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祇辱 一作:只辱)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馬者 通:飼)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貴的馬,只是辱沒在僕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以千里馬著稱。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餵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馬一樣)來餵養它。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現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夠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鞭打它,餵養它卻不能竭盡它的才能,聽千里馬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著鞭子面對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大概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吧!
注釋
伯樂:孫陽。春秋時人,擅長相(xiàng)馬(現指能夠發現人才的人)。
千里馬:原指善跑的駿馬,可以日行千里。現在常用來比喻人才;特指有才華的人。
而:錶轉折。可是,但是。
故雖有名馬:所以即使有名貴的馬。故:因此 。 雖:即使。名:名貴的。
祗辱於奴隸人之手: 也只能在馬夫的手裡受到屈辱(或埋沒)。祗(zhǐ):只是。奴隸人:古代也指僕役,這裡指餵馬的人。
辱:這裡指受屈辱而埋沒才能。
駢(pián)死於槽(cáo)櫪(lì)之間:(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里。駢,兩馬並駕。駢死:並列而死。於:在。槽櫪:餵牲口用的食器,引申為馬廄。
不以千里稱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馬的千里之能被埋沒。以:用。 稱:出名。
馬之千里者:之,定語後置的標誌。
一食:吃一頓。食,吃。
或:有時。
盡全,這裡作動詞用,是“吃盡”的意思。
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糧食。
石(dàn),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一石約等於一百二十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
食馬者:食,通“飼”,餵。
其:指千里馬,代詞。
是:這樣,指示代詞。
雖:雖然(與前面的雖不一樣,這裡指雖然)
能:本領。
足:足夠。
才 :才能。
美:美好的素質。
外見(xiàn):表現在外面。 見:通“現”,表現;顯現。
且:猶,尚且。
欲:想要。
等:等同,一樣。
不可得:不能夠得到。得:能,表示客觀條件允許。
安:怎么,哪裡,疑問代詞。
求:要求。
策之:驅使它。策:馬鞭,引申為鞭打,這裡指鞭策,駕馭。之:代詞,指千里馬。
以其道: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確的方法。
食之:食,通“飼”,餵。
盡其材:竭盡它的才能。這裡指餵飽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發揮出來。 材:通“才”,才能。盡(2):竭盡,發揮出。
鳴:馬嘶。
通其意:通曉它的意思。
執:拿。
策:馬鞭。
臨:面對。
嗚呼:表示驚嘆,相當於“唉”。
其(1):難道,表反問語氣。
其(2):大概,表推測語氣。
邪:通“耶”,表示疑問的語氣詞,意為“嗎”
知:懂得,了解,認識。
文言現象
通假字
(1)才美不外見: “見”通“現”,顯現、表現。
(2)食之不能盡其材:“ 食”通“飼”飼養;“材” 通 “才”,才能。
(3)其真無馬邪: “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於“嗎”。
(4)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飼”,餵養。
古今異義
例: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
是:
古義:這樣的。
今義:判斷詞。
例: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
古義:怎么。
今義:安全;安定;安裝。
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等:
古義:同樣。
今義:等候;用在人稱代詞名詞後表示複數或列舉。
例:一食或盡粟一石。
或:
古義:有時,有的人,也許。
今義:或者。
例: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然後:
古義:副詞,表示一種情況出現以後,出現另一種情況,著重表示前事是後事的條件。
今義:連詞,表示接著某個動作或情況之後。
例:食(sì)之不能盡其材。
食(sì):通“飼”餵養。
食(shí):吃。
例: 策之不以其道。
策:
古義:馬鞭,鞭策。
今義:策劃,策略。
例: 雖有千里之能。
雖:
古義:即使。
今義:雖然。
一詞多義
1.之
雖有千里之能:的。
祇辱於奴隸人之手:的,結構助詞。
馬之千里者:結構助詞,定語後置標誌。無義。
策之不以其道:它,代詞。
食之不能盡其才:代詞,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馬。
2.能
雖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夠。
3.策
策之不以其道:名詞活用動詞,用鞭子打。
執策而臨之:馬鞭。
(策勛十二轉:動詞,記載 ——自《木蘭詩》)。
4.而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連詞,錶轉折,但是。
執策而臨之:連詞,表修飾。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連詞,表承接。
5.食
一食或盡粟一石:吃一頓
食之不能盡其材:通“飼” 餵養,動詞。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吃,動詞。
6.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詞,代“千里馬”。
食之不能盡其材:代詞,代千里馬的。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代詞,它的。
其真無馬邪:難道,表反問,加強語氣。
其真不知馬也:表推測,“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代詞,代鞭策千里馬的方法。
7.以
不以千里稱也:把,用。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8.盡:
一食或盡粟一石:吃盡。
食之不能盡其材: 使……盡,竭盡。
9.雖:
雖有千里之能:雖然
故雖有名馬:即是
【策】
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名詞動用)
執策而臨之 (名詞,鞭子)
【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 (它)
其真無馬邪 (難道,表反問語氣)
其真不知馬也 (介詞,難道,表推測語氣)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它的)
策之不以其道 (它的,代詞)
【之】
祇辱於奴隸人之手 (的,助詞)
馬之千里者 (結構助詞,定語後置的標誌)
策之不以其道 (它,代千里馬,代詞)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不譯,補充音節)
