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

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一百二十四

在燕山密奏:“敵已厭兵,勢不能久;異時攜婦隨軍,今不復攜矣。朝廷不知虛實,卑詞厚幣,未有成約,不若乘勝追擊,以復故疆,報世仇。張浚名動殊方,可惜置之散地。”並問李綱、趙鼎安否,又言將帥中唯岳飛為金人所畏;胡銓封事,其地有之,彼亦知中國有人。... 閱讀全文

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一百二十五

宮有姻婭之契,而於陛下為近屬之尊。去闕之日,嘗蒙陛下賜銀千兩,又嘗密札慰諭再三。’以示非久復用之意。又語人曰:‘士祇嘗薦李綱相矣,嘗薦趙鼎相矣,嘗薦孫近執政矣。’今居衢州,賓客日盈其門,談論之間,無不詆訕時政。使陛下不許交通之旨,徒為虛文,... 閱讀全文

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一百二十八

正言章廈奏:“右承議郎致仕胡寅,天資凶悖,敢為不義。寅為胡安國之子,不肯為親母持服,士論沸騰,此其不孝之大罪也。寅初傅會李綱,後又從趙鼎,建明不通鄰國之問,其視兩宮播遷,如越人視秦人之肥瘠。後來梓宮既還,皇太后獲就孝養,寅自知前言狂率,乃陰... 閱讀全文

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一百三十一

而一時小人,外庭如唐恪、聶昌、耿南仲,內侍如邵成章、張藻、王孝竭輩、輒為妄言以惑淵聖之聽,父子之間,幾於疑貳。至宋奐、李綱奉迎徽宗還京,綱先歸,具言徽宗之意,而後淵聖感悟,兩宮釋然。今觀手詔,並得綱題識,皆朕昔所親見者。朕朝徽宗於龍德宮,... 閱讀全文

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一百三十八

山下足矣。”數日而卒。贈太保。 浚不主和議,為時所重。所薦虞允文、汪應辰、王十朋、劉珙等,皆為名臣。唯以吳玠故殺曲端,與李綱、趙鼎不協而又詆之,頗為公論所少。 壬午,湯思退奏遣宗正少卿魏杞如金議和。帝面諭杞曰:“今遣使,一正名,二退師,三減... 閱讀全文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一百四十三

以進取之方,刻日會師河南。允文言異時或內外不甚應,帝曰:“若西師出而朕遲回,即朕負卿;若朕已動而卿遲回,即卿負朕。”帝用李綱故事,御正衙,酌卮酒賜之;即殿門乘馬持節而出。 冬,十月,丙辰,罷借諸路職田。 十一月,辛未,遣官鬻江、浙、福建、二... 閱讀全文

續資治通鑑·元紀·元紀七

司築堤障之。 十二月,辛未,以衛尉院為太僕寺。 己卯,命樞密院括民間兵器。 丙戌,興化路仙遊賊硃三十五,集眾寇青山,萬戶李綱討平之。 己亥,湖廣省上二年宣課珠九萬五百一十五兩。 處州青田賊劉甲乙等,集眾千餘人,寇溫州平陽。 是歲,江西行省丞... 閱讀全文

貞觀政要·卷四·尊敬師傅

貞觀三年,太子少師李綱有腳疾,不堪踐履。太宗賜步輿,令三衛舉入東宮,詔皇太子引上殿,親拜之,大見崇重。綱為太子陳君臣父子之道,問寢視膳之方,理順辭直,聽者忘倦。太子嘗商略古來君臣名教,竭忠盡節之事,綱懍然曰:“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 閱讀全文

智囊(選錄)·上智部·宋太祖

豬血澆之,倉卒不得,方悟祖宗遠慮。〔評〕或謂宋之弱,由削節鎮之權故。夫節鎮之強,非宋強也。強幹弱枝,自是立國大體。二百年弊穴,談笑革之。終宋世無強臣之患,豈非轉天移日手段?若非君臣偷安,力主和議,則寇準、李綱、趙鼎諸人用之有餘。安在為弱乎?... 閱讀全文

智囊(選錄)·明智部·汪立信 文天祥

約日齊備,有進無退,日夜以圖之,彼備多力分,疲於奔命。而吾民之豪傑者,又伺間出於其中。如此,則敵不難卻也!”〔評〕靖康有李綱不用,而用黃潛善、汪伯彥;鹹淳有汪立信不用,而用賈似道;德祐有文天祥不用,而用陳宜中。然則宋不衰於金,自衰也;不亡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