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周·列傳三
作者:薛居正等
高行周,字尚質,幽州人也。生於媯州懷戎軍之雕窠里。曾祖順厲,世戍懷戎。 父思繼,昆仲三人,俱雄豪有武乾,聲馳朔塞。唐武皇之平幽州也,表劉仁恭為帥, 仍留兵以戍之。以思繼兄為先鋒都將、媯州刺史,思繼為中軍都將、順州刺史,思 繼弟為後軍都將,昆仲分掌燕兵。部下士伍,皆山北之豪也,仁恭深憚之。武皇將 歸,私謂仁恭曰:“高先鋒兄弟,勢傾州府,為燕患者,必此族也,宜善籌之。” 久之,太原戍軍恣橫,思繼兄弟制之以法,所殺者多。太祖怒,詬讓仁恭,乃訴以 高氏兄弟,遂並遇害。仁恭因以先鋒子行珪為牙將,諸子並列帳下,厚撫之以慰其 心。時行周十餘歲,亦補職,在仁恭左右。行珪別有傳,在《唐書》。
及莊宗收燕,以行周隸明宗帳下,常與唐末帝分率牙兵。明宗征燕,率其下擁 從。鄉人趙德鈞謂明宗曰:“行周心甚謹厚,必享貴位。”梁將劉鄩之據莘也,與 太原軍對壘,旦夕轉斗。嘗一日,兩軍成列,元行欽為敵軍追躡,劍中其面,血戰 未解。行周以麾下精騎突陣解之,行欽獲免。莊宗方寵行欽,召行周撫諭賞勞,而 欲置之帳下,又念於明宗帳下已奪行欽,更取行周,恐傷其意,密令人以利祿誘之。 行周辭曰:“總管用人,亦為國家,事總管猶事王也。余家昆仲,脫難再生,承總 管之厚恩,忍背之乎!”及兩軍屯於河上,覘知梁軍自汴入楊村寨,明宗晨至斗門, 設伏將邀之,眾寡不敵,反為所乘。時矛槊叢萃,勢甚危蹙。行周聞之,出騎橫擊 梁軍,遂得解去。明宗之襲鄆州也,行周為前鋒。會夜分澍雨,人無進志,行周曰: “此天贊也,彼必無備。”是夜,涉河入東城,比曙平之。莊宗平河南,累加檢校 太保,領端州刺史。同光末,出守絳州。明宗即位,特深委遇。天成中,從王晏球 圍定州,敗王都,擒托諾,皆有功。賊平,遷潁州團練使。長興初,以北邊陷契丹, 用為振武節度使。明年,以河西用軍,移鎮延安。清泰初,改潞州節度使。晉祖建 義於太原,唐末帝命張敬達征之,行周與符彥卿為左右排陣使。契丹主入援太原也, 行周、彥卿引騎拒之,尋為契丹所敗,遂與敬達保晉安寨,累月救軍不至。楊光遠 欲圖敬達,行周知之,引壯士護之。敬達性戇,不知其營護,謂人曰:“行周每踵 余後,其意何也?”繇是不復敢然,敬達遂為光遠所害。
晉祖入洛,令行周還籓,加同平章事。晉祖都汴,以行周為西京留守,未幾, 移鄴都。晉祖幸鄴,會安從進叛,命行周為襄州行營都部署。明年秋,平定漢南。 晉少帝嗣位,加兼侍中,移鎮睢陽。開運初,從幸澶淵,拒敵於河上。車駕還京, 代景延廣為侍衛親軍都指揮使,移鄆州節度使。時李彥韜為侍衛都虞候,可否在己。 行周雖典禁兵,心游事外,退朝歸第,門宇翛然,賓友過從,但引滿而已。尋改歸 德軍節度使,以李守貞代掌兵柄,許行周歸籓。晉軍降於中渡也,少帝命行周與符 彥卿同守澶州。契丹入汴,召赴京師,會草寇攻宋州急,遣行周歸鎮。《宋史·高 懷德傳》:杜重威降契丹,京東諸州群盜大起,懷德堅壁清野,敵不能入,行周率 兵歸鎮,敵遂解去。
及契丹主死於欒城,契丹將蕭翰立許王李從益知南朝軍國 事,遣死士召行周,辭之以疾,退謂人曰:“衰世難輔,況兒戲乎!”
