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水調歌頭》典範詞作

水調歌頭·又燕山九日作

宋代范成大

萬里漢家使,雙節照清秋。舊京行遍,中夜呼禹濟黃流。寥落桑榆西北,無限太行紫翠,相伴過蘆溝。歲晚客多病,風露冷貂裘。
對重九,須爛醉,莫牢愁。黃花為我,一笑不管鬢霜羞。袖裡天書咫尺,眼底關河百二,歌罷此生浮。惟有平安信,隨雁到南州。

水調歌頭(七夕)

宋代姚述堯

三五半圓夜,二七素秋天。銀河耿耿,中渡絳節會星軿。寶鵲喜傳佳信,丹鳳歡迎仙仗,瑞彩映珠躔。此意天長久,不比在人間。
多情客,捧香餌,潔賓筵。殷勤拜舞,乞壽乞富乞團圓。宜與人人願足,更看家家歡洽,喜氣滿江山。今夕莫辭醉,後會是來年。

水調歌頭

宋代袁去華

鳥影度疏木,天勢入平湖。滄波萬頃,輕風落日片帆孤。渡口千章雲木,苒苒炊煙一縷,人在翠微居。客里更愁絕,回首憶吾廬。
功名事,今老矣,待何如。拂衣歸去,誰道張翰為蓴鱸。且就竹深荷靜,坐看山高月小,劇飲與誰俱。長嘯動林木,意氣欲凌虛。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詩詞秀

水調歌頭(浮遠堂)

宋代仲並

靜練平千頃,華棟俯中流。凌晨畫戟,來看宿雨斷虹收。八九胸中雲夢,三千筆端風月,無處快凝眸。笑詠一堂上,揮塵氣橫秋。
俯危闌,紅日下,暮雲稠。無窮偉觀,只應天意為君謀。容我時醒時醉,獨泛微煙微雨,浩蕩逐輕鷗。不羨岳陽勝,丹碧聳層樓。

水調歌頭(次韻陸務觀陪太守方務德登多景樓)

宋代毛幵

襟帶大江左,平望見三州。鑿空遺蹟,千古奇勝米公樓。太守中朝耆舊,別乘當今豪逸,人物眇應劉。此地一尊酒,歌吹擁貔貅。
楚山曉,淮月夜,海門秋。登臨無盡,須信詩眼不供愁。恨我相望千里,空想一時高唱,零落幾人收。妙賞頻回首,誰復繼風流。

水調歌頭 悼張國榮

近現代陳偉強

二十載名角,四十部佳片。淺顰曼舞高歌,都引眾生顛。

台上男男女女,台下真真幻幻,雲雨更狂狷。誰謂傾城色,只在女兒間?

醒芳魂,迷曉夢,倚危闌。蝶衣輕振,紅塵碧落任翩躚。

我欲隨君化蝶,又怕罡風吹墮,重入有情天

詩詞秀
秀出好詩詞

水調歌頭(桂林中秋)

宋代張孝祥

今夕復何夕,此地過中秋。嘗心亭上喚客,追憶去年游。千里江山如畫,萬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頭。玉界擁銀闕,珠箔卷瓊鉤。
馭風去,忽吹到,嶺邊州。去年明月依舊,還照我登樓。樓下水明沙靜,樓外參橫斗轉,搔首思悠悠。老子興不淺,聊復此淹留。

水調歌頭(送謝倅之臨安)

宋代張孝祥

客里送行客,常苦不勝情。見公秣馬東去,底事卻欣欣。不為青氈俯拾,自是公家舊物,何必更關心。且喜謝安石,重起為蒼生。
聖天子,方側席,選豪英。日邊仍有知已,應剡薦章間。好把文經武略,換取碧幢紅旆,談笑掃胡塵。勳業在此舉,莫厭短長亭。

水調歌頭(為時傳之壽)

宋代張孝祥

雲海漾空闊,風露凜高寒。仙翁鶴駕,羽節縹緲下天端。指點虛無征路,時見雙鳧飛舞,揮朱隘塵寰。吹笛向何處,海上有三山。
彩衣新,魚服麗,更朱顏。蟠桃未熟,千歲容與且人間。早晚金泥封詔,歸侍玉皇香案,踵武列仙班。玉骨自難老,未用九霞丹。

水調歌頭(中秋)

宋代京鏜

明月四時好,何事喜中秋。瑤台寶鑑,宜掛玉宇最高頭。放出白毫千丈,散作太虛一色,萬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風露助清幽。
等閒來,天一角,歲三周。東奔西走,在處依舊若從游。照我尊前隻影,催我鏡中華發,蟾兔漫悠悠。連璧有佳客,乘興且登樓。

詩詞秀
關注教你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