雖有千里之能 (的,助詞)
【以】
不以千里稱也 (憑藉)
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憑,靠)
能以徑寸之木 (用)
【盡】
一食或盡粟一石 (吃盡)
食之不能盡其材 (竭盡)
【食】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吃)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飼”,餵)
一食或盡粟一石 (吃一頓)
【或】
或以為死 (有的人)
一食或盡粟一石 (有時)
【易】
然吾嘗聞風俗與化移易 (改變)
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 (交換)
【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助動詞,能夠)
雖有千里之能 (名詞,能力)
【而】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連詞,表示轉折)
執策而臨之 (連詞,連線狀語和謂語)
實詞
千里馬——日行千里的馬,喻指像千里馬一樣的人才
伯樂——擅長相馬之人,喻指能夠識別、賞識人才的人
辱——受屈辱
駢—兩馬並駕
稱——以...著稱
一食——吃一頓
食馬者——“食”.通“飼”,.本文指淺薄愚妄、埋沒人才的統治者
才美——才能,美貌
見——“見”通“現”,顯現
等——等同,一樣
常——普通的
是——這樣的
策之——驅使它。策,馬鞭,引申為鞭打,這裡意為鞭策,駕馭
(執)策——打馬的鞭子
道——方法
盡——竭盡
材——“材”通“才”,才能
鳴——鳴叫
通——通曉
執——握
臨——面對
知——識別,了解
虛詞
而(而伯樂不常有)——錶轉折,但是(語氣較重);卻(語氣較輕)
故——因此
於——在
之——結構助詞,的
以——憑藉
雖——即使(故雖有名馬);雖然(雖有千里之能)
或——有時(馬每頓餐吃的糧食不一定為固定量)
其——代“千里馬”
安——怎么
(策)之——作代詞,代千里馬
以——按照
(鳴)之——助詞,補充音節,無意義
而(執策而臨之)——表修飾
詞類活用
1、形容詞用作動詞:
辱:受屈辱。例句:祇辱於奴隸人之手。
盡:吃盡。例句:一食或盡粟一石。
2、名詞用作動詞:
策:原意指馬鞭,這裡用作動詞,引申為用鞭子打,這裡是驅使的意思。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3、數量詞用作動詞:
千里:日行千里。例句: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盡:使……盡,竭盡。例句:食之不能盡其材。
特殊句式
1. 反問句:其真無馬邪?
2.定語後置:馬之千里者。
3.介詞結構後置: 祇辱於奴隸人之手。
4.省略句: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省略句:策之不以其道。
重點語句
1.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被埋沒的直接原因:論點;點明中心)
2.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被埋沒的直接原因)
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其真不知馬也 可不寫)(被埋沒的根本原因)
4.其真不知馬也。(再次點明文章中心句子)
5.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千里馬的遭遇)
6.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對千里馬的惋惜、同情,對食馬者的諷刺)
7.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食馬者的無知、淺薄)
主題
全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樂比喻為知人善任的賢君,把千里馬比喻為未被發現的真正人才,闡述了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原因,對統治者不識人才和摧殘人才的社會現象進行了抨擊。作者希望統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能充分發揮才能。
思想感情(中心主旨)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之情和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憤懣和控訴。
常考題型
1 本文的中心論點(表明千里馬和伯樂關係)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領起全文作用)
2 千里馬的悲慘遭遇是: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3 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 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5 食馬者“不知馬”的具體表現(對千里馬的不公正的待遇)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6 對“食馬者”的無知發出強烈的譴責的語句是: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 表現“食馬者”以“知馬者”身份嘆息(統治者平庸淺薄,愚妄無知)的語句是: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8 全文的主旨句中心句(表明作者對千里馬被埋沒的感嘆)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運用設問句表達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
9 有一位名人曾說過:“世上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由此我們可想到《馬說》的一句話:“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0 能表明千里馬外在特徵(千里馬有異於常馬的特徵)的句子是: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11 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的句子(懷才不遇的人發的感嘆):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12表明千里馬和伯樂關係的語句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13文章最能表現統治者平庸淺薄、愚妄無知的句子是: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14表明作者對千里馬被埋沒的感嘆的句子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5結合全文,談談成為“千里馬”的必要條件是什麼:一、要具有良好的資質或才能;二、後天要有堅持不懈的努力精神;三、要能遇到善於識別人才的伯樂。
理解評述
《馬說》用托物寓意的寫法和層層深入的結構方式。先從正面提出論點:“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說明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性作用,從千里馬和伯樂的依賴關係出發,說明千里馬被埋沒是不可避免的。表達了作者對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的發泄。常見問題
1、是不是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才有千里馬呢?
