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8 / 10頁

宋史·列傳·卷一百七十四

者眾,乞與給還;乞蠲閣下戶畸零稅賦;乞振贍雄淮軍之乏。"尋皆行之。落權,升左庶子,仍兼修史,擢太子詹事。疇若引范鎮故事,乞歸田裡。十年春,差知貢舉,試禮部尚書,以足疾乞歸。進煥章閣學士、知福州,力辭,乃改提舉鴻慶宮。關外軍潰,言者... 閱讀全文

宋史·列傳·卷二百零二

數年,朝廷為再劾,卒脫拱之冤,復官如初,望之遂不復仕。覃恩遷太常寺太祝、大理評事。翰林學士歐陽修、韓絳、知制誥吳奎劉敞、范鎮同薦其才,宰相欲稍用之,除簽書建康軍節度判官,不赴。又除知烏程縣,趣令受命,固辭,遂以光祿寺丞致仕,卒。望之喜議論,... 閱讀全文

宋史·列傳·卷二百零三

"旦而別軾,將客游四方,以蕆其事。軾解衣為助,又作詩以勸風義者。於是不數年,盡致累世之喪三十餘柩,歸窆華山下,范鎮為表墓以美之。益閉門讀書,又數年,再見軾,軾閱其所著,嘆曰:"張耒、秦觀之流也。"鄉舉試禮部,軾... 閱讀全文

宋史·列傳·卷二百零七

人物圖書為《河隴人物誌》十卷,序贊普迄溪巴溫、董氈世族為《蕃譜系》十卷。呂由誠,字子明,御史中丞誨之季子。幼明爽有智略,范鎮、司馬光,父友也,皆器重之。以父恩補官,調鄧州酒稅,臨事精敏,老吏不能欺。會營兵竊發,聚眾閉城,守貳逃匿,由誠親往招... 閱讀全文

宋史·列傳·卷二百一十七

之樂,退居十五年而終。司馬光曰:"吾聞志不行,顧祿位如錙銖;道不同,視富貴如土芥。今於之邵見之矣。"范鎮亦曰:"之邵位下而言高,學富而行篤,少我二十一歲而先我掛冠,使吾慊然。"其為兩賢所推尚如此。吳瑛... 閱讀全文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宋史·列傳·卷二百二十一

在其間,人道也。合三才之道,備陰陽奇偶,然後四序可得而調,萬物可得而理。"當時以為迂怪,蔡京獨神之。或言漢津本范鎮之役,稍窺見其製作,而京托之於李良雲。於是請先鑄九鼎,次鑄帝坐大鐘及二十四氣鍾。四年三月鼎成,賜號沖顯處士。八月,《... 閱讀全文

宋史·列傳·卷二百二十三

,知相州,賜御製詩、飛白字寵其行。未幾,遷相州觀察使。時劉永年亦同除官,知制誥楊畋以為不可開僥倖之門,詔他舍人草制,御史范鎮復論之,命遂寢。使契丹,預釣魚會,獲多。契丹遺以金器,使還,悉上之,更賜黃金及"李珣忠孝"字。熙... 閱讀全文

金史·志·卷七

◎地理下○大名府路 河東北路 河東南路 京兆府路 鳳翔路 鄜延路 慶原路臨洮路大名府路,宋北京魏郡。府一,領刺郡三,縣二十,鎮二十二。貞祐二年十月置行尚書省。大名府,上,天雄軍。舊為散府,先置統軍司,天德二年罷,以其所轄民戶分隸旁近總管府。... 閱讀全文

金史·志·卷二十

逸、胡瑗改造止下一律,或謂其聲弇郁不和,依舊用王朴樂。元豐間,楊傑參用李照鐘磬加四清聲,下王朴樂二律,以為新樂。元祐間,范鎮又造新律,下李照樂一律,而未用。至崇寧間,魏漢津以范鎮知舊樂之高,無法以下之,乃以時君指節為尺,其所造鐘磐即今所用樂... 閱讀全文

明史·志·卷三十七

。宋胡瑗知此義,故四清聲皆小其圍徑以就之。然黃鐘、太簇二聲雖合,大呂、夾鍾二聲又非,遂使十二律、五聲皆不得正。至於李照、范鎮止用十二律,不用四清聲,其合於三分損益者則和矣。夷則以降,其臣民事物,安能尊卑有辨,而不相凌犯耶?臣又考《周禮》,圜...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