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卷四十四
作者:宋濂、王禕等
劉秉忠
劉秉忠,字仲晦,初名侃,因從釋氏,又名子聰,拜官後始更今名。其先瑞州人也,世仕遼,為官族。曾大父仕金,為邢州節度副使,因家焉,故自大父澤而下,遂為邢人。庚辰歲,木華黎取邢州,立都元帥府,以其父潤為都統。事定,改署州錄事,歷巨鹿、內丘兩縣提領,所至皆有惠愛。秉忠生而風骨秀異,志氣英爽不羈。八歲入學,日誦數百言。年十三,為質子于帥府。十七,為邢台節度使府令史,以養其親。居常鬱鬱不樂,一日,投筆嘆曰:“吾家累世衣冠,乃汨沒為刀筆吏乎!丈夫不遇於世,當隱居以求志耳。”即棄去,隱武安山中。久之,天寧虛照禪師遣徒招致為僧,以其能文詞,使掌書記。後游雲中,留居南堂寺。世祖在潛邸,海雲禪師被召,過雲中,聞其博學多材藝,邀與俱行。既入見,應對稱旨,屢承顧問。秉忠於書無所不讀,尤邃於《易》及邵氏《經世書》,至於天文、地理、律歷、三式六壬遁甲之屬,無不精通。論天下事如指諸掌。世祖大愛之,海雲南還,秉忠遂留藩邸。後數歲,奔父喪,賜金百兩為葬具,仍遣使送至邢州。服除,復被召,奉旨還和林。上書數千百言,其略曰:
典章、禮樂、法度、三綱五常之教,備於堯、舜,三王因之,五霸敗之。漢興以來,至於五代,一千三百餘年,由此道者,漢文、景、光武,唐太宗、玄宗五君,而玄宗不無疵也。然治亂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天生成吉思皇帝,起一旅,降諸國,不數年而取天下。勤勞憂苦,遺大寶於子孫,庶傳萬祀,永保無疆之福。
愚聞之曰:“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昔武王,兄也;周公,弟也。周公思天下善事,夜以繼日,每得一事,坐以待旦,以匡周室,以保周天下八百餘年,周公之力也。君上,兄也;大王,弟也。思周公之故事而行之,在乎今日。千載一時,不可失也。
君之所任,在內莫大乎相,相以領百官,化萬民;在外莫大乎將,將以統三軍,安四域。內外相濟,國之急務,必先之也。然天下之大,非一人之可及;萬事之細,非一心之可察。當擇開國功臣之子孫,分為京府州郡監守,督責舊官,以遵王法;仍差按察官守,治者升,否者黜。天下不勞力而定也。
天下戶過百萬,自忽都那演斷事之後,差徭甚大,加以軍馬調發,使臣煩擾,官吏乞取,民不能當,是以逃竄。宜比舊減半,或三分去一,就見在之民以定差稅,招逃者復業,再行定奪。官無定次,清潔者無以遷,污濫者無以降。可比附古例,定百官爵祿儀仗,使家足身貴。有犯於民,設條定罪。威福者君之權,奉命者臣之職。今百官自行威福,進退生殺惟意之從,宜從禁治。
天下之民未聞教化,見在囚人宜從赦免,明施教令,使之知畏,則犯者自少也。教令既設,則不宜繁,因大朝舊例,增益民間所宜設者十數條足矣。教令既施,罪不至死者皆提察然後決,犯死刑者覆奏然後聽斷,不致刑及無辜。
天子以天下為家,兆民為子,國不足,取於民,民不足,取於國,相須如魚水。有國家者,置府庫,設倉廩,亦為助民;民有身者,營產業,闢田野,亦為資國用也。今宜打算官民所欠債負,若實為應當差發所借,宜依合罕皇帝聖旨,一本一利,官司歸還。凡陪償無名,虛契所負,及還過元本者,並行赦免。
納糧就遠倉,有一廢十者,宜從近倉以輸為便。當驛路州城,飲食祗待偏重,宜計所費以準差發。關市津梁正稅十五分取一,宜從舊制。禁橫取,減稅法,以利百姓。倉庫加耗甚重,宜令權量度均為一法,使錙銖圭撮尺寸皆平,以存信去詐。珍貝金銀之所出,淘沙鍊石,實不易為,一旦以纏絲縷,飾皮革,塗木石,妝器仗,取一時之華麗,廢為塵而無濟,甚可惜也,宜從禁治。除帝胄功臣大官以下章服有制外,無職之人不得僣越。今地廣民微,賦斂繁重,民不聊生,何力耕耨以厚產業?宜差勸農官一員,率天下百姓務農桑,營產業,實國之大益。
古者庠序學校未嘗廢,今郡縣雖有學,並非官置。宜從舊制,修建三學,設教授,開選擇才,以經義為上,詞賦論策次之。兼科舉之設,已奉合罕皇帝聖旨,因而言之,易行也。開設學校,宜擇開國功臣子孫受教,選達才任用之。
天下莫大於朝省,親民莫近於縣宰。雖朝省有法,縣宰宜擇,縣宰正,民自安矣。關西、河南地廣土沃,以軍馬之所出入,治而未豐。宜設官招撫,不數年民歸土辟,以資軍馬之用,實國之大事。移刺中丞拘榷鹽鐵諸產、商賈酒醋貨殖諸事,以定宣課,雖使從實恢辦,不足亦取於民,拖兌不辦,已不為輕。奧魯合蠻奏請於舊額加倍榷之,往往科取民間。科榷並行,民無所措手足。宜從舊例辦榷,更或減輕,罷繁碎,止科征,無從獻利之徒削民害國。鰥寡孤獨廢疾者,宜設孤老院,給衣糧以為養。使臣到州郡,宜設館,不得於官衙民家安下。
孔子為百王師,立萬世法,今廟堂雖廢,存者尚多,宜令州郡祭祀,釋奠如舊儀。近代禮樂器具靡散,宜令刷會,征太常舊人教引後學,使器備人存,漸以修之,實太平之基,王道之本。今天下廣遠,雖成吉思皇帝威福之致,亦天地神明陰所祐也。宜訪名儒,循舊禮,尊祭上下神祇,和天地之氣,順時序之行,使神享民依,德極於幽明,天下賴一人之慶。
見行遼歷,日月交食頗差,聞司天台改成新曆,未見施行。宜因新君即位,頒歷改元。令京府州郡置更漏,使民知時。國滅史存,古之常道,宜撰修《金史》,令一代君臣事業不墜於後世,甚有勵也。
國家廣大如天,萬中取一,以養天下名士宿儒之無營運產業者,使不致困窮。或有營運產業者,會前聖旨種養應輸差稅,其餘大小雜泛並行蠲免,使自給養,實國家養才勵人之大也。明君用人,如大匠用材,隨其巨細長短,以施規矩繩墨。孔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蓋君子所存者大,不能盡小人之事,或有一短;小人所拘者狹,不能同君子之量,或有一長。盡其才而用之,成功之道也。
君子不以言廢人,不以人廢言。大開言路,所以成天下、安兆民也。天地之大,日月之明,而或有所蔽。且蔽天之明者,雲霧也;蔽人之明者,私慾佞說也。常人有之,蔽一心也;人君有之,蔽天下也。常選左右諫臣,使諷諭於未形,忖畫於至密也。君子之心,一於理義,懷於忠良;小人之心,一於利慾,懷於讒佞。君子得位,有容於小人;小人得勢,必排於君子。明君在上,不可不辨也。孔子曰“遠佞人”,又曰“惡利口之覆邦家者”,此之謂也。
