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壺中天》典範詞作

壺中天 歸佩珊雨窗填詞圖

清代席佩蘭

水雲如墨,弄秋陰、釀出一天詩意。恰好個人新病起,愁又挾秋而至。

草褪紅心,苔酣綠髮,繡遍淒涼地。簾兒風揭,窗兒卻被風閉。

一任小女題糕,雙鬟送酒,有甚閒情致。只看雨零蕉葉上,悟出美人前世。

痴惜花魂,嬌憐蝶病

壺中天·江亭寓中寄題張進士奕山學圃居即次原韻 其一

清代黃之雋

朱家角里,料無因、縮做對門衡宇。聞說瀛壺風景好,幾許松窗雲戶。

不似城居,谷陽橋畔,絕少山林趣。高軒曾過,愧無一字堪煮。

約我春泛鷗波,秋乘漁艇,來訪湖邊塢。想到花香茶熟候,不禁色飛眉舞。

逆旅經年,相思隔水

壺中天·再疊韻和賦海棠 其二

清代黃之雋

今年白下,趁春遊、踏遍梵宮琳宇。記得隱仙庵里去,一抹絳雲遮戶。

艷又藏豐,嬌還帶醉,滿樹楊妃趣。道人供客,雨前芽費頻煮。

那識薛淀家鄉,清河宅第,也有藏春塢。花底邀賓吟玩早,怕待落花飛舞。

紅綺鋪煙,紫綿烘日

壺中天·三疊韻和初食園筍 其三

清代黃之雋

才過驚蟄,是輕陰地面,薄雷天宇。一寸春泥封不住,欲進渭川千戶。

籜未成斑,萌剛露角,中有甘香趣。嘗鮮老餮,斸來隨剝隨煮。

知是張廌閒居,山餚野蔌。取辦修篁塢。吾恐來游過筍候,唯對此君吟舞:舊掘痕邊,新抽影外,看竹何須主。

壺中天·四疊韻和賦綠陰 其四

清代黃之雋

洗紅過了,看池塘柳絮,飛入檐宇。露濕煙籠天一幄,不辨朱門蓬戶。

百種萋迷,十分渲染,圖寫天然趣。漁舟棹破,泊來午飯才煮。

應為廿四番風,吹完花信,綠暗辛夷塢。知是誰家雙乳燕,穿過濃陰而舞。

碧蘸衣羅,翠黏屐蘚

壺中天·五疊韻和中秋夜同雪莊賞桂 其五

清代黃之雋

何來仙種,是廣寒、栽向瓊樓玉宇。曾伴吳剛經斧斫,七寶同修月戶。

葉底翔鸞,花邊馴兔,湊合蟾宮趣。壘壘桂實,生餐更不須煮。

惟有張姓連天,天香飄下,金粟填秋塢。賡唱滿庭芳一曲,勝譜霓裳之舞。

賓客淮南,風騷泖上

壺中天·六疊韻和晚晴看梅花 其六

清代黃之雋

先春欲吐,便瓊瑤一色,鋪為庭宇。林下水邊裝點慣,雅稱高人門戶。

翠羽輕風,玉鱗斜月,索笑都成趣。澹寒滋味,竹爐湯茗初煮。

遙識鶴徑風漪,嵐光塔影,一種孤山塢。幸不折來傷歲暮,幾片雪花齊舞。

姑射神人,羅浮仙子

壺中天·七疊韻代柬 其七

清代黃之雋

把君吟卷,羨群賢歌詠,太平寰宇。不但流連花月事,空說酒家漁戶。

鹿柴詩成,輞川圖就,大得王裴趣。譬於甘旨,五侯鯖味同煮。

吾亦千里懷人。六時覓句,緘寫投山塢。慚愧填詞艱壓韻,豈解筆歌墨舞。

貂續篇多,蛇添調積

壺中天/念奴嬌

宋代張炎

萬塵自遠,徑松存、仿佛斜川深意。烏石岡邊猶記得,竹里吟安一字。暗葉禽幽,虛闌荷近,暑薄遲花氣。行行且止,枯瓢枝上閒寄。
不恨老卻流光,可憐歸未得,翻恨流水。落落嶺頭雲尚在,一笑生涯如此。樹老梅荒,山孤人共,隔浦船歸未。劃然長嘯,海風吹下空翠。

壺中天/念奴嬌

宋代張炎

長流萬里。與沈沈滄海,平分一水。孤白爭流蟾不沒,影落潛蛟驚起。瑩玉懸秋,綠房迎曉,樓觀光疑洗。紫簫聲裊,四檐吹下清氣。遙睇浪擎空明,古愁休問,消長盈虛理。風入蘆花歌忽斷,知有漁舟閒艤。露已沾衣,鷗猶棲草,一片瀟湘意。人方酣夢,長翁元自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