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祝英台》典範詞作

祝英台近 題錢曉廷紫藤花畫冊

清代黃燮清

葉成圍,枝掛粉,春老尚妍麗。遮蓋迥廊,風漏暖香膩。

怪他燕夢醒來,蝶魂尋到,都傍著、畫檐飛起。

暮煙細。人在瓔珞中間,吟欄共誰倚。架誤鞦韆,紅透綠陰里。

便教過了芳時,午簾消暑,還借得、一篷涼翠。

祝英台近 人日

清代黃燮清

酒杯疏,吟侶減,閒里歲華度。薄暮江城,離思亂簫鼓。

問伊暗卜歸期,畫樓燈火,已迎得、紫姑來否。

浪遊處。多少香霧珠塵,徘徊甚情緒。尋夢梅花,黃昏又微雨。

也知漸近傷春,春猶無幾,幸七日、悶懷過去。

祝英台近 題姚景翁天醉樓填詞圖

清代楊玉銜

海桑紅,宮黍秀,年冷鶴能語。滿地江湖,寒暖變晴雨。

有人抱膝長吟,茶煙禪榻,老不管、鶯花朝暮。

潮分付。往來送盡興亡,湘纍為誰苦。醉醒無端,寫盡問天句。

似聞人海浮沈,江關蕭瑟,稱為我、駏蛩儔侶。

祝英台近 生日後二日作

清代楊玉銜

澗霞紅,岩雨翠,訊息又春暮。多病文園,餞春已無句。

劇憐短鬢蕭疏,今朝寒食,獨搔首、雲山深處。為訴。

安仁正賦閒居,猶恐燕鶯妒。綺語妨禪,哀時又何補。

遙遙華胄元亭恨,終少高陽儔侶。

祝英台近 九秋望日訪卞玉京墓,同人分詠得影字,墓在慧山祁陀寺錦樹林

清代楊掄

碧雲窩,黃葉徑。古寺一聲磬。秋滿空山,愁緒暗相引。

可堪蔓草淒迷,香魂何處,添多少、雨昏花暝。

萬千恨,只恨地老天荒,驚鴻杳無影。玉已成煙,春夢幾曾醒。

試看半壁斜陽,霜林似錦,怕鳳子、歸來難認。

祝英台近 渡漳水

清代楊芳燦

盪晴雲,流曉月,綠影渺無際。橋斷虹腰,匆匆阻征騎。

舉鞭指點斜陽,英雄何處,怎煙景、蒼涼如此。

黯凝睇。惆悵銅雀高飛,無人識遺址。鴛瓦零星,也沒魏宮字。

只餘一掬春波,盈盈東注,是多少、望陵人淚。

祝英台近 穀雨,課童子修灌花木

清代龔翔麟

數花風,逢穀雨。綠暗舊年樹。徑草須鋤,莫礙燕來路。

紅蕉第一風流,移根記取。伴窗外、粉團春暮。

井華水,玉虎汲洗梧桐,青青嫩如許。蝴蝶今番,閒了弄香否。

丹萱第一忘憂,抽條好護。伴池上、石榴重午。

祝英台近 題耕客燒硯圖

清代龔翔麟

翡翠紋,鴝鵒眼,自小耒邊伴。鞍背船唇,離手未曾慣。

因甚興倦江湖,歸耕香草,竟燒了、紅絲一半。

聽儂勸。且留滴露經窗,周易暇時點。詩便窮人,詞卻不妨按。

只須記取他年,春風得意,莫污了、焚餘一半。

祝英台近

清代龔翔麟

雨濛濛,香細細,芳徑絮鋪軟。艓子花西,隔水少人喚。

者邊才放鶯聲,回波早覺,傍莎岸、翠竿忙點。

柳絲挽。倩郎扶上船唇,催播燕梢轉。兜取鞋幫,溺鶒恰偷眼。

兒家只在前溪,斜陽樹里,認小小、紅扉雙扇。

祝英台近 同遠是、虎侯坐耕客齋中分調

清代龔翔麟

傍雞脛,停鴨觜。一片碧澄水。咒筍成林,門掩綠陰膩。

僰童掃徑移床,宵分絮語,更喜是、相逢杯底。花婪尾。

小窗留得辛夷,梅彈細於蕊。催泛茗旗,重卷黑簾起。

不須才道離家,挑燈未慣,化鳳子、濃團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