

塵榻空懸,金錢屢卜,倚樓燈前影。竹梢風過,打窗落葉成陣。

回憶綺閣論心,彈棋擊缽,茜幔搓肩並。雨散雲飛剛一霎,往事從頭休問。

入夢尋詩,臨流結屋

壺中天慢 蓉卿夫子劉夢芙先生迭示友人唱和佳什誼不獲已頃稍得暇即以和之

當代陳興武

連番書至,數朋交幾輩,屈蘭陶菊。為愛朵雲多雅貺,饋我珍逾珠玉。

卻費評量,一般分付,柳岸清風矗。任饒佳興,嘯吟都付猗竹。

見說此事曾經,稼軒題後,恨疊思仍續。曲岸垂楊人去罷,轉瞬年光飛倏。

結客長安,終成底事

壺中天/念奴嬌 壽致政邑宰六十三,子任尉,孫領薦

宋代翁定

昔時彭祖,聞道有、八百穹崇遐壽。屈指我公今幾許,歷歲才方七九。

七百修齡,更三十七,猶是公之有。此逢誕節,盍須來獻尊酒。

好是子舍孫枝,居官領薦,迭復青氈舊。陶令解龜何太早,去作幔亭仙友。

只恐九重,思賢夢覺

壺中天 其一 留別漱嵐

近代許寶蘅

相逢何處,記滿城風雨,去年重九。蠟屐東山邀勝侶,餉我雙螯斗酒。

秋夢如煙,冬郎欲老,不禁重回首。無端飄泊,送行又折楊柳。

人生幾度悲歡,幾回離合,贏向天涯走。一棹獨催江上月,方是銷凝時候。

桂子天香,枝頭春鬧,換得相思否。西窗剪燭,試聽鵑淚啼瘦。

壺中天 其二 漱嵐招飲東山餞別

近代許寶蘅

春光老矣,向離筵小醉,多情黃九。紅袖青衫同落拓,到處阻風中酒。

一樣東山,蒼生絲竹,令我真低首。幾多愁緒,岸頭餞出煙柳。

與君攬勝登樓,看野田高下,風雲奔走。天亦憐人離別意,乍雨乍晴時候。

如此風光,何當重見,能不相思否。師師丰韻,腰圍應為卿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