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本紀·卷三

作者:沈昫等

太宗下

四年春正月乙亥,定襄道行軍總管李靖大破突厥,獲隋皇后蕭氏及煬帝之孫正 道,送至京師。癸巳,武德殿北院火。二月己亥,幸溫湯。甲辰,李靖又破突厥於 陰山,頡利可汗輕騎遠遁。丙午,至自溫湯。甲寅,大赦,賜酺五日。民部尚書戴 胄以本官檢校吏部尚書,參預朝政。太常卿蕭瑀為御史大夫,與宰臣參議朝政。御 史大夫、西河郡公溫彥博為中書令。三月庚辰,大同道行軍副總管張寶相生擒頡利 可汗,獻於京師。甲申,尚書右僕射、蔡國公杜如晦薨。甲午,以俘頡利告於太廟。

夏四月丁酉,御順天門,軍吏執頡利以獻捷。自是西北諸蕃鹹請上尊號為“天 可汗”,於是降璽書冊命其君長,則兼稱之。秋七月甲子朔,日有蝕之。上謂房玄 齡、蕭瑀曰:“隋文何等主?”對曰:“克己復禮,勤勞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 昃。五品已上,引之論事。宿衛之人,傳餐而食。雖非性體仁明,亦勵精之主也。” 上曰:“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則照有不通,至察則 多疑於物。自以欺孤寡得之,謂群下不可信任,事皆自決,雖勞神苦形,未能盡合 於理。朝臣既知上意,亦復不敢直言,宰相已下,承受而已。朕意不然。以天下之 廣,豈可獨斷一人之慮?朕方選天下之才,為天下之務,委任責成,各盡其用,庶 幾於理也。”因令有司:“詔敕不便於時,即宜執奏,不得順旨施行。”八月丙午, 詔三品已上服紫,五品已上服緋,六品七品以綠,八品九品以青;婦人從夫色。甲 寅,兵部尚書、代國公李靖為尚書左僕射。九月庚午,令收瘞長城之南骸骨,仍令 致祭。壬午,令自古明王聖帝、賢臣烈士墳墓無得芻牧,春秋致祭。

冬十月壬辰,幸隴州,曲赦隴、岐二州,給復一年。辛丑,校獵於貴泉谷。甲 辰,校獵於魚龍川,自射鹿,獻於大安宮。甲子,至自隴州。戊寅,制決罪人不得 鞭背,以明堂孔穴針灸之所。兵部尚書侯君集參議朝政。十二月辛亥,開府儀同三 司、淮安王神通薨。甲寅,高昌王麴文泰來朝。是歲,斷死刑二十九人,幾致刑措。 東至於海,南至於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賚糧焉。

五年正月癸酉,大蒐於昆明池,蕃夷君長鹹從。丙子,親獻禽於大安宮。己卯, 幸左藏庫,賜三品已上帛,任其輕重。癸未,朝集使請封禪。己酉,封皇弟元裕為 鄶王,元名為譙王,靈夔為魏王,元祥為許王,元曉為密王。庚戌,封皇子愔為梁 王,貞為漢王,惲為郯王,治為晉王,慎為申王,囂為江王,簡為代王。

夏四月壬辰,代王簡薨。以金帛購中國人因隋亂沒突厥者男女八萬人,盡還其 家屬。六月甲寅,太子少師、新昌縣公李綱薨。七月甲辰,遣使毀高麗所立京觀, 收隋人骸骨,祭而葬之。戊申,初令天下決死刑必三覆奏,在京諸司五覆奏,其日 尚食進蔬食,內教坊及太常不舉樂。九月乙丑,賜群官大射於武德殿。

冬十月,右衛大將軍、順州都督、北平郡王阿史那什缽苾卒。十二月壬寅,幸 溫湯。癸卯,獵於驪山。丙午,賜新豐高年帛有差。戊申,至自溫湯。

六年春正月乙卯朔,日有蝕之。二月丙戌,置三師官員。戊子,初置律學。

三月戊辰,幸九成宮。六月己亥,酆王元亨薨。辛亥,江王囂薨。

冬十月乙卯,至自九成宮。十二月辛未,親錄囚徒,歸死罪者二百九十人於家, 令明年秋末就刑。其後應期畢至,詔悉原之。是歲,党項羌前後內屬者三十萬口。

七年春正月戊子,詔曰:“宇文化及弟智及、司馬德戡、裴虔通、孟景、元禮、 楊覽、唐奉義、牛方裕、元敏、薛良、馬舉、元武達、李孝本、李孝質、張愷、許 弘仁、令狐行達、席德方、李覆等,大業季年,鹹居列職,或恩結一代,任重一時; 乃包藏凶慝,罔思忠義,爰在江都,遂行弒逆,罪百閻、趙,釁深梟獍。雖事是前 代,歲月已久,而天下之惡,古今同棄,宜置重典,以勵臣節。其子孫並宜禁錮, 勿令齒敘。”是日,上制《破陣樂舞圖》。辛丑,賜京城酺三日。丁卯,雨土。乙 酉,薛延陀遣使來朝。庚寅,秘書監、檢校侍中魏徵為侍中。癸巳,直太史、將仕 郎李淳風鑄渾天黃道儀,奏之,置於凝暉閣。夏五月癸未,幸九成宮。八月,山東、 河南三十州大水,遣使賑恤。

冬十月庚申,至自九成宮。十一月丁丑,頒新定《五經》。壬辰,開府儀同三 司、齊國公長孫無忌為司空。十二月丙辰,狩於少陵原,詔以少牢祭杜如晦、杜淹、 李綱之墓。

 

八年正月癸未,右衛大將軍阿史那吐苾卒。辛丑,右屯衛大將軍張士貴討東、 西五洞反獠,平之。壬寅,命尚書右僕射李靖、特進蕭瑀楊恭仁、禮部尚書王珪、 御史大夫韋挺、鄜州大都督府長史皇甫無逸、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李襲譽、幽州大都 督府長史張亮、涼州大都督李大亮、右領軍大將軍竇誕、太子左庶子杜正倫、綿州 刺史劉德威、黃門侍郎趙弘智使於四方,觀省風俗。

二月乙巳,皇太子加元服。丙午,賜天下酺三日。三月庚辰,幸九成宮。五月 辛未朔,日有蝕之。丁丑,上初服翼善冠,貴臣服進德冠。七月,始以雲麾將軍階 為從三品。隴右山崩,大蛇屢見。山東、河南、淮南大水,遣使賑恤。八月甲子, 有星孛於虛、危,歷於氐,十一月上旬乃滅。九月丁丑,皇太子來朝。

冬十月,右驍衛大將軍、褒國公段志玄擊吐谷渾,破之,追奔八百餘里。甲子, 至自九成宮。十一月辛未,右僕射、代國公李靖以疾辭官,授特進。丁亥,吐谷渾 寇涼州。己丑,吐谷渾拘我行入趙道德。十二月辛丑,命特進李靖、兵部尚書侯君 集、刑部尚書任城王道宗、涼州都督李大亮等為大總管,各帥師分道以討吐谷渾。 壬子,越王泰為雍州牧。乙卯,帝從太上皇閱武於城西。是歲,龜茲、吐蕃、高昌、 女國、石國遣使朝貢。

九年春三月,洮州羌叛,殺刺史孔長秀。壬午,大赦。每鄉置長一人,佐二人。 乙酉,鹽澤道總管高甑生大破叛羌之眾。庚寅,敕天下戶立三等,未盡升降,置為 九等。

夏四月壬寅,康國獻獅子。閏月丁卯,日有蝕之。癸巳,大總管李靖、侯君集、 李大亮、任城王道宗破吐谷渾於牛心堆。五月乙未,又破之於烏海,追奔至柏海。 副總管薛萬均、薛萬徹又破之於赤水源,獲其名王二十人。庚子,太上皇崩於大安 宮。壬子,李靖平吐谷渾於西海之上,獲其王慕容伏允。以其子慕容順光降,封為 西平郡王,復其本國。秋七月甲寅,增修太廟為六室。

冬十月庚寅,葬高祖太武皇帝於獻陵。戊申,祔於太廟。辛丑,左僕射、魏國 公房玄齡加開府儀同三司,余如故。十二月甲戌,吐谷渾西平郡王慕容順光為其下 所弒,遣兵部尚書侯君集率師安撫之,仍封順光子諾曷缽為河源郡王,使統其眾。 右光祿大夫、宋國公蕭瑀依舊特進,復令參預朝政。