今言利者眾,非圖以利國害民,實欲殘民而自利也。宜將國中人民必用場冶,付各路課稅所,以定榷辦,其餘言利者並行罷去。古者明王不寶遠物,所寶惟賢,如使賢者在位,能者在職,此皆一人之睿知,賢王之輔成也。古者治世均民產業,自廢井田為阡陌,後世因之不能復。今窮乏者益損,富盛者增加。宜禁行利之人勿恃官勢,居官在位者勿侵民利,商賈與民和好交易,不生擅奪欺罔之害,真國家之利也。
笞箠之制,宜會古酌今,均為一法,使無敢過越。禁私置牢獄,淫民無辜。鞭背之刑宜禁治,以彰愛生之德。立朝省以統百官,分有司以御眾事,以至京府州郡親民之職無不備,紀綱正於上,法度行於下,是故天下不勞而治也。今新君即位之後,可立朝省,以為政本。其餘百官,不在員多,惟在得人焉耳。
世祖嘉納焉。又言:“邢州舊萬餘戶,兵興以來不滿數百,凋壞日甚,得良牧守如真定張耕、洺水劉肅者治之,猶可完復。”朝廷即以耕為邢州安撫使,肅為副使。由是流民復業,升邢為順德府。
癸丑,從世祖征大理。明年,征雲南。每贊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殺,故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己未,從伐宋,復以雲南所言力贊於上,所至全活不可勝計。
中統元年,世祖即位,問以治天下之大經、養民之良法,秉忠采祖宗舊典,參以古制之宜於今者,條列以聞。於是下詔建元紀歲,立中書省、宣撫司。朝廷舊臣、山林遺逸之士,鹹見錄用,文物粲然一新。
秉忠雖居左右,而猶不改舊服,時人稱之為聰書記。至元元年,翰林學士承旨王鶚奏言:“秉忠久侍藩邸,積有歲年,參帷幄之密謀,定社稷之大計,忠勤勞績,宜被褒崇。聖明御極,萬物惟新,而秉忠猶仍其野服散號,深所未安,宜正其衣冠,崇以顯秩。”帝覽奏,即日拜光祿大夫,位太保,參領中書省事。詔以翰林侍讀學士竇默之女妻之,賜第奉先坊,且以少府宮籍監戶給之。秉忠既受命,以天下為己任,事無巨細,凡有關於國家大體者,知無不言,言無不聽,帝寵任愈隆。燕閒顧問,輒推薦人物可備器使者,凡所甄拔,後悉為名臣。
初,帝命秉忠相地於桓州東灤水北,建城郭於龍岡,三年而畢,名曰開平。繼升為上都,而以燕為中都。四年,又命秉忠築中都城,始建宗廟宮室。八年,奏建國號曰大元,而以中都為大都。他如頒章服,舉朝儀,給俸祿,定官制,皆自秉忠發之,為一代成憲。
十一年,扈從至上都,其地有南屏山,嘗築精舍居之。秋八月,秉忠無疾端坐而卒,年五十九。帝聞驚悼,謂群臣曰:“秉忠事朕三十餘年,小心慎密,不避艱險,言無隱情。其陰陽術數之精,占事知來,若合符契,惟朕知之,他人莫得聞也。”出內府錢具棺斂,遣禮部侍郎趙秉溫護其喪還葬大都。十二年,贈太傅,封趙國公,諡文貞。成宗時,贈太師,諡文正。仁宗時,又進封常山王。
秉忠自幼好學,至老不衰,雖位極人臣,而齋居蔬食,終日淡然,不異平昔。自號藏春散人。每以吟詠自適,其詩蕭散閒淡,類其為人。有文集十卷。無子,以弟秉恕子蘭璋後。
秉恕字長卿。好讀書,年弱冠,受《易》於劉肅,遂明理學。兄秉忠,事世祖,以薦士自任,嫌於私親,獨不及秉恕。左右以聞,召見,遂同侍潛邸。世祖嘗賜秉忠白金千兩,辭曰:“臣山野鄙人,僥倖遭際,服器悉出尚方,金無所用。”世祖曰:“卿獨無親故遺之邪?”辭不允,乃受而散之。以二百兩與秉恕,秉恕曰:“兄勤勞有年,宜蒙茲賞,秉恕無功,可冒恩乎?”終不受。中統元年,擢禮部侍郎、邢州安撫副使。二年,賜金符,遷吏部侍郎。三年,升邢為順德府,賜金虎符,為順德安撫使。至元元年,轉官法行,改嘉議大夫,歷彰德、懷孟、淄萊、順天、太原五路總管。淄萊府有死囚六人,獄已具。秉恕疑之,詳讞得其實,六人賴以不死。他所至,皆有惠政。召除禮部尚書。出為淮西宣慰使,會省宣慰司,歷湖州、平陽兩路總管。平陽歲荒,民艱食,輒開倉以賑之,全活者眾。年六十,卒於官。
張文謙
張文謙,字仲謙,邢州沙河人。幼聰敏,善記誦,與太保劉秉忠同學。世祖居潛邸,受邢州分地,秉忠薦文謙可用。歲丁未,召見,應對稱旨,命掌王府書記,日見信任。邢州當要衝,初分二千戶為勛臣食邑,歲遣人監領,皆不知撫治,徵求百出,民弗堪命,或訴於王府。文謙與秉忠言於世祖曰:“今民生困弊,莫邢為甚。盍擇人往治之,責其成效,使四方取法,則天下均受賜矣。”於是乃選近侍脫兀脫、尚書劉肅、侍郎李簡往。三人至邢,協心為治,洗滌蠹敝,革去貪暴,流亡復歸,不期月,戶增十倍。由是世祖益重儒士,任之以政,皆自文謙發之。
歲辛亥,憲宗即位。文謙與秉忠數以時務所當先者言於世祖,悉施行之。世祖征大理,國主高祥拒命,殺信使遁去。世祖怒,將屠其城。文謙與秉忠、姚樞諫曰:“殺使拒命者高祥爾,非民之罪,請宥之。”由是大理之民賴以全活。己未,世祖帥師伐宋,文謙與秉忠言:“王者之師,有徵無戰,當一視同仁,不可嗜殺。”世祖曰:“期與卿等守此言。”既入宋境,分命諸將毋妄殺,毋焚人室廬,所獲生口悉縱之。
中統元年,世祖即位,立中書省,首命王文統為平章政事,文謙為左丞。建立綱紀,講明利病,以安國便民為務。詔令一出,天下有太平之望。而文統素忌克,謨謀之際,屢相可否,積不能平,文謙遽求出,詔以本官行大名等路宣撫司事。臨發,語文統曰:“民困日久,況當大旱,不量減稅賦,何以慰來蘇之望?”文統曰:“上新即位,國家經費止仰稅賦,苟復減損,何以供給?”文謙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俟時和歲豐,取之未晚也。”於是蠲常賦什之四,商酒稅什之二。二年春,來朝,復留居政府。始立左右部,講行庶務,巨細畢舉,文謙之力為多。三年,阿合馬領左右部,總司財用,欲專奏請,不關白中書,詔廷臣議之,文謙曰:“分制財用,古有是理,中書不預,無是理也。若中書弗問,天子將親蒞之乎?”帝曰:“仲謙言是也。”
至元元年,詔文謙以中書左丞行省西夏中興等路。羌俗素鄙野,事無統紀,文謙得蜀士陷於俘虜者五六人,理而出之,使習吏事,旬月間簿書有品式,子弟亦知讀書,俗為一變。浚唐來、漢延二渠,溉田十數萬頃,人蒙其利。三年,還朝。諸勢家言有戶數千,當役屬為私奴者,議久不決。文謙謂以乙未歲戶帳為斷,奴之未占籍者,歸之勢家可也,其餘良民無為奴之理。議遂定,守以為法。五年,淄州妖人胡王惑眾,事覺,逮捕百餘人。丞相安童以文謙言奏曰:“愚民無知,為所誑誘,誅其首惡足矣。”詔即命文謙往決其獄,惟三人坐棄市,余皆釋之。
