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部·汪立信 文天祥
【原文】
襄陽圍急,將破,立信遺似道書,云:“沿江之守,不過七千里,而內郡見兵尚可七十餘萬,宜盡出之江乾,以實外御。汰其老弱,可得精銳五十萬,於七千里中,距百里為屯,屯有守將;十屯為府,府有總督。其尤要害處,則參倍其兵。無事則泛舟江、淮,往來游徼,有事則東西互援,聯絡不斷,以成率然之勢,此上策也!久拘聘使,無益於我,徒使敵得以為辭,莫若禮而歸之,請輸歲幣以緩目前之急。俟邊患稍休,徐圖戰守,此中策也!”後伯顏入建康,聞其策,嘆曰:“使宋果用之,吾安得至此?”
北人南侵,文天祥上疏,言:“朝廷姑息牽制之意多,奮發剛斷之意少,乞斬師孟釁鼓,以作將士之氣。”且言:“宋懲五季之亂,削藩鎮,建邑郡,一時雖足以矯尾大之弊,然國以變弱,故敵至一州則一州破,至一縣則一縣殘,中原陸沉,痛悔何及?今宜分天下為四鎮,建都督統御於其中,以廣西益湖廣,而建閫於長沙;以廣東益江西,而建閫於隆興;以福建益江東,而建閫於番陽;以淮西益淮東,而建閫於揚州。責長沙取鄂,隆興取蘄、黃,番陽取江東,揚州取兩淮。使其地大力眾,足以抗敵,約日齊備,有進無退,日夜以圖之,彼備多力分,疲於奔命。而吾民之豪傑者,又伺間出於其中。如此,則敵不難卻也!”
〔評〕靖康有李綱不用,而用黃潛善、汪伯彥;鹹淳有汪立信不用,而用賈似道;德祐有文天祥不用,而用陳宜中。然則宋不衰於金,自衰也;不亡於元,自亡也!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南宋時襄陽城被蒙古軍圍攻,情勢急迫時,汪立信寫信給賈似道說:“沿長江的防線不過七千里,而內郡現有的士兵還有七十多萬,應該都派到江邊,充實對外防禦的兵力。七十多萬兵力中,淘汰掉老弱不堪作戰者,還有五十萬精銳。在七千里之間,每距一百里設一屯,每屯有守將,十屯為一府,每府有總督。地勢特別重要的地方,兵力則增加三倍。平時在江淮之間泛舟來往保持聯繫,戰時東西彼此支援,聯絡不斷,以造成足以應付蒙古人忽然攻擊的防禦力量,這是上策。扣留蒙古人的使臣,對我們完全沒有好處,只會給敵人更多攻擊的藉口。不如禮遇他們,放他們回去,並想辦法以每年輸送財帛的方式,和蒙古人達成暫時的和議,以緩和目前急迫的形勢,等邊境的壓力稍微緩和下來,再從長計議戰守的策略,這是中策。”後來蒙古伯顏攻入建康,聽說汪立信這番策略,嘆息道:“假使宋室真的採用,今天我們怎么可能在這裡呢?”
蒙古人南侵,文天祥(吉水人,字宋瑞,履善,號文山)上疏,大略是說:“朝廷只求一時偏安,牽制前方將帥作戰的氣息太濃,而奮發進取、決心作戰的意志太弱。並要求立刻斬殺師孟,以他的鮮血塗於鼓,來激勵士氣。”又說,“宋朝受五代之亂的傷害,雖然削弱擁兵的藩鎮,建立邑郡,一時可以矯正軍人擁兵作亂的弊病,然而也付出國力衰弱的代價。所以敵人每到一州,一州就殘破,每到一縣,一縣也殘破,最後弄得整箇中原淪陷,如今後悔也來不及。如今應將天下分為四鎮,每鎮設立都督一人負責統領;將廣西併入兩湖為一鎮,軍府建於長沙;將廣東併入江西為一鎮,軍府建於隆興;將福建併入江東,軍府建於鄱陽;將淮西併入淮東,軍府建於揚州。要求長沙負責收復鄂地一帶,隆興負責蘄黃一帶,鄱陽負責江東一帶,揚州負責收復兩淮一帶。如此,才能使各鎮地大兵多,足以對抗敵軍。並找尋適當時機約定日期一起進軍北伐,有進無退,傾盡全力攻擊敵軍,使敵軍因戰線擴大,必須防備各方的攻擊兵力,而造成局部防禦兵力的不足,疲於奔命,再加上我方策動敵後的百姓起義,從內部加以騷擾顛覆,如此敵人就不難擊退了。”
評譯
靖康年間有李綱不用,而用黃潛善、汪伯彥;鹹淳年間有汪立信不用,而用賈似道;德祐年間有文天祥不用,而用陳宜中(永嘉人,字與權)。可見宋朝不是因金人強大而衰弱,而是自己衰弱;不是被元滅亡,而是自己滅亡。
注釋
①襄陽圍急,將破:南宋鹹淳三年(公元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遣兵攻襄陽,至鹹淳九年(公元1273年),襄陽城破,五年後,元滅南宋。
②立信:汪立信,襄陽被圍時,權兵部尚書、荊湖安撫制置、知江陵府。襄陽失守後,受詔為端明殿學士、沿江制置使,即日上疏,云:“今江南無一寸乾淨地,某去尋一片趙家地上死。”後自殺。
③參倍:三倍。
④伯顏:元朝丞相。
⑤文天祥:南宋人,年二十舉進士,德祐二年拜右丞相,出使元軍被拘,在鎮江逃出,進左丞相,後兵敗復被擒,拘於燕京三年,不屈被殺。
⑥師孟:呂師孟,襄陽守將呂文煥之侄,襄陽城破,呂文煥出降。南宋為求媚於元,反擢升呂師孟為兵部尚書,而師孟益發自大放肆。
⑦隆興:今江西南昌。
⑧番陽:即鄱陽,今江西鄱陽。
⑨陳宜中:南宋人,附媚於賈似道,進右丞相,他無治國之才,唯知乞和請遷,別無良策,宋亡後逃入暹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