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粵西遊日記五

作者:徐弘祖

初六日 晨餐後,作二詩別鄭、楊諸君。鄭君復強少留,以一詩酬贈焉。遂下山,西南一里入大道,東南一里過南溪橋。南溪之由高峙橋東,有水自西南直上逼西麓,〔繞山東北入漓去,〕石樑跨其上,即所謂南溪也。白龍洞在山椒。累級而上,洞門高漲,西向臨溪,兩石倒懸洞口,豈即所謂白龍者耶?洞下廣列崇殿,仰望不知為〔洞〕。由殿左透級上,得璇室雕飾華麗的宮室如層樓,內有自然之龕,置千手觀音。前臨殿室之上,環瞻洞頂,〔為〕此洞最勝處。從此北向東轉,遂成昏黑。先是,買炬山僧,僧言由洞內竟可達劉仙岩,不必仍由此洞出。及征錢篝火入,中頗寬宏多岐。先極其東隅,上躋一隙,余以為劉仙道也,〔竟〕途窮莫進。又南下一窪,則支竇傍午,上下交錯,余又以為劉仙道也,山僧言:“〔此乃〕護珠岩道,嶮巇xiǎn xī艱難崎嶇莫逾。與其躑躅於杳黑,不若出洞平行為便。”時所齎茅炬已浪爇垂盡,乃隨僧仍出白龍。下山至橋,望白龍之右復有洞盤空,而急於劉岩,遂從橋東循山南東轉,則南面一崖,層突彌聳,下亦有竅旁錯,時交臂而過。忽山雨復來,乃奔憩崖下,躋隙坐飛石上,出胡餅啖之。〔雨簾外窺,內映乳幕,〕仙仙乎有凌〔雲〕餐霞之想。久之雨止,〔下〕岩,轉岩之東,則劉仙岩在是矣。〔岩〕與白龍洞東西分向,由山南盤麓而行,相去不過一里,而避雨之岩正界其中,有觀在岩下。先入覓道士炊飯,而道枕未醒,有童子師導從觀右登級,先穿門西入,鏇轉逾門上,復透門出,又得一岩,東南向,中看三仙焉,則劉仙與其師張平叔輩也。又左由透門之上,再度而北,又開一岩,中置仙妃,岩前懸石甚巨,當洞門,若樹屏,若垂簾。劉仙篆雷符於上岩右壁,又有寇忠愍mǐn準大書,俱余所(欲)得者。〔予至岩,即周覽各竇。詢與白龍潛通處,竟不可得。乃知白龍所通,即避雨岩下竇,導僧所云護珠岩是也。〕時雨復連綿不止,余仍令顧仆隨童子師下觀,覓米自炊。余出匣中手摹雷符及寇書,而石崖歌則,石雨淋漓,抵暮而所摹無幾。又令靜聞抄錄張、劉二仙《金丹歌》,亦未竟。又崖間鐫劉仙《養氣湯方》及唐少卿《遇仙記》未錄,遂宿觀。道士出粥以餉。中夜大雨,勢若倒峽。

劉仙名景,字仲遠,乃平叔弟子,各有《金丹秘歌》鐫崖內,又有《俞真人歌》在洞門崖上,半已剝落,而《養氣湯方》甚妙,唐少卿書奇,俱附鐫焉。

初七日 雨滂沱不止。令顧仆炊飯觀中。余與靜聞冒雨登岩,各完未完之摹錄。遂由玉皇祠後,尋草中伏級,向東北登山。草深雨濕,裡衣沾透,而瞻顧岩石,層層猶不能已。而童子師追尋至岩中,顧不見客,高聲招餐,余乃還飯寺中。飯後,道士童師導由穿雲岩。其岩〔在〕上岩東南絕壁下,洞口亦東南向。其洞高穹爽朗,後與左右分穿三竅,左竅旁透洞前,後與右其竅小而暗,不暗行也。洞內鐫《桂林十二岩十二洞歌》,乃宋人筆。余喜其名,欲錄之,而高不可及。道士取二梯倚崖間,緣緣分錄,錄完出洞。洞右有文昌祠,由其而東過仙人足跡。跡在石上,比余足更長其半,而闊亦如之,深及五寸,指印分明,乃左足也。其側石上書“仙跡”二字,“跡”字乃手指所畫,而“仙”字乃鑿鐫成之者。由跡北上,即為仙跡岩。岩在穿雲東北崖之上,在上岩東隅,洞口亦東南向,外亦高朗,置老君像焉。其內乳柱倒垂,界為兩重,〔若堂皇之後,屏列窗欞,分內外室者。〕洞岩穿竇兩岐,俱不深,而玲瓏有餘。