七年,拜大司農卿,奏立諸道勸農司,巡行勸課,請開籍田,行祭先農先蠶等禮。復與竇默請立國子學。詔以許衡為國子祭酒,選貴胄子弟教育之。時阿合馬議拘民間鐵,官鑄農器,高其價以配民,創立行戶部於東平、大名以造鈔,及諸路轉運司,干政害民,文謙悉於帝前極論罷之。十三年,遷御史中丞。阿合馬慮憲台發其奸,乃奏罷諸道按察司以撼之,文謙奏復其舊。然自知為奸臣所忌,力求去。會世祖以《大明曆》歲久浸差,命許衡等造新曆,乃授文謙昭文館大學士,領太史院,以總其事。十九年,拜樞密副使。歲余,以疾薨於位,年六十八。
文謙蚤從劉秉忠,洞究術數;晚交許衡,尤粹於義理之學。為人剛明簡重,凡所陳於上前,莫非堯、舜仁義之道。數忤權幸,而是非得喪,一不以經意。家惟藏書數萬卷。尤以引薦人材為己任,時論益以是多之。累贈推誠同德佐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魏國公,謚忠宣。
長子晏,仕至御史中丞,贈陝西行省平章政事,封魏國公,諡文靖。
郝經
郝經,字伯常,其先潞州人,徙澤州之陵川,家世業儒。祖天挺,元裕嘗從之學。金末,父思溫闢地河南之魯山。河南亂,居民匿窖中,亂兵以火熏灼之,民多死,經母許亦死。經以蜜和寒菹汁,決母齒飲之,即蘇。時經九歲,人皆異之。金亡,徙順天。家貧,晝則負薪米為養,暮則讀書。居五年,為守帥張柔、賈輔所知,延為上客。二家藏書皆萬卷,經博覽無不通。往來燕、趙間,元裕每語之曰:“子貌類汝祖,才器非常,勉之。”憲宗二年,世祖以皇弟開邸金蓮川,召經,諮以經國安民之道,條上數十事,大悅,遂留王府。是時,連兵於宋,憲宗入蜀,命世祖總統東師,經從至濮。會有得宋國奏議以獻,其言謹邊防,守衝要,凡七道,遂下諸將議。經曰:“古之一天下者,以德不以力。彼今未有敗亡之釁,我乃空國而出,諸侯窺伺於內,小民凋弊於外。經見其危,未見其利也。王不如修德布惠,敦族簡賢,綏懷遠人,控制諸道,結盟飭備,以待西師。上應天心,下系人望,順時而動,宋不足圖也。”世祖以經儒生,愕然曰:“汝與張拔都議邪?”經對曰:“經少館張柔家,嘗聞其論議。此則經臆說耳,柔不知也。”進七道議七千餘言。乃以楊惟中為江淮荊湖南北等路宣撫使,經為副,將歸德軍,先至江上,宣布恩信,納降附。惟中欲私還汴,經曰:“我與公同受命南征,不聞受命還汴也。”惟中怒,弗聽。經率麾下揚旌而南,惟中懼謝,乃與經俱行。
經聞憲宗在蜀,師久無功,進《東師議》,其略曰:
經聞圖天下之事於未然則易,救天下之事於已然則難。已然之中復有未然者,使往者不失而來者得遂,是尤難也。國家以一旅之眾,奮起朔漠,斡斗極以圖天下,馬首所向,無不摧破。滅金源,並西夏,蹂荊、襄,克成都,平大理,躪轢諸夷,奄征四海,有天下十八,盡元魏、金源故地而加多,廓然莫與侔大也。惟宋不下,未能混一,連兵構禍逾二十年。何曩時掇取之易,而今日圖惟之難也?
夫取天下,有可以力並,有可以術圖。並之以力則不可久,久則頓弊而不振;圖之以術則不可急,急則僥倖而難成。故自漢、唐以來,樹立攻取,或五六年,未有逾十年者,是以其力不弊,而卒能保大定功。晉之取吳,隋之取陳,皆經營比佽十有餘年,是以其術得成,而卒能混一。或久或近,要之成功各當其可,不妄為而已。
國家建極開統垂五十年,而一之以兵,遺黎殘姓,游氣驚魂,虔劉劘盪,殆欲殲盡。自古用兵,未有如是之久且多也,其力安得不弊乎!且括兵率賦,朝下令而夕出師,躬擐甲冑,跋履山川,闔國大舉,以之伐宋而圖混一。以志則銳,以力則強,以土則大,而其術則未盡也。苟於諸國既平之後,息師撫民,致治成化,創法立制,敷布條綱,上下井井,不撓不紊,任老成為輔相,起英特為將帥,選賢能為任使,鳩智計為機衡,平賦以足用,屯農以足食,內治既舉,外御亦備。如其不服,姑以文誥,拒而不從,而後伺隙觀釁,以正天伐。自東海至於襄、鄧,重兵數道,聯幟接武,以為正兵。自漢中至於大理,輕兵捷出,批亢抵脅,以為奇兵。帥臣得人,師出以律,高拱九重之內,而海外有截矣。是而不為,乃於間歲遽為大舉,上下震動,兵連禍結,底安於危,是已然而莫可止者也。東師未出,大王仁明,則猶有未然者,可不議乎!
國家用兵,一以國俗為制,而不師古。不計師之眾寡,地之險易,敵之強弱,必合圍把槊,獵取之若禽獸然。聚如丘山,散如風雨,迅如雷電,捷如鷹鶻,鞭弭所屬,指期約日,萬里不忒,得兵家之詭道,而長於用奇。自澮河之戰,乘勝下燕、雲,遂遺兵而去,似無意於取者。既破回鶻,滅西夏,乃下兵關陝以敗金師,然後知所以深取之,是長於用奇也。既而為斡腹之舉,由金、房繞出潼關之背以攻汴;為搗虛之計,自西和逕入石泉、威、茂以取蜀;為示遠之謀,自臨洮、吐番穿徹西南以平大理。皆用奇也。夫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而後可以用奇。豈有連百萬之眾,首尾萬餘里,六飛雷動,乘輿親出,竭天下,倒四海,騰擲宇宙,軒豁天地,大極於遐徼之土,細窮於委巷之民,撞其鍾而掩其耳,齧其臍而蔽其目,如是用奇乎?是執千金之璧而投瓦石也。
其初以奇勝也,關隴、江淮之北,平原曠野之多,而吾長於騎,故所向不能御。兵鋒新銳,民物稠夥,擁而擠之,郡邑自潰,而吾長於攻,故所擊無不破。是以用其奇而驟勝。今限以大山深谷,厄以重險薦阻,迂以危途繚徑,我之乘險以用奇則難,彼之因險以制奇則易。況於客主勢懸,蘊蓄情露,無虜掠以為資,無俘獲以備役,以有限之力,冒無限之險,雖有奇謀秘略,無所用之。力無所用與無力同,勇無所施與不勇同,計不能行與無計同。泰山壓卵之勢,河海濯爇之舉,擁遏頓滯,盤桓而不得進,所謂強弩之末不能射魯縞者也。
為今之計,則宜救已然之失,防未然之變而已。西師既構,猝不可解,如兩虎相鬥,猝入於岩阻,見之者辟易不暇,又焉能以理相喻,使之逡巡自退?彼知其危,竭國以並命,我必其取,無由以自悔,兵連禍結,何時而已。殿下宜遣人稟命於行在所,大軍壓境,遣使喻宋,示以大信,令降名進幣,割地納質。彼必受命,姑為之和,偃兵息民,以全吾力,而圖後舉,天地人神之福也。稟命不從,殿下之義盡,而後進吾師,重慎詳審,不為躁輕飄忽,為前定之謀,而一之以正大,假西師以為奇而用吾正。比師南轅,先示恩信,申其文移,喻以禍福,使知殿下仁而不殺,非好攻戰闢土地,不得已而用兵之意。誠意昭著,恩信流行,然後閱實精勇,別為一軍,為帳下之卒,舉老成知兵者俾為將帥,更直宿衛,以備不虞。其餘師眾,各畀侯伯,使吾府大官元臣分師總統,為戰攻之卒。其新入部曲,瞢不知兵,雖名為兵,其實役徒者,使沿邊進築,與敵郡邑犬牙相制,為屯戍之卒。推擇單弱,究竟逃匿,編葺部伍,使聞望重臣為之撫育,總押近里故屯,為鎮守之卒。使掣肘之計不行,妄意之徒屏息,內外備御無有缺綻,則制節以進。既入其境,敦陳固列,緩為之行。彼善於守而吾不攻,彼恃城壁以不戰老吾,吾合長圍以不攻困彼,吾用吾之所長,彼不能用其長。選出入便利之地為久駐之基,示必取之勢。毋焚廬舍,毋傷人民,開其生路,以攜其心,亟肄以疲,多方以誤,以弊其力。兵勢既振,蘊蓄既見,則以輕兵掠兩淮,杜其樵採而遏其糧路,使血脈斷絕,各守孤城,示不足取。即進大兵,直抵於江,沿江上下,列屯萬灶,號令明肅,部曲嚴整,首尾締構,各具舟楫,聲言徑渡。彼必震壘,自起變故。蓋彼之精銳盡在兩淮,江面闊越,恃其岩阻,兵皆柔脆,用兵以來未嘗一戰,焉能當我百戰之銳!一處崩壞,則望風皆潰,肱髀不續,外內限絕,勇者不能用而怯者不能敵,背者不能返而面者不能御,水陸相擠,必為我乘。是兵家所謂避堅攻瑕,避實擊虛者也。
