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1 / 3頁

資治通鑑·唐紀·唐紀五十一

威軍使焦希望皆為中護軍。初,上置六統軍,視六尚書,以處節度使罷鎮者,相承用麻紙寫制。至是,文場諷宰相比統軍降麻。翰林學士鄭絪奏言:“故事惟封王、命相用白麻,今以命中尉,不識陛下特以寵文場邪,遂為著令也?”上乃謂文場曰:“武德、貞觀時,中人不... 閱讀全文

資治通鑑·唐紀·唐紀五十二

德宗,太子獨以疾不能來,德宗涕泣悲嘆,由是得疾,日益甚。凡二十餘日,中外不通,莫知兩宮安否。癸已,德宗崩。蒼猝召翰林學士鄭絪、衛次公等至金鑾殿草遺詔。宦官或曰:“禁中議所立尚未定。”眾莫敢對。次公遽言曰:“太子雖有疾,地居冢嫡,中外屬心。必... 閱讀全文

資治通鑑·唐紀·唐紀五十三

,以師道為平盧留後、知鄆州事。堂後主書滑渙久在中書,與知樞密劉光琦相結,宰相議事有與光琦異者,令渙達意,常得所欲,杜佑、鄭絪等皆低意善視之。鄭餘慶與諸相議事,渙從旁指陳是非,餘慶怒叱之。未幾,罷相。四方賂遺無虛日,中書舍人李吉甫言其專恣,請... 閱讀全文

舊唐書·本紀·卷十四

為梓州 刺史,充劍南東川節度使,以常州刺史路應為宣州刺史、宣歙池觀察使。壬戌,以 朝請大夫、守中書舍人、翰林學士、上柱國鄭絪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集賢殿學 士。以考功郎中、知制誥李吉甫為中書舍人,以考功員外郎裴為考功郎中、知制誥, 並充翰林... 閱讀全文

舊唐書·本紀·卷十五

男忭見於麟德殿前,各賜緋, 許尚公主。 夏四月戊寅朔。庚寅,詔贈太師鹹寧王渾瑊宜配享德宗廟庭。 五月丁未朔,以嶺南節度使鄭絪為工部尚書。庚申,移宥州於經略軍,郭下置 延恩縣,隸夏州觀察使。是月旱,谷貴,出太倉粟七十萬石,開六場糶以惠饑民。 ... 閱讀全文

舊唐書·本紀·卷十六

節度、鎮冀深趙等州節度使。辛未,以中書舍人、 知貢舉王起為禮部侍郎,兵部郎中楊嗣復為庫部郎中、知制誥。壬申,以東都留守 鄭絪為吏部尚書。以吏部尚書李絳檢校右僕射,判東都尚書省事、東都留守、都畿 防禦使。以工部尚書丁公著檢校左散騎常侍,兼越州... 閱讀全文

舊唐書·本紀·卷十七

李光 顏守司徒。癸卯,太保張弘靖卒。己巳,浙西水壞太湖堤,水入州郭,漂民廬舍。 丁未,以吏部尚書趙宗儒為太常卿,兵部尚書鄭絪為吏部尚書。 秋七月戊申朔。己酉,睦州、清溪等六縣大雨,山谷發洪水泛溢,漂城郭廬舍。 庚辰,以前河中節度使郭釗為兵部... 閱讀全文

舊唐書·志·卷六

之主,不可更作,作之不時,非禮也。” 長慶元年二月,分司官庫部員外郎李渤奏:“太微宮神主,請歸祔太廟。”敕 付東都留守鄭絪商量聞奏。‘絪奏云:“臣謹詳三代典禮,上稽高祖、太宗之制度, 未嘗有並建兩朝、並饗二主之禮。天授之際,祀典變革。中宗... 閱讀全文

舊唐書·志·卷十一

,四極駿奔。金枝翠葉,輝燭瑤琨。象德億載, 貽慶湯孫。 順宗至德大聖大安孝皇帝室奠獻用《大順》之舞一章 中書侍郎、平章事鄭絪 撰。: 於穆時文,受天明命。允恭玄默,化成理定。出震嗣德,應乾傳聖。猗歟緝熙, 千億流慶。 憲宗聖神章武孝皇帝室奠... 閱讀全文

舊唐書·列傳·卷二

於廟。今請準禮,集百官連署謚狀訖,讀於太廟,然後上謚於兩儀殿。既符故事, 允合禮經。”從之。初稱謚並雲莊憲皇太后,禮儀使鄭絪奏議:“奏、漢已來,天 子之後稱皇后,母稱皇太后,祖母稱太皇太后,崩亦如之。加‘太’字者,所以別 尊稱也。國朝典禮,...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