十年春正月壬子,尚書左僕射房玄齡、侍中魏徵上樑、陳、齊、周、隋五代史, 詔藏於秘閣。癸丑,徙封趙王元景為荊王,魯王元昌為漢王,鄭王元禮為徐王,徐 王元嘉為韓王,荊王元則為彭王,滕王元懿為鄭王,吳王元軌為霍王,豳王元鳳為 虢王,陳王元慶為道王,魏王靈夔為燕王,蜀王恪為吳王,越王泰為魏王,燕王祐 為齊王,梁王愔為蜀王,郯王惲為蔣王,漢王貞為越王,申王慎為紀王。夏六月, 以侍中魏徵為特進,仍知門下省事。壬申,中書令溫彥博為尚書右僕射。甲戌,太 常卿、安德郡公楊師道為侍中。己卯,皇后長孫氏崩於立政殿。冬十一月庚寅,葬 文德皇后於昭陵。十二月壬申,吐谷渾河源郡王慕容諾曷缽來朝。乙亥,親錄京師 囚徒。是歲,關內、河東疾病,命醫賚藥療之。

十一年春正月丁亥朔,徙鄶王元裕為鄧王,譙王元名為舒王。癸巳,加魏王泰 為雍州牧、左武候大將軍。庚子,頒新律令於天下。作飛山宮。甲寅,房玄齡等進 所修《五禮》。詔所司行用之。

二月丁巳,詔曰:

夫生者天地之大德,壽者修短之一期。生有七尺之形,壽以百齡為限,含靈稟 氣,莫不同焉,皆得之於自然,不可以分外企也。是以《禮記》云:“君即位而為 椑”。莊周云:“勞我以形,息我以死。”豈非聖人遠鑒,通賢深識?末代已來, 明辟蓋寡,靡不矜黃屋之尊,慮白駒之過,並多拘忌,有慕遐年。謂雲車易乘,羲 輪可駐,異軌同趣,其蔽甚矣。有隋之季,海內橫流,豺狼肆暴,吞噬黔首。朕投 袂發憤,情深拯溺,扶翼義師,濟斯塗炭。賴蒼昊降鑒,股肱宣力,提劍指麾,天 下大定。此朕之宿志,於斯已畢。猶恐身後之日,子子孫孫,習於流俗,猶循常禮, 加四重之櫬,伐百祀之木,勞擾百姓,崇厚園陵。今預為此制,務從儉約,於九嵕 之山,足容棺而已。積以歲月,漸而備之。木馬塗車,土桴葦龠,事合古典,不為 時用。

又佐命功臣,或義深舟楫,或謀定帷幄,或身摧行陣,同濟艱危,克成鴻業, 追念在昔,何日忘之!使逝者無知,鹹歸寂寞;若營魂有識,還如疇曩,居止相望, 不亦善乎!漢氏使將相陪陵,又給以東園秘器,篤終之義,恩意深厚,古人豈異我 哉!自今已後,功臣密戚及德業佐時者,如有薨亡,宜賜塋地一所,及以秘器,使 窀穸之時,喪事無闕。所司依此營備,稱朕意焉。

甲子,幸洛陽宮,命祭漢文帝。三月丙戌朔,日有蝕之。丁亥,車駕至洛陽。 丙申,改洛州為洛陽宮。辛亥,大蒐於廣城澤。癸丑,還宮。

夏四月甲子,震乾元殿前槐樹。丙寅,詔河北、淮南舉孝悌淳篤,兼閒時務; 儒術該通,可為師範;文辭秀美,才堪著述;明識政體,可委字人:並志行修立, 為鄉閭所推者,給傳詣洛陽宮。六月甲寅,尚書右僕射、虞國公溫彥博薨。丁巳, 幸明德宮。己未,定製諸王為世封刺史。戊辰,定製勛臣為世封刺史。改封任城王 道宗為江夏郡王,趙郡王孝恭為河間郡王。己巳,改封許王元祥為江王。秋七月癸 未,大霪雨。谷水溢入洛陽宮,深四尺,壞左掖門,毀宮寺十九所;洛水溢,漂六 百家。庚寅,詔以災命百官上封事,極言得失。丁酉,車駕還宮。壬寅,廢明德宮 及飛山宮之玄圃院,分給遭水之家,仍賜帛有差。丙午,修老君廟於亳州,宣尼廟 於兗州,各給二十戶享祀焉。涼武昭王復近墓二十戶充守衛,仍禁芻牧樵採。九月 丁亥;河溢,壞陝州河北縣,毀河陽中潭。幸白司馬坂以觀之,賜遭水之家粟帛有 差。冬十一月辛卯,幸懷州。乙未,狩於濟源。丙午,車駕還宮。十二月辛酉,百 濟王遣其太子隆來朝。

十二年春正月乙未,吏部尚書高士廉等上《氏族志》一百三十卷。壬寅,松、 叢二州地震,壞人廬舍,有壓死者。二月乙卯,車駕還京。癸亥,觀砥柱,勒銘以 紀功德。甲子,夜郎獠反,夔州都督齊善行討平之。乙丑,次陝州,自新橋幸河北 縣,祀夏禹廟。丁卯,次柳谷頓,觀鹽池。戊寅,以隋鷹揚郎將堯君素忠於本朝, 贈蒲州刺史,仍錄其子孫。閏二月庚辰朔,日有蝕之。丙戌,至自洛陽宮。夏五月 壬申,銀青光祿大夫、永興縣公虞世南卒。六月庚子,初置玄武門左右飛騎。秋七 月癸酉,吏部尚書、申國公高士廉為尚書右僕射。

冬十月己卯,狩於始平,賜高年粟帛有差。乙未,至自始平。己亥,百濟遣使 貢金甲雕斧。十二月辛巳,右武候將軍上官懷仁大破山獠於壁州。

十三年春正月乙巳朔,謁獻陵。曲赦三原縣及行從大辟罪。丁未,至自獻陵。 戊午,加房玄齡為太子少師。二月丙子,停世襲刺史。三月乙丑,有星孛於畢、昴。

夏四月戊寅,幸九成宮。甲申,阿史那結社爾犯御營,伏誅。壬寅,雲陽石燃 者方丈,晝如灰,夜則有光,投草木於上則焚,歷年而止。自去冬不雨至於五月。 甲寅,避正殿,令五品以上上封事,減膳罷役,分使賑恤,申理冤屈,乃雨。

六月丙申,封皇弟元嬰為滕王。秋八月辛未朔,日有蝕之。庚辰,立右武候大 將軍、化州都督、懷化郡王李思摩為突厥可汗,率所部建牙於河北。

冬十月甲申,至自九成宮。十一月辛亥,侍中、安德郡公楊師道為中書令。十 二月丁丑,吏部尚書、陳國公侯君集為交河道行軍大總管,帥師伐高昌。乙亥,封 皇子福為趙王。壬午,巂州都督王志遠有罪,伏誅。詔於洛、相、幽、徐、齊、並、 秦、蒲等州並置常平倉。己丑,吐谷渾河源郡王慕容諾曷缽來逆女。壬辰,狩於鹹 陽。是歲,滁州言:“野蠶食槲葉,成繭大如柰,其色綠,凡六千五百七十石。” 高麗、新羅、西突厥、吐火羅、康國、安國、波斯、疏勒、于闐、焉耆、高昌、林 邑、昆明及荒服蠻酋,相次遣使朝貢。

十四年春正月庚子,初命有司讀時令。甲寅,幸魏王泰宅。赦雍州及長安獄大 辟罪已下。二月丁丑,幸國子學,親釋奠,赦大理、萬年繫囚,國子祭酒以下及學 生高第精勤者加一級,賜帛有差。庚辰,左驍衛將軍、淮陽王道明送弘化公主歸於 吐谷渾。壬午,幸溫湯。辛卯,至自溫湯。乙未,詔以梁皇侃、褚仲都,周熊安生、 沈重,陳沈文阿、周弘正、張機,隋何妥、劉焯、劉炫等前代名儒,學徒多行其義, 命求其後。

三月戊午,置寧朔大使,以護突厥。夏五月壬戌,徙封燕王靈夔為魯王。六月 乙酉,大風拔木。己丑,薛延陀遣使求婚。乙未,滁州野蠶成繭,凡收八千三百石。 八月庚午,新作襄城宮。癸巳,交河道行軍大總管侯君集平高昌,以其地置西州。 九月癸卯,曲赦西州大辟罪。乙卯,於西州置安西都護府。冬十月己卯,詔以贈司 空、河間元王孝恭,贈陝東道大行台尚書右僕射、鄖節公殷開山,贈民部尚書、渝 襄公劉政會等配饗高祖廟庭。閏月乙未,幸同州。甲辰,狩於堯山。庚戌,至自同 州。丙辰,吐蕃遣使獻黃金器千斤以求婚。