如欲存養兵力,漸次以進,以圖萬全,則先荊後淮,先淮後江。彼之素論,謂“有荊、襄則可以保淮甸,有淮甸則可以保江南”。先是,我嘗有荊、襄,有淮甸,有上流,皆自失之。今當從彼所保以為吾攻,命一軍出襄、鄧,直渡漢水,造舟為梁,水陸濟師。以輕兵掇襄陽,絕其糧路,重兵皆趨漢陽,出其不意,以伺江隙。不然,則重兵臨襄陽,輕兵捷出,穿徹均、房,遠叩歸、峽,以應西師。如交、廣、施、黔選鋒透出,夔門不守,大勢順流,即並兵大出,摧拉荊、郢,橫潰湘、潭,以成犄角。一軍出壽春,乘其銳氣,並取荊山。駕淮為梁,以通南北。輕兵抄壽春,而重兵支布於鍾離、合淝之間,掇拾湖濼,奪取關隘,據濡須,塞皖口,南入舒、和,西及於蘄、黃,徜徉恣肆,以覘江口。烏江、採石廣布戍邏,偵江渡之險易,測備御之疏密,徐為之謀,而後進師。所謂潰兩淮之腹心,抉長江之襟要也。一軍出維揚,連楚蟠亘,蹈跨長淮,鄰我強對,通、泰、海門,揚子江面,密彼京畿,必皆備御堅厚,若遽攻擊,則必老師費財。當以重兵臨維揚,合為長圍,示以必取。而以輕兵出通、泰,直塞海門、瓜步、金山、柴墟河口,游騎上下,吞江吸海,並著威信,遲以月時,以觀其變。是所謂圖緩持久之勢也。三道並出,東西連衡,殿下或處一軍,為之節制,使我兵力常有餘裕,如是則未來之變或可弭,已然之失一日或可救也。
議者必曰:三道並進,則兵分勢弱,不若併力一向,則莫我當也。會不知取國之術與爭地之術異:併力一向,爭地之術也;諸道並進,取國之術也。昔之混一者,皆若是矣。晉取吳,則六道進;隋取陳,則九道進;宋之於南唐,則三面皆進。未聞以一旅之眾而能克國者,或者有之,僥倖之舉也。豈有堂堂大國,師徒百萬,而為僥倖之舉乎?況彼渡江立國,百有餘年,紀綱修明,風俗完厚,君臣輯睦,內無禍釁,東西南北,輪廣萬里,亦未可小。自敗盟以來,無日不討軍實而申警之,彷徨百折,當我強對,未嘗大敗,不可謂弱。豈可蔑視,謂秦無人,直欲一軍幸而取勝乎?秦王問王翦以伐荊,翦曰:“非六十萬不可。”秦王曰:“將軍老矣。”命李信將二十萬往,不克,卒畀翦以兵六十萬而後舉楚。蓋眾有所必用,事勢有不可懸料而幸取者。故王者之舉必萬全,其幸舉者,崛起無賴之人也。
嗚呼!西師之出,已及瓜戍,而猶未即功。國家全盛之力,在於東左,若亦直前振迅,銳而圖功,一舉而下金陵、舉臨安則可也。如兵力耗弊,役成遷延,進退不可,反為敵人所乘,悔可及乎!固宜重慎詳審,圖之以術。若前所陳,以全吾力,是所謂坐勝也。雖然,猶有可憂者。國家掇取諸國,飄忽凌厲,本以力勝。今乃無故而為大舉,若又措置失宜,無以挫英雄之氣,服天下之心,則稔惡懷奸之流,得以窺其隙而投其間,國內空虛,易為搖盪。臣愚所以諄諄於東師,反覆致論,謂不在於已然而在於未然者,此也。
遂會兵渡江,圍鄂州,聞憲宗崩,召諸將屬議,經復進議曰:
《易》言:“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聖人乎!”殿下聰明睿知,足以有臨;發強剛毅,足以有斷。進退存亡之正,知之久矣。向在沙陀,命經曰:“時未可也。”又曰:“時之一字最當整理。”又曰:“可行之時,爾自知之。”大哉王言,“時乘六龍”之道,知之久矣。自出師以來,進而不退,經有所未解者,故言於真定,於曹、濮,於唐、鄧。亟言不已,未賜開允,乃今事急,故復進狂言。
國家自平金以來,惟務進取,不遵養時晦,老師費財,卒無成功,三十年矣。蒙哥罕立,政當安靜以圖寧謐,忽無故大舉,進而不退,畀王東師,則不當亦進也而遽進。以為有命,不敢自逸,至於汝南,既聞凶訃,即當遣使,遍告諸帥,各以次退,修好於宋,歸定大事,不當復進也而遽進。以有師期,會於江濱,遣使喻宋,息兵安民,振旅而歸,不當復進也而又進。既不宜渡淮,又豈宜渡江?既不宜妄進,又豈宜攻城?若以機不可失,敵不可縱,亦既渡江,不能中止,便當乘虛取鄂,分兵四出,直造臨安,疾雷不及掩耳,則宋亦可圖。如其不可,知難而退,不失為金兀朮也。師不當進而進,江不當渡而渡,城不當攻而攻,當速退而不退,當速進而不進,役成遷延,盤桓江渚,情見勢屈,舉天下兵力不能取一城,則我竭彼盈,又何俟乎?且諸軍疾疫已十四五,又延引月日,冬春之交,疫必大作,恐欲還不能。
彼既上流無虞,呂文德已並兵拒守,知我國疵,鬥氣自倍。兩淮之兵盡集白鷺,江西之兵盡集隆興,嶺廣之兵盡集長沙,閩、越沿海巨舶大艦以次而至,伺隙而進。如遏截於江、黃津渡,邀遮於大城關口,塞漢東之石門,限郢、復之湖濼,則我將安歸?無已則突入江、浙,搗其心腹。聞臨安、海門已具龍舟,則已徒往;還抵金山,並命求出,豈無韓世忠之儔?且鄂與漢陽分據大別,中挾巨浸,號為活城,肉薄骨並而拔之,則彼委破壁孤城而去,溯流而上,則入洞庭,保荊、襄,順流而下,則精兵健櫓突過滸、黃,未易遏也,則亦徒費人命,我安所得哉!區區一城,勝之不武,不勝則大損威望,復何俟乎!
雖然,以王本心,不欲渡江,既渡江,不欲攻城,既攻城,不欲並命,不焚廬舍,不傷人民,不易其衣冠,不毀其墳墓,三百里外不使侵掠。或勸徑趨臨安,曰其民人稠夥,若往,雖不殺戮,亦被踐蹂,吾所不忍。若天與我,不必殺人;若天弗與,殺人何益,而竟不往。諸將歸罪士人,謂不可用,以不殺人故不得城。曰彼守城者只一士人賈制置,汝十萬眾不能勝,殺人數月不能拔,汝輩之罪也,豈士人之罪乎!益禁殺人。巋然一仁,上通於天,久有歸志,不能遂行耳。然今事急,不可不斷也。
宋人方懼大敵,自救之師雖則畢集,未暇謀我。第吾國內空虛,塔察國王與李行省肱髀相依,在於背脅;西域諸胡窺覘關隴,隔絕旭烈大王;病民諸奸各持兩端,觀望所立,莫不覬覦神器,染指垂涎。一有狡焉,或啟戎心,先人舉事,腹背受敵,大事去矣。且阿里不哥已行赦令,令脫里赤為斷事官、行尚書省,據燕都,按圖籍,號令諸道,行皇帝事矣。雖大王素有人望,且握重兵,獨不見金世宗、海陵之事乎!若彼果決,稱受遺詔,便正位號,下詔中原,行赦江上,欲歸得乎?