從我們自身來看,是,因為我們是先認識了伯樂,再經伯樂認識了千里馬,作者想表達的是一種認識的先後順序,強調伯樂對千里馬的重要性;而從邏輯上來看,應是先有千里馬然後才有了伯樂。
2、第一段表達了作者什麼觀點?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3、沒有伯樂,千里馬命運如何呢?
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4、第一段文字說明了什麼?
伯樂對千里馬的重要作用
5、概括第二段內容
分析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
6、第二段中哪些句子可以體現千里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7、第二段中的文字從側面諷刺了餵馬者的哪些特點?
無能、無知、目光短淺。
8、“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達了作者什麼感情?
對千里馬命運的惋惜,對食馬者的諷刺。
9、概括第三段內容
抨擊那些不能正確對待千里馬卻大呼“天下無馬”的人。
10、第三段中連用三個“不”字,將“食馬者”的平庸刻畫得入木三分,這是一種什麼句式?
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刻畫“食馬者”的愚妄。
11、“策之”“食之”“鳴之”是什麼句式?
排比句式。總括不識馬者不按照千里馬的特性來對待它。
12、這裡的三個“之”字,用法是否一樣?
前兩個“之”,代詞,指千里馬,分別作動詞“策”(驅使)、“食”(餵)的賓語。第三個“之”卻不同:它可以不用翻譯,只起到了調節音節的作用,如同我們在第一冊中讀到的“久之”的“之”一樣。(見蒲松齡的《狼》)這裡“鳴”是 (馬)鳴,而不是鳴(馬)。句式整齊而又靈活富於變化。
“執策”的“策”:馬鞭子,名詞。
“臨之”:面對著它 (千里馬)。
三個“馬”字,都是指千里馬。
稱”,著名、著稱、出名。
13、第三段中哪些語言能體現食馬者的無知和淺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14、第三段中哪句話能體現作者的寫作目的?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5、第三段表達出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對人才埋沒的憤懣之情
16、作者的論點是什麼?作者如何層層深入論證論點的?
第一段。
提出論點: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正面論證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反面論證
故雖有名馬…...
不以千里稱也。
第二段。
進一步從反面論證
指出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食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也”
第三段。
痛斥執策者的愚蠢
勾畫執策者狂妄無知的形象
作者厲聲反詰執策者,表達中心:其真不知馬
17、本文通篇不離千里馬,難道只是說“馬”嗎?
不是。借千里馬難遇伯樂,最終被埋沒,對埋沒人才的現狀作了揭露
18、本文通過描寫千里馬的遭遇,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
表達作者懷才不遇,有志難酬的憤慨心情
19、“伯樂”“千里馬”各比喻了什麼樣的人?
千里馬——有才能的人
伯 樂——重視人才,識別人才的人
食馬者——愚妄,淺薄的不能識別人才的封建統治者
20、伯樂和千里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千里馬寓人才,伯樂寓能發現賞識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要發現人才,愛護人才,否則,人才就會被埋沒,有人才也等於沒有人才。在韓愈看來,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發現人才的人。所以說課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懷才不遇之情和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憤懣和控訴。
21、本文在結構上有什麼特點?
