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8 / 9頁

困學紀聞·卷十·地理

殿名。門上有三銅柱,柱有三龍相糾繞,故曰九龍。嘉德殿在九龍門內。非但見於此碑也。武后在洛陽,不歸長安。此《通鑑》所載也。張柬之等舉兵,至後所寢長生殿,又遷後於上陽宮,皆在洛陽。程泰之《雍錄》,乃謂長安宮殿,誤矣。馮衍賦云:“皋陶釣於雷澤兮,... 閱讀全文

大唐新語·卷一·匡贊

下為天子,陛下之姑受何福慶而委重權於侄乎事之去矣。”則天矍然,曰:“我未思也。”即日罷承嗣政事。長安末,張易之等將為亂。張柬之陰謀之,遂引桓彥范、敬暉、李湛等為將,委以禁兵。神龍元年正月二十三日,暉等率兵,將至玄武門,王同皎、李湛等,先遣往... 閱讀全文

大唐新語·卷三·極諫

即位,下詔曰:“蘇安恆文學立身,鯁直成操,往年陳疏,忠讜可嘉。屬回邪擅權,奄從非命,與言軫悼,用惻於懷。可贈諫議大夫。”張柬之既遷則天於上陽宮,中宮猶以皇太子監國,告武氏之廟。時累日陰翳,侍御史崔渾奏曰:“方今國命初復,正當徽號稱唐,順萬姓... 閱讀全文

大唐新語·卷九·忠烈

位,追思金藏節,下制褒美,拜右驍衛將軍,仍令史官編次其事。李多祚,靺鞨酋長也,少以軍功,歷右羽林大將軍,掌禁兵。神龍初,張柬之謂多祚曰:“將軍在北門幾年?”曰:“三十年。”柬之曰:“將軍擊鼓鐘鼎食,貴寵當代,豈非大帝之恩。將軍既感大帝殊澤,... 閱讀全文

大唐新語·卷十三·舉賢

:“公敏行者,往與李承嘉忿競,何幾若斯?”思貞曰:“不能言者,時或有言。承嘉恃權相侮,仆義不受,然不知言之從何而至矣。”張柬之,進士擢第,為清源丞,年且七十餘。永昌初,勉復應制策。試畢,有傳柬之考入下課者,柬之嘆曰:“余之命也。”乃委歸襄陽... 閱讀全文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大唐新語·卷二十七·酷忍

一:“在外有何好事?”元一對曰:“洛橋成而郭霸死,即好事也。”則天默然。武三思既廢五王,慮為後患,乃令宣州司功參軍鄭愔告張柬之與王同皎同謀反。又令人陰疏韋後穢行,榜於天津橋,請行廢黜。中宗大怒,付執政按之。諸相皆佯假寐,唯李嶠、韋巨源、楊再... 閱讀全文

濟公全傳·第一百七十二回

合歡樓姐弟同受困 鳳山街師徒定奇謀話說鐵頭太歲周堃問明白道路,順大街往北,果然見有一座狼虎廟。這才往西,到了西頭一瞧,果然見路北有一大門。見門口有一乘大轎,多少馬匹從人,門堂里點著大門燈,外面站著許多的差官,抬轎的轎夫。原本是京營殿帥陸炳文... 閱讀全文

通典·卷十七

男光嗣,由是拜地官尚書郎,蒞事有聲。太后謂仁傑曰:“祁奚內舉,果得人也。”長安二年,武太后下求賢令,狄仁傑曰:“荊州長史張柬之,其人雖老,真宰相才也。”乃召為洛州司馬。他日,又求賢,仁傑曰:“臣前言張柬之。”太后曰:”已遷之矣。”對曰:“臣... 閱讀全文

通典·卷一百六

劉政會、淮安王神通、河閒王孝恭。太宗室:房玄齡、魏徵、屈突通、高士廉。高宗室:馬周、李勣、張行成。中宗室:桓彥范、敬暉、張柬之、崔玄暐、袁恕己。睿宗室:蘇瑰、劉幽求也。)每時享,因祭七祀。(春祀司命及戶,夏祀灶,季夏別祀中霤,秋祀門及厲,冬... 閱讀全文

通典·卷一百十四

北平縣公張行成。右配享高宗廟庭,少南,西向,以北為上。侍中、譙國公桓彥范,侍中、平陽郡公敬暉,中書令兼吏部尚書、漢陽郡公張柬之,特進、博陵郡公崔玄暐,中書令、南陽郡公袁恕己。右配享中宗廟庭,少南,西向,以北為上。尚書左僕射、太子少傅、贈司空...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