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6 / 36頁

資治通鑑·後漢紀·後漢紀三

員外郎李德明始以辯慧得幸,參預國政。二人皆恃恩輕躁,雖不與岑為黨,而國人皆惡之。戶部員外郎范沖敏,性狷介,乃教天威都虞候王建封上書,歷詆用事者,請進用正人。唐主謂建封武臣典兵,不當干預國政,大怒,流建封於池州,未至,殺之,沖敏棄市。唐主聞河... 閱讀全文

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六十四

沔自環慶改帥鄜延;未至,卒於道,贈兵部尚書,謚威敏。沔居官以才力聞,然喜燕遊,好色,故中間坐廢。 丙戌,禮院言:“濮安懿王建廟,當行祭告,而宗朴喪服未除,請權以本宮諸弟攝事,其祝文令教授為之。” 初,命翰林學士馮京撰祝文,京言本院未有體式,... 閱讀全文

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一百三十六

門統領官劉安不聽。將官李進聞南門被攻急,乃率弩手二十餘人赴之,將刀登城,中三矢而死。撙率士卒巷戰,日轉午,勝負未分,效用王建募死士十一人,截其甲裳,登城殺敵。至申刻,相持不動。馬軍司第十八將王世顯請募敢死士,得四十人,登城接戰,殺其二將,金... 閱讀全文

續資治通鑑·元紀·元紀三

”阿哈瑪特亦感悟,源得不死。 少府為諸王昌圖建宅於太廟南,太常丞田忠良,往仆其柱。少府奏之,帝問忠良,對曰:“太廟前豈諸王建宅所耶?”帝曰:“卿言是也。”又奏曰:“太廟前無馳道,非禮也。”即敕中書辟道。國制,十月上吉,有事於太廟,或請牲不用... 閱讀全文

續資治通鑑·元紀·元紀二十九

兵,得驍勇士三千,戰艦三百艘。賊方聚丁家洲,官軍猝與遇,奮擊,敗之,遂復銅陵縣,擒其賊帥,復池州。分遣萬戶普賢努屯陵陽,王建中屯白面渡,閭爾討無為州,而自率鎮撫布哈萬戶明安駐池口,以防遏上流,為之節度。 已而江州再陷,安慶被圍益急,遣使求救... 閱讀全文

夢溪筆談·樂律一

有聲矣,哀聲而歌樂詞,樂聲而歌怨詞。故語雖切而不能感動人情,由聲與意不相諧故也。古樂有三調聲,謂清調、平調、側調也。王建詩云“側商調里唱《伊州》”是也。今樂部中有三調樂,品皆短小,其聲噍殺,唯道調小石法曲用之。雖謂之三調樂,皆不復辨清、... 閱讀全文

百家姓·韋

。所注孝經、論語、國語,均有名於世。韋莊 字端己,生卒年不詳,前蜀杜陵(今陜西省長安縣東南)人。本為唐末進士,後入蜀依附王建,掌書記。及王建據蜀稱帝,蜀開國制度皆莊所定,累官吏部尚書,同平章事,諡文靖,工詩詞。著有浣花集,所為秦婦吟長詩,尤... 閱讀全文

百家姓·雍

裴度。唐文宗大和八年(834年)登進士第,為當時名輩所推重。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年)授國子毛詩博士。在長安,他與張籍、王建、賈島、無可、徐凝、章孝標等友善,以琴樽詩翰相娛,時相唱和贈答。這些人中有的是當時名士,有的因懷才不遇而後歸隱,他們... 閱讀全文

世說新語·方正

司馬太傅飲酒。太傅醉,呼王為“小子。”王曰:“亡祖長史,與簡文皇帝為布衣之交。亡姑、亡姊,伉儷二宮。何小子之有?”張玄與王建武先不相識,後遇於范豫章許,范令二人共語。張因正坐斂衽,王孰視良久,不對。張大失望,便去。范苦譬留之,遂不肯住。范是... 閱讀全文

世說新語·賞譽

美譽,當時聞而造焉。既至,天錫見其風神清令,言話如流,陳說古今,無不貫悉。又諳人物氏族,中來皆有證據。天錫訝服。王恭始與王建武甚有情,後遇袁悅之間,遂致疑隙。然每至興會,故有相思。時恭嘗行散至京口謝堂,於時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恭目之曰:“王...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