本文雖短,結構卻十分精巧。先從正面提出問題:“世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然後筆鋒一轉,“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從反面展開議論。千里馬和伯樂的依賴關係是如此密切,而伯樂卻不常有,千里馬被終身埋沒的命運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就寫到千里馬被埋沒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現的原因,對無知的“食馬者”發出強烈的譴責,進行了辛辣的嘲諷。本文雖短,中心卻十分突出。以“伯樂不常有”開始,中間以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千里馬“才美不外現”寫食馬者的無知及其造成的惡果,然後對食馬者的無知進行痛斥,最後歸結出“其真不知馬也!”這一貫穿全文的中心句。
22、背誦課文,說說作者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寄託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設計此題,意在落實語文課程標準關於古文背誦的要求。說的練習,要求學生口頭說出作者在文中寄託的思想感情,即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懣心情。既練習了口頭表達能力,又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不同學生的說,還有相互啟發、深入思考的作用。
23、翻譯下面一段文字,注意劃線的詞的意義或用法。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設計此題,意在引導學生熟悉課文,理解關鍵語句。譯文見“有關資料”中的“參考譯文”。加點的字“策”和“其”的用法,弄清每一處的含義即可,至於語法意義,可以不要求學生掌握。
24、當今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怎樣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盡其才?這些話題是常談常新的,請你聯繫現實談談自己的看法。
這是一道完全開放性的練習。意在引導學生聯繫當今的社會現實,用現代觀念重新審視這篇作品的思想內容,以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此題設計的幾個問題,都是“常談常新”的,所以沒有標準答案,學生只要說出自己的理解,談出自己的看法即可,即使個別同學的觀點有些偏激也不要緊,儘量讓學生暢所欲言,相信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多數學生是能夠明辨是非的。
25、《馬說》中的五個“也”字
“也”是個常見的文言虛詞,大多置於句末表示說話人的語氣,有時也放在句中表示短暫的停頓,用來提醒讀者注意下面將要說到的內容。這些用法看起來很平常,但運用恰當,也能表達出某些微妙的意思,引起讀者的回味。《馬說》中的五個“也”字就是如此。
這篇文章共分三段,每段最後一句都用“也”字收住。這三個“也”尤其值得品評,它們所表達的語氣是由各段的內容決定的,同時又反轉過來表達了作者在敘述這些內容時的感情狀態。第一段主要寫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即“伯樂不常有”,而寫得有聲有色的卻是千里馬被埋沒的情形,即“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這一形象的概括已經顯出作者的憤憤不平之意;最後用“不以千里稱”作結,再著一個“也”字,更流露出無限痛惜的感情。第二段從千里馬的特點出發進一步揭示它的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原因,把責任歸於“食馬者”的無知,然後步步緊逼,到段末再用反詰句“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憤怒譴責的感情發展到高潮。而這句話中的“也”字,不僅凝聚著作者這種強烈的感情,而且包含著訴諸讀者的正義感的意圖。第三段是全文的總結,作者用自問自答的形式,把“真無馬”和“真不知馬”對照起來,“無馬”一句用“邪”字輕輕帶過,而“不知馬”一句則用“也”字收住,其間固然有作者的痛切之感,而對“食馬者”的深刻嘲諷也躍然紙上了。
以上三個“也”字,都跟文章的全局有關,從某種意義上看,也可以說是全篇脈絡的標誌,是應當反覆推敲的。剩下的兩個“也”字都在行文中間:一個在句末,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也”字,這是作者故作頓筆,有暫時了結,不再說下去的意思,可以省卻一些無用的話。另一個在句中,即“是馬也,雖有……”中的“也”字,則顯然是提醒讀者注意“食馬者”的無知給千里馬所造成的難堪的後果。
我們要體會“也”字(包括其他虛詞)的這些微妙作用,最好的辦法就是反覆朗讀課文。要努力讀出語氣,讀到爛熟於胸,好像其中的句句話都出於自己的口,再來體會就不難了。
26、“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連下四個“不”字的作用?
此句連下四個“不”字,源皆出於食馬者之無知。如此層層蓄勢,然後以反詰作結,將作者心中的鬱憤表達得何等淋漓盡致!
27、怎樣才能使千里馬充分發揮其日行千里的才能?
策之以其道,食之能盡其材,鳴之而能通其意。
28、“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的實際含義是什麼?
