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6 / 9頁

鏡花緣·第九十六回

在大營執掌兵權。彼時朝中是張易之、張昌宗、張昌期用事,日日殺害忠良,荼毒生靈,無惡不為。文芸、章葒、史述商議:此時朝中惟張柬之、桓彥范、李多祚、袁恕己、薛思行、崔元暐最為忠直可靠,必須此六人做了內應,先除內患,里外夾攻,方易藏事。於是替宋素... 閱讀全文

鏡花緣·第一百回

也不知何處去了。”文芸火速命人四處追尋,並無蹤影。這日略為安歇。次日,又報四處勤王之兵刻日可到。文芸又寫了書信,暗暗通知張柬之等,於某日都在東宮會齊。文芸查點人馬,並未損傷一兵。男營之中被害的是章葒、章芹、文蒒、文萁、文□、林烈、陽衍、燕勇... 閱讀全文

隋唐演義·第七十一回

日,席設於賓華殿,連自己母親榮國夫人亦預宴。時各勛戚大臣的家眷,都打扮整齊而來。獨有秦叔寶的母親寧氏,年已一百有五,與那張柬之的母親滕氏,年登九十有餘,皆穿了舊朝服,來到殿中。各各朝見過,賜坐飲酒。天后道:“四方平靜,各家官兒,俱在家靜養,... 閱讀全文

隋唐演義·第七十五回

即對御褫其裘,披於身上,謝恩而出,至光范門,便脫下來,付家奴服之而歸。太后知之,亦置不問。因此群小都畏憚他。在廷正人,如張柬之、桓彥范、敬暉、袁恕己、崔元暐等,又皆仁傑所薦引,與宋璟共矢忠心,誓除逆賊。一日同中宗南山出獵,張柬之五人隨騎而行... 閱讀全文

隋唐演義·第七十七回

於是眾臣共奉相王為皇帝,是為睿宗,改號景雲元年。重茂仍為溫王;進封臨淄王為平王;祭故太子重俊;贈恤李多祚、燕欽融等。追復張柬之等五人官爵;追廢韋後、安樂公主為庶人,搜捕韋黨諸人。惟崔日用以出首叛逆有功,仍舊供職,其餘俱治罪。韋後之妹崇國夫人... 閱讀全文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三朝北盟會編·卷一百四十一

炎興下帙四十一。起炎興四年七月二十七日丁犯,盡八月十日庚辰。二十七日丁卯金人立劉豫於北京國號齊。金人冊豫文曰:(舊校云:余家舊藏劉豫事跡一卷不知誰氏所輯自豫篡立以迄廢殞載之特詳此文亦見卷內因取校正)維天會八年歲次庚戌七月辛丑朔二十七日丁犯皇... 閱讀全文

三朝北盟會編·卷一百八十一

炎興下帙八十一。起紹興七年十一月十八日丙午,盡其日。十八日丙午金人廢劉豫。金人既執劉麟乃馳赴京城下由梁門外登城以百騎守宣德門東華左右掖門副元帥兀朮(改作烏珠)並三路都統阿魯(改作呵嚕)陂階(改作伯奇)五郎君三騎直突入東華門問劉齊王何在偽皇城... 閱讀全文

太平御覽·皇王部·卷三十五

。其年五月,遷於均州,尋徙居房陵。聖曆元年,召還東都,立為皇太子,依舊名顯。時張易之與弟昌宗潛圖逆亂。神龍元年,鳳閤侍郎張柬之、鸞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將軍敬暉、右羽林將軍桓彥范、司刑少卿袁恕己等定策率羽林兵誅易之、昌宗,迎皇太子。大赦天下。... 閱讀全文

太平御覽·禮儀部·卷十

代不遷。宰臣召史官蔣武問之,武對曰:"中宗以弘道元年於高宗柩前即位,時春秋已壯矣。及母后篡奪,神器潛移。其後賴張柬之等同謀,國祚再復。此蓋同於反正,恐不得號為中興之君。凡非我失之,自我復之,謂之中興,漢光武、晉元帝是也。自我失之,... 閱讀全文

太平御覽·治道部·卷十三

傑為人誣告,立本驚謝曰:"仲尼觀過知人,足下可謂海曲之明珠、東南之遺寶。"特薦之,遷并州法曹。又曰:張柬之進士擢第,為清源丞,年且七十餘。永昌初,自免。復應判策試畢,有傳柬之考,入下科。柬之嘆曰:"余之命也。&...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