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祝英台》典範詞作

祝英台近 潮安清明

近代詹安泰

紙燒山,人種柳,花濕市樓酒。細雨紛紛,還是去年候。

平橋流水何窮,繡韉行處,谷風起、暗香輕逗。

漫回首,誰念客鬢星星,長日斂眉秀。哭祭無門,淒絕春陰厚。

年年紅淚成缸,草根肥了,試問訊、下泉知否。

祝英台近

近代趙尊岳

麝熏殘,鵑語咽,春向別時晚。檻麴塵香,舊倚杏衫茜。

劇憐楊柳梢頭,黃昏月上,剩依約眉痕深淺。

訴愁遍。遙夜漏箭銀虬,鐙花記同剪。認取鈿盟,猶有畫梁燕。

不分一角紅樓,一重簾幕,是今日蓬山千萬。

祝英台近 譚瓶齋五十,索詞,作此戲壽之

近代趙尊岳

紛綃輕,霞佩顫,芳意自凝佇。一捻腰肢,纖影怕飛去。

故教海燕銜釵,雲鴉鎖鬢,把鏡檻仙姿留住。

玉卮舉。記取人醉花扶,東風裊弦柱。珍重華年,春好肯輕度。

恰宜螺黛親描,猩紅細染,替廿四苕光作主。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詩詞秀

祝英台近 憶別用稼軒晚春韻

明代尤侗

玉爐殘,銀燭暗,畫楫維南浦。黯淡東風,早灑淚痕雨。

惱他順水船兒,幾株楊柳,甚力把、征帆拴住。

空相覷。欲將心事叮嚀,題多總難數。獨夜思量,記起枕邊語。

算來萬種春愁,妾擔不起,分一半、與郎隨去。

祝英台近·樹影

清代葉恭綽

淺含煙,低帶日。斜倚畫檐側。似葉非花,清景自狼藉。

殷勤幾曲朱欄,愁他壓損,長只近、玉人簾隙。

幽夢寂。曾記一徑無人,綠陰坐吹笛。淺動風枝,鎮掃愁無力。

幾回淡月昏黃,迷離滿地,扶不起、一庭秋色。

祝英台近二首 其一

清代李慈銘

綺廊疏,芳徑轉,樓閣淺深見。迤邐珠簾,多半隔花捲。

殢人一曲朱欄,是誰頻倚。恁沾袖、餘香猶暖。

恨春晚。回首檀板金尊,年前凡歡宴。題榜風流,還問舊家燕。

更憐臨水紗窗,楊花堆雪,正閒煞、嫩晴庭院。

詩詞秀
秀出好詩詞

祝英台近二首 其二

清代李慈銘

畫船歸,瑤笛斷,淚眼碧波凍。今歲天涯,賺盡燕鶯夢。

有誰扶醉湖南,玉鉤斜路,只腸斷。夕陽相送。

倩痕重。任他芳草橫陳,屐邊忍輕弄。怕有離魂,尚戀棧香冢。

只恐留得愁恨,東風多事,又吹出、情苗根種。

祝英台近 芍藥為風雨所損

清代杜文瀾

帶圍消,巾角蟄,扶病伴春住。忍說將離,簾外況風雨。

最憐婪尾杯殘,鶯聲啼後,尚澆酒、石闌深處。

竹西路。長思小圃尋香,攜手訂花譜。花已飄零,蓬鬢近何許。

不知廿四橋邊,行雲冷落,更誰脫、宮衣相顧。

祝英台近

近代袁榮法

藕花風,荷葉雨。前客又羈旅。十里秦淮,歌吹斷腸語。

隔簾月色飛來,烘愁勻恨,更不似、舊家眉嫵。

漫凝佇。樓角初燕窺人,渾欲賦情與。卻恐天涯,芳草正遲暮。

眼前一寸橫波,憑誰分付。待日日、醉扶歸去。

祝英台(和翁士秀牡丹韻)

宋代曾協

放花開,催花謝,誰解東君意。要遣花王,獨占花蹊邃。且看玉鏡台前,霞觴新舉,紅玉軟、曉妝慵試。
好風味。須信金屋中人,誰堪並嬌媚。隱約微潮,應向尊前醉。最憐紋錦搴帷,青羅飛蓋,塵土外、輕盈相倚。

詩詞秀
關注教你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