韓愈的話表明有賢能的人士只有遇上聖明的君主才能發揮專長。否則,即使才華出眾,也不免受辱、埋沒。作者極言“伯樂”的重要、可貴,對人才埋沒深為慨嘆。韓愈在文中借題發揮,抨擊那些糟蹋“名馬”的“食馬者”,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這和韓愈本人的遭遇是有緊密聯繫的。
29、表層意(小結)深層意
有伯樂有千里馬 (正面) 發現人才
無伯樂無千里馬 辱、死 (反面) 埋沒人才
一食盡粟一石 行千里 (正面) 施展才能
食不飽力不足 難行千里 (反面) 糟蹋才能
策之…食之…鳴之… (排比) 封建統治者
執策臨之:天下無馬 不識人才
其真……?其真……! (反問) 摧殘人才
30.千里馬被埋沒的
直接原因: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能外見。
根本原因: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表現: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創作背景
《馬說》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之間。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經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但結果是“待命”40餘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辭焉。”儘管如此,他仍然聲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
鑑賞
《馬說》是一篇說理文,似寓言而實非寓言,用比喻說理卻並未把所持的論點正面說穿,沒有把個人意見強加給讀者。通過形象思維來描述千里馬的遭遇,提出事實,省卻了講大道理的筆墨,作者利用了古漢語中虛詞(語助詞、感嘆詞和連線詞),體現出一唱三嘆的滋味和意境。伯樂的典故幾次被韓愈引用(見韓愈所作的《為人求薦書》及《送溫處士赴河陽序》),可見韓愈命運的坎坷。
《馬說》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這個命題不合邏輯。因為存在決定意識,伯樂善相馬的知識和經驗,必須從社會上(或說自然界)存在著大量的千里馬身上取得,然後逐漸總結出來的。所以有人認為韓愈這句話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義的。從唯物主義原則來看,這句話是錯誤的。韓愈把它作為語言,卻是發人深省的警句,是名言。因為世上有伯樂這種知識和本領的人太少。於是作者在下文正麵點明主旨,把千里馬的無限委屈傾訴出來。正由於“伯樂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馬不僅找不到一個好的牧馬人,而是“祇辱於奴隸人之手”,受無知小人的醃氣。這些寶馬死於槽櫪之間,其遭遇不幸、結局悲慘。沒有把這些馬當做千里馬,千里馬的死也是毫無所謂的了。“不以千里稱也”,包含著這樣的意思:連同情它們的人都沒有,更談不上對千里馬的死表示遺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從文章表面看,作者說得透徹,卻有很多辛酸痛楚還沒有吐露,看似奔放,實則內涵豐富。
作者刻畫“食馬者”與千里馬之間的矛盾,兩相對照,既寫出千里馬的抑鬱不平,也寫出不識真才者的愚昧專橫。千里馬在無人給它創造有利的客觀條件時,有時欲一展所長卻有力無處使,最後到了無力可使的程度,連一匹普通馬也比不上,實現不了日行千里的功能,因此待遇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馬”。受辱和屈死也就不足為奇,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了。由於食馬者的原因,千里馬不能恪盡職守,還會受到責難和懲罰,往往被痛打一頓在待遇上也就越加糟糕(食之不能盡其材)。表面看“食馬者”不是伯樂,不懂馬語,卻蘊涵著懷才不遇的人面對那些愚昧專橫的統治者就是申訴也無用這一層意思。
文章寫到這裡,作者還覺得不夠,又接著用“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從“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層的刻畫。使文章生動深刻,也表現出作者的憤激。作者並沒有立即譴責這種不識馬的“人”,反而讓他面對著千里馬不懂裝懂,還說“天下無馬”。意思是說,這樣的“人”在主觀動機方面還是不錯的,他並非不想選拔人才,並非沒有求賢用賢之心,無奈賢人賢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觀上出了問題,卻把這種局面的形成推給客觀條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千里馬,食馬者卻對著千里馬發出了“天下無馬”的慨嘆,認為這不過是一匹連常馬也不如的馬。這是作者的諷刺。文章寫至此處,作者立即點明主題,用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結束,把“無馬”和“不知馬”這一矛盾形成一個高潮。這是韓愈凝聚濃縮手法的結果。
文體介紹
“說”,是古代用以記敘、議論或說明等方式來闡述事理的文體。可以發表議論,也可以記事,屬議論文,大多是陳述作者對某個問題的見解,有點像現代雜文的風格,學習時要注意體會。
“說”的語言通常簡潔明了,寓意深刻;寫法較靈活,跟現代的雜文大體相似,通常采以小見大的辦法,借講寓言故事、狀寫事物等來說明事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托物寓意”。