十一月甲子朔,日南至。有事於圓丘。十二月丁酉,交河道鏇師。吏部尚書、 陳國公侯君集執高昌王麴智盛,獻捷於觀德殿,行飲至之禮,賜酺三日。乙卯,高 麗世子相權來朝。

十五年春正月丁卯,吐蕃遣其國相祿東贊來逆女。丁丑,禮部尚書、江夏王道 宗送文成公主歸吐蕃。辛巳,幸洛陽宮。三月戊申,幸襄城宮。庚午,發襄城宮。

夏四月辛卯,詔以來年二月有事泰山,所司詳定儀制。五月壬申,并州僧道及 老人等抗表,以太原王業所因,明年登封已後,願時臨幸。上於武成殿賜宴,因從 容謂侍臣曰:“朕少在太原,喜群聚博戲,暑往寒逝,將三十年矣。”時會中有舊 識上者,相與道舊以為笑樂。因謂之曰:’他人之言,或有面諛。公等朕之故人, 實以告朕,即日政教,於百姓何如?人間得無疾苦耶?”皆奏:“即日四海太平, 百姓歡樂,陛下力也。臣等餘年,日惜一日,但眷戀聖化,不知疾苦。”因固請過 并州。上謂曰:“飛鳥過故鄉,猶躑躅徘徊;況朕於太原起義,遂定天下,復少小 游觀,誠所不忘。岱禮若畢,或冀與公等相見。”於是賜物各有差。丙子,百濟王 扶餘璋卒。詔立其世子扶餘義慈嗣其父位,仍封為帶方郡王。

六月戊申,詔天下諸州,舉學綜古今及孝悌淳篤、文章秀異者,並以來年二月 總集泰山。己酉,有星孛於太微,犯郎位。丙辰,停封泰山,避正殿以思咎,命食 減膳。

秋七月甲戌,孛星滅。

冬十月辛卯,大閱於伊闕。壬辰,幸嵩陽。辛丑,還宮。十一月壬戌,廢鄉長。 壬申,還京師。癸酉,薛延陀以同羅、仆骨、回紇、靺鞨、之眾度漠,屯於白道 川。命營州都督張儉統所部兵壓其東境;兵部尚書李勣為朔方行軍總管,右衛大將 軍李大亮為靈州道行軍總管,涼州都督李襲譽為涼州道行軍總管,分道以御之。十 二月戊子朔,至自洛陽宮。甲辰,李勣及薛延陀戰於諾真水,大破之,斬首三千餘 級,獲馬萬五千匹,薛延陀跳身而遁。勣鏇破突厥思結於五台縣,虜其男女千餘口, 獲羊馬稱是。

十六年春正月辛未,詔在京及諸州死罪囚徒,配西州為戶;流人未達前所者, 徙防西州。兼中書侍郎、江陵子岑文本為中書侍郎,專知機密。夏六月辛卯,詔復 隱王建成曰隱太子,改封海陵剌王元吉曰巢剌主。秋七月戊午,司空、趙國公無忌 為司徒,尚書左僕射、梁國公玄齡為司空。

九月丁巳,特進、鄭國公魏徵為太子太師,知門下省事如故。冬十一月丙辰, 狩於岐山。辛酉,使祭隋文帝陵。丁卯,宴武功士女於慶善宮南門。酒酣,上與父 老等涕泣論舊事,老人等遞起為舞,爭上萬歲壽,上各盡一杯。庚午,至自岐州。 十二月癸卯,幸溫湯。甲辰,狩於驪山,時陰寒晦冥,圍兵斷絕。上乘高望見之, 欲舍其罰,恐虧軍令,乃回轡入谷以避之。是歲,高麗大臣蓋蘇文弒其君高武,而 立武兄子藏為王。

十七年春正月戊辰,右衛將軍、代州都督劉蘭謀反,腰斬。太子太師、鄭國公 魏徵薨。戊申,詔圖畫司徒、趙國公無忌等勛臣二十四人於凌煙閣。三月丙辰,齊 州都督齊王祐殺長史權萬紀、典軍韋文振,據齊州自守,詔兵部尚書李勣、刑部尚 書劉德威發兵討之。兵未至,兵曹杜行敏執之而降,遂賜死於內侍省。丁巳,熒惑 守心前星,十九日而退。

夏四月庚辰朔,皇太子有罪,廢為庶人。漢王元昌、吏部尚書侯君集並坐與連 謀,伏誅。丙戌,立晉王治為皇太子,大赦,賜酺三日。丁亥,中書令楊師道為吏 部尚書。己丑,加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太子太師,司空、梁國公房玄齡太子太傅; 特進、宋國公蕭瑀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英國公李勣為太子詹事,仍同中書門下三 品。庚寅,上親謁太廟,以謝承乾之過。癸巳,魏王泰以罪降爵為東萊郡王。五月 乙丑,手詔舉孝廉茂才異能之士。

六月己卯朔,日有蝕之。壬午,改葬隋恭帝。丁酉,尚書右僕射高士廉請致仕, 詔以為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三品。閏月戊午,薛延陀遣其兄子突利設獻馬五 萬匹、牛駝一萬、羊十萬以請婚,許之。丙子,徙封東萊郡王泰為順陽王。秋七月 庚辰,京城訛言云:“上遣棖棖取人心肝,以祠天狗。”遞相驚悚。上遣使遍加宣 諭,月余乃止。丁酉,司空、太子太傅、梁國公房玄齡以母憂罷職。八月,工部尚 書、鄖國公張亮為刑部尚書,參預朝政。九月癸未,徙庶人承乾於黔州。

冬十月丁巳,房玄齡起複本職。十一月己卯,有事於南郊。壬午,賜天下酺三 日。以涼州獲瑞石,曲赦涼州,並錄京城及諸州繫囚,多所原宥。

十八年春正月壬寅,幸溫湯。

夏四月辛亥,幸九成宮。秋八月甲子,至自九成宮。丁卯,散騎常侍清苑男劉 洎為侍中,中書侍郎江陵子岑文本、中書侍郎馬周並為中書令。九月,黃門侍郎褚 遂良參預朝政。冬十月辛丑朔,日有蝕之。甲辰,初置太子司議郎官員。甲寅,幸 洛陽宮。安西都護郭孝恪帥師滅焉耆,執其王突騎支送行在所。十一月壬寅,車駕 至洛陽宮。庚子,命太子詹事、英國公李勣為遼東道行軍總管,出柳城,禮部尚書、 江夏郡王道宗副之;刑部尚書、鄖國公張亮為平壤道行軍總管,以舟師出萊州,左 領軍常何、瀘州都督左難當副之。發天下甲士,召募十萬,並趣平壤,以伐高麗。 十二月辛丑,庶人承乾死。

十九年春二月庚戌,上親統六軍發洛陽。乙卯,詔皇太子留定州監國;開府儀 同三司、申國公高士廉攝太子太傅,與侍中劉洎、中書令馬周、太子少詹事張行成、 太子右庶子高季輔五人同掌機務;以吏部尚書、安德郡公楊師道為中書令。贈殷比 乾為太師,謚曰忠烈,命所司封墓,葺祠堂,春秋祠以少牢,上自為文以祭之。三 月壬辰,上發定州,以司徒、太子太師兼檢校侍中、趙國公長孫無忌,中書令岑文 本、楊師道從。

夏四月癸卯,誓師於幽州城南,因大饗六軍以遣之。丁未,中書令岑文本卒於 師。癸亥,遼東道行軍大總管、英國公李勣攻蓋牟城,破之。五月丁丑,車駕渡遼。 甲申,上親率鐵騎與李勣會圍遼東城,因烈風發火弩,斯須城上屋及樓皆盡,麾戰 士令登,乃拔之。

六月丙辰,師至安市城。丁巳,高麗別將高延壽、高惠真帥兵十五萬來援安市, 以拒王師。李勣率兵奮擊,上自高峰引軍臨之,高麗大潰,殺獲不可勝紀。延壽等 以其眾降,因名所幸山為駐蹕山,刻石紀功焉。賜天下大酺二日。秋七月,李勣進 軍攻安市城,至九月不克,乃班師。

冬十月丙辰,入臨渝關,皇太子自定州迎謁。戊午,次漢武台,刻石以紀功德。 十一月辛未,幸幽州。癸酉,大饗,還師。十二月戊申,幸并州。侍中、清苑男劉 洎以罪賜死。是歲,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死。

二十年春正月,上在并州。丁丑,遣大理卿孫伏伽、黃門侍郎褚遂良等二十二 人,以六條巡察四方,黜陟官吏。庚辰,曲赦并州,宴從官及起義元從,賜粟帛、 給復有差。三月己巳,車駕至京師。己丑,刑部尚書、鄭國公張亮謀反,誅。閏月 癸巳朔,日有蝕之。