昨奉命與張仲一觀新月城,自西南隅抵東北隅,萬人敵,上可並行大車,排槎丳樓,締構重覆,必不可攻,只有許和而歸耳。斷然班師,亟定大計,銷禍於未然。先命勁兵把截江面,與宋議和,許割淮南、漢上、梓夔兩路,定疆界歲幣。置輜重,以輕騎歸,渡淮乘驛,直造燕都,則從天而下,彼之奸謀僣志,冰釋瓦解。遣一軍逆蒙哥罕靈輿,收皇帝璽。遣使召旭烈、阿里不哥、摩哥及諸王駙馬,會喪和林。差官於汴京、京兆、成都、西涼、東平、西京、北京,撫慰安輯,召真金太子鎮燕都,示以形勢。則大寶有歸,而社稷安矣。
會宋守帥賈似道亦遣間使請和,乃班師。明年,世祖既位,以經為翰林侍讀學士,佩金虎符,充國信使使宋,告即位,且定和議,仍敕沿邊諸將毋鈔掠。經入辭,賜蒲萄酒,詔曰:“朕初即位,庶事草創,卿當遠行,凡可輔朕者,亟以聞。”經奏便宜十六事,皆立政大要,辭多不載。
時經有重名,平章王文統忌之。既行,文統陰屬李璮潛師侵宋,欲假手害經。經至濟南,璮以書止經,經以璮書聞於朝而行。宋敗璮軍於淮安,經至宿州,遣副使劉仁傑、參議高翿請入國日期,不報。遺書宰相及淮帥李庭芝,庭芝復書果疑經,而賈似道方以卻敵為功,恐經至謀泄,竟館經真州。經乃上表宋主曰:“願附魯連之義,排難解紛;豈知唐儉之徒,款兵誤國。”又數上書宋主及宰執,極陳戰和利害,且請入見及歸國,皆不報。驛吏棘垣鑰戶,晝夜守邏,欲以動經,經不屈。經待下素嚴,又久羈困,下多怨者。經諭曰:“向受命不進,我之罪也。一入宋境,死生進退,聽其在彼,我終不能屈身辱命。汝等不幸,宜忍以待之,我觀宋祚將不久矣。”居七年,從者怒斗,死者數人,經獨與六人處別館。又九年,丞相伯顏奉詔南伐,帝遣禮部尚書中都海牙及經弟行樞密院都事郝庸入宋,問執行人之罪,宋懼,遣總管段佑以禮送經歸。賈似道之謀既泄,尋亦竄死。經歸,道病,帝敕樞密院及尚醫近侍迎勞,所過父老瞻望流涕。明年夏,至闕,錫燕大庭,咨以政事,賞賚有差。秋七月,卒,年五十三,官為護喪還葬,諡文忠。明年,宋平。
經為人尚氣節,為學務有用。及被留,思託言垂後,撰《續後漢書》、《易春秋外傳》、《太極演》、《原古錄》、《通鑑書法》、《玉衡貞觀》等書及文集,凡數百卷。其文豐蔚豪宕,善議論。詩多奇崛。拘宋十六年,從者皆通於學。書佐苟宗道,後官至國子祭酒。經還之歲,汴中民射雁金明池,得系帛,書詩云:“霜落風高恣所如,歸期回首是春初。上林天子援弓繳,窮海纍臣有帛書。”後題曰:“至元五年九月一日放雁,獲者勿殺,國信大使郝經書於真州忠勇軍營新館。”其忠誠如此。
二弟彝、庸,皆有名。彝字仲常,隱居以壽終;庸字季常,終潁州守。子采麟,亦賢,起家知林州,仕至山南江北道肅政廉訪使。
部分譯文
劉秉忠,字仲晦,初名侃,因信佛教改名子聰,任官後而名秉忠。其祖籍瑞州,世為遼朝官宦大族。曾祖父任金朝邢州節度使,家居邢州,故自祖父劉澤始為邢州人。太祖十五年(1220),木華黎攻取邢州,立都元帥府,任劉秉忠父劉潤為都統,後改署州錄事,又歷任巨鹿、內丘兩縣提領。
劉秉忠自幼聰穎,八歲入學就能日誦文數百言。十三歲在帥府做人質,十七歲為邢台節度使府令史,以便於就近奉養其親。秉忠為令史時常鬱鬱不樂,一日嘆曰:“我家世代為官,寧願淪為書記小吏嗎?大丈夫生不逢時,只有隱退以待時而起。”便棄官隱居於武安山中。若干年後,被天寧寺虛照禪師收為徒弟。後又雲遊雲中,留居南堂寺。
元世祖即位之前,海雲禪師奉召,路過雲中時聞秉忠博學多才,邀與同行。拜見世祖後,世祖甚為稱讚,多次垂詢。秉忠於書無所不讀,尤其深入研究《易經》及宋邵氏《經世書》,至於天文、地理、律歷、占卜無不精通,天下事了如指掌。世祖甚是寵愛,留其身邊供職。後數年因父歿奔喪回家,世祖賜金百兩為治葬之用,且遣使送至邢州。服喪期滿,便召還至和林。秉忠至和林後上書數千百言,其大意是:
一、天生成吉思皇帝,統帥大軍降諸國,不數年而取天下,但“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昔周公以此輔佐其弟武王治理國家,願大王效法周公,亦以此輔佐兄長當今皇上治理天下。
二、皇帝治國,在內委任宰相,率領百官以理內政;對外委任大將,統領三軍以安國土,內外相濟,這當然是首要的。但天下之大,內外國事之多,非少數人所能顧及周到。應當選擇開國功臣的子孫,分派到京府州縣去監督舊官遵守王法。還要差官去檢查,治理好的升官,不好的貶官。
三、天下戶過百萬,因差役、軍役及官吏壓迫,人民逃亡,比原額減少一半或三分之一。應按現在戶口確定差稅,以後逃民復業後再行定奪。規定百官爵祿,廉潔者升,污濫者降,若有自行威福、濫殺生民者從嚴治罪。
四、對天下之民多施教化,現在已囚禁之人從寬赦免,明施教令。今後犯罪者均須審訊清楚後定罪,死罪須上報聽候斷決,這樣才不致刑及無辜。
五、天子以國為家,以民為子。國與民如魚與水一般。今應清查官府所欠債務,若原系正當借貸,宜按合罕皇帝聖旨,一本一利由官府歸還,若系非正當借貸,且無借據,以及息大於本者,一概豁免。
六、人民納公糧,就近輸倉。各處行商坐賈的正稅應按舊制,十五取一,禁止巧取橫奪。倉庫收糧時,加耗不許超過規定。禁止奢華,帝王之後裔、功臣、大小官員的服飾各有規定,無官職之人不得穿官服,要減輕人民的賦稅,差遣勸農官領導百姓勤務農桑,經營產業。
七、宜遵照舊制,各地辦學校,實行科舉選士制度,開國功臣的子孫應入學校受教育,從中選拔有才能者加以任用。
八、慎擇縣官。關西、河南地廣土肥,由於戰爭,人民逃亡,應設官招撫。孤寡及殘疾人,宜設孤老院,官府供給衣糧。朝廷使臣到各地州郡,應設館安置,不得住在官衙及百姓家中。
九、孔子為百王之師,宜令各地立廟祭祀,訪察當地名儒,請他們按照傳統禮儀祭祀上下神靈。今天下廣遠,雖是成吉思皇帝的威福造成的,也是天地神明的保佑。
十、現在通行的遼歷不準確,聽說司天台改制新曆,現新君即位,正須頒行。著手撰修《金史》,使一代君臣事業傳之後世。
十一、國家撥出一部分經費贍養那些生活困難的名士學者,其中若自有產業者,可免其賦稅差役,使他們為國家盡其才能。
十二、廣開言路,不以人廢言,也不以言廢人,要使皇帝左右諫臣敢於直言,細緻籌劃。明君要分辨君子和小人,使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十三、將國內人民必須之鹽場和礦冶交各路課稅所管理,使好利之徒不能染指。禁止好利之徒依恃官勢害民,使商賈與百姓和好交易,互不欺奪。
十四、禁止私設牢獄,禁止鞭背之刑。若紀綱正於上,法度行於下,天下可不勞而治。官不在多,唯在得廉潔能幹之人。
世祖對這番議論,甚為讚賞,均加採納。劉秉忠又上言道“:邢州戶口原有萬餘,自興兵以來都不滿數百,若派真定之張耕、氵名水之劉肅這樣的良吏去治理,必定能恢復舊日盛況。”於是朝廷派耕為邢州安撫使,肅為副使。不久流民復業,升邢州為順德府。
憲宗三年(1253)、四年和九年,劉秉忠隨世祖征大理、雲南和伐宋時,力勸勿濫殺,故每克一城不妄戮一人,所至人民全活者不可勝計。
中統元年(1260)世祖即位,採納秉忠的建議,下詔建元紀年,設立中書省和宣撫司。朝廷舊臣、山林隱士都被錄用。