層次劃分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從千里馬對伯樂的依賴關係出發,說明千里馬才能的被埋沒是不可避免的。文章一開篇就奇峰突起,用“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點出論證的前提。這句話還包含著一個反題,即“無伯樂,則無千里馬”,實際上指明了千里馬對伯樂的依賴關係。但這裡的“伯樂”是一個普遍概念,指的是特別善於相馬的人。因此下面接著就提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一論斷,突出了這“常有”和“不常有”之間的尖銳矛盾,說明千里馬的被埋沒簡直具有必然性。然後趁勢而下,說到千里馬的命運上來,用“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描繪了千里馬被埋沒的具體情形,引人深思。這一段,從全篇來看,目的是提出問題;它之所以要強調知馬者惟伯樂這個意思,則是為下文揭露“食(sì)馬者”的“不知馬”張本。
第二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sì)馬者”的“不知馬”。千里馬被埋沒,在一般人看來,大概要歸咎於它的才美“不外見”。因此,本段一開頭就用“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點出問題的要害。“一食或盡粟一石”是誇張的說法,強調千里馬的食量大大超過常馬;“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是說“食(sì)馬者”只是按照常馬的食量來餵養它,說明這種人的無知。接著,先以“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作低回之勢;再用一組排比句揭示這“才美不外見”,正是“食不飽,力不足”所造成的惡果;最後又用反詰句“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對“食(sì)馬者”的無知發出強烈的譴責。這是從反面證明“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的道理。
第三段,歸納全文中心,對“食(sì)馬者”的無知妄說進行辛辣的嘲諷。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畫“食(sì)馬者”的形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這三句緊承上文,全面總結了這種人“不知馬”的表現;“執策而臨之”,寫他們洋洋自得、以“知馬者”自居的神情,“之”指代千里馬,他們在千里馬跟前竟然宣稱“天下無馬”,這是十足的妄說。兩相對照,生動地揭露了這種人的愚蠢、荒唐。然後用“嗚呼”領出作者的感慨:“其真無馬邪”承上文“天下無馬”,是作者對“食馬者”的反詰,也是向讀者發問,用來為下句蓄勢;然後以“其真不知馬也”作答,結住全文。
本文篇幅雖短,中心卻十分突出。貫穿全文的是“不知馬”這句話。文中連用十一個“不”字。開始說“伯樂不常有”、千里馬之“不以千里稱”,已隱含著“不知馬”的意思;中間先明確指出“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然後以“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xiàn),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說明“不知”所造成的惡果;最後更以“不以”“不能”來痛斥“食(sì)馬者”的無知,由此導出全文的結句“其真不知馬也”,點明了中心。
整體感知
一、整體感知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韓愈《送孟東野序》)。韓愈散文中,抒發不平之鳴的篇章不少,《馬說》便是其中之一。“說”是古代一種議論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雖是議論文體,卻講究文采。《馬說》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寫法,以千里馬不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作者希望統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能充分發揮才能。全文寄託作者的憤懣不平和窮困潦倒之感,並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進行了諷刺、針砭和控訴。
作者的這些見解和感慨,都是通過具體的形象表現的。文章借伯樂和千里馬的傳說,將人才比為千里馬,將愚妄淺薄、不識人才的統治者比做食馬者,以千里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的遭遇,寫有才之人終身不得其用的遭際,以“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寫千里馬埋沒的原因等等,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處境,行文中洋溢著強烈的不平和悲憤。
本文與《龍說》有相似之處,建議大家去讀讀。
二、問題研究