夏四月甲子,太子太師、趙國公長孫無忌,太子太傅、梁國公房玄齡,太子太 保、宋國公蕭瑀各辭調護之職,詔許之。六月,遣兵部尚書、固安公崔敦禮,特進、 英國公李勣擊破薛延陀於郁督軍山北,前後斬首五千餘級,虜男女三萬餘人。秋八 月甲子,封皇孫為陳王。己巳,幸靈州。庚午,次涇陽頓。鐵勒回紇、拔野古、同 羅、仆骨、多濫葛、思結、阿跌、契苾、跌結、渾、斛薛等十一姓各遣使朝貢,奏 稱:“延陀可汗不事大國,部落烏散,不知所之。奴等各有分地,不能逐延陀去, 歸命天子,乞置漢官。”詔遣會靈州。九月甲辰,鐵勒諸部落俟斤、頡利發等遣使 相繼而至靈州者數千人,來貢方物,因請置吏,鹹請至尊為可汗。於是北荒悉平, 為五言詩勒石以序其事。辛亥,靈州地震有聲。

冬十月,前太子太保、宋國公蕭瑀貶商州刺史。丙戌,至自靈州。

二十一年春正月壬辰,開府儀同三司、申國公高士廉薨。丁酉,詔以來年二月 有事泰山。甲寅,賜京師酺三日。二月壬申,詔以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穀梁 赤、伏勝、高堂生、戴聖、毛萇、孔安國、劉向、鄭眾、杜子春、馬融、盧植、鄭 康成、服子慎、何休、王肅、王輔嗣、杜元凱、范寧等二十一人,代用其書,垂於 國胄,自今有事於太學,並命配享宣尼廟堂。丁丑,皇太子於國學釋菜。

夏四月乙丑,營太和宮於終南之上,改為翠微宮。五月戊子,幸翠微宮。六月 癸亥,司徒、趙國公無忌加授揚州都督。秋七月庚子,建玉華宮於宜君縣之鳳凰谷。 庚戌,至自翠微宮。八月壬戌,詔以河北大水,停封禪。辛未,骨利乾國遣使貢名 馬。丁酉,封皇子明為曹王。冬十一月癸卯,徙封順陽王泰為濮王。十二月戊寅, 左驍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安西都護郭孝恪、司農卿楊弘 禮為琯山道行軍大總管,以伐龜茲。是歲,墮婆登、乙利、鼻林送、都播、羊同、 石、波斯、康國、吐火羅、阿悉吉等遠夷十九國,並遣使朝貢。又於突厥之北至於 回紇部落,置驛六十六所,以通北荒焉。

二十二年春正月庚寅,中書令馬周卒。司徒、趙國公無忌兼檢校中書令,知尚 書門下二省事。已亥,刑部侍郎崔仁師為中書侍郎,參知機務。戊戌,幸溫湯。戊 申,還宮。二月,前黃門侍郎褚遂良起復黃門侍郎。中書侍郎崔仁師除名,配流連 州。癸丑,西番沙缽羅葉護率眾歸附,以其俟斤屈裴祿為忠武將軍,兼大俟斤。戊 午,以結骨部置堅昆都督。乙亥,幸玉華宮,乙卯,賜所經高年篤疾粟帛有差。己 卯,蒐於華原。

四月甲寅,磧外蕃人爭牧馬出界,上親臨斷決,然後鹹服。丁巳,右武候將軍 梁建方擊松外蠻,下其部落七十二所。五月庚子,右衛率長史王玄策擊帝那伏帝國, 大破之,獲其王阿羅那順及王妃、子等,虜男女萬二千人、牛馬二萬餘以詣闕。使 方土那羅邇娑婆於金飈門造延年之藥。吐蕃贊普擊破中天竺國,遣使獻捷。六月癸 酉,特進、宋國公蕭瑀薨。秋七月癸卯,司空、梁國公房玄齡薨。八月己酉朔,日 有蝕之。九月己亥,黃門侍郎褚遂良為中書令。

十月癸亥,至自玉華宮。十一月戊戌,眉、邛、雅三州獠反,右衛將軍梁建方 討平之。庚子,契丹帥窟哥、奚帥可度者並率其部內屬。以契丹部為松漠都督,以 奚部置饒樂都督。十二月乙卯,增置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各二員,大理寺置平事 十員。閏月丁丑朔,崑山道總管阿史那社爾降處密、處月,破龜茲大撥等五十城, 虜數萬口,執龜茲王訶黎布失畢以歸,龜茲平,西域震駭。副將薛萬徹脅于闐王伏 闍信入朝。癸未,新羅王遣其相伊贊千金春秋及其子文王來朝。是歲,新羅女王金 善德死,遣冊立其妹真德為新羅王。

二十三年春正月辛亥,俘龜茲王訶黎布失畢及其相那利等,獻於社廟。二月丙 戌,置瑤池都督府,隸安西都護府。丁亥,西突厥肆葉護可汗遣使來朝。三月丙辰, 置豐州都督府。自去冬不雨,至於此月己未乃雨。辛酉,大赦。丁卯,敕皇太子於 金液門聽政。是月,日赤無光。

四月己亥,幸翠微宮。五月戊午,太子詹事、英國公李勣為疊州都督。辛酉, 開府儀同三司、衛國公李靖薨。己巳,上崩於含風殿,年五十二。遺詔皇太子即位 於柩前,喪紀宜用漢制。秘不發喪。庚午,遣舊將統飛騎勁兵從皇太子先還京,發 六府甲士四千人,分列於道及安化門,翼從乃入;大行御馬輿,從官侍御如常。壬 申,發喪。六月甲戌朔,殯於太極殿。八月丙子,百僚上謚曰文皇帝,廟號太宗。 庚寅,葬昭陵。上元元年八月,改上尊號曰文武聖皇帝。天寶十三載二月,改上尊 號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史臣曰:臣觀文皇帝發跡多奇,聰明神武。拔人物則不私於黨,負志業則鹹盡 其才。所以屈突、尉遲,由仇敵而願傾心膂;馬周、劉洎,自疏遠而卒委鈞衡。終 平泰階,諒由斯道。嘗試論之:礎潤雲興,蟲鳴螽躍。雖堯、舜之聖,不能用檮杌、 窮奇而治平;伊、呂之賢,不能為夏桀、殷辛而昌盛。君臣之際,遭遇斯難,以至 抉目剖心,蟲流筋擢,良由遭值之異也。以房、魏之智,不逾於丘、軻,遂能尊主 庇民者,遭時也。或曰:以太宗之賢,失愛於昆弟,失教於諸子,何也?曰:然, 舜不能仁四罪,堯不能訓丹硃,斯前志也。當神堯任讒之年,建成忌功之日,苟除 畏逼,孰顧分崩,變故之興,間不容髮,方懼“毀巢”之禍,寧虞“尺布”之謠? 承乾之愚,聖父不能移也。若文皇自定儲於哲嗣,不騁志於高麗;用人如貞觀之初, 納諫比魏徵之日。況周發、周成之世襲,我有遺妍;較漢文、漢武之恢弘,彼多慚 德。跡其聽斷不惑,從善如流,千載可稱,一人而已!

贊曰:昌、發啟國,一門三聖。文定高位,友於不令。管、蔡既誅,成、康道 正。貞觀之風,到今歌詠。

譯文

太宗本紀(下)

四年(630)春正月九日,定襄道行軍總管李靖大破突厥,捕獲隋朝皇后蕭氏以及隋煬帝之孫正道,送到京師。二十七日,武德殿北院火災。

二月三日,駕到溫湯。八日,李靖又在陰山大破突厥,頡利可汗輕裝騎馬向遠地逃跑。十日,皇上從溫湯來。十八日,大赦。賜大宴五天。民部尚書戴胄憑本官兼吏部尚書的加官、參議朝政。太常卿蕭王禹為御史大夫,與宰相參議朝政。御史大夫、西河郡公溫彥博為中書令。

三月十五日,大同道行軍副總管張寶相活捉頡利可汗,獻到京師。十九日,尚書右僕射、蔡國公杜如晦去世。二十九日,向太廟報告俘虜了頡利可汗。

夏四月二日,駕到順天門,軍官捉住頡利來獻捷。自此西北蕃邦都請求奉給皇上尊號為“天可汗”,於是皇上降下璽書封立他們的君長。

秋七月一日,是朔日,有日蝕。皇上對房玄齡、蕭王禹道:“隋文帝是怎么個皇上?”他們對答道:“隋文帝約束自己,使言行符合於禮,勤勞地考慮政事,每一次坐朝,有時直到太陽偏西。五品以上官員,引導他們議論國事評議朝政。宿衛的人,傳送飯食來吃。即使他的性格不能體現仁義明察,也是勵精圖治的皇帝。”皇上曰:“你們只得到其一,不知其二。隋文帝的性格很明察然而內心不明。內心不明那么照耀便有所不通,非常明察則對事物多疑。自己認為是欺負孤兒寡母得到的天下,認為臣下不可信任,事情都自我決斷,即使勞累心神、困苦形體,也不能全部合情合理。朝臣既然知道皇上不信任的意思,也就再不敢直言,宰相及其以下官員,只是秉承意旨罷了。朕意則不是這樣。以天下的廣大,豈可憑一人的思慮獨斷專行?朕正選拔天下之英才,為朝廷工作,委任並責成人們辦事,各盡其才來使用,這才差不多合於情理。”因而命令有關部門“:詔令如對時尚不適合,即應拿來奏明,不能順承皇上旨意施行。”