秉忠雖居於皇帝左右,但仍著舊服,當時人稱他為“聰書記”。至元元年(1264),翰林學士承旨王鶚奏言,秉忠早在陛下即位前就參與軍國大事,有勞有功。今陛下即位,萬象更新,而秉忠仍著舊裝,我等於心不安。應正其衣冠,給以厚爵。皇帝採納,拜秉忠為光祿大夫,位至太保,參與領導中書省政事,並詔令以翰林侍讀學士竇默之女為秉忠之妻,賜奉先坊為秉忠府第。秉忠受命後以天下為己任,凡國家大小事務,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深得皇帝寵信。所推薦和提拔的人,後都為名臣。
最初,帝命秉忠在桓州東灤水北之龍岡建城,三年而畢,名曰開平,是為上都,以燕京為中都。至元四年,又命秉忠築中都城,建立宗廟宮室。八年秉忠請建國號為“大元”,以中都為大都,並為皇帝制定官制,朝見皇帝禮節、百官的服飾及俸祿等。
至元十一年(1274),隨帝至上都,在附近南屏山築舍居住,八月忽然無病而卒,年五十九歲。世祖聞耗驚悼,對群臣說“:秉忠為朕盡忠三十餘年,小心謹慎,不避艱險,言無隱情,其學問之深,惟朕知之。”令出內府錢安葬於大都。十二年贈太傅,封趙國公,諡文貞。成宗時贈太保,諡文正。仁宗時又進封常山王。
秉忠自幼好學,至老不懈,生活簡樸,自號“藏春散人”。其詩瀟灑閒淡,有文集十卷。
張文謙,字仲謙,邢州沙河人。自幼聰敏,記憶力強,與太保劉秉忠同學。世祖即位前為藩王時,封邢州為分地,秉忠向世祖薦舉文謙。定宗二年(1247),世祖召見文謙,命他掌管王府書記,漸漸為世祖所信任。邢州地當要衝,初分二千戶以供勛臣衣食,派去管理的人,皆不知如何治理,而是進行百般搜刮,人民承受不了,有人向王府申訴。文謙與秉忠一同去對世祖說:“今民生困苦,以邢州尤其嚴重。何不擇人去治理,責其成效,使各地向民間征取有一定限度和規定,這樣,天下百姓都受到恩惠。”於是選近侍脫兀脫、尚書劉肅、侍郎李簡一同去治理。三人到邢州後,同心協力,除去弊政,革去貪暴。於是逃亡在外的相繼返鄉,不到一月,戶增十倍。從此,世祖更加重用儒生,讓他們參與政務,這都是由文謙向皇帝建議的結果。
憲宗元年(1251),文謙與秉忠把當前首先要辦的事陳奏於世祖,都予實行。世祖征大理,國王高祥抗拒不服,殺朝廷派去的使臣而逃跑了。世祖大怒,要大肆屠殺大理城的居民。文謙與秉忠、姚樞極力諫阻道“:殺使臣抗拒朝廷之命的是高祥,百姓無罪,請寬大。”大理百姓因此保住性命。憲宗九年,世祖率師伐宋,文謙與秉忠對世祖說:“王者之師,有征討但無戰爭,對南方臣民當一視同仁,不可濫殺。”世祖道:“希望與卿等共同遵守。”入宋境後命諸將不準妄殺和燒毀房屋,所獲人口一律釋放。
中統元年(1260),世祖即位,設立中書省,首命王文統為平章政事,文謙為左丞。建立綱紀,講明利弊,以安國便民為宗旨。詔令一出,天下有太平之望。而文統素好忌恨別人,在商議政務時,每每與文謙相互可否,意見不一,懷怨於心,因此文謙請求出京任職。詔令他以中書左丞之職行大名等路宣撫司事。臨行,對文統說“:民困苦已久,況又逢大旱,若不減稅賦,何以滿足百姓得以休養生息之希望?”文統說:“皇帝新即位,國家經費只是仰給於稅賦,如果再行減免,國家所需如何供給?”文謙說:“百姓足,君怎么會不足!等到風調雨順的豐收之年,再行徵收也不晚。”於是減常賦的十分之四,商酒稅減十分之二。
中統二年春,回到朝廷,留在政府工作。朝廷始設左右部,推行各項政治措施,事無大小都辦得很好,其中文謙盡了很大力量。三年,阿合馬領左右部,總管國家財政,凡事只由他奏請皇帝,不必稟告中書省。朝廷詔大臣們討論此事,文謙說“:分管財政,古代有這種制度,但說中書不干預其事,是沒有道理的。若中書不問,天子將親自來處理嗎?”世祖認為“仲謙說的是”。
至元元年(1264),詔令文謙以中書左丞之職巡察西夏中興等路。羌族習俗素來與中原不同,辦事無綱無紀,文謙從被俘人口中得蜀士五六人,讓他們出來熟悉政事,一月之內,公文有格式,子弟也知讀書,習俗為之一變。又疏導唐來、漢延二渠,灌田十數萬頃,百姓得其利。
至元三年回朝,諸勢家提出把數千戶強迫為私家奴婢。此事久議不決。文謙認為,當以太宗七年(1235)為斷,奴婢沒有在官府戶籍冊上登記的,可歸屬於勢家,其餘良民無強迫為奴隸之理。議定之後,作為法律共同遵守。五年,淄州妖人胡王惑眾,官府為此逮捕了百餘人。丞相安童轉奏文謙之言:“愚民無知,故被妖人欺騙引誘,殺其首惡就可以了。”朝廷命文謙去處理此案,文謙只處決三人,其餘釋放。
至元七年,拜文謙為大司農卿。文謙奏請設立各道勸農司,巡行勸農,開墾荒田,舉行祭先農、先蠶等禮。又與竇默一同奏請設立國子學。朝廷詔命許衡為國子祭酒,挑選貴族子弟進行教育。當時,阿合馬計畫收民間之鐵,由官鑄造農具,以高價配售與民;創立行戶部於東平、大名,印製鈔票;所遣諸路轉運司干政害民。文謙都將這些弊政在皇帝面前予以彈劾,請求廢除。十三年,升御史中丞。阿合馬怕台諫官揭發其奸詐,奏請廢除了各道按察司。文謙卻奏請恢復,但他自知為奸臣所忌恨,力請辭去御史中丞之職。當時世祖正因《大明曆》成書年代已久,有差錯,命許衡等制定新曆法,於是授文謙為昭文館大學士,領太史院以總管修新曆之事。十九年,拜樞密副使。一年多病卒,享年六十七歲。
文謙早隨劉秉忠研究占卜相命之術;晚年結交許衡,尤精於義理之學。為人剛直明快,凡所陳奏於皇帝者,無不是堯、舜仁義之道。多次違背權臣的意圖,但把因此而蒙受的是非得失,全不放在心上。家中只有藏書數萬卷。他尤以引薦人材為己任,時論更加肯定他。累贈推誠同德佐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魏國公,謚忠宣。
郝經,字伯常,祖籍潞州,後遷居澤州。金末,父郝思溫舉家遷於河南魯山避難。河南兵荒馬亂,居民躲藏於地窖中,亂兵用火熏,民多慘死,郝經母許氏亦遇難將死,幸經用蜂蜜和寒菹救活。這時他才九歲,人稱奇才。金亡後,郝經全家又遷居順天。經因家貧,白天打柴買米度日,夜間苦讀,如此過了五年,為當地守將張柔、賈輔聞知,請去奉為上賓。張、賈二家藏書萬卷,郝經得有幸博覽,無不精通。其祖父之弟子元裕對他說“:你貌似你祖父,才器非凡,望倍加努力。”
憲宗二年(1252),世祖以皇弟的身份在金蓮川建立王府,召郝經去諮詢治國安民之道。郝經進呈數十條,世祖大喜,因留用於王府。此時蒙古皇帝正調集各路軍馬攻宋,西路軍由憲宗親領入蜀,東路大軍由世祖統領,郝經隨世祖至濮州。有人提出取宋七條建議,世祖交諸將商議。郝經認為:“自古得天下者,以德不以力。今宋尚無敗亡的跡象,而我軍空國而出,恐諸侯乘虛於內,小民受苦於外。臣郝經只見其危險的一面而未見有利的一面。王不如屯兵不動,頒行德政,施恩於民,招賢納士,籠絡各地守臣,共同防禦,等待西軍進展。這樣上合天心,下從民望,時至而動,可輕易奪取宋國。”世祖見郝經不過一介書生,竟有如此高論,十分驚異,以為是事先與張柔商議過的。郝經解釋道“:經年少時曾寓居張柔家,曾聽過他的高見,但現在是我自己想當然而已,張拔都並不知道。”隨之又進呈七條建議,共七千餘言。世祖任命楊惟中為江淮荊湖南北等路宣撫史,郝經為副使,將歸德軍先開至江上,宣布恩信,招納歸附宋人。惟中欲私還汴京,郝經勸阻曰:“我與公同受命南征,不曾受命還汴。”惟中大怒,不聽勸阻。經自率師南下,惟中又懼怕起來,與經一同南行。
郝經聞知憲宗在蜀軍事久無進展,於是向世祖進呈《東師議》,真大意是:
經聞取天下易,救天下則難。我朝曾以一旅之師,奮起於漠北,欲統一中國,馬首所向,無堅不摧。滅金國,並西夏,占領荊襄,克復成都,平定大理,征服諸夷,得天下十分之八,惟宋未下,未能成就統一大業,連年用兵,迄今已二十年了。為什麼以往取勝易,而今完成統一大業難?