1.伯樂和千里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千里馬比喻有才能的人,伯樂比喻能發現並任用人才的人或聖明的君主。食馬者比喻埋沒人才的人或愚昧的統治者。先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要發現人才,愛護人才,否則,人才就會被埋沒,有人才也等於沒有人才。在韓愈看來,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發現人才的人。所以說課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和表達了對封建統治者埋沒人才的不滿。
教學建議
本文篇幅短而可讀性強,文字也不算艱深。根據以往的教學實踐,學生不僅愛讀,而且易於成誦,關鍵是教師要仔細而認真地指導學生誦讀。可以讓學生反覆朗讀,當堂成誦。內容也要講講,但不宜過深,要認真考慮學生在現階段的生活閱歷和接受能力,以粗知大意為標準。教師講述應當簡而明,不旁徵博引,以免剝奪學生誦讀的時間。從長遠觀點看,能夠熟練地背誦這篇短文,才能使學生真正受益。
1.領讀,即由教師(或選擇1~2名學生)帶領全班學生一句一句地讀,目的是使學生從感性上體會文章的語氣。領讀者事前應有充分準備,能流暢地背誦全文。
2.結合文中的虛詞仔細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見“有關資料”中《〈馬說〉中的五個“也”字》一文),一邊討論,一邊誦讀。還可以用比較的方式加深學生對這些虛詞的體會,例如下列劃線的字句如用括弧里的字句來替換,效果就不一樣了:
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是馬雖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乎)
其真不知馬也(矣)
3.逐層分析語調的變化,輕重分明。
賞析
韓愈是唐代散文巨匠,同時也是對宋代作家極有影響的詩人。人們對他的“以文為詩”(把詩歌寫得散文化)談得比較多,卻很少注意他那更為突出的“以詩為文”的特點。
所謂“以詩為文”,是指用具有詩的情調、韻味等特色來寫散文,即是說把散文給詩化了(但這並不等於從西方引進的新文體“散文詩”)。我們說把散文詩化,或者說把散文寫得很帶詩意,並不限於寫自然景物、抒情小品或對人物進行典型塑造和對事態進行藝術描繪;而是也可以用詩的情調、韻味來寫說理文或評論文。韓愈的散文特點之一就在這裡。
據說伯樂姓孫名陽,是春秋時代秦國人,會給馬看相,善於識別什麼是千里馬。這原是《戰國策·楚策》中一個名叫汗明的人對春申君黃歇講的一個故事裡的人物。這故事可能是古代傳說,也可能就是汗明用藝術虛構手法創造出來的寓言。伯樂的典故曾幾次被韓愈引用(見他所作的《為人求薦書》及《送溫處士赴河陽序》),可見由於韓愈本人命運的坎坷,對伯樂能識別千里馬的故事是很有感情的。但平心而論,還是他的這篇《馬說》寫得最好,讀者也最愛讀,因為這篇文章寫得太像一首詩了。
詩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訴諸形象思維,它的創作手法也常以比興為主。當然,一首好詩總要比散文寫得更加含蓄曲折,餘味無窮。而從常識論,一篇說理散文,基本上總是以邏輯思維為主的,韓愈的《馬說》肯定是一篇說理文,但它似寓言而實非寓言,用比喻說理卻並未把所持的論點正面說穿,更沒有把個人意見強加給讀者。全篇幾乎始終通過形象思維來描述千里馬的遭遇,只擺出活生生的事實卻省卻了講大道理的筆墨,這已經可以說是詩的寫法了。更巧妙地是作者利用了古漢語中不可缺少的虛詞(語助詞、感嘆詞和連線詞),體現出抒情詩應有的一唱三嘆的滋味和意境,儘管我們讀起來是一篇散文,但仔細品評,卻儼然是一首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抒情詩。這種“以詩為文”的本領,始自西漢的司馬遷(誰也不曾承認過司馬遷是詩人),到了韓愈、柳宗元,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至宋代的歐陽修、蘇軾(尤其是歐陽修)而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這是我們研究中國文學史和學習古典散文應該注意的新課題。
文章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可這個命題本身就不合邏輯。因為存在決定意識,伯樂善相馬的知識和經驗,必須從社會上(或說自然界)存在著大量的千里馬身上取得,然後逐漸總結出來的。所以過去有人就認為韓愈這句話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義的。我們並不否認,從唯物主義原則來看,他這句話是錯誤的。但把它作為詩的語言,它卻是發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萬千的名言。因為世上有伯樂這種知識和本領的人實在太少了。於是作者緊接著在下文從正麵點明主旨,一瀉無餘地把千里馬的無限委屈傾訴出來。正由於“伯樂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馬不僅找不到一個一般水平的牧馬人,而是“祇辱於奴隸人之手”,受盡了無知小人的醃氣。更令人悲憤的是這些寶馬竟然成雙作對地一群群死於槽櫪之間,其遭遇之不幸、結局之慘痛真非筆墨所能形容。當然,結果更是死不瞑目,誰也不把這些有價值的神駿稱為千里馬,它們的死也自然是毫無所謂的了。“不以千里稱也”這句話,包含著這樣的意思:連同情它們的人都沒有,更談不上對它們的死表示遺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從文章表面看,作者說得已相當透徹;而實際上這裡面不知有多少辛酸痛楚還沒有盡情吐露,看似奔放而其內涵則甚為豐富,其實倒是含蓄不盡的(說他寫得婉約,或許讀者不能接受,可作者確實沒有把話說盡)。這真是抒情詩的寫法了。