八月十四日,詔令三品以上官員穿紫色官服,五品以上穿大紅色官服,六品七品穿綠色官服,八品九品官員穿青色官服;婦人跟從丈夫的顏色穿衣服。二十二日,兵部尚書、代國公李靖為尚書右僕射。

九月八日,命令收埋長城以南的屍骨,仍然令人致以祭祀。二十日,命令從古時以來的英明的君王、聖明的皇帝、賢臣英烈的墳墓不能割草放牧,春秋致以祭祀。

冬十月一日,駕到隴州,因特殊情況而赦免隴、岐二州,免除賦稅徭役一年。十日,在貴泉谷設木欄遮攔野獸而打獵。十三日,在魚龍川設木欄遮攔野獸以打獵,親自射鹿,向大安宮高祖進獻。

十一月三日,從隴州到來。十七日,命令判決罪人不得鞭打脊背,因為“明堂”這個針灸孔穴就在脊背上。兵部尚書侯君集參議朝政。

十二月二十一日,開府儀司三司、淮安王神通去世。二十四日,高昌王麴文泰前來朝見。這年,判決死刑二十九人,刑法幾乎擱置不用。東邊到海,南邊到嶺外,出外都不閉門,來往旅客不帶乾糧。

五年(631)春正月十三日,在昆明池大檢閱,少數民族地區的君長都跟從。十六日,皇上親自獻禽鳥到大安宮給高祖。十九日,駕到左藏庫,賜給三品以上官員綢緞,任他們拿多或拿少。二十三日,朝集使請求在泰山築壇祭天,在梁父山祭地。

二月十九日,封皇弟元裕為鄶王,元名為譙王,靈夔為魏王,元祥為許王,元曉為密王。二十日,封皇子忄音為梁王,貞為漢王,惲為郯王,治為晉王,慎為申王,囂為江王,簡為代王。

夏四月十三日,代王簡去世。用金銀綢緞贖回中原因為隋末戰亂而陷落突厥的男女八萬人,全部歸還給他們的家屬。

六月二十六日,太子少師、新昌縣公李綱去世。

秋八月十七日,派遣使者毀壞高麗所建立的京觀,收集隋人屍骨,祭祀埋葬。二十一日,首次命令天下判決死刑必須三次覆核上奏,在京各有關部門五次覆核上奏,判決死刑的當天,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員進蔬食,內教坊及太常不奏樂。

九月九日,賜群官在武德殿為祭祀而舉行射禮。

冬十月,右衛大將軍、順州都督、北平郡王阿史那什缽艹必去世。

十二月十七日,駕到溫湯。十八日,在驪山打獵。二十一日,按等級賜給新豐高年人綢緞。二十三日,從溫湯回來。

六年(632)春正月一日,是朔日,有日蝕。

二月二日,設定太師、太傅、太保官員。四日,開始設定律學。

三月十五日,駕到九成宮。

六月十七日,酆王元亨去世。二十九日,江王囂去世。

冬十月五日,從九成宮到來。

十二月二十二日,皇上親自審查並記錄囚犯的罪狀。把死罪犯人二百九十人歸送到家,命令他們明年秋末來受刑。以後死罪犯按期到來受刑,皇上詔令全部寬恕。

這年,党項羌歸附者三十萬人。

七年(633)春正月十日,詔曰:“宇文化及及其弟智及、司馬德戡、裴虔通、孟景、元禮、楊覽、唐奉義、牛方裕、元敏、薛良、馬舉、元武達、李孝本、李孝質、張愷、許弘仁、令狐行達、席德方、李覆等,大業末年,都擔任各種官職,有的人在隋朝結一代之恩情,擔負重任於一時;竟然包藏禍心,不思忠義,竟在江都施行叛逆殺了皇帝,罪行超過閻樂、趙高百倍,罪惡比食父母不仁不義的梟獍還要深。雖然罪惡是前代的事,歲月已久,然而天下的大惡,古往今來都要拋棄,應該將他們處以重刑,以勉勵臣子之節概。他們的子孫都不準做官,不要錄用議定官爵。”這天,皇上制《破陣樂舞圖》。二十三日,賜京城宴飲三天。

二月十九日,天上降下黃土。三月八日,薛延陀派使者前來朝見。三月十三日,秘書監、檢校侍中魏徵被任命為侍中。三月十六日,直太史、將仕郎李淳風鑄造成渾天黃道儀,上奏皇帝,放置在凝暉閣。

夏五月七日,駕到九成宮。

八月,山東、河南三十個州大水,派使者救濟撫恤。

冬十月十六日,皇上從九成宮回來。

十一月三日,頒布新定的《五經》。十八日,開府儀同三司、齊國公長孫無忌為司空。

十二月十三日,在少陵原打獵,詔命用豬和羊祭祀杜如晦、杜淹、李綱的墳墓。

八年(634)春正月十日,右衛大將軍阿史那吐艹必去世。二十八日,右屯衛大將軍張士貴討伐東、西五洞反叛的獠族,平定了他們。二十九日,命令尚書右僕射李靖、特進蕭王禹、楊恭仁、禮部尚書王王圭、御史大夫韋挺、..州大都督長史皇甫無逸、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李襲譽、幽州大都督府長史張亮、涼州大都督李大亮、右領軍大將軍竇誕、太子左庶子杜正倫、綿州刺史劉德威、黃門侍郎趙弘智出使四方,觀察民間風俗。

二月三日,皇太子加冠。四日,賜天下宴飲三天。三月八日,駕到九成宮。

五月一日,有日蝕。七日,皇上首次戴翼善冠,貴臣戴進德冠。

七月,開始以雲麾將軍階為從三品。隴右山崩,大蛇屢次出現。山東、河南、淮南大水,派遣使者救濟撫恤。

九月八日,皇太子前來朝見。

冬十月,右驍衛大將軍、褒國公段志玄擊吐谷渾,擊破之,追逐八百多里。二十九日,皇上從九成宮到來。

十一月三日,右僕射、代國公李靖因病辭官,授予特進。十九日,吐谷渾入侵涼州。二十一日,吐谷渾拘留我使者趙德楷。

十二月三日,命令特進李靖、兵部尚書侯君集、刑部尚書任城王道宗、涼州都督李大亮等為大總管,各率軍隊分途討伐吐谷渾。十四日,越王泰為雍州牧。十七日,皇帝跟從太上皇在城西閱兵演武。

這年,龜茲、吐番、高昌、女國、石國派使者前來朝貢。

九年(635)春三月,洮州羌叛亂,殺刺史孔長秀。十六日,大赦。每鄉設定鄉長一人,輔佐官二人。十九日,鹽澤道總管高甑生大破眾多的叛亂羌人。

夏四月六日,康國貢獻獅子。

閏四月二日,有日蝕。二十八日,大總管李靖、侯君集、李大亮、任城王道宗在牛心堆大破吐谷渾。

五月一日,又在烏海大破吐谷渾,追逐打擊直到柏海。副總管薛萬均、薛萬徹在赤水源又大破吐谷渾,捉住吐谷渾名王二十人。六日,太上皇在大安宮去世。十八日,李靖在西海之上平定吐谷渾,捉住了吐谷渾王慕容伏允。因為其子慕容順光投降,封為西平郡王,恢復吐谷渾本國。

秋七月二十一日,增修太廟為六室。

冬十月二十七日,在獻陵安葬高祖太武皇帝。十一月十六日,奉高祖之神主祭於祖廟。十一月九日,左僕射、魏國公房玄齡加任開府儀同三司,其餘官職依舊。

十二月十二日,吐谷渾西平郡王慕容順光被其部下所殺,派遣兵部尚書侯君集率軍隊安撫,仍然封慕容順光之子諾曷缽為河源郡王,使他統率吐谷渾部眾。右光祿大夫、宋國公蕭王禹依舊為特進,再次令他參預朝政。

十年(636)春正月二十一日,尚書左僕射、侍中魏徵奉上樑、陳、齊、周、隋五代史,詔令藏在宮中秘閣。二十二日,遷徙改封趙王元景為荊王,魯王元昌為漢王,鄭王元禮為徐王,徐王元嘉為韓王,荊王元則為彭王,滕王元懿為鄭王,吳王元軌為霍王,..王元鳳為虢王,陳王元慶為道王,魏王靈夔為燕王,蜀王恪為吳王,越王泰為魏王,燕王..為齊王,梁王忄音為蜀王,郯王惲為蔣王,漢王貞為越王,申王慎為紀王。

