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欲還政天子,而御寶在太后所;乃因帝祈雨還,令御寶更不入太后閣。嘗一日取十餘事稟帝裁決,悉皆允當。琦退,與同列相賀,因謂曾公亮等曰:“昭陵復士,琦即合求退;顧上體未平,遷延至今。上聽斷不倦如此,誠天下大慶。琦當於簾前先白太后,請一鄉郡,須公... 閱讀全文
不見文字,然在慶寧即已聞之。”琦曰:“事出暖昧,虛實未明,乞更審察。苟令襄以飛語獲罪,則今後小人可以傾陷,善人難立矣。”曾公亮曰:“京師從來喜為謗議,一人造虛,眾人傅之,便以為實。前世以疑似之言害陷忠良者,非惟臣下被禍,兼與國家為患。”修曰... 閱讀全文
學士承旨。初,帝謂執政,學士獨王珪能為詔,餘多不稱職,因問:“方平文學如何?”歐陽修對曰:“方平亦有文學,但挾邪不直。”曾公亮以為不聞其挾邪,趙概又以為無跡,故卒命之。帝嘗問治道體要,方平以“簡易誠明”為對,帝不覺前席曰:“朕昔奉朝請,望侍... 閱讀全文
二十。百官入福寧殿發哀,聽遺制,見上於東楹,皆如嘉祐之儀,惟入垂拱殿後門乃哭為異。 帝初晏駕,急召太子,未至,帝復手動,曾公亮愕然,亟告韓琦,欲且止勿召。琦拒之曰:“先帝復生,乃太上皇。”愈促之。 帝始為皇子,被召,戒舍人曰:“謹守吾舍,上... 閱讀全文
,然陰以利物者為多,時議比之劉寬、婁師德。 以三司使唐介參知政事。故事,執政坐待漏舍,宰相省閱所進文書,同列不得聞。介謂曾公亮曰:“身在政府而事不預知,上或有所問,何辭以對?”乃與同視,後遂以為常。 丁酉,詔修《英宗實錄》。 壬寅,詔太學增... 閱讀全文
,將受權臣屬託,自立黨援,不附己者得以媒櫱中傷,其弊不一。夫變更法度,重事也。今止參知二人同書答刂子,且宰相富弼暫謁告,曾公亮已入朝,台官今不闕人,何至急疾如此!願收還前旨,俟弼出,與公亮同議,然後行之。”弗聽。 甲戌,太保、鳳翔、雄武軍節... 閱讀全文
布代之。布資序淺,人尤不服。尋奏改助役為免役,惠卿大恨之。 乙亥,命崔台符、曾布、硃溫其試法官。法官之試自此始。 庚子,曾公亮罷。公亮初嫉韓琦,故薦王安石以間之。及同輔政,知帝方向安石,凡更張庶事,一切陰助之,而外若不與同者;嘗遣其子孝寬參... 閱讀全文
斃補償者。保戶馬死,保戶獨償;社戶馬死,社戶半償之。其後遂遍行於諸路。 六月,壬子,司空兼侍中、河陽三城節度使、判永興軍曾公亮以太傅致仕。 甲寅,遼賑易州貧民,以次及於中京及興中府皆賑之。 癸亥,詔分經義、論、策為四場,以試進士。 丙寅,作... 閱讀全文
禧來言。甲寅,詔樞密院議邊防。 癸亥,遼主祠木葉山。 冬,十月,丁卯,遼主駐藕絲淀。 壬申,遣中使賜韓琦、富弼、文彥博、曾公亮詔曰:“通好北敵,凡八十年,近歲以來,生事彌甚。代北之地,素無定封,故造釁端,妄來理辨。比敕官吏同加按行,雖圖籍甚... 閱讀全文
壬寅,以翰林學士元絳參知政事,龍圖閣直學士兼樞密都承旨曾孝寬為樞密直學士、簽書樞密院事。絳在翰林,諂事王安石,而安石德曾公亮之助巳,欲引其子孝寬於政地以報之,由是二人同升。 辛亥,以天章閣待制趙禼為安南道招討使,嘉州防禦使李憲副之,以討交...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