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3 / 7頁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六

相、尚書與蕃相區頰贊盟 於豐邑里壇所。將盟,以清水之會疆埸不定,遂罷。因留頰贊未遣,復令漢衡使於 贊普。六月,答蕃使判官於頔與蕃使論頰沒藏等至自青海。七月,以禮部尚書李揆 加御史大夫,為入蕃會盟使。又命宰相李忠臣、盧杞、關播、右僕射崔寧、工... 閱讀全文

新唐書·本紀·卷七·德宗 順宗 憲宗

、淄青、 魏博、易定、澤潞、河東、淮南、徐泗、山南東西、鄂岳軍討吳少誠。十月己丑, 邕王原薨。十一月丁未,山南東道節度使於頔及吳少誠戰於吳房,敗之。陳許節度 使上官涚又敗之於柴籬。辛亥,安黃節度使伊慎又敗之於鐘山。十二月庚午,壽州 刺史王宗... 閱讀全文

新唐書·志·卷十二·禮樂十二

馬燧獻《定難曲》。昭 義軍節度使王虔休以德宗誕辰未有大樂,乃作《繼天誕聖樂》,以宮為調,帝因作 《中和樂舞》。山南節度使於頔又獻《順聖樂》,曲將半,而行綴皆伏,一人舞於 中,又令女伎為佾舞,雄健壯妙,號《孫武順聖樂》。 文宗好雅樂,詔太常卿... 閱讀全文

新唐書·志·卷三十一

,因古綏安縣名之,又更名雉州,並置原鄉縣。七年州廢,省原鄉,以長城來屬。 有西湖,溉田三千頃,其後堙廢,貞元十三年,刺史於頔復之,人賴其利。顧山有 茶,以供貢;有銅。安吉,緊。義寧二年沈法興置。武德四年賊平,因之,以縣隸 桃州。七年,省入長... 閱讀全文

新唐書·志·卷四十二

余與其上供者,皆輸度支。 是時,因德宗府庫之積,頗約費用,天子身服澣濯。及劉辟、李錡既平,訾藏皆入 內庫。山南東道節度使於頔、河東節度使王鍔進獻甚厚,翰林學士李絳嘗諫曰: “方鎮進獻,因緣為奸,以侵百姓,非聖政所宜。”帝喟然曰:“誠知非至德... 閱讀全文

新唐書·志·卷四十六

大治,亦未 甚亂,乃古平國用中典之時。自古欲治之君,必先德化,至暴亂之世,始專任刑法。 吉甫之言過矣。”憲宗以為然。司空於頔亦諷帝用刑以收威柄,帝謂宰相曰:“頔 懷奸謀,欲朕失人心也。”元和八年,詔:“兩京、關內、河東、河北、淮南、山 南東... 閱讀全文

新唐書·志·卷五十

畫,姓謝,湖州人,靈運十世孫,居杼山。顏真卿為刺史,集文士撰《韻海鏡源》,預其論著。貞元中,集賢御書院取其集以藏之,刺史於頔為序。 盧獻卿《愍征賦》一卷 《謝觀賦》八卷 盧肇《海潮賦》一卷 又《通屈賦》一卷 注林絢《大統賦》二卷字子發,袁州... 閱讀全文

新唐書·表·卷十五

臣、侯希逸、馬燧、李晟、 李光顏、烏重胤、王智興、李載義、李克用、王建、韓建、硃全忠。以恩澤進者四 人:武攸暨、李輔國、於頔、韓弘。皆通見《宰相世系》。別著田氏、烏氏二族。 希逸,亡其世系。輔國,中官也;懷恩,判臣也;硃泚、王建、韓建、硃全...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四十四

年,天子以旱甚,下詔有所蠲貸,振除災沴。居易見詔節未詳,即建言乞盡 免江淮兩賦,以救流瘠,且多出宮人。憲宗頗採納。是時,於頔入朝,悉以歌舞人 內禁中,或言普寧公主取以獻,皆頔嬖愛。居易以為不如歸之,無令頔得歸曲天子。 李師道上私錢六百萬,為...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五十六

” 奏罷之。閱三歲,徙帥劍南西川。巂州刺史王顒積奸贓,屬蠻怒,畔去。夷簡逐顒, 占檄諭禍福,蠻落復平。始,韋皋作奉聖樂,於頔作《順聖樂》,常奏之軍中,夷 簡輒廢去,謂禮樂非諸侯可擅制,語其屬曰:“我欲蓋前人非,以詒戒後來。” 十三年,召為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