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17 / 37頁

明史·志·卷二十六

其祖,可祀木華黎而罷安童。既祀伯顏,則阿術不必祀。漢陳平、馮異,宋潘美,皆善始終,可祀。於是定風后、力牧、皋陶、夔、龍、伯夷、伯益、伊尹、傅說、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召虎、方叔、張良、蕭何、曹參、陳平、周勃、鄧禹、馮異、諸葛亮、房玄齡、杜... 閱讀全文

明史·列傳·卷三十一

王艮(高遜志) 廖升(魏冕 鄒瑾 龔泰) 周是修 程本立 黃觀 王叔英(林英) 黃鉞(曾鳳韶) 王良 陳思賢(龍溪六生 台溫二樵) 程通(黃希范 葉惠仲 黃彥清 蔡運 石允常) 高巍(韓郁) 高賢寧 王璡 周縉 牛景先(程濟等。)王艮,字敬... 閱讀全文

明史·列傳·卷四十九

臣忍死籲天,終無異口。行等乃依傍眷語,文致其詞。劾選勘災不實,擅便發倉,曲庇屬官,意圖報謝。必如所云,是毀共姜為夏姬,詬伯夷為莊蹻也。頃年嶺外地震水溢,漂民廬舍。屬郡交牒報災,老弱引領待哺。而撫、按、藩臬若罔聞知。選獨抱隱憂,食不下咽。謂展... 閱讀全文

明史·列傳·卷一百四十三

所為。”帝曰:“先時何不言?”對曰:“先時猶可不言,至簡用後不言,更無當言之日。”帝曰:“清固美德,但不可傲物遂非。且惟伯夷為聖之清,若小廉曲謹,是廉,非清也。”時道周所對不合指,帝屢駁,道周復進曰:“惟孝弟之人始能經綸天下,發育萬物。不孝... 閱讀全文

抱朴子·內篇·辨問

善圖畫之過人者,則謂之畫聖,故衛協張墨於今有畫聖之名焉。善刻削之尤巧者,則謂之木聖,故張衡馬鈞於今有木聖之名焉。故孟子謂伯夷,清之聖者也;柳下惠,和之聖者也;伊尹,任之聖者也。吾試演而論之,則聖非一事。夫班輸倕狄,機械之聖也;附扁和緩,治疾... 閱讀全文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抱朴子·內篇·登涉

言未絕,而來人即成鹿而走去。林慮山下有一亭,其中有鬼,每有宿者,或死或病,常夜有數十人,衣色或黃或白或黑,或男或女。後郅伯夷者過之宿,明燈燭而坐誦經,夜半有十餘人來,與伯夷對坐,自共樗蒲博戲,伯夷密以鏡照之,乃是群犬也。伯夷乃執燭起,佯誤以... 閱讀全文

國語·鄭語·史伯為桓公論興衰

。融之興者,其在羋姓乎?羋姓■越不足命也。蠻羋蠻矣,唯荊實有昭德,若周衰,其必興矣。姜、嬴、荊羋,實與諸姬代相於也。姜,伯夷之後也,嬴,伯翳之後也。伯夷能禮於神以佐堯者也,伯翳能議百物以佐舜者也。其後皆不失祀而未有興者,周衰其將至矣。”公曰... 閱讀全文

紅樓夢·第一百十八回

等他說完,便道:“你這個話益發不是了。古來若都是巢許夷齊,為什麼如今人又把堯舜周孔稱為聖賢呢!況且你自比夷齊,更不成話,伯夷叔齊原是生在商末世,有許多難處之事,所以才有托而逃。當此聖世,咱們世受國恩,祖父錦衣玉食;況你自有生以來,自去世的老... 閱讀全文

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

曰:“瑾自至江東,愧無寸功。今都督有命,敢不效力。”即時上馬,徑投驛亭來見孔明。孔明接入,哭拜,各訴闊情。瑾泣曰:“弟知伯夷、叔齊乎?”孔明暗思:“此必周郎教來說我也。”遂答曰:“夷、齊古之聖賢也。”瑾曰:“夷、齊雖至餓死首陽山下,兄弟二人... 閱讀全文

說苑·君道

矣,一稱而成王益重言,明愛弟之義,有輔王室之固。當堯之時,舜為司徒,契為司馬,禹為司空,后稷為田疇,夔為樂正,倕為工師,伯夷為秩宗,皋陶為大理,益掌驅禽,堯體力便巧不能為一焉,堯為君而九子為臣,其何故也?堯知九職之事,使九子者各受其事,皆勝...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