徘徊久之,雨霏不止,仍從仙跡石一里,抵觀前。別道士童師,遂南行〔二里,出〕十里舖。〔鋪在鬥雞西,郡往平樂大道。〕由鋪南進靈懿石坊,東向岐路,入一里,北望穿山,隔江高懸目竇,昔從北顧,今轉作南瞻,空濛雨色中,得此圓明,疑是中秋半晴半雨也。再前,望崖頭北隅梳妝檯下,飛石嵌江,剜成門闕,遠望之,較水月似小,而與雉山石門,其勢相似。然急流涌其中,蕩漾尤異,倏忽之間,上見圓明達雲,下睹方渚嵌水,瞻顧之間,奇絕未有。共一里,東至崖頭廟。其山在雉山之南,乃城南第三重當午之案也。灕江西合陽江於雉山,又東會拖劍水及灕江支水於穿山,奔流南下,此山當其沖。山不甚高,而屹立扼流,有當熊之勢。西向祀嘉應妃,甚靈,即靈懿廟。宋嘉定間加封嘉應善利妃。其北崖有亭,為梳妝檯,下即飛崖懸嵌,中剜成門處,而崖突波傾,不能下瞰,但見回浪躍瀾,漩石而出,時跫qióng腳步聲然有聲耳。坐久之,返廟中。由其後入一洞,其門西向。穿門歷級下,其後岈然通〔望〕,有石肺垂洞中,其色正綠,疊覆田田荷葉相連的樣子,是為荷葉洞。穿葉底透山東北,即通明之口也,灕江復瀠其下。由葉前左下,東轉深黑中,其勢穹然,不及索炬而入。初,余自雉山僧聞荷葉洞之名,問之不得其處,至是拭崖題知之,得於意外,洞亦靈幻,不負雨中躑躅。廟中無居人,賽神攜火就崖而炊,前後不絕。其東北隅石崖插江,山名“淨瓶”以此,須泛舟沿流觀之,其上莫窺也。

仍二里出大道,傍十里舖,〔經白龍洞,北隨溪探前所望白龍左洞,則玄岩也。岩東向,洞門高聳。下峽,由南腋東入上洞;東登必由北奧,俱崇深幽邃,無炬不能遐歷遠遊。洞前乳柱繽紛,不減白龍。上鐫“玄岩”,字甚古。出洞,〕飯而雨霽。五里入寧遠門,南門。返寓,易衣浣污焉。

初八日 晨餐後,市石於按察司東初暘yáng王孫家,令顧仆先攜三小者返寓,以三大者留為包夾焉。余遂同靜聞里半出北門,轉而東半里,北入支徑,過一塘,遂登劉岩山。先有庵在山麓,洞當其後,為劉岩洞。洞門西向,東下淵黑,外置門為藏蔞lóu一種草木植物之所。此岩以劉姓者名,與城南劉仙同名實異也。由洞右躋危級而上,是為明月洞。其洞高綴危崖之半,上削千尺,下臨重壑,洞門亦西向。僧白雲架佛閣於洞門之上,層疊倚岩,有飛雲綴空之勢。洞在閣下,東入岈然,然昏黑莫辨,無甚奇。出洞,覓所謂望夫山。山在其北,猶掩不可睹。乃飯而下,崖半見北有支徑,遂循崖少北,復見一洞西向,其門高懸,為僧伐木倒架,縱橫洞前,無由上躋。方徘徊間,而白雲自上望之,亟趨而下,慫恿引登。梯疊門而上,一石當門樹屏;由其左透隙,則宛轉玲瓏;逾石脊東下,穹然直透山腹;辟門東出,外臨層崖,內列堂奧,憑空下瞰,如置身雲端也。洞門乳柱縱橫,徑竇逆裂,北有一徑高穹下墜,東轉昏黑,亦有門東出,暗不復下。復與白雲分踞石脊之中,談此洞靈異。昔其徒有不逞者,入洞迷昧,不知所往。白雲遍覓無可得,哀求佛前。五日,復自洞側出,言為神所縛,將置之海,以師乞免貰通赦之。然先是覓洞中數遍,不知從何出也。此間東西透豁,而有脊有門中界之。〔不若穿山、疊彩、中隱、南峰諸洞,擴然平通,下望明餃,內無餘奧也。〕

下洞,別白雲。仍一里,西過北門,門西峰當面起,削山為城。循其北麓轉西北城角,下盤層石,上削危城。其西正馬留山東度之脈;其南瀕城為池,南匯與涼水洞橋新西門外。而南入陽江;其北則窪匯山塘,而東淺於虞山接龍橋下者。《志》所稱始安嶠當在其處也。《志》又有冷水洞,在城東,而曾公岩名冷水,而此又有冷水焉。涼水洞橋北,滿堂皆蓮花,香艷遠暨,亦勝地。涼水洞在新西門外。北門在兩山夾中,東西二峰峭豎而起,東峰俗稱為馬鞍,西峰俗呼為真武。東峰疑即鎮南峰,《志》言有唐人勒石,尚未覓得。西峰南麓,王陽明祠。因之為城,鎖鑰甚壯。然北城隨山南轉,故北隅甚狹,漸迤而南,則東西開擴矣。

