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1 / 52頁

·冰肌玉骨

蘇軾〔宋代〕

仆七歲時,見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歲。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涼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雲。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

·泗州中秋作

晁補之〔宋代〕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閒階臥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雲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

·詠柳

蘇軾〔宋代〕

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後,分付新春與垂柳。細腰肢自有入格風流,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
永豐坊那畔,盡日無人,誰見金絲弄晴晝?斷腸是飛絮時,綠葉成陰,無個事、一成消瘦。又莫是東風逐君來,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

·雪雲散盡

李元膺〔宋代〕

一年春物,惟梅柳間意味最深。至鶯花爛漫時,則春已衰遲,使人無復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無後時之悔。

雪雲散盡,放曉晴池院。楊柳於人便青眼。更風流多處,一點梅心,相映遠,約略顰輕笑淺。
一年春好處,不在濃芳,小艷疏香最嬌軟。到清明時候,百紫千紅,花正亂,已失

·荷花

劉光祖〔宋代〕

晚風收暑,小池塘荷淨。獨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時有香氣吹來,雲藻亂,葉底游魚動影。
空擎承露蓋,不見冰容,惆悵明妝曉鸞鏡。後夜月涼時,月淡花低,幽夢覺、欲憑誰省。且應記、臨流憑闌乾,便遙想,江南紅酣千頃。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詠黃葵

納蘭性德〔清代〕

鉛華不御,看道家妝就。問取旁人入時否。為孤情淡韻、判不宜春,矜標格、開向晚秋時候。
無端輕薄雨,滴損檀心,小疊宮羅鎮長皺。何必訴淒清,為愛秋光,被幾日、西風吹瘦。便零落、蜂黃也休嫌,且對依斜陽,勝偎紅袖。

·丁卯八月病中作

辛棄疾〔宋代〕

賢愚相去,算其間能幾。差以毫釐繆千里。細思量義利,舜跖之分,孳孳者,等是雞鳴而起。
味甘終易壞,歲晚還知,君子之交淡如水。一餉聚飛蚊,其響如雷,深自覺、昨非今是。羨安樂窩中泰和湯,更劇飲,無過半醺而已。

·中秋

向子諲〔宋代〕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淨。何處飛來大明鏡。誰道斫卻桂,應更光輝,無遺照,瀉出山河倒影。
人猶苦餘熱,肺腑生塵,移我超然到三境。問姮娥、緣底事,乃有盈虧,煩玉斧、運風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圓,待拚卻長年,醉了還醒。

·毗陵趙府兵後僧多占作佛屋

汪元量〔宋代〕

西園春暮。亂草迷行路。風卷殘花墮紅雨。念舊巢燕子,飛傍誰家,斜陽外,長笛一聲今古。
繁華流水去,舞歇歌沉,忍見遺鈿種香土。漸橘樹方生,桑枝才長,都付與、沙門為主。便關防不放貴游來,又突兀梯空,梵王宮宇。

林外〔宋代〕

飛梁壓水,虹影澄清曉。橘里漁村半菸草。今來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雨巾風帽。四海誰知我。一劍橫空幾番過。按玉龍、嘶未斷,月冷波寒,歸去也、林屋洞天無鎖。認雲屏煙障是吾廬,任滿地蒼苔,年年不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