夏六月,以侍中魏徵為特進,仍舊主持門下省事務。十四日,中書令溫彥博為尚書右僕射。十六日,太常卿、安德郡公楊師道為侍中。二十一日,皇后長孫氏在立政殿去世。

冬十一月四日,在昭陵安葬文德皇后。

十二月十六日,吐谷渾河源郡王慕容諾曷缽前來朝見。十九日,皇上親自審查並記錄囚徒的罪狀。這年,關內、河東流行疾病,皇上命醫生拿藥治療他們。

十一年(637)春正月一日,是朔日,遷徙鄶王元裕為鄧王,譙王元名為舒王。七日,加魏王泰為雍州牧、左武侯大將軍。十四日,向天下頒布新法令。建造飛山宮。二十八日,房玄齡等人奉上所修訂的《五禮》,詔令有關部門施行。

三月一日是朔日,有日蝕。二日,皇上車駕到洛陽。十一日,改洛州為洛陽宮。二十六日,在廣城澤檢閱軍隊。二十八日,回宮。

夏四月十日,雷震動乾元殿前槐樹。十二日,詔令河北淮南舉薦孝敬父母尊敬兄長稟性淳厚,並且熟悉時事;儒家學術完備,可以為人之楷模;文辭秀逸優美,具有著述之才幹;通曉理解國家之政策法令,可以託付尊敬的人;並且品行修養有所成就,被鄉里閭巷所推崇的人,給予專車將他們送到洛陽宮。

六月一日,尚書右僕射、虞國公溫彥博去世。四日,皇上駕到明德宮。六日,規定製度,諸王為世襲封贈的刺史。十五日,規定製度,大功臣為世襲封贈刺史。改封任城王道宗為江夏郡王,趙郡王孝恭為河間郡王。十六日,改封許王元祥為江王。

秋七月一日,長期下大雨,谷水漫入了洛陽宮,水深四尺,毀壞了左掖門,毀壞宮寺十九所;洛水漲滿,沖漂了六百家。八日,詔命因為水災命百官上封章奏事,盡情說明朝政得失。十五日,車駕回宮。二十日,廢棄明德宮及飛山宮之玄圃院,分配給遭水災之家,又按等級分賜綢緞。二十四日,在亳州修老君廟,在兗州修宣尼廟,各給二十戶的租稅來祭祀。涼武昭王墓接近墳墓的二十戶被免除賦稅充當守衛,又禁止放牧打草砍柴。

九月六日,黃河泛濫,沖壞了陝州河北縣,毀壞了河陽中氵單等地。皇上駕到白司馬坂觀察水災,按等級賜給遭水災之家糧食布匹。

冬十一月十一日,皇上駕到懷州。十五日,皇上在濟源打獵。二十六日,車駕回宮。

十二月十一日,百濟王派他的太子隆前來朝見。

十二年(638)春正月十五,吏部尚書高士廉等人奉上《氏族志》一百三十卷。二十二日,松、叢二州地震,毀壞了百姓房屋,有人被壓死。

二月五日,車駕回京。十三日,皇上視察砥柱,刻銘文以紀功德。十四日,夜郎獠造反,夔州都督齊善行將他們討伐平定。十五日,皇上駐紮陝州,從新橋駕到河北縣,祭祀夏禹廟。十七日,駐紮柳谷頓,視察鹽池。二十八日,因為隋鷹揚郎將堯君素忠於本朝,封贈為蒲州刺史,又任用他的子孫。

閏二月一日,是朔日,有日蝕。七日,皇上從洛陽宮回來。

夏五月二十五日,銀青光祿大夫、永興縣公虞世南去世。

六月二十三日,開始設定玄武門左飛騎與右飛騎。

秋七月二十七日,吏部尚書、申國公高士廉為尚書右僕射。

冬十月五日,在始平打獵,按等級賜給老年人糧食布匹。二十一日,從始平到來。二十五日,百濟國派遣使者進貢黃金甲和刻有花紋之斧。

十二月七日,右武侯將軍上官懷仁在壁州大破山獠。

十三年(639)春正月一日,是朔日,晉見獻陵。特赦三原縣囚犯以及應判為死刑的犯人。三日,皇上從獻陵來。十四日,加房玄齡為太子少師。

二月三日,停止世襲刺史。

夏四月五日,皇上駕到九成宮。十一日,阿史那結社爾冒犯禁軍軍營,判以死刑。

從去年冬天不下雨直到今年五月。十二日,皇上避開正殿,命令五品以上官員上封章奏事,自己減少膳食免除徭役,分派使者救濟撫恤,申理冤屈,這才下雨。

六月二十五日,封皇弟元嬰為滕王。

秋八月一日是朔日,有日蝕。十日,立右武候大將軍、化州都督、懷化郡王李思摩為突厥可汗,率領所部在黃河以北建立將軍的大旗。冬十月十五日,皇上從九成宮回來。

十一月十三日,侍中、安德郡公楊師道為中書令。

十二月九日,吏部尚書、陳國公侯君集為交河道行軍大總管,率軍隊討伐高昌。七日,封皇子福為趙王。十四日,州都督王志遠有罪被處死。詔令在洛、相、幽、徐、齊、並、秦、蒲等州都設定常平倉。二十一日,吐谷渾河源郡王慕容諾曷缽前來迎接未婚妻子。二十四日,皇上在鹹陽打獵。

這年,滁州上報:“野蠶吃槲樹葉,結成的繭大得像柰果,綠色,總計六千五百七十石。”高麗、新羅、西突厥、吐火羅、康國、安國、波斯、疏勒、于闐、焉耆、高昌、林邑、昆明及邊遠地區的蠻夷酋長,相繼派遣使者前來朝貢。

十四年(640)春正月二日,開始命令有關官員讀時令。十六日,皇上駕到魏王泰之住宅。赦免雍州、長安獄中死罪以下的犯人。

二月十日,皇上到國子學,陳設酒食以祭祀先聖先師,赦免大理寺、萬年縣關押的囚犯。國子祭酒以下及學業成績優秀精進勤奮者加一級,按等級賜給綢緞。十三日,左驍衛將軍、淮陽王道明送弘化公主嫁到吐谷渾。十五日,皇上到溫湯。二十四日,從溫湯回來。二十八日,皇上詔令,由於梁朝皇侃、褚仲都,周朝熊安生、沈重,陳朝沈文阿、周弘正、張譏,隋朝何妥、劉焯、劉炫等前代著名儒家,學生徒眾大多按他們的儒家道義行事,命人尋訪他們的後人。

三月二十一日,設定寧朔大使,以監督統領突厥。

夏五月二十六日,遷徙改封燕王靈夔為魯王。

六月十九日,大風拔起樹木。二十三日,薛延陀派遣使者前來求婚。二十九日,滁州野蠶結成了繭,總計收了八千三百石蠶繭。

八月五日,新建襄城宮。二十八日,交河道行軍大總管侯君集平定高昌,並在高昌設定了西州。

九月九日,因特殊情況赦免西州死刑罪犯。二十一日,在西州設定安西都護府。

冬十月十五日,詔以司空贈河間元王孝恭,以陝東道大行台尚書右僕射贈鄖節公殷開山,以民部尚書贈渝襄公劉政會等功臣在高祖廟配祭。

閏十月二日,駕到同州。十一日,在堯山打獵。十七日,從同州回來。二十三日,吐蕃派遣使者獻黃金器皿一千斤來求婚和親。

十一月一日是朔日,冬至,在圓丘舉行祭祀。

十二月五日,交河道行軍大總管侯君集凱鏇班師。吏部尚書、陳國公侯君集活捉高昌王麴智盛,在觀德殿獻捷,回到宗廟行飲酒慶賀之禮,賜宴飲三日。二十二日,高麗王的世子相權前來朝見。

十五年(641)春正月五日,吐蕃派遣國相祿東贊前來迎接未婚妻。十五日,禮部尚書、江夏王道宗送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十九日,皇上駕到洛陽宮。

三月七日,駕到襄城宮。九日,廢棄襄城宮。

夏四月一日,詔命明年二月在泰山舉行祭祀,有關部門擬定儀禮制度。

五月十二日,并州僧道及老人等上疏極力勸諫,認為太原是皇上基業的依靠,明年登泰山封禪以後,希望時時光臨太原。皇上在武成殿賜予宴飲,因趁機隨意對侍臣道:“朕少時在太原,喜歡眾多的人在一起做弈棋的遊戲,寒來暑往,將近三十年了。”恰巧宴會之中有舊認識皇上的人,互相之間親話舊事以為談笑取樂。因而對他道:“其他人說話,或許有人是當面奉承。你們是朕的老朋友,應以實際情況告訴朕,今天的政事,對百姓如何?人間莫非沒有疾苦嗎?”都上奏道“:今天四海太平,百姓歡樂,這是陛下的力量。臣等只剩殘年,過一天痛惜少一天,但是我們留戀聖朝的恩情教化,不知有疾苦。”因而趁機堅決請求皇上訪問并州。皇上對他們說:“飛鳥過故鄉,留戀徘徊;何況朕在太原起義,終於安定天下,另外太原是我少小遊玩觀賞之地,確是我不能忘記的。泰山封禪完畢,可望與你們相見。”於是按各個等級賜給物品。十六日,百濟王扶餘璋去世。詔令立他的兒子扶餘義慈繼承他的父位,仍舊封為帶方郡王。