余少憩城外西北角盤崖之上,鏇入北門,西謁陽明祠。復東由大街南行,則望洞西岩之穴正當明處,若皎月高懸焉。又南,共一里,至《桂嶺碑》側,西向瀕城,復得一山,則華景洞在焉。洞門東向,前有大池,後倚山,則亦因為西城者。洞前岩平朗,上覆外敞,其南昔有樓閣,今俱傾圮莫支,僧移就岩棲焉。岩後穿穴為門,其內崡岈,分而為三:南入者,窪暗而邃;西透者,昔穿城外,因為城門,後甃井石塞而斷焉,北轉者,上出若前,下履飛石,東臨岩上。崖有舊鐫一,為開慶元年手敕,乃畀其鎮將者。開慶不知是何年號,其詞翰俱為可觀。而下有謝表井跋,則泐lè裂開不能讀矣。已復出至前岩,僧言由洞左攀城而上,山之絕頂有《諸葛碑》。余從聞異之,亟西登城陴pí女牆,乃循而南登,已〔從石萼〕叢錯中攀躋山頂。此頂當是寶積山。《志》言寶積與華景相連,上有危石怪木,當今又為臥龍山,想一山而南北異名耳。頂南荒草中有兩碑,一為成化間開府孔鏞撰文,一為嘉靖間閫帥俞大酞修記。皆言此山昔名臥龍,故因而祀公,以公德業在天下,非以地拘也。今頂祠已廢,更創山麓。從其上東俯宮衢,晚煙歷歷,西瞰濛緒,荷葉田田,近則馬留山倒影,遠則侯山諸峰列翠,雖無諸葛遺蹤,亦為八桂勝地。其側崖棘中,有百合花一枝,五萼,甚鉅,因連根折之,肩而下山,即為按察司後矣。薄暮,共二里,抵寓。

初九日 余少憩寓中。上午,南自大街一里過樵樓,市扇欲書《登秀詩》贈紺谷、靈室二僧,扇無佳者。乃從縣后街西入宗室廉泉園。廉泉丰儀修整,禮度謙厚,令童導遊內園甚遍。園在居右,後臨大塘,遠山近水,映帶頗盛,果樹峰石,雜植其中,而亭榭則雕鏤繢飾,板而無紋也。停憩久之。東南一里,過五嶽觀。又一里,出文昌門,乃東南門也,南溪山正對其前。轉若一指,直上南過石粱,〔梁下即陽江北分派。〕即東轉而行,半里,過桂林會館,又半里,抵石山南麓,則三教庵在焉。庵後為右軍崖,即方信孺結軒處。方詩刻庵後石崖上,猶完好可拓。其山亦為漓山,今人呼為象鼻山,與雉土人藏簍其中也。洞不甚寬廣,昔直透東北隅,今其後竅已疊石掩塞。循石崖東北,遂抵灕江。乃盤山溯行,從石崖危嵌中又得一洞,北向,名南極洞。其中不甚深。出其前,直盤至西北隅,是為象鼻岩,而水月洞現焉。蓋一山而皆以形象異名也。飛崖自山頂飛跨,北插中流,東西俱高剜成門,陽江從城南來,流貫而合於漓。上既空明如月,下復內外瀠波,“水月”之稱以此。而插江之涯,下跨於水,上屬於山,中垂外掀,有卷鼻之勢,“象鼻”之稱又以此。水洞之南,崖半又辟陸洞。其崖亦自山頂東跨江畔,中剜圓竅,長若行廊,直透水洞之上,〔北踞竅口,下瞰水洞,〕東西交穿互映之景,真為勝絕。宋范石湖作銘勒竅壁以存。字大小不一,半已湮泐消蝕隱沒和裂斷,此斷文蝕柬,真可與范銘同珍,當覓工拓之,不可失也。時有漁舟泊洞口崖石間,因令棹余繞出洞外,復穿入洞中,兼盡水陸之觀。

