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這樣寂寞還等待著什麼?天天都是懷著失望而歸。
我想尋找幽靜山林隱去,又可惜要與老朋友分離。
當權者有誰肯能援引我,知音人在世間實在稀微。
只應該守寂寞了此一生,關閉上柴門與人世隔離。

注釋
寂寂:落寞。竟何待:要等什麼。
空自:獨自。
欲尋芳草去:意思是想歸隱。芳草:香草,常用來比喻有美德的人。
違:分離。
當路:當權者。假:提攜。
扉:門扇。

鑑賞

這首孟浩然回襄陽臨行前留給王維的。詩人抒發出由於沒人引薦,缺少知音而失意的哀怨情懷。這首詩表達直率,語言淺顯,怨懟之中,又帶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摯動人,耐人尋味。

第一聯寫落第後的景象:門前冷落,車馬稀疏。“寂寂”兩字,既是寫實,又是寫虛,既表現了門庭的景象,又表現了作者的心情。一個落第士子,沒有人來理睬,更沒有人來陪伴。只有孤單單地“空自歸”了。在這種情形下,長安雖好,也沒有什麼可留戀的。他考慮到返回故鄉了,“竟何待”正是他考試不中必然的想法。

第二聯寫惜別之情。“芳草”一詞,來自《離騷》,王逸認為用以比喻忠貞,而孟浩然則用以代表自己歸隱的理想。“欲尋芳草去”,表明他又考慮歸隱了。“惜與故人違”,表明了他同王維友情的深厚。一個“欲”字,一個“惜”字,充分地顯示出作者思想上的矛盾與鬥爭,從這個思想活動里,卻深刻地反映出作者的惜別之情。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兩句,說明歸去的原因。語氣沉痛,充滿了怨懟之情,辛酸之淚。一個“誰”字,反詰得頗為有力,表明他切身體會到世態炎涼、人情如水的滋味。能了解自己心事,賞識自己才能的人,只有王維,這的確是太少了!一個“稀”字,準確地表達出知音難遇的社會現實。這在封建社會裡是具有典型意義的。

這一聯是全詩的重點,就是由於這兩句,使得全詩才具有一種強烈的怨懟、憤懣的氣氛。真摯的感情,深刻的體驗,是頗能感動讀者的,特別是對於那些有類似遭遇的人,更容易引起共鳴。如果再從結構上考慮,這一聯正是全詩的樞紐。由落第而思歸,由思歸而惜別,從而在感情上產生了矛盾,這都是順理成章的。只是由於體驗到“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這一冷酷的現實,自知功名無望,才下定決心再回襄陽隱居。這一聯正是第四聯的依據。

“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表明了歸隱的堅決。“只應”二字,是耐人尋味的,它表明了在作者看來歸隱是唯一應該走的道路。也就是說,赴都應舉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場誤會,所以決然地“還掩故園扉”了。

綜觀全詩,既沒有優美的畫面,又沒有華麗辭藻,語句平淡,平淡得近乎口語。對偶也不求工整,卻極其自然,毫無斧鑿痕跡。然而卻把落第後的心境,表現得頗為深刻。言淺意深,頗有餘味,耐人咀嚼。

這首詩是作者科舉落第離開長安時贈別友人王維的作品。首聯直接說出“自歸”,頷聯則寫題意“惜別”,頸聯說明“自歸”之故——乃是知音既少,當道不用,此時不走,更待何時。尾聯敘寫決心隱居不仕,歸隱田園。詩以失意後的牢騷貫穿全詩。語言平淡樸實,近於口語,不講究對偶,順其自然。

在京求仕不成, 詩中便充溢著對“當路誰相假”的憤懣,並用“獨尋芳草去”自我解嘲。

綜觀全詩,既沒有優美的畫面,又沒有華麗辭藻,語句平淡,平淡得近乎口語。對偶也不求工整,卻極其自然,毫無斧鑿痕跡。然而卻把落第後的心境,表現得頗為深刻。言淺意深,頗有餘味,耐人咀嚼。

創作背景

孟浩然游京師,應進士試,失意後所作。據《舊唐書·文苑傳》載,孟浩然“年四十,來游京師,應進士不第,還襄陽”。於是孟浩然決定歸隱山林,但不忍心與朋友分別,就寫下了《留別王維》這首詩。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595篇詩文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