取天下有兩種策略,一是武力奪取,一是智謀奪取。前者不可曠日持久,久則士氣疲憊;後者不勝急,急則難以成功。從歷史看,自漢、唐以來,以武力奪取,只費時五六年,未有超過十年者,所以軍力不會疲憊,終能成功。晉之取吳,隋之取陳,經營十年有餘,都是以智謀統一天下。無論時代之遠近,其成功之道各取所當,不可任意行動。
我國家建立五十年,一是用兵力取天下,百姓深受戰亂之苦,自古用兵未有如此之久且多的,軍力怎能不疲憊呢?今徵兵收稅,朝下令而夕出師,大王親自披甲出征,跋涉山河,舉全國之力以伐宋,企圖統一天下。其志可謂堅定,其軍力可謂強盛,所取得土地可謂廣大,但僅只以力取勝,謀略未得施展。如果在平定諸國之後,息師安民,施行教化,創立法度,上下井井有條,不紊不亂,再任老成者為丞相,用英勇善戰者為將帥,選賢能為官吏,聚集智謀於參議機要,減輕人民的賦稅,發展農業,內政治好了,國防也強了。如有不服者,先發文誥曉以大義,如拒絕不聽,然後伺機征討。從東海至襄、鄧,屯駐重兵,軍旗相望,此為正兵。自漢中至大理,以輕騎速進,以為奇兵。只要將帥得人,軍紀嚴明,皇帝雖居九重深宮,天下即可整治。若不如此,隔一歲就大舉征伐,兵連禍結,上下震動,將如何得了。今東師未出,大王明智仁愛,何不事先討論!
用兵之道在於按本國情況,不必遵行古制。我蒙古大軍由於長期圍獵,其聚如丘山,散如風雨,迅如雷電,捷如鷹鶻,出其不備,攻其不意,故得以破回鶻,滅西夏,敗金兵,都是因為善用奇兵。其後由金、房繞出潼關之背以攻汴,自西和逕入石泉、威、茂以取蜀,自臨洮、吐蕃穿過西南以平大理,這些都是用奇兵的成功。其所以能出奇制勝,是因為關隴、江淮以北,多是平原曠野,便於騎兵馳騁,所向無敵。如今大軍進取巴蜀,那裡大山深谷,險阻重重。皇上親領百萬之眾,首尾萬餘里,運動困難。敵人則據險扼守,攻難守易,雖有奇謀秘略,不能施展,力無所用與無力一樣,勇無所施與不勇無異,計不能行與無計相同,大軍徘徊不能進,這便是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的道理。
為今之計,應改正已造成的失誤,防備未來的變化。攻蜀大軍不能突然撤退,殿下最好遣人去請示於皇上,乘我大軍壓境之勢,派人去勸說宋朝賠款割地。暫且息兵議和,保全我軍勢力,而後再圖大舉。如果皇上不採納殿下意見,殿下也算是盡了自己的職責,然後再慎重詳細規划進軍方略,仍按前定之謀,以西路軍為奇兵,以東路軍為正兵。東師南進之前,先文告宋朝,講明禍福所在,使他們知道殿下有仁愛之心,不願屠殺,非好攻戰,是不得已而用兵。殿下誠意昭著,恩信施行,然後挑選精勇兵將,組成一軍,以老成善帶兵者為將帥,作為殿下近衛軍,以防不虞。其餘由大官重臣分師統領,作為攻戰部隊。新招入部屬不知打仗,可使他們在沿邊築壘,與敵郡縣犬牙相錯,以牽制敵軍。老弱殘兵,把他們編組起來,由素有重望的大臣領導為內地鎮守之卒。這樣內外布置周到,沒有破綻,然後節制進軍。進入宋境之後,軍隊陣營嚴整,緩慢前進。我軍要揚長避短。宋軍恃城堅守,以不戰而使我軍疲憊,我軍可長期圍而不攻,使彼自困,選擇出入便利地方屯駐重兵,表現出我軍必然奪取的態勢。凡攻占的地方,要嚴禁軍士焚燒廬舍及濫殺人民,開其生路,爭取人心。
軍隊士氣振奮起來了,一切軍需用品都準備充足了,然後以輕騎進攻兩淮,截斷宋軍糧草,使血脈斷絕,各守孤城。隨即大軍南下,直抵長江北岸,沿江屯駐,號令嚴明,軍紀整肅,首尾銜接,各備船隻,揚言渡江。宋軍必大為震驚,內部發生變故。因為宋軍精銳都在兩淮,扼守長江的軍隊未曾經過戰鬥,只是恃長江天險,何能抵擋我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師。我軍在一處突破,其他則望風皆潰,其兩淮之軍亦不能回師救援。這就是兵家所謂的避堅攻弱,避實擊虛。
宋軍素來認為“:有荊襄則可以保淮甸,有淮甸則可以保江南。”我軍萬全之策是:前荊後淮,先淮後江。過去我軍據有荊、襄、淮甸,占據長江上游,後來失守。今日當以彼所保者為吾所攻,命一軍出襄、鄧,直渡漢水,造舟架橋,水陸並進。以輕騎取襄陽,絕宋軍糧路;以重兵趨漢陽,出其不意,攻其不防。或者以重兵攻襄陽,輕兵穿越均州、房州,遠攻歸州、峽州,以接應西路軍。如果交、廣、施、黔遣兵出擊,宋軍夔門不守,西路大軍順流而下,占據荊、郢、湘、潭,與東路軍形成掎角之勢。命一軍出壽春,乘勢奪取荊山,架橋於淮河以溝通南北。派輕兵包抄壽春,重兵分布於鍾離、合肥之間,占據濡須,堵住皖口,南入舒、和,西至蘄、黃,在烏江、採石間廣布巡邏兵,偵察渡江之險易,經過從容策劃,然後進軍。此所謂“潰兩淮之腹心,抉長江之襟要”。一軍出維揚,但由於通、泰、海門以及揚子江面均靠近宋朝京都,必有重兵防守,不宜立即進攻,當以重兵臨維揚,又以輕兵出通、泰,直抵海門、瓜步、金山、柴墟河口,游騎上下,靜觀形勢變化。以上三軍並出,東西連成一氣,殿下雖身居一軍可節制各路。
或有相反意見,認為三路大軍並進,必然兵分勢弱,不如三軍合力向一方進攻,敵莫敢當。此等意見是不知取國之術與爭地之術不同。大軍合力向一處進攻,這是爭地之術;諸路軍並進,是取國之術。中國歷代帝王統一天下,都是採取後一戰略。如晉取吳是六道並進,隋取陳是九道並進,宋取南唐是三道並進。沒聽說有一旅之師而能攻滅敵國者;或有,那也是僥倖成功,豈有堂堂大國,擁軍百萬,而圖僥倖成功的嗎?況宋朝自南渡以來,百有餘年,紀綱嚴明,風俗淳厚,君臣和睦,內無禍害,土地廣闊,不可小視。自盟約破壞之後,他們每日都在注重軍事,時時警戒,把我們當作強敵對待,且從未大敗過,豈可蔑視。故英明君主之得天下,必有萬全之策,不能以僥倖取勝。
西路軍出師已一年了,還未成功。我國家全盛之力在於東路軍,若東路軍一舉而下金陵,攻克臨安是完全可能的。但因此而大量消耗了兵力,多費時日,以致進退兩難,反讓敵國有機可乘,到那時將悔之不及了。所以應詳細籌劃,慎重行事,以智取為上,這是保全實力,坐以取勝。過去我朝征服各國,本以力勝,但如今形勢不同,若措置失當,既不能挫敗南朝英雄之氣,服天下之心,又讓那些心懷叵測的小人乘機離間,為之動搖。愚臣不厭其煩地反覆議論東路軍的作戰方略,著眼點不是已形成的局勢,而是將來的局勢。