乃南行一里,渡灕江東岸,又二里抵穿山下。其山西與鬥雞山相對。〔鬥雞在劉仙岩南,崖頭山北,灕江西岸瀕江之山也。東西夾漓,怒冠鼓距,兩山當合名鬥雞,特東山透明如圓鏡,故更以穿山名之。〕山之西又有一峰危立,初望之為一,抵其下,始見豎石下剖,直抵山之根,若岐若合,亭亭夾立。蓋山以脆薄飛揚見奇也,土人名為荷葉山,殊得之也。穿山北麓,嘉熙拖劍之水直漱崖根,循山而南,遂與漓合。余始至其北,隔溪不得渡。望崖壁危懸,洞門或明或暗,紛紛錯列,即渡亦不得上。乃隨溪南行,隔水東眺,則穿岩已轉,不睹空明,而山側成峰,尖若豎指矣。又以小舟東渡,出穿山南麓,北面而登。撥草尋磴,登一岩,高而倚山半,其門南向,〔疑〕即穿岩矣。而其內乳柱中懸,瓊楞層疊,殊有曲折之致。由其左深入,則漸窪而黑,水匯於中。知非穿岩,乃出。由其右復攀躋而上,則崇岩曠然,平透山腹,徑山十餘丈,高闊俱五六丈,上若卷橋,下如甬道,中無懸列之石,故一望通明。洞北崖右有鐫為“空明”者,由其外攀崖東轉,又開一洞,北向與穿岩並列,而後不中通,內分層竇,若以穿岩為皇堂,則此為奧室矣。〔其東尚有三洞門,下可望見,至此則峭削絕徑。〕穿岩之南,其上復懸一洞,南向與穿岩疊起,而後不北透,內列重幃,若以穿岩為平台,則此為架閣矣。憑眺久之,仍由舊路東〔下匯〕水岩。將南抵山麓,復見一洞,門亦南向,而列於匯水之東。其內亦有支竅,西入而隘黑無奇。時將薄暮,遂仍西渡荷葉山下。北二里,過河舶所,溯灕江東岸,又東北行三里,渡浮橋而返寓。

初十日 余憩寓中。上午,令取前留初暘所裹石,內一黑峰,多斧接痕。下午,復親攜往換,而初暘觀戲王城後門,姑以石留其家。遂同靜聞以所書詩扇及岳茗齎送紺谷。比抵王城後門,時方演劇,觀者擁列門闌,不得入。靜聞袖扇茗登懺壇。適紺谷在壇,更為訂期十三〔日〕。余時暴日中暑甚,不欲觀戲,急托闌內僧促靜聞返,乃憩寓中。

譯文

初六日早餐後,作了兩首辭別鄭、楊諸君。鄭君又強逼著稍作停留,用一首詩回贈給我。於是下山,向西南一里走上大道,往東南一里過了南溪橋。南溪的山高高聳立在橋東,有水流自西南流來一直向上逼近西麓,繞到山的東北流入灕江去,石橋跨在水上,就是所謂的南溪了。白龍洞在山頂。沿層層台階上去,洞口高張著,朝向西邊面臨溪流,兩塊岩石倒懸在洞口,莫非就是所謂的白龍嗎?洞下排列著許多高大的殿宇,抬頭望去不知道是山洞。由殿左通過台階上去,走到一處雕飾華麗的殿堂,如同高樓,裡邊有自然形成的石完,安放著千手觀音。站在前邊面臨殿堂之上,環顧洞頂;是此洞最優美之處。從此往北轉向東,便變得昏黑下來。這之前,向山中的和尚買火把,和尚說由洞內一直走可到達劉仙岩,不必仍從此洞出來。到拿出錢買火把點亮後進洞,只見洞中十分寬闊宏大,岔洞很多。首先走到洞內東隅的盡頭,上登一條裂縫,我以為是去劉仙岩的路了,路竟然斷了無法前進。又向南走下一個窪坑,就見旁洞四通八達,上下交錯,我又以為是去劉仙岩的路了,山上的和尚說:“這是去護珠岩的路,艱險崎嶇無法通過。與其徘徊在深黑之中,不如出洞在平地走更為方便些。”此時帶著的茅草火把已經白白地將要燒盡,只好跟隨和尚仍然出了白龍洞。下山走到橋邊,望見白龍洞的右邊又有個洞盤在高空,但急著去劉仙岩,便從橋東頭沿南面的山向東轉,就見南面有一座石崖,層層突起更加高聳,下邊也有洞穴四處交錯,時時擦肩而過。忽然山雨再次降臨,便跑到石崖下休息,登上裂縫坐在飛突的岩石上,拿出燒餅來吃。向外看去是一層雨簾,裡邊如映照著乳白色的篩幕,仙仙然使人有騰雲駕霧吞吐雲霞的想法。很久雨才停,下了岩洞,轉到岩洞的東邊,劉仙岩就在這裡了。劉仙岩與白龍洞分一個朝東,一個朝西,由山南繞著山麓走相距不超過一里,而避雨的那個岩洞正隔在當中,有個道觀在岩洞下,先進去找道士做飯,可道士睡在床上未醒,有個道童領著從道觀右側登台階上去。先穿過洞口往西進去,隨即轉來轉去爬到洞口上方,又鑽出洞,又找到一個岩洞,洞口向東南,洞中安放著三位神像,就是劉仙人與他的師傅張平叔等人了。又向左宙鑽出來的那個洞口的上方,再越到北邊,又開有一個岩洞,洞中放置著仙妃像,洞前懸著的岩石十分巨大,擋在洞口,像豎立的屏風,似下垂的門帘。在上洞右壁劉仙人用篆字刻有雷符,又有寇忠憨公〔寇準〕的大字,都是我所想要得到的東西。我來到劉仙岩,立即遍覽了各個洞穴。詢問與白龍洞暗中相通之處,始終找不到。這才知道白龍洞通著的,是避雨那個岩洞的下洞,也就是導遊的僧人所說的護珠岩了。此時雨又連綿不停地下起來,我仍舊命令顧仆隨道童下到道觀中,找米自己做飯。我拿出匣子中的紙筆親手摹拓雷符及寇準的字,但石崖傾斜,石壁上雨水淋漓,到天黑時都沒有摹好多少。又命令靜聞抄錄張、劉二位仙人的《金丹歌》,也沒有抄完。另外崖壁間鐫刻著劉仙人的《養氣湯方》及唐少卿的《遇仙記》,沒有抄,只好就住在道觀中。道士拿出稀粥來給我們吃。半夜下大雨,雨勢如山峽崩塌下來。

