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琮
[生於宋孝宗淳熙十年,卒於理宗淳祐七年,年六十五歲。開禧元年,(公元一二〇五年)省試第三人及第。除右正言,疏論天下大勢,復言理亂安危之要。遷起居舍人,兼實錄院檢討官。端平三年,(公元一二三六年)上疏論濟王之冤,為御史所劾,與王逸、劉克莊同日去國。後嘗外任福建轉運使,知廣州,調知隆興。居朝嘗為集賢殿修撰,寶章閣直學士。卒,謚忠惠。大琮著有《鐵庵集》三十七卷,壺山四六一卷,《四庫總目》並傳於世。► 13篇詩文
寄題董宰讀書軒
宋代:方大琮
坐衙彈琴和且平,退衙讀書鏘有聲。
琴聲書聲兩相和,和氣散作花滿城。
示知言游不可作,雅俗二者難兼行。
曩余不敏坐此處,軒窗塵土安有名。
堂前薇花寂寂笑,此殆文吏非書生。
君非異人何能勻,吏事不廢心轉清。
牒紛案聚判笑走,庭空吏散詩句成。
嘗聞歐公居夷陵,日討
坐衙彈琴和且平,退衙讀書鏘有聲。
琴聲書聲兩相和,和氣散作花滿城。
示知言游不可作,雅俗二者難兼行。
曩余不敏坐此處,軒窗塵土安有名。
堂前薇花寂寂笑,此殆文吏非書生。
君非異人何能勻,吏事不廢心轉清。
牒紛案聚判笑走,庭空吏散詩句成。
嘗聞歐公居夷陵,日討故牘繙研精。
金陵宰鄞政心禮,天津客已愁鵑鳴。
懷哉尹君古道,請把此案為商評。
▲寄題永福董宰溪莊圖
宋代:方大琮
羨君胸次有丘壑,眼底塵凡一洗之。
地獻溪湖供入畫,天私風月要昌詩。
貴人豈復知盤谷,名世應須學武夷。
政恐主翁方宦達,買山雖早入山遲。
壽鄉守張秘閣
宋代:方大琮
秋氣高寒公始生,稟姿多得聖之清。
官箴未許冰為潔,心事真堪月比明。
久合紫囊還於世,卻令皂蓋歷三城。
憑誰盡紀前張政,只聽村謠里唱聲。
壽鄉守張秘閣
宋代:方大琮
家寧源流今吏師,寬嚴殊劑亦殊施。
豪宗鹹服薤一本,野老齊歌麥兩岐。
最課休聲無地看,芳名姱節有天知。
請將郡志從頭數,高直蓬山更有誰。
壽鄉守張秘閣
宋代:方大琮
老去公為地主,賸將恩意煦摧頹。
龜魚得蔭眠偏稱,鷗鷺忘機熟不猜。
方喜璽褒天下最,又聞玉節日邊來。
豐年一飽誰之賜,好把禾頭祝壽杯。
送廣東趙舶使
宋代:方大琮
百禽收舌後,一鶚凌清秋。
滄波渺浩蕩,中有萬斛舟。
劫灰燒不盡,宗老擅風流。
典刑尚千載,雅奧根九疇。
忠憤疏中壘,功名起武侯。
功彼北方學,來為南邊游。
膻風痛洗濯,蠻俗賴懷柔。
偶然得聊事,顧影豈其儔。
逢迎時一笑,傾吐不復留。
抵掌說西事,
百禽收舌後,一鶚凌清秋。
滄波渺浩蕩,中有萬斛舟。
劫灰燒不盡,宗老擅風流。
典刑尚千載,雅奧根九疇。
忠憤疏中壘,功名起武侯。
功彼北方學,來為南邊游。
膻風痛洗濯,蠻俗賴懷柔。
偶然得聊事,顧影豈其儔。
逢迎時一笑,傾吐不復留。
抵掌說西事,強顏愧楚囚。
見晚別何早,含情酒澆愁。
惟有加餐祝作歌住行輈。有詔願亟起,
且莫事耡耰。顧我何為者,
一毛在九年。
▲送俊明李提舉
宋代:方大琮
有美羊城一鉅儒,菊坡氣脈最關渠。
村高懶宿郎官被,色養姑乘使者車。
曩日綠林功未賞,今年清社事堪書。
福星何事輕移去,久矣世無公毀譽。
送俊明李提舉
宋代:方大琮
寺甚聊台餘五月,戶庭微細事皆知。
山中菊徑多歸思,膝下萊衣少脫時。
吏散庭空無滯牒,客來酒盡只新詩。
耳聞眼見誰虛實。寫與行人作口碑。
送俊明李提舉
宋代:方大琮
時賢落落甚晨星,世事如棋局又新。
赤白交馳邊面急,腐紅銷盡國中貧。
誰令野有橫舟者,應是朝無惜寶人。
握手不堪離思滿,願公自愛廟堂身。
送李兄赴省
宋代:方大琮
乃翁場屋負高名,里許工夫共講明。
謝氏弟兄輝玉樹,韋侯父子薄金籯。
世科莫訝爭寒畯,少作曾看到老成。
此去親傳衣缽在,想非漫飽志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