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

舊唐書·列傳·卷二

時太平公主用事,尤忌東宮。宮中左右持兩端,而潛附太平者,必 陰伺察,事雖纖芥,皆聞於上,太子心不自安。後時方娠,太子密謂張說曰:“用 事者不欲吾多息胤,恐禍及此婦人,其如之何?”密令說懷去胎藥而入。太子於曲 室躬自煮藥,醺然似寐,夢神人覆鼎... 閱讀全文

舊唐書·列傳·卷二十四

嘆曰:“本謀此事,出自崔湜,今我就死而湜得 生,何冤濫也!”俄而所司奏宮人元氏款稱與湜曾密謀進鴆,乃追湜賜死。初,湜 與張說有隙,說時為中書令,議者以為說構陷之。時湜與尚書右丞盧藏用同配流俱 行,湜謂藏用曰:“家弟承恩,或冀寬宥。”因遲留不... 閱讀全文

舊唐書·列傳·卷二十八

不知此。”賜彩百段。以昌宗醜聲聞於外, 欲以美事掩其跡,乃詔昌宗撰《三教珠英》於內。乃引文學之士李嶠、閻朝隱,徐 彥伯、張說、宋之問、崔湜、富嘉謨等二十六人,分門撰集。成一千三百卷,上之。 加昌宗司仆卿,封鄴國公,易之為麟台監,封恆國公,各... 閱讀全文

舊唐書·列傳·卷三十四

轉兵部郎中。光庭沉靜少言,寡於交遊,既歷清要,時人初未許之。及在職, 公務修整,眾方嘆伏焉。十三年,將有事於岱嶽,中書令張說以大駕東巡,京師空 虛,恐夷狄乘間竊發,議欲加兵守邊,以備不虞,召光庭謀兵事。光庭曰:“封禪 者,所以告成功也。夫成... 閱讀全文

舊唐書·列傳·卷四十

使天下蒼生坦然大悅, 豈不樂哉! 則天甚善之。 長安三年,累遷正諫大夫,尋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時御史大夫魏元忠、鳳閣舍 人張說為張易之兄弟所誣構,將陷重辟,諸宰相無敢言者,敬則獨抗疏申理曰: “元忠、張說素稱忠正,而所坐無名。若令得罪,豈不失... 閱讀全文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舊唐書·列傳·卷四十二

挾太子而令天下。”則天惑其言,乃下元忠詔獄, 召太子、相王及諸宰相,令昌宗與元忠等殿前參對,反覆不決。昌宗又引鳳閣舍人 張說令執證元忠。說初偽許之,及則天召說驗問,說確稱元忠實無此語。則天乃悟 元忠被誣,然以昌宗之故,特貶授端州高要尉。 中... 閱讀全文

舊唐書·列傳·卷四十三

賊眾復相結聚,晙坐左遷梓州刺 史。十年,拜太子詹事,累封中山郡公。屬車駕北巡,以晙為吏部尚書,兼太原尹。 十一年夏,,代張說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追錄破胡之功,加金紫光祿大 夫,仍充朔方軍節度大使。其年冬,上親郊祀,追晙赴京,以會大禮... 閱讀全文

舊唐書·列傳·卷四十四

懷州刺史,尋以年老致仕。初,中宗崩,嶠密表請處置相王諸 子,勿令在京。及玄宗踐祚,宮內獲其表,以示侍臣。或請誅之,中書令張說曰: “嶠雖不辯逆順,然亦為當時之謀,吠非其主,不可追討其罪。”上從其言,乃下 制曰:“事君之節,危而不變,為臣則忠... 閱讀全文

舊唐書·列傳·卷四十六

工於文翰。弱冠舉進士,累轉鳳閣舍 人。當官正色,則天甚重之。長安中,幸臣張易之誣構御史大夫魏元忠有不順之言, 引鳳閣舍人張說令證之。說將入於御前對覆,惶惑迫懼,璟謂曰:“名義至重,神 道難欺,必不可黨邪陷正,以求苟免。若緣犯顏流貶,芬芳多矣... 閱讀全文

舊唐書·列傳·卷四十七

○劉幽求 鍾紹京 郭元振 張說 子均 垍 陳希烈附 劉幽求,冀州武強人也。聖歷年,應制舉,拜閬中尉,刺史不禮焉,乃棄官而 歸。久之,授朝邑尉。初,桓彥范、敬暉等雖誅張易之兄弟,竟不殺武三思。幽求 謂桓、敬曰:“三思尚存,公輩終無葬地。若不早...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