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4 / 12頁

南史·列傳·卷三十三

徐羨之等,分遣大使巡行天下,併兼散 騎常侍,班宣二十四條詔書。松之使湘州,甚得奉使之義,論 者美之。 轉中書侍郎。上使注陳壽三國志,松之鳩集傳記,廣增異 聞。既成奏之,上覽之曰:“裴世期爲不朽矣。” 出爲永嘉太守,勤恤百姓,吏人便之。後爲南... 閱讀全文

北史·列傳·卷十五

硃修之遂奔馮弘。修之又以軍功,遷特進、撫軍大將軍,位 次崔浩下。 浩以其中國舊門,雖不博洽,猶涉獵書傳,與共論說之。次及陳壽《三國志》, 雲“有古良史風,其所著述,文義典正,班史以來無及壽者”。修之曰:“昔在蜀 中,聞長老言,壽曾為諸葛亮門... 閱讀全文

北史·列傳·卷三十一

我此意。若從其請, 或不至是,悔之無及。”乃贈使持節、衛將軍、冀州刺史,諡文侯。 始均字子衡,端潔好學,才幹有美於父。改陳壽《魏書》為編年之體,廣益異 聞為三十卷。又著《冠帶錄》及諸詩賦數十篇,並亡失。初,大乘賊起於冀、瀛之 間,遣都督元遙... 閱讀全文

北史·列傳·卷四十四

恐非其義。何者?春 秋、禮記,太子必書名,天王不言出,此仲尼之褒貶,皇王之稱謂,非當時與異代, 遂為優劣也。班固、范曄、陳壽、王隱、沈約參差不同,尊卑失序。至於魏收諱儲 君之名,書天子之字,過又甚焉。今所撰,諱皇帝名,書太子字,欲尊君卑臣,... 閱讀全文

北史·列傳·卷五十二

益當時。非所謂將順其美,匡救其惡者。且著述之人,密 書縱能直筆,人莫知之。何止物生橫議,亦自異端互起。故班固致受金之名,陳壽 有求米之論。著漢、魏者非一氏,造晉史者至數家。後代紛紜,莫知準的。伏惟陛 下則天稽古,勞心庶政,開誹謗之路,納忠讜... 閱讀全文

北史·列傳·卷六十九

幽州別駕平恆有舊,恆時請與論經史。辟秘書中散,稍遷秘書令, 為李所排擯,退為中書博士。後出為統萬鎮司馬,征為散令。撰並陳壽《三國志》, 名曰《國統》。又作《代都賦》,頗行於世。清貧守素,不交勢貴,卒。子元吉, 有父風。 平恆,字繼叔,燕郡... 閱讀全文

北史·列傳·卷八十八

周籍俱湮,子長創製,五三畢紀,條流且異,綱目鹹張。自斯以後,皆 所取則。雖左史筆削,無乏於時,微婉所傳,唯稱班、范。次有陳壽《國志》,亦 曰名家。並已見重前修,無俟揚榷。 泊紫氣南浮,黃旗東徙,時更五代,年且三百。元熙以前,則總歸諸晉,著述... 閱讀全文

舊唐書·志·卷二十六

臧兢撰。 《後漢書音義》二十七卷 章機撰。 《魏書》四十四卷 王沈撰。 《魏略》三十八卷 魚豢撰。 《魏國志》三十卷 陳壽撰,裴松之注。 《晉書》八十九卷 王隱撰。 又五十八卷 虞預撰。 又十四卷 硃鳳撰。 又三十五卷 謝靈運撰。 《晉中... 閱讀全文

舊唐書·列傳·卷三十四

,多以諛 佞希恩,而樂城、甑山,昌言規正,若時無君子,安及此言?正平銓藻吏能,文學 政事,頗有深識。而前史譏其謬謚,有涉陳壽短武侯應變之論乎!非通論也。 贊曰:殷禮阿衡,周師呂尚。王者之兵,儒者之將。樂城、聞喜,當仁不讓。 管、葛之譚,是吾... 閱讀全文

舊唐書·列傳·卷五十二

言。至述始定類例,補遺續闕,勒成《國史》一百 一十二卷,並《史例》一卷,事簡而記詳,雅有良史之才,蘭陵蕭穎士以為譙周、 陳壽之流。述早以儒術進,當代宗仰,而純厚長者,澹於勢利,道之同者,無間貴 賤,皆禮接之。家聚書二萬卷,皆自校定鉛槧,雖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