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水調歌頭》典範詞作

水調歌頭·把酒對斜日

宋代楊炎正

把酒對斜日,無語問西風。胭脂何事,都做顏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頃,中有離愁萬斛,無處落征鴻。天在闌乾角,人倚醉醒中。
千萬里,江南北,浙西東。吾生如寄,尚想三徑菊花叢。誰是中州豪傑,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釣魚翁。故國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水調歌頭(五首選三)

清代張惠言

東風無一事,妝出萬重花。
閒來閱遍花影,惟有月鉤斜。
我有江南鐵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徹玉城霞。
清影渺難即,飛絮滿天涯。
飄然去,吾與汝,泛雲槎。
東皇一笑相語:芳意在誰家?
難道春花開落,又是春風來去,便了卻韶華?
花外春

水調歌頭·白日射金闕

宋代辛棄疾

白日射金闕,虎豹九關開。見君諫疏頻上,談笑挽天回。千古忠肝義膽,萬里蠻煙瘴雨,往事莫驚猜。政恐不免耳,訊息日邊來。
笑吾廬,門掩草,徑封苔。未應兩手無用,要把蟹螯杯。說劍論詩餘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頗堪哀。白髮寧有種?一一醒時栽!

水調歌頭

宋代朱敦儒

中秋一輪月,只和舊青冥。都緣人意,須道今夕別般明。是處登臨開宴,爭看吳歌楚舞,沈醉倒金尊。各自心中事,悲樂幾般情。
燭摧花,鶴驚露,忽三更。舞茵未卷,玉繩低轉便西傾。認取眼前流景,試看月歸何處,因甚有虧盈。我自闔門睡,高枕笑浮生。

水調歌頭·送王子初之太原

元代王惲

將軍報書切,高臥起螭蟠。悲歡離合常事,知己古為難。憶昔草廬人去,鬱郁風雲英氣,千載到君還。歌吹展江底,長鋏不須彈。
路漫漫,天渺渺,與翩翩。西風鴻鵠,一舉橫絕碧雲端。自笑鶺鴒孤影,落日野煙原上,沙晚不勝寒。後夜一相意,明月滿江乾。

水調歌頭(次袁仲機韻)

宋代朱熹

長記與君別,丹鳳九重城。歸來故里,愁思悵望渺難平。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煙艇,一笑俯空明。有酒徑須醉,無事莫關情。
尋梅去,疏竹外,一枝橫。與君吟弄風月,端不負平生。何處車塵不到,有個江天如許,爭肯換浮名。只恐買山隱,卻要練丹成。

水調歌頭·泛湘江

宋代張孝祥

濯足夜灘急,晞髮北風涼。吳山楚澤行遍,只欠到瀟湘。買得扁舟歸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滄浪。蟬蛻塵埃外,蝶夢水雲鄉。
制荷衣,紉蘭佩,把瓊芳。湘妃起舞一笑,撫瑟奏清商。喚起九歌忠憤,拂拭三閭文字,還與日爭光。莫遣兒輩覺,此樂未渠央。

水調歌頭

宋代汪莘

寄語山阿子,何日出幽篁。蘭衣蕙帶,為我獨立萬尋岡。頭上青天蕩蕩,足下白雲靄,和氣自悠揚。一陣東風至,靈雨過南塘。
招山鬼,吊河伯,俟東皇。朱宮紫闕、何事宛在水中央。長望龍輈雷駕,憑仗簫鍾交鼓,賓日出扶桑。我乃援北斗,子亦射天狼。

水調歌頭·送王修甫東還

元代王惲

樊川吾所愛,老我莫能儔。二年鞍馬淇上,來往更風流。夢裡池塘春草,卻被鳴禽呼覺,柳暗水邊樓。浩蕩故園思,汶水日悠悠。
洛陽花,梁苑月,苦遲留。半生許與詞伯,不負壯年游。我亦布衣遊子,久欲觀光齊魯,羈紲在鷹韛、早晚西湖上,同醉木蘭舟。

水調歌頭(賦傳岩叟悠然閣)

宋代辛棄疾

歲歲有黃菊,千載一東籬。悠然政須兩字,長笑退之詩。自古此山元有,何事當時才見,此意有誰知。君起更斟酒,我醉不須辭。
回首處,雲正出,鳥倦飛。重來樓上,一句端的與君期。都把軒窗寫遍,更使兒童誦得,歸去來兮辭。萬卷有時用,植杖且耘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