作者著力刻畫“食(飼)馬者”與千里馬之間的矛盾,兩相對照,既寫出千里馬的抑鬱不平,也寫出不識真才者的愚昧專橫。千里馬在無人給它創造有利的客觀條件時,英雄無用武之地;或雖欲一展所長而有力無處使,甚至到了無力可使的程度。這樣,它連一匹普通馬也比不上,又怎么能實現它日行千里的特異功能呢?因此它的待遇自然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馬”,而它的受辱和屈死也就更不足為奇,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了。不僅如此像這樣連“常馬”都比不上的千里馬,由於不能恪盡職守,還會受到極度的責難和懲罰,往往被無辜地痛打一頓(“策之不以其道”,打得它不合理),當然在待遇上也就更加糟糕了(“食之不能盡其材”)。表面看“食馬者”不是伯樂,不懂馬語;骨子裡卻蘊涵著懷才不遇的人面對那些愚昧專橫的統治者就是申訴也無用這一層意思。
文章寫到這裡,作者似乎還覺得不夠解渴,於是又接著用“鳴之而不能通其意”的意思,從“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層的刻畫。這不僅使文章更生動深刻,也表現出作者的感情更為憤激了。作者並沒有立即譴責這種不識馬的“人”有眼無珠,反而讓他面對著這匹千里馬不懂裝懂,發出了仿佛悲天憫人般的慨嘆:“天下無馬!”意思說,這樣的“人”在主觀動機方面還是自以為不錯的,他並非不想選拔人才,並非沒有求賢用賢之心,無奈賢人賢才太“少”了,既無處可尋覓,也無地可安插:“天下哪裡有真正的人才啊!”明明是“人”的主觀上出了毛病,卻把這種局面的形成推給客觀條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被作踐得不成樣子的千里馬,卻對它發出了“天下無馬”的慨嘆,認為這不過是一匹連“常馬”也不如的駑駘之輩。這不僅是絕妙的諷刺,而且也是極其嚴峻猛厲的誅心之論。文章寫至此已經水到渠成,作者這才站出來點題,用“嗚呼”以下三句作結,把“無馬”和“不知馬”這一對矛盾(“無馬”是先天的自然缺陷,“不知馬”則是後天人為的犯罪)尖銳地擺出來形成一個高潮,極盡沉鬱頓挫之致。
典故 :傳說中,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於鑑別馬匹優劣的人,也稱為伯樂。
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於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乾脆稱他為伯樂,延續到現在。
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託,購買能日行千里的駿馬。伯樂向楚王說明,千里馬少有,找起來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訪,請楚王不必著急,他盡力將事情辦好。
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連素以盛產名馬的燕趙一帶,都仔細尋訪,辛苦倍至,還是沒發現中意的良馬。一天,伯樂從齊國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馬累得呼呼喘氣,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大聲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麼。伯樂立即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 伯樂對駕車的人說:“這匹馬在疆場上馳騁,任何馬都比不過它,但用來拉車,它卻不如普通的馬。你還是把它賣給我吧。”
駕車人認為伯樂是個大傻瓜,他覺得這匹馬太普通了,拉車沒氣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伯樂牽走千里馬,直奔楚國。伯樂牽馬來到楚王宮,拍拍馬的脖頸說:“我給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馬像明白伯樂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響,引頸長嘶,聲音洪亮,如大鐘石磐,直上雲霄。楚王聽到馬嘶聲,走出宮外。伯樂指著馬說:“大王,我把千里馬給您帶來了,請仔細觀看。” 楚王一見伯樂牽的馬瘦得不成樣子,認為伯樂愚弄他,有點不高興,說:“我相信你會看馬,才讓你買馬,可你買的是什麼馬呀,這馬連走路都很困難,能上戰場嗎?”
伯樂說:“這確實是匹千里馬,不過拉了一段車,又餵養不精心,所以看起來很瘦。只要精心餵養,不出半個月,一定會恢復體力。”
楚王一聽,有點將信將疑,便命馬夫盡心盡力把馬餵好,果然,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後來千里馬為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不少功勞。楚王對伯樂更加敬重。
伯樂是古代有名的相馬(鑑別馬的好壞)專家。當他年老的時候,他的兒子很想將這項專門技能繼承下來,以免失傳。於是他把伯樂寫的《相馬經》讀得爛熟。《相馬經》上描寫千里馬的外形是“額頭隆起,雙眼突出,蹄子好像壘起的酒藥餅。”他就依照這一條,拿著經文出去“相馬”了。
伯樂的兒子把所見到事物的外形和《相馬經》上描繪的圖形一一對照,結果找到了一隻很大的蛤蟆。他興沖沖地跑回家報告父親,說:“總算找到好馬了,額頭和雙眼同書上說的差不多,就是蹄子的形狀和書上寫的有區別。”
伯樂聽了,只好哭笑不得地對這個好心而不聰明的獨生子說;“你倒是找到了一匹好馬,只是它太喜歡跳,你可駕馭不了啊!”
正是,世有伯樂才得千里馬。如果千里馬沒能遇見“伯樂”,終究會被埋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