劉仙人名叫劉景,字仲遠,是張平叔的弟子,各人都有《金丹秘歌》鑿刻在崖壁上,又有《佘真人歌》在洞口的崖壁上,一半已經剝落,而《養氣湯方》十分奇妙,唐少卿的字很罕見,都附帶刻在壁上。初七日大雨澇沱不止。命令顧仆在道觀中煮飯。我與靜聞冒雨登上岩洞,各人完成未摹完的崖刻。於是從玉皇祠後,找到草中隱伏著的石階,向東北登山。草深雨濕,內衣都濕透了,可環視左右的岩石,一層層的仍見不到頭。而道童追尋我們來到岩洞中,四顧不見客人,高聲招喚我們去用餐,我便返回寺中吃飯。飯後,道士與道童領路游穿雲岩。這個岩洞在上岩東南的絕壁上,洞四也是朝東南。岩洞高高彎隆起,高爽明朗,後面與左右兩邊分別通著一個洞穴,共三個,左邊的洞穴從旁邊通到洞前,後面與右邊的洞穴又小又暗,無法在黑暗中前行、洞內刻有《桂林十二岩十二洞歌》,是宋代人的筆跡。我喜愛它的名字,打算抄錄它,可是太高夠不到;道士取來兩把梯子靠在崖壁上,分頭順著抄錄,抄完出洞。洞右有個文昌祠,由它前面往東經過仙人足跡言腳印在岩石上,比我的腳掌還長那么一半,而且寬處也是這樣,探達五寸,指頭印清清楚楚,是左腳。它側面的石頭上寫著“仙跡”兩個字聲跡”字是用手指劃出來的,可“仙”字是鑿刻成的。由腳印往北上去,就是仙跡岩。岩洞在穿雲岩東北的山崖之上、在上岩的東隅,洞口也是朝向東南,外邊也很高大明朗,在洞中放置了老君像。洞內鐘乳石柱倒垂,分隔為兩層,好像是衙門大堂的後邊,陳列著窗格狀的屏風,分隔成內、外室的樣子。洞中岩石上通著兩岔洞,都不深,可玲瓏小巧有餘。徘徊了很久,雨霏霏不止,仍從仙跡石走一里,到達道觀前。告別了道士和道童,‘就向南行二里,到了十里舖。十里舖在鬥雞山西邊,在府城通往平樂府的大道上。由鋪南走進靈鼓石坊,向東走上岔路,深入一里,朝北望穿山,隔著江流高懸著一個眼睛一樣的洞穴,以前從北面看,今天轉到南邊觀看,在這空檬雨色之中,見到這個明亮的圓洞,懷疑是在中秋節的半晴半雨之時了。再往前走,望見崖頭北隅的梳妝檯下,飛石嵌入江中,劍成門網,遠望它,比水月洞似乎小些,可與堆山的石門,氣勢相似。然而急流奔涌在石門中,蕩漾之狀尤其奇異,忽然之間,往上看見明亮的圓洞直達雲霄,向下看方方的小洲嵌入水中,顧盼之間,奇絕的景致從未有過。共行一里,往東來到崖頭廟。此山在難山的南面,是城南第三重正南的案山。灕江往西在堆山與陽江合流,又向東在穿山會合拖劍江及灕江的支流,往南奔流而下,此山正當江流的要衝。山不怎么高,可屹立於此扼住江流,有迎面擋熊的氣勢。有廟向西,供奉嘉應妃,十分靈驗,就是靈爵廟。〔宋代嘉定年間(1208-1224)加封為嘉應善利妃。〕廟北的山崖上有亭子,是梳妝檯,下邊就是飛崖懸空下嵌,中間卿空成門洞的地方,山崖突起波濤傾注,不能往下俯瞰,只見回浪躍瀾,迴旋的水流從石門中鏇轉而出,不時發出腳步聲一樣的聲音。坐了根久,返回廟中。由廟後進入一個洞,洞口向西。穿過洞口沿台階下去,那後面十分深遠,四處都望得見,有肺葉狀的岩石垂在洞中,石色純綠,層層疊疊覆蓋下來,似荷葉相連,這就是荷葉洞。穿過荷葉底下鑽到山的東北面,就是透入亮光的洞口了,灕江重又瀟繞在山下。由荷葉前往左下走,向東轉入漆黑之中,洞勢彎隆,來不及找火把進去了。起初,我從堆山的僧人那裡聽到荷葉洞的名字,詢問他又不知道它的位置,來到這裡擦拭崖壁上的題記知道是這裡,得之於意料之外,山洞也靈光變幻,不辜負在雨中來回走了一趟。廟中無人住,參加賽神的人帶著火種來就著石崖燒飯,前後不斷。廟東北隅的石崖插入江中,山的名字“淨瓶”就是由此得名,必須乘船沿著江流觀覽它,在上面是無法窺視的。仍舊二里走上大道,從十里舖旁過,經過白龍洞,向北順著南溪去探先前所見白龍洞左邊的洞,就是玄岩了。岩洞向東桐口高聳。下到峽中,由南邊的山側向東進入上洞;向東上登必定要經由北面的深洞,全都高深幽遠,沒有火把不能遠遊。洞前的鐘乳石柱繽紛交呈,不比白龍洞差。上邊刻著“玄岩”,字寫得十分古樸。出洞後,吃過飯後雨停了。走五里進了寧遠門,〔南門。〕返回寓所,換衣服洗去污垢。