元軍正當會師渡江,圍攻鄂州之時,忽聞憲宗駕崩。世祖召集諸將商議對策。郝經再上書曰:
《易經》說:“只有聖人能知進退存亡,不偏不倚。”殿下才智過人,剛毅果斷,足以統御天下。且久知進退存亡之道理。然自出師以來,進而不退,臣經很不理解。在真定,在曹、濮,在唐、鄧,反覆進言,均未蒙允準。如今形勢急迫,故再進狂言。
國家自平金以來,只務進取,不蓄精養銳以待時機,以致用兵日久,費財巨大,且終無成效。蒙哥罕即位後,本應休養生息,忽大舉用兵,進而不退。付與殿下率領的東師也是不當再進而又進,認為是皇命不可違。大軍至汝南,既聞皇上駕崩,理應立即遣使至各軍統帥,相繼退軍,與宋議和,殿下回歸京師,處理皇位繼承大事,但仍舊進軍,這是不當進而速進。大軍會集於長江之濱以後,應遣使與宋議和,息兵安民,整頓隊伍,準備北歸,但仍進軍,又是不當進而又進。既不宜渡淮,又豈宜渡江?既不宜任便進軍,又豈可攻城?如果認為機不可失,敵不可縱,那么既已渡江就不可中止,當乘虛取鄂州,然後分兵四出,直抵臨安,使宋朝措手不及,滅掉宋國。如果達不到滅宋目的,則應知難而退。大軍不當進而進,江不當渡而渡,城不當攻而攻,當速退而不退,當速進而不進,徘徊於江邊,耽誤時日,暴露出我軍的弱點。舉天下兵力不能取一城,我軍精疲力竭,敵軍精神飽滿,還有何期待?我軍患病者十有四五,到冬春之交,瘟疫流行,那時恐怕想回師也不可能了。
宋朝上流既已無憂,呂文德集中兵拒守,他們知我國內政局不穩,鬥志倍增,兩淮之兵盡集於白鷺,江西之兵盡集於隆興,嶺廣之兵盡集於長沙,閩、越沿海巨舶大艦相繼而至,伺隙而進。如果堵住江、黃渡口,阻攔於大城關,扼守漢東之石門,封鎖郢、復之湖泊航道,我軍將如何北歸?不得已只有突入江、浙,搗其心腹。據聞,臨安、海門已聚集戰艦,是不能去的;如果還抵金山,拚命殺出歸路,宋人中豈無韓世忠之輩?鄂州與漢陽在大別山兩頭,中間有大河大湖,號為“活城”,如果我軍全力拔取,敵軍必棄城逆流而上,入洞庭,保荊、襄,再順流而下,突過滸、黃,我軍亦難以截堵。為此鄂州區區一城,取之並不顯示我軍威力,不能取則大損我軍威望。
殿下本不願渡江,既渡江也不欲攻城,既攻城也不焚燒房屋,不傷百姓,不強迫漢人改換蒙古衣冠,不破壞漢人墳墓,禁止百城外侵掠民財。雖有人勸殿下直趨臨安,殿下認為:“臨安人口稠密,若至臨安,雖不殺人,人民也受踐踏,於心不忍。若天與我,不必殺人;若天不與,殺人何益!”終於不趨兵臨安,仁慈之心上通於天。殿下本久有北歸之意,只是因故不能成行。然為今事急,不可不做決斷。
現在,宋朝正懼我大軍壓境,集師自救,還無暇向我進攻。而我國內空虛,塔察國王與李行省相互勾結,威脅後方;西域諸胡窺伺關隴,旭烈大王正遠征在西方,與中國本土隔絕;企圖奪取皇位者,大有人在。狡詐之人說不定會興兵作亂,使我腹背受敵,那時大事去矣。而且阿里不哥已據燕都,發布敕令,命脫里赤為斷事官及行尚書省,號令諸道,已行皇帝之事。大王雖素有重望,且握重兵,但若阿里不哥聲稱受先帝遺詔,登基正位,下詔中原,行赦江北,那時大王欲歸京師而不可能了。
昨奉命與張仲一察看新月樓,見西南角到東北角,敵屯軍萬人防禦堅固,必不可攻,只有許和息兵。殿下斷然班師回朝,速定皇位大計,銷禍於未然。可先命勁兵把截江面,與宋議和,允許他們割淮南、漢上及梓、夔兩路,劃定疆界,規定每年貢納錢幣。然後留下輜重,輕騎渡淮,直抵燕都,如從天而降,一切奸謀冰釋瓦解。遣一軍從四川迎回蒙哥皇帝靈柩,接收皇帝寶璽,遣使召旭烈、阿里不哥、摩哥及諸王駙馬,會集於和林,為大行皇帝治喪。差官至汴京、京兆、成都、西涼、東平、西京、北京各地,撫慰軍民。召真金太子鎮守燕都,並使他明了當前形勢。這樣則皇位繼承有人,國家安穩無憂。
這時,恰逢宋朝守帥賈似道亦遣使求和,世祖應允,乃班師北歸。
第二年(1260)世祖即位,以郝經為翰林侍讀學士,佩金虎符,任國信使至宋宣告世祖承繼皇位,商定和議,令沿邊諸將不得搶掠。郝經南行前入辭世祖,並上奏議十六事,皆政務大要。
郝經名聲很大,遭平章王文統的妒忌。王文統在郝經南行起程之後,暗中囑咐李..調兵攻宋,企圖借宋人之手殺害郝經。郝經行至濟南,李..寫信給郝經阻止他南行,郝經把李..的信送呈朝廷,自己繼續南下。宋軍敗李..軍於淮安。郝經至宿州,遣副使劉仁傑、參議高壽羽去向宋朝商定入國日期,宋守將不上報其朝廷。經又致書宋宰相及淮帥李庭芝。李庭芝在回信中懷疑郝經南來的意圖。賈似道正以抗敵有功自負,怕郝經到來後會揭穿他弄虛作假的陰謀,把郝經留住於真州。郝經上表宋朝皇帝,申述他來議和的誠意,又多次寫信給宋朝皇帝及宰相,極力陳述戰和的利害,並請求入見宋朝皇帝和歸國。這些都未上報宋朝皇帝。郝經所住的驛館,被宋軍嚴密把守,日夜巡邏,企圖以此來動搖郝經南下到臨安議和的決心。郝經不屈,對隨從人員說:“如果我受命不南下,那是我的罪過。我們一入宋境,死生進退,聽宋朝處置,我決不屈服。你們不幸也遭監禁,應耐心等待,我看宋朝的壽命不久了。”郝經在真州被軟禁了十六年,至元十一年(1274),丞相伯顏奉詔南伐,世祖遣禮部尚書中都海牙及郝經之弟行樞密院都事郝庸入宋,問宋朝關押元朝使臣之罪。宋朝廷害怕了,遣總管段佑送郝經歸元。賈似道欺君誤國的陰謀也被揭破,流放而死。第二年夏,郝經回到朝廷,世祖賜宴,並諮詢政務。七月病卒,年五十三歲,謚“文忠”。郝經在真州被軟禁期間,曾做詩曰:“霜落風高恣所如,歸期回首是春初,上林天子援弓繳,窮海纍臣有帛書。”其忠誠如此。
郝經為人注重氣節,學問講求實用。在被拘留十六年中,著書立說以垂後世,撰有《續後漢書》、《易春秋外傳》、《太極演》、《原古錄》、《通鑑書法》、《玉衡貞觀》等書及文集,凡數百卷。隨從亦受學不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