六月十八日,詔令天下各州,舉薦學貫古今及孝敬父母尊敬兄長以及稟性淳厚、文章辭采清秀者,都在明年二月一齊集中在泰山。十九日,有彗星入太微垣。二十六日,停止祭祀泰山,避開正殿以思考有何過錯,命令掌管皇上膳食的官員減少膳食。

秋七月十五日,彗星滅。

冬十月三日,在伊闕大檢閱軍隊。四日,駕到嵩陽。十三日,還宮。

十一月五日,廢鄉長。十五日,還京師。十六日,薛延陀率同羅、仆骨、回紇、....、靅之部眾渡過沙漠,在白道川屯軍。命營州都督張儉統率所部軍迫近東邊邊境。兵部尚書李責力為朔方軍行軍總管,右衛大將軍李大亮為靈州道行軍總管,涼州都督李襲譽為涼州道行軍總管,分道以抵禦薛延陀。

十二月一日是朔日,皇上從洛陽宮回來。十七日,李責力與薛延陀在諾真水作戰,大破薛延陀,斬首級三千多個,繳獲馬匹一萬五千匹,薛延陀本人遁逃。李責力接著在五台縣打敗突厥思結,俘獲其男女一千多人,繳獲馬匹一千多匹。

十六年(642)春正月十五日,詔命在京及各州死刑罪犯,流放到西州落戶;流放者未達到先前指定處所者,遷移到西州防邊。兼中書侍郎、江陵子岑文本為中書侍郎,專門主持機密。

夏六月七日,詔命恢復隱王建成為隱太子,改封海陵剌王元吉為巢剌王。

秋七月五日,司空、趙國公長孫無忌為司徒,尚書左僕射、梁國公房玄齡為司空。

九月四日,特進、鄭國公魏徵為太子太師,主持門下省政事如先前一樣。

冬十一月四日,在岐山打獵。九日,派人祭祀隋文帝陵墓。十五日,皇上在慶善宮南門宴請武功未婚之男女。飲酒酣暢,皇上與父老流淚論敘舊事,老人們一個接一個起舞,爭著祝皇上萬壽無疆,皇上為各父老盡一杯酒。十八日,皇上從岐州回來。

十二月二十二日,駕到溫湯。二十三日,在驪山打獵,當時陰氣寒冷昏暗,打獵圍場的警戒士兵沒有了。皇上登高見此情況,想不處罰,恐怕有損軍令,於是回馬入谷而迴避之。

這年,高麗大臣蓋蘇文殺他的君主高武,而立高武兄之子高藏為高麗王。

十七年(643)春正月十七日,右衛將軍、代州都督劉蘭謀反,被腰斬。太子太師、鄭國公魏徵去世。

二月二十八日,詔令圖工在凌煙閣畫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等功臣二十四人像。

三月六日,齊州都督齊王..殺長史權萬紀,典軍韋文振占據齊州守衛自己。詔令兵部尚書李責力、刑部尚書劉德威發兵討伐他們。討伐之兵未到,兵曹杜行敏捉住齊王..投降,於是在內侍省賜齊王..自盡。

夏四月一日是朔日,皇太子有罪,廢為庶人。漢王元昌、吏部尚書侯君集都犯了與太子勾結之罪,處以死刑。七日,立晉王治為皇太子,大赦。賜聚飲三天。八日,中書令楊師道為吏部尚書。十日,加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為太子太師。加司空、梁國公房玄齡為太子太傅。加特進、宋國公蕭王禹為太子太保。加兵部尚書、英國公李責力為詹事,仍舊同中書門下三品。十一日,皇上親自晉見太廟,為廢太子承乾之過錯而謝罪。十四日,魏王泰因罪降爵為東萊郡王。

五月十七日,皇上手詔令舉薦孝廉、秀才和特殊才能之士。

六月一日,是朔日,有日蝕。四日,改葬隋恭帝。十九日,尚書右僕射高士廉請求辭官,詔令以他為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三品。閏六月十一日,薛延陀派遣其兄之子突利設獻馬五萬匹、牛、駝合共一萬,羊十萬隻以求和親,皇上同意。二十九日,遷徙改封東萊郡王泰為順陽王。

秋七月三日,京城謠傳道:“皇上派遣穿狗皮鐵爪的人取人心肝,以祭祀天狗。”互相驚懼。皇上派遣使者到處加以說明撫慰,一個多月才停止謠傳。二十日,司空、太子太傅、梁國公房玄齡因為母喪免職。

八月,工部尚書、鄖國公張亮為刑部尚書,參預朝政。

九月七日,遷徙庶人廢太子承乾到黔州。

冬十月十一日,房玄齡起複本職。

十一月三日,在南郊祭天。六日,賜天下宴飲三天。因為涼州獲得了吉祥的寶石,由於這特殊情況特別赦免了涼州囚犯,並且皇上親自審讀記錄京城及各州關押的囚犯,大多寬恕。

十八年(644)春正月二十七日,駕到溫泉。

夏四月八日,駕到九成宮。

秋八月二十三日,皇上從九成宮回來。二十六日,散騎常侍清苑男劉洎為侍中,中書侍郎江陵子岑文本、中書侍郎馬周同時任中書令。九月,黃門侍郎褚遂良參預朝政。

冬十月一日是朔日,有日蝕。四日,初設定太子司議郎官員。十四日,駕到洛陽宮。安西都護郭孝恪率軍隊消滅了焉耆,活捉了焉耆王突騎支送到了皇上所在的地方。

十一月,車駕到洛陽宮。三十日,命令太子詹事、英國公李責力為遼東行軍總管,從柳城出發,禮部尚書、江夏郡王道宗為副;刑部尚書、鄖國公張亮為平壤道行軍總管,率水軍從萊州出發,左領軍常何、瀘州都督左難當為副。發動天下甲士,招募兵十萬,同時奔赴平壤,討伐高麗。

十二月一日,庶人廢太子承乾死。

十九年(645)春二月十二日,皇上親統六軍從洛陽出發。十七日,詔令皇太子留在定州代管國事;開府儀同三司、申國公高士廉代理太子太傅,與侍中劉洎、中書令馬周、太子少詹事張行成、太子右庶子高季輔五人同掌政務;以吏部尚書、安德郡公楊師道為中書令。贈殷朝比干為太師,諡號曰忠烈,命有關部門對墳墓加土,以表禮敬,修葺祠堂,春秋兩季用豬和羊祭祀,皇上親寫祭文來祭祀他。

三月二十四日,皇上從定州出發,以司徒、太子太師兼檢校侍中、趙國公長孫無忌,中書令岑文本、楊師道跟從前往。

夏四月六日,在幽州城南誓師,因而用酒肉款待六軍而後派遣他們出發。十日,中書令岑文本在軍中去世。二十六日,遼東道行軍大總管、英國公李責力攻破蓋牟城。

五月十日,皇上車駕渡過遼河。十七日,皇上親率精銳騎兵與李責力會合包圍遼東城。藉助大風發火箭,一會兒城上平房及樓房都燒光,然後指揮戰士登城,這才攻克遼東城。

六月二十日,王師到達安市城。二十一日,高麗的大將高延壽、高惠真率兵十五萬來援救安市,以抗拒王師。李責力率兵奮力攻擊,皇上率軍從高峰往下衝鋒,高麗軍隊崩潰,所殺及所俘虜的人數也數不清。高延壽等人率其部眾投降,因而命名皇上所駕到的山為駐馬畢山,刻石紀功,賜天下大飲宴兩天。

秋七月,李責力進軍攻打安市城,到九月不能攻下,於是班師回朝。

冬十月二十一日,王師回到臨渝關,皇太子從定州出迎晉見。二十三日,駐紮在漢武台,刻石以紀功德。

十一月七日,皇上駕到幽州。九日,大大用酒肉款待士兵,凱旋迴軍。

十二月十四日,皇上駕到并州。侍中、清苑男劉洎因為犯罪被賜自殺。

這年,薛延陀真珠田比伽可汗死。

二十年(646)春正月,皇上在并州。十四日,派大理卿孫伏伽、黃門侍郎褚遂良等二十二人,憑藉六條詔令巡察四方,貶黜升降官吏。十七日,因特殊情況赦免并州囚犯,宴請跟從官員及起義首從官員,按照官員等級賜給糧食綢緞和免除賦稅徭役。

三月七日,皇上車駕到京師。二十七日,刑部尚書、鄖國公張亮謀反,被殺。

閏三月一日是朔日,有日蝕。

夏四月三日,太子太師、趙國公長孫無忌,太子太傅、梁國公房玄齡,太子太保、宋國公蕭王禹各人都辭去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的職務,皇上詔令同意。