漢高祖入汴,加守太傅、兼中書令,代李守貞為天平節度使。杜重威據鄴叛, 漢祖以行周為招討使,總兵討之。鄴平,授鄴都留守,加守太尉,進爵臨清王。乾 祐中,入覲,加守太師,進封鄴王,復授天平節鉞,改封齊王。太祖踐阼,加守尚 書令,增食邑至一萬七千戶。太祖以行周耆年宿將,賜詔不名,但呼王位而已。慕 容彥超據兗叛,太祖親征,奉迎輿駕,傾家載贄,奉觴進俎,率以身先,太祖待之 逾厚。廣順二年秋,以疾薨於位,享年六十八。賵賻加等,冊贈尚書令,追封秦王, 謚曰武懿。
子懷德,皇朝駙馬都尉、宋州節度使。
安審琦,字國瑞,其先沙陀部人也。祖山盛,朔州牢城都校,贈太傅。父金全, 安北都護、振武軍節度使,累贈太師,《唐書》有傳。審琦性驍果,善騎射,幼以 良家子事莊宗為義直軍使,遷本軍指揮使。天成初,唐末帝由潞邸出鎮河中,奏審 琦為牙兵都校,未幾,入為歸化指揮使。王師伐蜀,充行營馬軍都指揮使,及凱鏇, 改龍武右廂都校,領富州刺史。清泰初,為捧聖指揮使,領順化軍節度使。其年鎮 邢州,兼北面行營排軍陣使,從張敬達圍太原。及楊光遠舉晉安寨降於晉祖,審琦 亦預焉。晉祖踐阼,加檢校太傅、同平章事,充天平軍節度使兼侍衛馬步軍都指揮 使,鏇以母喪起復。天福三年,就加檢校太尉,尋改晉昌軍節度使、京兆尹。七年, 移鎮河中。晉少帝嗣位,加檢校太師。開運末,朝廷以契丹入寇,以審琦為北面行 營馬軍左右廂都指揮使,與諸將會兵於洺州。俄而敵騎大至,時皇甫遇、慕容彥超 亦預其行,乃率所部兵與敵戰於安陽河上。時遇馬為流矢所中,勢已危蹙,諸將相 顧,莫有敢救者。審琦謂首將張從恩曰:“皇甫遇等未至,必為敵騎所圍,若不急 救,則為擒矣。”從恩曰:“敵勢甚盛,無以枝梧,將軍獨往何益?”審琦曰: “成敗命也,若不濟,與之俱死,假令失此二將,何面目以見天子!”遂率鐵騎北 渡。敵見塵起,謂救兵至,乃引去。遂救遇與彥超而還。晉少帝嘉之,加兼侍中, 移領許州,未幾,移鎮兗海。
漢有天下,授襄州節度使、兼中書令。屬荊人叛命,潛遣舟師數千屠襄、郢, 審琦御之而遁,朝廷賞功,就加守太保,進封齊國公。歲余,又加守太傅。國初, 封南陽王。顯德初,進封陳王。世宗嗣位,加守太尉。三年,拜章請覲,優詔許之, 加守太師,增食邑至一萬五百戶,食實封二千三百戶。審琦鎮襄、沔僅一紀,嚴而 不殘,威而不暴,故南邦之民甚懷其惠。五年,移平盧軍節度使,承詔赴鎮,因朝 於京師,世宗以國之元老,禮遇甚厚,車駕親幸其第以寵之。六年正月七日夜,為 其隸人安友進、安萬合所害,時年六十三。初,友進與審琦之愛妾私通,有年數矣。 其妾常慮事泄見誅,因與友進謀害審琦,友進甚有難色。其妾曰:“爾若不從,我 當反告。”友進乃許之。至是夕,審琦沈醉,寢於帳中,其妾乃取審琦所枕劍與友 進,友進猶惶駭不敢剚刃,遽召其黨安萬合,便殺審琦。既而慮事泄,乃引其帳下 數妓,盡殺以滅其跡。不數日,友進等竟敗,悉為子守忠臠而戮之。世宗聞之震悼, 輟視朝三日,詔贈尚書令,追封齊王。
