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鳳凰台上憶吹簫》典範詞作

鳳凰台上憶吹簫 登金陵燕子磯

當代汪洋

六代悲歡,者番風雨,江聲競下蘆灘。道石頭從古,幾度更幡。

冉冉斜陽未改,方戀影、又倚春山。青天上、兒童笑語,片紙鷂鳶。

層巒。低飛斷鶩,疾掠入菰蒲,似懼空弦。笑往來弔客,一例如煙。

漫許英雄垂涕,滔滔事、誰解

鳳凰台上憶吹簫 愁

明代王世貞

經雨斜陽,壓雲西嶺,冉冉欲墮還浮。漸譙樓三點,喚起千愁。

與醉平分此夜,猛地里、醉去難留。紗窗上,微風撼醒,揩拭雙眸。

悠悠。殢人住也,千百處攢心,幾處堪休。似粘天衰草,販浪殘舟。

悔殺太平風景,等閒過、拋擲

鳳凰台上憶吹簫 和心齋大兄,題蕙孫妹《浣紗詞卷》作

清代江珠

雲母窗深,水晶簾靜,吟來好句難酬。粲銀鉤小字,巧語鶯偷。

為惜光風窄窄,怎禁得、如許閒愁。腸斷也,珊瑚敲折,無地埋憂。

攢眸。落紅陣陣,遣遊絲斷絮,爭上眉頭。是書生不櫛,獨擅風流。

贏得青衫濕透,都付與、檀板

鳳凰台上憶吹簫 再和心齋

清代江珠

疊疊雲箋,行行鮫顆,令人咄咄書空。把新詞吟遍,欲和難工。

剔盡長燈聽雨,真負卻、作達心胸。一滴滴,聲隨腸斷,淚染綃紅。

朦朧。模糊病眼,看五色迷離,頭腦冬烘。嘆文章有道,何補閨中。

博得一場愁夢,思量著、誤學

鳳凰台上憶吹簫 三和心齋

清代江珠

午日穿簾,桃枝弄影,天風吹落瑤箋。誤聰明兩字,嘗盡辛酸。

憎煞鶯啼燕語,牽惹起、種種愁端。難消遣,悲來看劍,病去逃禪。

蕭間。焚香默坐,較詞膽詩腸,總不如前。嗤江花早謝,無力爭妍。

造物豈真忌汝,也應是、骨相

鳳凰台上憶吹簫 題小素大嫂“停琴佇月圖”

清代江瑛

素練明寒,香鬟霧濕,半庭輝接煙浮。憶雲和音杳,淒絕仙儔。

目斷銀河一抹,廣寒遠、舊□空留。更誰奏、高山流水,遺響千秋。

徒愁。知音寂寂,自立盡桐陰,對影凝眸。念鈞天夢隔,韶樂誰修。

我亦蕊珠舊侶,傷共謫、恨並

鳳凰台上憶吹簫 胥門奠清安

清代何振岱

棗市橋邊,牛王廟裡,梨花啼鳥春闌。趁晨光渡水,石徑開軒。

往日齋魚藥椀,到此際、玉化煙寒。怎生度、孤魂幽館,如此闌乾。

盤桓。悽迷莫訴,傷病眼幾番。盼斷江關。恨琴亡塵幾,珠暗華鬘。

早晚消兵故里,待杯酒、澆汝

鳳凰台上憶吹簫 秋夕

清代吳蘭畹

涼魄孤懸,暗蟲低訴,紗籠篆縷空凝。正鶴寥琴寂,絮語餘溫。

又是商飆做冷。聲聲雁,淒斷湘濱。闌乾倚,新愁舊夢,付與詩魂。

青青。鏡中鬢影,瘦損一絲絲,暈上秋痕。只藥爐茶鼎,靜伴寒燈。

多少膩紅剩綠,恁耐得、風雨

鳳凰台上憶吹簫

清代陸求可

店月催雞,橋霜送客,半肩行李隨身。正殘星欲沒,斜漢將淪。

但好暗中結伴,認爾我、總則非真。長塗里,迎人起霧,拂馬生雲。

酸辛。崎嶇尋路,便好夢還家,也自無因。看東方初白,卻似斜曛。

回首長亭短驛,都只有、煙靄

鳳凰台上憶吹簫

清代陸求可

歌扇飄殘,舞衣零亂,平康減卻風流。但蓮香蜂蝶,鏇繞朱樓。

一段鏡湖春色,歸地下、長恨悠悠。空追念、眉羞萱草,裙妒紅榴。

休休。彩雲易散,料只在、巫山十二峰頭。奈朝朝暮暮,月暗花愁。

莫漫鑄金為婿,問平日、誰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