六月,派遣兵部尚書、固安公崔敦禮,特進、英國公李責力在郁督軍山北擊破薛延陀,前後共斬敵人首級五千餘個,擄獲男女三萬餘人。

秋八月五日,封皇孫忠為陳王。十月,駕到靈州。十一日,駐紮涇陽頓。鐵勒回紇、拔野古、同羅、仆骨、多濫葛、思結、阿跌、契艹必、跌結、渾、斛薛等十一姓少數民族各派遣使者來朝貢,上奏說:“延陀可汗不事奉大國,部落像烏鴉一樣散亂,不知他們到哪裡去了。奴才等各有分得的土地,不能驅逐延陀離去,歸順大唐天子,請求設定漢人官員。”皇上詔命他們在靈州會集。

九月十五日,鐵勒各部落俟斤、頡利發等酋長派遣使者陸續到達靈州者數千人,前來進貢土特產,趁機請求設定官員,都請求大唐皇上封他們為可汗。於是北面蠻夷之邦全部平伏,皇上作五言刻石以記敘此事。二十二日,靈州發生強烈地震,聲音很大。

冬十月,前太子太保、宋國公蕭王禹貶為商州刺史。二十八日,皇上從靈州來。

二十一年(647)春正月五日,開府儀同三司、申國公高士廉去世。十日,詔命明年二月在泰山祭祀天地。二十七日,賜京師宴飲三天。

二月十五日,詔命以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穀梁赤、伏勝、高堂生、戴聖、毛萇、孔安國、劉向、鄭眾、杜子春、馬融、盧植、鄭康成、服子慎、何休、王肅、王輔嗣、杜元凱、范寧等二十一人,代代用他們的書,流傳給公卿王侯之子,從今以後凡在太學有重大事情,都命令他們在孔子廟堂配祭。二十日,皇太子在國學用芹藻一類菜蔬敬先師。

夏四月九日,在終南山上建造太和宮,改為翠微宮。

五月三日,皇上駕到翠微宮。

六月八日,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加授揚州都督。

秋七月十七,在宜君縣之鳳凰谷建築玉華宮。二十六日,皇上從翠微宮歸來。

八月八日,詔令由於河北大水,停止在泰山築壇祭祀天地。十七日,骨利乾國派使者進貢名馬。九月十四日,封皇子明為曹王。

冬十一月二十一日,遷徙改封順陽王泰為濮王。

十二月二十六日,左驍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右驍衛大將軍契艹必何力、安西都護郭孝恪、司農卿楊弘禮為..山道行軍大總管,以討伐龜茲。

這年,墮婆登、乙利、鼻林送、都播、羊同、石、波斯、康國、吐火羅、阿悉吉等邊遠蠻夷之國,都派遣使者前來朝貢。又在突厥之北直到回紇部落之間,設定驛站六十六處,以溝通北面邊遠地區。

二十二年(648)春正月九日,中書令馬周去世。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兼檢校中書令,主持尚書、門下二省之事。十八日,刑部侍郎崔仁師為中書侍郎,參加主持政務。十七日,皇上駕到溫湯。二十七日,回宮。

二月,前黃門侍郎褚遂良重新起用為黃門侍郎。中書侍郎崔仁師除去做官的資格,流放到連州。二日,西面少數民族沙缽羅葉護率眾歸附。以他的俟斤屈裴祿為忠武將軍,兼大俟斤。七日,在結骨設定堅昆都督。二十四日,皇上駕到玉華宮。四日,按等級賜給所經過的地方年紀老大病勢沉重者糧食布匹。二十八日,在華原打獵。

四月四日,沙漠外少數民族為爭奪在草原放馬出了邊界,皇上親自駕臨判斷,這樣以後才都順服。七日,右武候將軍梁建方打擊松外蠻,攻下他的部落七十二處。

五月二十日,右衛率長史王玄策打擊帝那伏帝國,大破之,活捉其國王阿羅那順及王妃、王子等人,擄獲男女一萬二千人,牛馬二萬多匹送到宮闕。皇上命方術之士那羅邇娑婆在金飆門造延長壽命之藥。吐番贊普擊破中天竺國,派遣使者獻上捷報。

六月二十四日,特進、宋國公蕭王禹去世。

秋七月二十四日,司空、梁國公房玄齡去世。

八月一日是朔日,有日蝕。

九月二十一日,黃門侍郎褚遂良為中書令。十月十六日,皇上從玉華宮歸來。

十一月二十一日,眉、邛、雅三州獠造反,右衛將軍梁建方討伐平定了他們。二十三日,契丹帥窟哥、奚帥可度者都率其部屬歸附。以契丹部為松漠都督,在奚部設定饒樂都督。

十二月九日,增設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各二員,大理寺設定平事十名。

閏十二月一日,..山道總管阿史那社爾降服處密、處月,攻破龜茲大撥五十個城,俘虜人口數萬。活捉龜茲王訶黎布失畢而歸,龜茲平定,西域震驚,副將薛萬徹脅迫於闐王伏..信入朝。七日,新羅王派遣他的相國伊贊乾金春秋及其子文王來朝見。

這年,新羅女王金善德死,唐朝派人封立其妹真德為新羅王。

二十三年(649)春正月六日,俘獲龜茲王訶黎布失畢及其相國那利等人,獻到社廟以祭祀土神。

二月十一日,設定瑤池都督府,隸屬安西都護府。十二日,西突厥肆葉護可汗遣使者來朝見唐皇帝。

三月十二日,設定豐州都督府。自從去年冬天不下雨,直到這月十五日才下雨。十七日,大赦。二十三日,命令皇太子在金液門聽政。這月,太陽赤紅但無光。

四月二十五日,皇上駕到翠微宮。

五月十五日,太子詹事、英國公李責力任迭州都督。十八日,開府儀同三司、衛國公李靖去世。二十六日,皇上在含風殿去世,享年五十二歲。遺詔皇太子在靈柩前即位,喪事應採用漢朝制度。保密而不發布喪事。二十七日,派遣老部下將領們率領精銳騎兵跟從皇太子先回京城,調發六府鐵甲衛士四千人,排列在道路兩旁及安化門,加以護從這才進入;剛去世的皇帝乘坐馬車,侍坐官員侍候御駕與往常一樣。二十九日,發布喪事。

六月一日,靈柩放置在太極殿。

八月四日,百官奉上諡號曰文皇帝,廟號太宗。十八日,葬在昭陵。上元元年(674)八月,改上尊號曰文武聖皇帝。天寶十三年(754)二月,改上尊號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史臣道:臣看文皇帝,聰明神武,得志不同一般。選拔人才不結黨,托負大業都人盡其才。所以屈突通、尉遲敬德,從仇敵轉而傾心交結願作心腹;馬周、劉洎,從疏遠的關係而終於委任他們評量人才。終於平定國家,確實是由於這些用人之道。現在我試著論述一下:石基潤濕,白雲興起;蟲子鳴叫,蝗蟲跳躍。即使堯、舜這樣的聖人,不能用木壽杌、窮奇這樣兇惡的人治理平定天下;伊尹、呂尚的賢能,不能輔佐殘暴的君王夏桀、殷紂而使國家昌盛。君臣的良好關係,遭遇是這樣難啊!以至於挖眼、剖心、抽筋、餵蛇,確實是由於遭遇的君王不同啊。憑藉房玄齡、魏徵的才智,不超過孔丘、孟軻,但能夠遵從皇上庇護民眾,這是遇到好的時機啊!

有人說:憑藉太宗的賢德,不被兄弟所愛,不能給兒子以良好的教育,什麼原因呢?曰:是的!舜不能給四個罪人以仁愛,堯不能教育好兒子丹朱,這是先前的歷史記載。正當神堯受讒言的年代,當建成忌妒太宗功績的時候,暫且除去畏懼、威逼,誰還能顧上分崩離析。變故的興起,災禍馬上臨頭,不憂慮傾巢覆滅之禍,難道會考慮“尺布”童謠兄弟手足之情嗎?廢太子承乾之愚昧,聖賢的父親文皇帝也不能改變啊!假若文皇帝自己在兒子中確定繼承人,不在高麗擴大領土,放縱慾望,用人惟才像貞觀初年,聽取意見能像對待魏徵的時候。這樣較之世襲的周武王姬發、周成王,還會有更多的美德;較之漢文帝、漢武帝的寬大胸懷,他們也會感到德行有虧而慚愧。根據文皇帝的一生能當機立斷而不疑惑,能很好地聽取意見,千載以來值得稱讚的,只有文皇帝一人罷了。

贊曰:姬昌、姬發開國,一門有三位聖人。周文姬昌定了周武王的君王地位,兄弟友愛之情便不好了。管叔、蔡叔已經被殺,周成王、周康王的王道才成為正統。貞觀的風氣,到今天人們還歌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