守忠仕皇朝,累為郡守。
安審暉,字明遠,審琦之兄也。起家自長直軍使,轉外衙左廂軍使。從莊宗平 幽、薊,戰山東,定河南,皆預其功。同光中,授蔚州刺史。天成初,改汝州防禦 副使,歷鳳翔徐州節度副使、河東行軍司馬。晉高祖龍飛,以霸府上僚授振武兵馬 留後,遷河陽節度使,不逾月移鎮鄜州,丁內艱,起復視事。五年,李金全據安州 叛,詔馬全節為都部署,領兵討之,以審暉為副。安睦平,移鎮鄧州,進位檢校太 傅。六年冬,襄州安從進叛,舉漢南之眾北攻南陽。南陽素無城壁,唯守衙城,賊 傅城下,審暉登陴,召賊帥以讓之,從進不克而退。襄州平,就加檢校太尉。少帝 嗣位,加檢校太師,罷鎮,授右羽林統軍。歲余,出鎮上黨,屬契丹內侵,授邢州 節度使。居無何,目疾暴作,上章求代,歸於京師,養疾累年。太祖即位,召於內 殿,從容顧問,尤所嘆重。將以祿起之,審暉辭以暮齒,願就頤養。拜太子太師致 仕,封魯國公,累食邑五千戶,實封四百戶。廣順二年春卒,年六十三。廢朝二日, 詔贈侍中,謚曰靜。
子守鏻,仕皇朝為贊善大夫。
安審信,字行光,審琦之從父兄也。父金祐,世為沙陀部偏裨,名聞邊塞。審 信習騎射。從父金全,天成初,為振武節度使,補為牙將。俄而兄審通為滄州節度 使,用為衙內都虞候,歷同、陝、許三州馬步軍都指揮使。晉祖起義於太原,唐末 帝命張敬達以兵攻之,而審信率先以部下兵遁入并州,晉祖以其故人,得之甚悅。 其妻與二子在京師,皆為唐末帝所戮,但貸其老母而已。契丹既降晉安寨,晉高祖 以審信為汾州刺史、檢校太保,充馬步軍副部署。晉祖入洛,授河中節度使、檢校 太尉、同平章事。審信性既翻覆,率多疑忌,在蒲中時,每王人告諭,騎從稍多, 必潛設備,以防其圖己。尋歷許、兗州鎮,所至以聚斂為務,民甚苦之。會朝廷謀 大舉北伐,凡籓侯皆預將帥,以審信為馬步軍右廂都排陣使,俄改華州節度使。漢 初,移鎮同州,入為左衛上將軍。國初,轉右金吾上將軍。三年夏四月,太祖御乾 元殿入閣,審信不赴班位,為御史所彈,詔釋之。時審信久病,神情恍惚,聞台司 奏劾,揚言曰:“趨朝偶晚,未是大過,何用彈舉!我終進奉二萬緡,盡逐此乞索 兒輩。”未幾,以病請退,授太子太師致仕。是歲秋卒,年六十。贈侍中,謚曰成 穆。
李從敏,字叔達,唐明宗之猶子也。沈厚寡言,善騎射,多計數。初,莊宗召 見,試弓馬,用為衙內馬軍指揮使,從平汴、洛,補帳前都指揮使,遷捧聖都將。 明宗移鎮真定,表為成德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從明宗入洛,補皇城使,出為陝府節 度使。王都據定州叛,命王晏球為招討使,率師討之,以從敏為副,領滄州節度使。 