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1 / 6頁

魏觀

(?—1374)元明間湖廣蒲圻人,字杞山。元末隱居蒲山。朱元璋下武昌,聘授平江學正,累遷兩淮都轉運使,入為起居注,受命侍太子讀書,授諸王經。遷國子祭酒。以老乞歸。五年,以薦出知蘇州府,盡改前守苛政。鏇以改張士誠廢宮(即元府治舊址)為府治,觸太祖怒,與名士高啟同時被殺。有《蒲山牧唱》、《蒲山集》。► 59篇詩文

寧國溪上 其一

明代

青山如舊識,迢遞送行舟。故里一丘樂,歸心千疊愁。

樹腰紅日轉,沙尾白雲流。李郭多仙氣,飄飄想並游。

大本堂(二首)

明代

六齋帝子聯龍袞,三島神仙列雁行。
繡轂青鸞金羽蓋,錦韉白馬紫游韁。
御溝細柳雲生暖,禁御飛花雨送涼。
鄭國書聞能一一,玉爐清晝為分香。

大將軍徐丞相平定中原振旅還朝上御龍江亭命

明代

白旄黃鉞兩京平,甘雨和風四海清。
師出萬全非用武,將資三傑在推誠。
蒼龍挾雨迎車騎,彩鳳穿雲送旆旌。
獻頌偶蒙天一笑,行看作樂著功成。

鄭國公常茂等授經大本堂

明代

鄭國蘄侯弟子群,儲闈時得奉殷勤。
宮花細浥研朱露,禁柳微濺灑墨雲。
御氣日從雙闕望,書聲時徹九重聞。
楚王可是推仁愛,臨帖常容半席分。

舊大本堂

明代

玉署儲書紫禁東,宛然麟鳳穆清風。
雲開奎璧天光合,日射蓬萊御氣通。
炬炳蓮花歸學士,燈然梨杖致仙翁。
詹吳宋樂皆時彥,撰述承恩晝夜同。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到三山馬汝舟家在常德欲託附書與李泰適安

明代

蕭蕭驄馬憩三山,遊子相逢一破顏。
楊柳春風官舍靜,桃花流水釣舟閒。
棘端最險猴猶立,華表雖遙鶴欲還。
早晚寫書來附汝,鼎城千里寄柴關。

寧國溪上四首 其一

明代

轇轕山環水,沿洄水繞山。鳥啼山翠里,人語水聲間。

茅屋連溪塢,松舟系淺灣。村翁驅犢處,溪女得魚還。

寧國溪上四首 其三

明代

石發連芳草,溪花映碧苔。肅霜千里思,明月一舟開。

鼎沸茶初煮,爐香栗自煨。忽添詩興好,細雨白鷗回。

次韻吳子祥溪行有懷吾蒲而作 其一

明代

絕似幽棲處,柴門瞰竹墟。未能忘志遂,且遣病眸舒。

蓴上邀黃耇,花前煮白魚。近來兒侄輩,此樂定何如。

次韻吳子祥溪行有懷吾蒲而作 其二

明代

嵐光開翠崿,旭影動晴墟。送客蓴邊去,孤帆柳外舒。

山雲初度鶴,溪雨忽沈魚。自得幽居趣,諸公恐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