初八日早餐後,到按察使司東側王孫朱初腸家買石頭,命令顧仆先一步帶著三塊小的返回寓所,把三塊大的留下為我用夾板包裝好。我於是同靜聞走一里半出了北門,轉向東行半里,向北走上岔開的小徑,路過一個水塘,於是上登劉岩山。先有座寺庵在山麓,洞正位於庵後,是劉岩洞。洞口向西,往東下去是漆黑的深淵,外邊安了門作為收藏簍嵩的地方。這個岩洞是因姓劉的人得的名,與城南的劉仙岩同名而實際上是不同的。由洞右登高高的石階上去,這是明月洞。這個洞高高點綴在高崖的半中腰,上面陡削有千尺高,下臨重重深壑,洞口也是向西。白雲和尚在洞口之上架設了佛閣,層層疊疊靠著岩石,有飛在雲上點綴在天空的氣勢。洞在佛閣下,向東走進去十分深邃,但是昏黑得無法辨清東西,沒有什麼奇特之處。出洞來,尋找所謂的望夫山。山在洞的北面,仍然被擋住不能看見。使吃了飯下山,在山崖半腰看見北邊有條岔開的小徑,就沿著山崖稍往北走,又見到一個山洞向西,洞口高懸,僧人砍伐樹木,縱橫交錯地倒架在洞前,無從上登。正在徘徊之間,白雲從上邊望見了,連忙趕下來,鼓勵並領我們上登。用梯子一層層上到洞口,一塊岩石擋在洞口,像豎立的屏風;由岩石左側穿過石縫,則彎彎曲曲玲瓏精緻;越過石脊向東下走,十分深廣,直通到山腹之中;從東邊張開的洞口出來,外邊下臨層層山崖,洞內羅列著深深的殿堂‘;凌空下瞰衝口置身於雲天之上。洞口鐘乳石柱縱橫排列,迸裂的縫隙徑穿石洞,北邊有一條通道,從高高隆起的崖上深墜下去,轉向東洞昏黑下來,也有洞口往東出去,因為太暗不再下走。又與白雲分別坐在石脊的中間,談論此洞的靈異之處。以前他的徒弟中有個迷胡的人,進洞神智迷亂,不知到什麼地方去了。白雲四處尋找無法找到,在佛前哀求。五天后,那徒弟又從洞旁出來,說是被神捆綁起來,將要投入苦海,因為師傅乞求免罪才赦免了他。然而在這之前在洞中尋找了幾遍,不知是從何處出來的。洞的東西兩頭透亮開闊,有道石脊有個石門隔在中央,不像穿山、疊彩山、中隱山、南峰各山諸洞,十分空闊,平敞柑通,向下望去,明亮皎潔,裡邊沒有其他隱秘之處了。