王都平,移授定州。尋代范延光為成德軍節度使,加檢校太尉,封涇王。鎮州有市 人劉方遇,家富於財。方遇卒,無子。妻弟田令遵者,幼為方遇治財,善殖貨,劉 族乃共推令遵為方遇子,親族共立券書,以為誓信。累年後,方遇二女取資於令遵 不如意,乃訟令遵冒姓,奪父家財,從敏令判官陸浣鞫其獄,而殺令遵。《北夢瑣 言》云:鎮州市人劉方遇,家財數十萬。方遇妻田氏蚤卒,田之妹為尼,常出入方 遇家,方遇使尼長發為繼室。有田令遵者,方遇之妻弟也,善貨殖,方遇以所積財 令令遵興殖焉。方遇有子年幼,二女皆嫁。方遇疾卒,子幼不能督家業,方遇妻及 二女以家財素為令遵興殖,乃聚族合謀,請以令遵姓劉,為方遇繼嗣,即令鬻券人 安美為親族請嗣。券書既定,乃遣令遵服斬衰居喪。而二女初立令遵時,先邀每月 供財二萬,及後求取無厭,而石、李二女夫使二女詣本府論訴,雲令遵冒姓,奪父 家財,令遵下獄。石、李二夫族與本府要吏親黨,上至府帥判官、行軍司馬、隨使 都押衙,各受方遇二女賂錢數千緡,而以令遵與姊及書券安美同情其盜,俱棄市, 人知其冤。
令遵父詣台訴冤,詔本州節度副使符蒙、掌書記徐台符鞫之,備明 奸狀。及詰二女,伏行賂於節度使趙環、代判高知柔、觀察判官陸浣,並捕下獄, 具服贓罪。事連從敏,甚懼,乃令其妻赴洛陽,入宮告王淑妃。明宗知之,怒曰: “朕用從敏為節度使,而枉法殺人,我羞見百官,又令新婦奔赴,不須見吾面。” 時王淑妃頗庇護之,趙環等三人竟棄市,從敏等止於罰俸而已。《北夢瑣言》:從 敏初欲削官,中宮哀祈,竟罰一年俸。
長興初,移鎮宋州。唐末帝起兵於鳳翔,其子重吉為亳州防禦使,從敏承朝廷 命害之。清泰中,從敏與洋王從璋並罷歸第,待之甚薄。嘗宮中同飲,既醉,末帝 謂從璋、從敏曰:“爾等何物,處雄籓大鎮!”二人大懼,賴曹太后見之,叱曰: “官家醉,爾輩速出去!”方得解。晉祖革命,降封莒國公,再領陝州,尋移鎮上 黨,入為右龍武統軍,出為河陽節度使。漢祖入汴,移授西京留守,累官檢校太師、 同平章事。隱帝即位,就加兼侍中,改封秦國公。歲余,以王守恩代還。廣順元年 春,以疾卒,年五十四。詔贈中書令,謚曰恭惠。
鄭仁誨,字日新,晉陽人。父霸,累贈太子太師。仁誨幼事唐驍將陳紹光,恃 勇使酒,嘗乘醉抽佩劍,將剚刃於仁誨,左右無不奔避,唯仁誨端立以俟,略無懼 色。紹光因擲劍於地,謂仁誨曰:“汝有此器度,必當享人間富貴。”及紹光典郡, 仁誨累為右職。後退歸鄉里,以色養為樂。漢高祖之鎮河東也,太祖累就其第,與 之燕語,每有質問,無不以正理為答,太祖深器之。漢有天下,太祖初領樞務,即 召為從職。及太祖西征,嘗密贊軍機,西師凱鏇,累遷至檢校吏部尚書。太祖踐阼, 旌佐命功,授檢校司空、客省使兼大內都點檢、恩州團練使,尋為樞密副使。逾年 轉宣徽北院使、右衛大將軍,出鎮澶淵,轉檢校太保,入為樞密使,加同平章事。 