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鳳凰台上憶吹簫》典範詞作

鳳凰台上憶吹簫

近代姚鵷雛

紫陌新煙,畫堂故巷,湘簾難掩春寒。看過雨、紅消杏火,舞困榆錢。

辛苦芹泥未穩,參差羽、空繞樑間。隨風共,匝地絮飛,飄泊誰關。

徘徊綠蕪處處,只腸斷斜陽,依舊危欄。漫瘦影、輕穿繡幌,低掠箏弦。

恁自商量不定,偷

鳳凰台上憶吹簫(同前)

宋代曹勛

碧玉煙塘,絳羅艷卉,朱清炎馭升晹。正應運、真人誕節,寶緒靈光。海宇均頒湛露,環佩拱、北極稱觴。歡聲浹,三十六宮,齊奉披香。
芬芳。寶薰如靄,仙仗捧椒扉,秀繞嬪嬙。上萬壽、雙鬟妙舞,一部絲簧。花滿蓬萊殿里,光照坐、尊俎生涼。南山祝,常對化日舒長。

鳳凰台上憶吹簫 閱古今名媛詩集

明代沈自徵

霧鎖春風,煙埋秋月,一生心事全休。恰雨窗弔古,檢點鴛儔。

多少名姝珠淚,虛染就、錦筆銀鉤。傷情處,金環不見,玉葉空留。

抬頭,斜陽荒冢,原來是綺閣妝樓。悵塵緣雖破,夢境難收。

說甚裁雲好手,也幾度、驚徹雞籌。沉吟久,知音罕嗣,若個能酬。

鳳凰台上憶吹簫 步月

明代沈宜修

簾影橫階,翠■垂榥,花闌芳徑苔肥。看小庭煙醉,白月澄漪。

簾外將舒玉藥,尋萼夢、雪汗凝蕤。金壺送,迴廊靜悄,墨灑花篩。

微微。羅衣耐冷,雙繶向輕陰,夜漸闌時。想夕陽初下,雲樹參差。

又是嬋娟千里,長相見、淡景

鳳凰台上憶吹簫 代人恨別

明代沈宜修

好事多磨,重雲掩月,曉風驚夢難留。又一番春色,惱亂枝頭。

湘浦佩沉波冷,花影里、枉自凝眸。添怊悵,燕來鴻去,鎖盡閒愁。

休休。楚台已遠,生惹得情深,何處忘憂。嘆幽懷幾許,總付東流。

那更欄前芳草,縈人思、恨滿

鳳凰台上憶吹簫 其一 鏡中美人

明代徐石麒

白玉台前,珊瑚枝上,風流誰道無雙。任偏髾倒暈,一樣新妝。

恰似嫦娥十五,月殿里、滿面端相。嬌無語,為顰為笑,猜斷人腸。

行行。比肩雖好,卻不是蘇娘,並炤鸞皇。但回眸內顧,不漏紗窗。

應是多情珍重,未肯教、輕盼

鳳凰台上憶吹簫 其二 夢中美人

明代徐石麒

燈落花時,枕橫山處,驀然有徑尋春。見妖姿恰可,好語宜人。

自念佳緣如此,不負我、半世情真。輕挑逗,羞還掩笑,嬌不勝嗔。

殷勤。此時意好,第一個知心,更復誰論。正消磨舊恨,款曲新恩。

可奈靈心如刺,收拾了、一段

鳳凰台上憶吹簫 其三 畫中美人

明代徐石麒

招取芳魂,約來新樣,一時扶上輕綃,似紗欞隔影,羅帳藏嬌。

也自輕胭嫩粉,揉撋得、不避人嘲。凝神久,眼波欲動,臉暈疑潮。

朝朝。閒相望也,不信道人間,有此丰標。將蓮腮暖熨,蘭氣微調。

待把真娘舊事,重說與、今日

鳳凰台上憶吹簫 其四 意中美人

明代徐石麒

一點常凝,頻年不遇,依稀有個卿卿。要兼花比色,選玉評聲。

那更溫柔心性,挑剔盡、詞賦丹青。堪憐是,高懷獨絕,於我多情。

盈盈。時來醉眼,自不屑凡媛,舞榭歌亭。有風流萬種,擬向他傾。

待闕鴛鴦社裡,消受我、霧帳

鳳凰台上憶吹簫 和心齋大兄,題蕙孫妹《浣紗詞卷》作

清代江珠

雲母窗深,水晶簾靜,吟來好句難酬。粲銀鉤小字,巧語鶯偷。

為惜光風窄窄,怎禁得、如許閒愁。腸斷也,珊瑚敲折,無地埋憂。

攢眸。落紅陣陣,遣遊絲斷絮,爭上眉頭。是書生不櫛,獨擅風流。

贏得青衫濕透,都付與、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