由洞中下來,告別了白雲。仍然走一里路,往西經過北門,城門西邊的山峰迎面聳起,辟山築起城牆。沿著山的北麓轉到城牆的西北兔,下面盤踞著層層岩石,上面聳立著高峻的城牆。它的西面正是馬留山往東延伸的山脈;它的南面瀕臨城牆處是護城河,往南與涼水洞橋〔在新西門外。〕之水會流再向南流入陽江;它的北面側低洼匯水,成為群山環繞的水塘,而東邊比虞山龍橋下的水塘淺。志書所稱的始安嬌應當就在那個地方了。〔志書中又記有冷水洞。在城東,可曾公岩也叫冷水洞,而此處又有個冷水洞靂涼水洞橋北邊了滿塘都是蓮花,香艷遠及,也是一處景色優美的地方。涼水洞在新西門外。〕北門在兩座山相夾之中,東西兩座山峰陡峭地豎起,〔東峰俗稱為馬鞍山,西峰俗稱為真武岩。東峰懷疑就是鎮南峰,志書上說有唐代人刻的石碑,還沒有找到。西峰的南麓,有王陽明祠。〕順著山勢築城,是軍事要地,極其雄壯。不過北面的城牆隨著山勢轉向南,所以城北隅十分狹窄,漸漸透巡向南,則東西方向就開闊起來了。

我在城外西北角盤踞的石崖上稍作休息,隨即進入北門,向西去拜渴了王陽明祠。再向東經由大街往南行,就望見洞西岩的洞穴正好位於透出亮光的地方,如皎潔的明月高懸著。又向南,共一里,來到《桂嶺碑》側邊,向西走近城牆,又見到一座山,就見華景洞在這裡。洞口向東,前邊有個大水池,後面靠山,便也是順著山勢建西面的城牆。洞前部岩洞平坦明亮,上面有岩石覆蓋著,外邊寬敞,洞南從前有樓閣,今天全部倒塌了,沒有任何支撐物,僧人搬到岩洞中棲身。岩洞後面穿穴為洞門,洞內十分幽深,又分為三個洞:向南進去的,低洼黑暗而深邃;往西穿去的,從前通到城外,因而作為城門,後來用石塊砌起來塞斷了;轉向北的,往上出岩前,腳下踩著飛突的岩石,在岩洞上方向東俯視。崖壁上有舊時的刻石一塊,是開慶元平皇帝的親筆語書,是賜給他鎮守邊地的大將的d開慶不知是什麼年號,詔書的詞章文采都值得觀賞。而下邊有謝恩的奏章與跋文,卻剝落得不能讀了。不久又出到前邊的岩洞來,和尚說從洞左沿城牆攀登上去,山的絕頂之上有《諸葛碑》)。我聽了他的話很驚奇,急忙往西登上城牆上的女牆,就沿著城牆往南上登,不多一會兒,從花尊般成叢錯雜的岩石中攀登到山頂。〔這處山頂應該是寶積山。志書上記載寶積山與華景山相連,山上有許多高石怪樹,當今又稱為臥龍山,想來是一座山而南北兩面名稱不同罷了。〕山頂南邊的荒草中有兩塊碑,一塊是成化年間(1465-1487)開府孔鋪撰寫的碑文,一塊是嘉靖年間總兵俞大酞撰修的碑記。都是說,此山從前名叫臥龍山,所以就在這裡祭祀諸葛亮先生,因為先生的功德勳業遍天下,不能拘泥於地區。今天山頂的祠堂已經廢棄了,重新建在山麓。從山頂上向東俯視宮室街道,傍晚炊煙歷歷在目,往西鳥瞰空潦中的小洲,荷葉田田,近處就是馬留山的倒影,遠處則是侯山諸峰遍環翠色,雖然沒有諸葛亮的遺蹤,也算是桂林府的勝地。山頂側面山崖上的荊棘中,有一枝百合花,有五朵花沂反大,因而連根折了它,扛在肩上下山來,馬上就是按察使司後面了。傍晚,共走二里,到達寓所。