世宗之北征也,以仁誨為東京留守,調發軍須,供億無闕,車駕回,加兼侍中。尋 丁內艱,未幾起復。顯德二年冬,疾亟,世宗幸其第,親加撫問,欷歔久之。及卒, 世宗親臨其喪,哭逾數舉。是時,世宗將行,近臣奏云:“歲道非便,不宜臨喪。” 弗聽,然而先之以桃茢之事,時以為得禮。仁誨為人端厚謙損,造次必由於禮。及 居樞務,雖權位崇重,而能孜孜接物,無自矜之色,及終,故朝廷鹹惜之。詔贈中 書令,追封韓國公,謚曰忠正。既葬,命翰林學士陶穀撰神道碑文,官為建立,表 特恩也。
子勛,累歷內職,蚤卒,絕嗣。初,廣順末,王殷受詔赴闕,太祖遣仁誨赴鄴 都巡檢,及殷得罪,仁誨不奉詔即殺其子,蓋利其家財妓樂也。及仁誨卒而無後, 人以為陰責焉。
張彥成,潞州潞城人也。曾祖靜,汾州刺史。祖述,澤州刺史。父礪,昭義行 軍司馬。彥成初為並門牙將。天成中,自秦州鹽鐵務官改鄆州都押牙。漢祖鎮北門, 表為行軍司馬,以隱帝娶其女,特見親愛。從平汴、洛,累加特進、檢校太尉、同 州節度使。隱帝即位,就加同平章事。太祖之伐河中,彥成有饋輓之勞,河中平, 加檢校太師。乾祐三年冬,移鎮相州。廣順初,就加兼侍中,尋移鎮南陽。三年秋, 代歸,授右金吾衛上將軍。其年秋,以疾卒,年六十。贈侍中。《宋史·楊克讓傳》: 乾祐中,同州節度使張彥成表授掌書記。周廣順初,彥成移鎮安陽、穰下,克讓以 奮職從行。彥成入為執金吾,病篤,奏稱其材可用。克讓以彥成死未葬,不忍就祿, 退居別墅,俟張氏子外除,時論稱之。
安叔千,沙陀三部落之種也。父懷盛,事唐武皇,以驍勇聞。叔千習騎射,從 莊宗定河南為奉安部將。天成初,王師伐定州,命為先鋒都指揮使。王都平,授秦 州刺史,連判涿、易二郡。清泰初,契丹寇雁門,叔千從晉祖迎戰,敗之,進位檢 校太保、振武節度使。晉祖踐阼,就加同平章事。天福中,歷邠、滄、邢、晉四鎮 節度使。叔千鄙野而無文,當時謂之“安沒字”,言若碑碣之無篆籀,但虛有其表 耳。開運初,朝廷將大舉北伐,授行營都排陣使,俄改左金吾衛上將軍。契丹入汴, 百僚迎見於赤崗,契丹主登高岡駐馬而撫諭漢官,叔千出班獨立,契丹主曰:“爾 是安沒字否?卿比在邢州日,遠輸誠款,我至此,汝管取一吃飯處。”叔千拜謝而 退,俄授鎮國軍節度使。漢初,遇代歸京,自以嘗附幕庭,居常愧惕,久之,授太 子太師致仕,尋請告歸洛。廣順二年冬卒,年七十二。詔贈侍中。
宋彥筠,雍丘人也。初隸滑州軍,梁氏與莊宗夾河之戰,彥筠時為戰棹都指揮 使,以勞遷開封府牙校。莊宗有天下,擢領禁軍。伐蜀之役,率所部從康延孝為前 鋒,蜀平,歷維、渝二州刺史。明宗在位,連典數郡。晉初,自汝州防禦使討安從 進於襄陽,以功拜鄧州節度使,累官至檢校太尉。未幾,歷晉、陝二鎮。晉少帝嗣 位,再領鄧州,尋移鎮河中。漢初,授太子太師致仕。國初,拜左衛上將軍。世宗 嗣位,復為太子太師致仕。顯德四年冬,卒於西京之私第。輟視朝一日,詔贈侍中。
