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 / 作者 / 古籍 6 / 20+頁

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一百三十

、領三省事,平章政事蕭裕為尚書右丞相兼中書令,右丞張浩、左丞張通古為平章政事,參知政事張中孚為左丞,肅玉為右丞,平章政事李德固為司空,左宣徽使劉萼為參知政事,樞密副使昂為樞密使,工部尚書布薩思恭為樞密副使。 夏,四月,戊寅,金皇太后大氏崩。... 閱讀全文

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一百四十二

曰:“此實人主礪世之術也。” 丁巳,權知襄陽府司馬倬,為其父故試兵部侍郎朴乞謚,賜謚忠潔。 甲子,禮部尚書劉章言:“臣聞李德林在隋開皇初,與修敕令,請於朝,謂欲有更張者,當以軍法從事。夫法之弊也故修之,修之而未必皆當,與眾共議之可也,乃欲脅... 閱讀全文

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一百四十六

、雅、嘉州、石泉軍系沿邊去處兵備不可抽摘外,自餘諸州,各選兵官前去,逐州按試勇壯有武力人,抽摘團結,共取一千人作二隊,如李德裕雄邊子弟,以雄邊軍為名。”從胡元質請也。 先是金曹王文學趙承先以奸被杖,除名,既而復用。金主詰之,宰臣言:“由曹王... 閱讀全文

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一百五十三

亦豈易得!聞文士多妒庭筠者,不論其文,顧以行止為訾。大抵讀書人多口頰或相黨,昔東漢之士與宦者分朋,固無足怪。如唐牛僧孺、李德裕,宋司馬光、王安石,均為儒者,而互相排毀,何耶?”遂遷庭筠為翰林修撰。 壬子,金河決陽武故堤,灌封丘而東,尚書省奏... 閱讀全文

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一百六十七

”止留解文義者一人,餘皆放還。 仲德定進馬遷賞格,得馬千餘匹,又遣使分詣諸道,選兵詣蔡,得精銳萬餘,兵威稍振。忠孝軍提控李德,率十餘人乘馬入省大呼,以月糧不優,幾肆罵詈,仲德縛德杖之。金主諭仲德曰:“此軍得力,方以倚用,卿何不容忍之?”仲德... 閱讀全文

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一百七十六

、高鳴等為學士,皆從之。 丙戌,蒙古主建元中統。蒙古有年號自此始。 乙未,熒惑入南斗。 蒙古立十路宣撫司:以賽音諤德齊、李德輝為燕京路宣撫使,徐世隆副之;宋子貞為益都、濟南等路宣撫使,王磐副之;河南路經略使史天澤為河南宣撫使;楊果為北京等路... 閱讀全文

續資治通鑑·元紀·元紀一

州,甲子,遣倪堅奉表,詣軍前請降。逾時,索多命其子元帥伯嘉怒偕堅赴大都。 以哈坦、奇爾濟蘇領東川行樞密使,攻合州;布哈、李德輝領西川行樞密院,攻重慶,仍令德輝留成都給軍食。 壬申,李思敬告運使姜毅所言悖妄,指毅妻、子為證,帝曰:“妻、子豈為... 閱讀全文

續資治通鑑·元紀·元紀二

撫使王立以城降。 先是東川長院恥功不成,乃辭西川而自以兵圍合州。立與東川有深怨,懼降而受戮,乃遣間使納款於西川。安西王相李德輝,單舸至城下,呼立出降,安集其民而罷置其吏,合人德之。東川行院與德輝發功,因奏立久抗王師,嘗指斥憲宗,宜殺之。降臣... 閱讀全文

續資治通鑑·元紀·元紀三

核江淮行省錢穀。 壬辰,召范文虎,議征日本。 命江淮等處頒行鈔法,廢宋銅錢。 秋,七月,己酉,立行省於京兆,以前安西王相李德輝為參知政事,兼領錢穀事。 徙泉州行省於隆興。 戊午,以參知政事郝禎、耿仁並為中書左丞。 阿哈瑪特在位日久,益肆貪橫... 閱讀全文

續資治通鑑·元紀·元紀二十一

大都屬縣飢。 二月,丁丑,購能首告謀逆厭魅者,立賞格,諭中外。 壬午,廣西全茗州土官許文杰率諸猺以叛,寇茗盈州,殺知州事李德卿等,命湖廣行省督兵捕之。 丁亥,中書省臣請罷征猺,敕諸王鄂爾多罕等班師,其鎮戍者如故。 甲午,葺真定玉華宮。 丙申...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