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屯田次之。此足食足兵良策也。”不報。 五月,癸亥,蒙古都元帥伯嘉努,破嘉定之五花、石城、白馬三寨。 壬申,賜禮部進士陳文龍以下六百六十四人及第、出身。 丙子,賈似道稱疾求去,帝泣涕留之,不從。令六日一朝,一月兩赴經筵。 六月,辛巳,詔:... 閱讀全文
當為者五,不報。 己丑,刑部尚書兼給事中陳宜中,言襄、樊之失,皆由范文虎怯懦逃遁,請斬之;賈似道不許,止降一官。監察御史陳文龍,言文虎失襄陽,猶使知安慶府,是當罰而賞也。趙溍乳息小子,何足以當大閫之寄!請皆罷之。似道大怒,黜文龍知撫州,鏇又... 閱讀全文
時知慶遠府仇子真、淮東兵馬鈐轄阮克己各將兵入衛,詔與張世傑、張彥分道出擊元軍。台諫請命大臣監護,事下公卿雜議,久而不決。陳文龍上言:“三後協心,同底於道。北兵今日取某城,明日築某堡,而我以文相遜,以跡相疑,譬猶拯溺救焚而為安行徐步之儀也。請... 閱讀全文
部下皆死,無一人降者。天祥欲斬全以警眾,帥府不許,宥之使贖。 十一月,丁卯朔,銅關將貝寶、胡岩起攻溧水,敗死。 庚午,以陳文龍同知樞密院事,黃鏞同簽書樞密院事。 癸酉,贈尹玉濠州團練使,麻士龍高州刺史。 戊寅,元阿喇罕破銀林東壩,戍將趙淮兵... 閱讀全文
人安康硃夫人、安定陳才人,俱自經死,有留題於裙帶曰:“誓不辱國,誓不辱身。” 宋以陳宜中為左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陳文龍、劉黼參知政事,張世傑為樞密副使,陸秀夫直學士院,蘇劉義主管殿前司。宋召李庭芝為右丞相,姜才為保康軍承宣使,召故相... 閱讀全文
詔故修 武郎姚濟死節,立廟,賜額曰“忠壯”。 五月辛酉,樞密都承旨高達再辭侍衛都虞候,乞歸田裡,命孫虎臣代之。壬申, 賜陳文龍以下六百六十四人進士及第、出身。丙子,賈似道乞骸骨,不允。 六月辛巳,葉夢鼎再乞歸田裡,不允。詔罷浙西諸州公田莊官... 閱讀全文
濟師,不報。壬辰,下劉九皋等臨安獄,罷王龠為醴泉觀 使。癸巳,以夏貴知揚州,朱煥知廬州。甲午,遣使召宜中還朝。乙未,以陳文龍 同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通判婺州張鎮孫聞兵遁,罷其官。貶胡玉連州、林 鏜韶州,並除名。沿江招討大使汪立信卒。... 閱讀全文
◎忠義六○趙良淳(徐道隆) 姜才 馬塈 密佑 張世傑 陸秀夫 徐應鑣 陳文龍 鄧得遇 張珏趙良淳,字景程,居饒之餘乾,太宗子恭憲王之後,丞相汝愚曾孫也。累世以學行名,號賢宗子。良淳少學於其鄉先生饒魯,知立身大節。及仕,所至以乾治稱,而未嘗乾... 閱讀全文
廖瑩中、堂吏翁應龍,宰執充位署紙尾而已。似道雖深居,凡台諫彈劾、諸司薦辟及京尹、畿漕一切事,不關白不敢行,李芾、文天祥、陳文龍、陸達、杜淵、張仲微、謝章輩,小忤意輒斥,重則屏棄之,終身不錄。一時正人端士,為似道破壞殆盡。吏爭納賂求美職,其求... 閱讀全文
,興率奇兵奪橋進戰,殺其觀察使李世達,斬首三千餘級,擒與綍父子及其小王二、裨將二,獲印五、馬五百匹。下興化,降宋參知政事陳文龍、制置印德傅等百四十人,軍三千,水手七千,獲海舶七千餘艘。遷鎮國上將軍、管軍萬戶。十四年春,還鎮婺州,佩元降虎符,...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