初,彥筠入成都,據一甲第,第中資貨鉅萬,妓女數十輩,盡為其所有。一旦, 與其主母微忿,遽擊殺之,自後常有所睹,彥筠心不自安,乃修浮屠法以禳之,因 而溺志於釋氏。其後,每歲至金仙入涅之日,常衣斬縗號慟於其像前,佞佛也如是。 家有侍婢數十人,皆令削髮披緇,以侍左右,大為當時所誚。又性好貨殖,能圖什 一之利,良田甲第,相望於郡國。將終,以伊、洛之間田莊十數區上進,並籍於官 焉。
史臣曰:近代領戎籓,列王爵,祿厚而君子不議,望重而人主不疑,能自晦於 飲酌之間,保功名於始終之際,如行周之比者,幾何人哉!奕世籓翰,固亦宜然。 審琦有分閫之勞,乏御家之道,峰摧玉折,蓋不幸也。其餘雖擁戎旃,未聞閫政, 固不足與文、召、龔、黃為比也。
部分譯文
高行周,字尚質,幽州人。出生於媯州懷戎軍的雕窠里。曾祖父高順厲,一生在懷戎軍任職。父親高思繼,有兄弟三人,都英勇豪健有武略,名聲傳遍朔方。後唐武皇平定幽州時,上表推薦劉仁恭做統帥,又留下軍隊來戍守幽州。以高思繼的哥哥擔任先鋒都將、媯州刺史,高思繼提任中軍總將、順州刺史,高思繼的弟弟擔任後軍都將,兄弟分別掌領燕地軍隊。部下士卒,都是山北的豪傑,劉仁恭非常畏懼他們。後唐武皇準備南歸以前,私下對劉仁恭說:“高先鋒兄弟三人,勢力覆蓋州府,將成為燕地後患的,一定是這一家人,你要善於謀劃。”過了一段時間,來自太原的戍守部隊放肆橫行,高思繼兄弟們以軍法制裁他們,殺死很多人。武皇大怒,責備劉仁恭,劉仁恭就狀告高氏兄弟,於是高氏三兄弟全被殺害。劉仁恭又以高思繼哥哥的兒子高行圭做牙將,高氏兄弟的兒子都收在帳營中做事,優厚地對待他們以安定他們的心。這時高行周才十多歲,也擔任一職,在劉仁恭身邊做事。
到後唐莊宗收復燕地,將高行周隸歸於明宗帳下,經常與後唐末帝分別率領牙兵。明宗征伐燕地時,高行周領兵隨行。同鄉人趙德鈞對明宗說“:高行周內心很是謹慎忠厚,必將享有高貴的地位。”後梁大將劉尋阝占據莘地時,與太原部隊對陣,一天到晚接戰。曾有一天,兩軍列成戰陣,元行欽被敵軍追擊,一劍砍中了他的臉,而血戰仍未停止,高行周帶著手下精銳騎兵突進敵人陣營而解了圍,元行欽得以逃脫。莊宗這才信任高行周,召來行周撫愛慰問,獎賞功勞,想招收行周到自己帳下,又考慮自己已經從明宗帳下奪過了元行欽,再要奪過高行周,恐怕將傷了明宗的感情,就暗地裡叫人以利祿誘招他。高行周推辭說“:總管用人,也是為了國家,服事總管就像服事王一樣。我家兄弟們,脫離災難再獲生命,是蒙受了總管的厚恩,能忍心背離他嗎?”到兩軍駐紮在黃河岸邊時,偵知後梁軍隊從汴州進了楊村寨,明宗清晨到斗門,布置埋伏下的兵將截擊梁軍,而寡不敵眾,反被梁軍占了上風。這時刀光劍影,形勢非常危急。高行周聽到後,出動騎兵橫衝攻擊梁軍,才使明宗伏兵解了圍。明宗襲擊鄆州時,高行周當先鋒。恰逢夜晚下暴雨,士兵都不願前進,高行周說:“這是上天幫助,他們一定沒有準備。”當夜,渡過黃河攻進鄆州東城,到天亮時就平定了鄆州城。
