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梁、陳之音多吳、楚,周、齊之音多胡、夷,於是斟酌南北,考以古聲,作《唐雅樂》,凡八十四調、三十一曲、十二和。詔協律郎張文收與孝孫同修定。六月,乙酉,孝孫等奏新樂。上曰:“禮樂者,蓋聖人緣情以設教耳,治之隆替,豈由於此?”御史大夫杜淹曰:... 閱讀全文
以生十二律。十二律鏇相為宮以生七調,為一均。凡十二均,八十四調而大備。遭秦滅學,歷代治樂者罕能用之。唐太宗之世,祖孝孫、張文收考正大樂,備八十四調。安、史之亂,器與工什亡八九;至於黃巢,盪盡無遺。時有太常博士殷盈孫,按《考工記》,鑄鎛鍾十二... 閱讀全文
隋樂。 武德九年,始詔太常少卿祖孝孫、協律郎竇璡等定樂。初,隋用黃鐘一宮,惟擊七 鍾,其五鍾設而不擊,謂之啞鍾。唐協律郎張文收乃依古斷竹為十二律,高祖命與 孝孫吹調五鍾,叩之而應,由是十二鍾皆用。孝孫又以十二月鏇相為六十聲、八十 四調。其法... 閱讀全文
義》一卷 《鼓吹樂章》一卷 李守真《古今樂記》八卷 蕭吉《樂譜集解》二十卷 武后《樂書要錄》十卷 趙邪利《琴敘譜》九卷 張文收《新樂書》十二卷 劉貺《太樂令壁記》三卷 徐景安《歷代樂儀》三十卷 崔令欽《教坊記》一卷 吳兢《樂府古題要解》一卷... 閱讀全文
忠良。 三五成一德,昭我唐家唐。”帝美其意,擢法敏太府卿。 五年,真德死,帝為舉哀,贈開府儀同三司,賜彩段三百,命太常丞張文收持 節弔祭,以春秋襲王。明年,百濟、高麗、靺鞨共伐取其三十城。使者來請救,帝 命蘇定方討之,以春秋為隅夷道行軍總管... 閱讀全文
代,凡數百年,所存者黃鐘之宮一調而已。十二律 中,惟用七聲,其餘五律,謂之啞鍾,蓋不用故也。唐太宗復古道,乃用祖孝孫、 張文收考正雅樂,而鏇宮八十四調復見於時,在懸之器,方無啞者,安、史之亂, 京都為墟,器之與工,十不存一,所用歌奏,漸多紕...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