莊宗平定黃河以南,高行周接連遷升到檢校太保,兼任端州刺史。後唐同光末年,出任鎮守絳州。後唐明宗即皇帝位,特別對高行周委以重任和厚待他。天成年間,跟從王晏球包圍定州,擊敗王都,擒獲禿餒,都立下戰功。賊寇平定後,調任潁州團練使。長興初年(930),因為北部與契丹相鄰接,高行周被委用做振武軍節度使。第二年,因為黃河西部發生戰爭,被調任鎮守延安。清泰初年(934),改任潞州節度使,晉高祖石敬瑭在太原稱帝,唐末帝命令張敬達征討他,高行周和符彥卿擔任左右排陣使。契丹國主進入中原援助太原晉軍時,高行周和符彥卿領騎兵阻擊他,不久被契丹人打敗,於是高行周和張敬達據守晉安寨,幾個月都不見救兵到來。楊光遠想謀害張敬達,高行周知悉這一陰謀,領著勇壯武士保護敬達。敬達性情憨厚,不知高行周是在暗中保護自己,對別人說“:行周總是跟在我後面,是什麼意思呀?”因此行周不敢再那樣,張敬達就被楊光遠殺害了。
晉高祖進入西京洛陽,命令高行周回到藩鎮,加封同平章事,晉高祖建都汴京,以行周擔任西京留守,不久,調到鄴都。晉高祖駕臨鄴都時,碰上安從進叛亂,就任命高行周為襄州行營都部署。第二年秋天,平定漢南。晉少帝即位,兼任侍中,調任鎮守睢陽。開運初年(944),跟從少帝到澶淵,在黃河岸邊阻擊敵人。車駕回京後,代替景延廣擔任侍衛親軍都指揮使,調任鄆州節度使。當時李彥韜任侍衛都虞候,事情都由他決定。行周雖然典掌禁兵,常常無所事事,朝拜之後回到家中,門庭冷落,客人朋友來往,也只斟滿酒杯暢飲而已。接著改任歸德軍節度使,以李守貞代掌兵權,讓高行周回到藩鎮。到契丹國主死在欒城,契丹將領蕭翰立許王李從益掌管契丹在南方的軍國事務,李從益冒死派人召請高行周,行周託病推辭,過後對別人說“:衰落的世代難以輔佐,更何況契丹這種兒戲呢!”
漢高祖劉知遠進入汴京後,加封高行周為守太傅,兼中書令,代替李守貞做天平節度使。杜重威占據鄴都反叛時,漢高祖以高行周任招討使,統兵討伐他。鄴都平定後,被授與鄴都留守,加封守太尉,進臨清王爵位。乾佑年間,入朝拜見皇帝,加封守太師,進封為鄴王,又授與天平軍節度使,改封為齊王。周太祖登上帝位時,加封為尚書令,增加食邑到一萬七千戶。太祖因為行周是年高老將,詔令恩賜不稱行周名字,只稱呼他的王位。慕容彥超占據兗州反叛時,太祖御駕親征,行周奉侍聖駕,進酒上菜,總是親自殷勤服侍,太祖待他更加優厚。廣順二年(952)秋天,因病在任上去世,享年六十八歲。朝廷加倍贈送喪資,冊封為尚書令,追封為秦王,諡號叫武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