初九日我在寓所中稍作休息。上午,往南自大街走一里過了誰樓,買扇子打算寫《登秀詩》贈給鉗谷、靈室二位僧人,沒有好扇子。於是從臨桂縣衙的后街向西走入王族廉泉的花園。〔廉泉的體態豐滿,容貌英俊整潔,禮貌氣度謙遜忠厚,命令書童領路遊覽內園極為周遍。〕園子在居室的右方,後邊臨近大水塘,遠山近水,互相映襯,十分優美,果樹石峰,雜亂地種植在園中,可亭台樓榭卻雕鏤繪飾,搞得很呆板而花紋沒有特點。停下休息了很久。往東南一里,過了五嶽觀。又一里,走出文昌門,就是東南方的城門,南澳山正面對城門前。轉過好像一指寬的地方,直接上橋向南過石橋,橋下就是陽江在北邊分出的支流。馬上轉向東行,半里,過了桂林會館,又走半里,抵達石山南麓,就有三教庵在這裡。庵後是右軍崖,就是方信孺建造書齋的地方。方信孺的詩刻在庵後的石崖上,還保存完好可以摹拓。此山也是漓山認現在的人稱為象鼻山,與難山的漓山,一座在彼一座在此,不知應當偏袒誰貶低誰。山的東南隅,也有洞向南,就在庵旁,但設了柵欄加了鎖,這是因為當地人在洞中收藏萎嵩。洞不怎么寬廣,從前一直通到東北隅,現在它的後洞已砌上石塊堵塞起來。沿石崖往東北走,便抵達灕江邊。於是繞著山溯江行,在高高嵌入江中的石崖上又見到一個洞,洞口向北,名叫南極洞。洞中不怎么深。出來到洞前,一直繞到西北隅,這是象鼻岩,而水月洞出現在這裡。原來這一座山便都是由於形狀相象而名稱不同……飛崖自山頂飛跨而下,向北插在江流之中,東西兩面都高高地劍空成為石門,陽江從城南流來,從門中穿流而過又與灕江合流。上邊既是中空明亮有如月亮,下邊又在內外瀟洞著水波,“水月”的名稱就因此而得。而插入江中的石崖擴下邊跨在水中,上面連著山,中部下垂外側舉起,有捲起鼻子的氣勢,“象鼻”的名稱又是因此而得。水洞的南面,石崖半中腰又開有一個陸洞。那石崖也是從山頂向東跨到江畔,中間宛成圓洞、長長的好像走廊,直通到水洞之上,向北坐在洞側,下瞰水洞、東西兩面相通互相掩映的景色,真是優美絕頂二宋代范石湖作有碑銘刻在洞壁上以便存世。字的大小不一致,一半已經磨滅脫落,這一處斷缺蝕壞的銘文,真與范成大的銘記同樣珍貴,應當找工匠來摹拓它,不可錯過了。此時有漁舟停泊在洞口的崖石間,就叫他載著我繞出洞外,再穿進洞中,兼帶盡覽水陸的景觀。

於是向南行船一里,渡到灕江東岸,又走二里抵達穿山下。此山與西面的鬥雞山相對。鬥雞山在劉仙岩南邊,崖頭山的北邊,是灕江西岸瀕江的山。兩座山在東西兩面夾住灕江,雞冠怒張,雞爪凸起,兩座山應當合起來叫鬥雞山,只不過東面的山中空透亮如同圓圓的鏡子,所以另外用穿山來命名它。山的西側又有一座山峰矗立,乍一望以為是一座山,到達山下,才見到豎起的石峰向下剖開,直達山峰的根部,如分如合,高高地相對聳立。原來此山是以脆薄飛揚見奇的,本地人起名叫荷葉山,這是非常恰當的。穿山的北麓,嘉熙橋下流來的拖劍江水直接沖刷著山崖的根部,沿著山往南流,於是與灕江合流。我起初來到江北,隔著溪流不能渡過去。望見崖壁高懸,洞口或明或暗,紛紛錯雜羅列,即使是渡過去也不能上去。於是順著溪流往南行,隔著溪水向東眺望,就見穿岩已轉換了方位,看不到中空明亮之處,而山的側面形成峰,尖尖的好像是豎起的手指頭了。又乘小船渡到東岸,來到穿山南麓,向北上登。撥開草叢找到石橙,登上一個岩洞,洞高高地斜靠在半山腰,洞口向南,懷疑就是穿岩了。而洞內鐘乳石柱懸垂在當中,瓊玉般的石棱條層層疊疊,頗有些曲曲折折的景致。從洞壁左側深入進去,便漸漸下窪並黑下來,水積在其中。明白這不是穿岩,便出來。由洞右再次攀登,就見高大的岩洞十分空曠,平平地穿透山腹,徑直穿過山十多丈,高處寬處都有五六丈,上方似拱橋,下邊如雨道,中間沒有懸掛羅列的岩石,所以一眼望去通明透亮。洞非邊右側的崖壁上鑿有“空明”二字。由洞外攀著山崖向東轉,又開有一洞,向北,與穿岩並列,可後部中間不通,洞內分出層層洞穴,如果把穿岩比喻為寬敞的殿堂,那么此洞就是幽深的內室了。它東邊還有三個洞口,從下面可以望見,來到這裡卻峻峭陡削沒有路。穿岩的南邊,洞上又高懸著一個洞,向南,與穿岩重疊著高張而起,可後部不向北方穿透,洞內岩石如羅列著的重重篩帳,如果把穿岩比作平台,那么此洞就是高架起來的樓閣了。憑眺了許久,仍經原路向東下到積水的岩洞。將要往南抵達山麓時,又見到一個洞,洞口也是向南,但位於積水岩洞的東面。洞內也有旁洞,向西進去後又窄又黑,無奇特之處。此時將近傍晚,於是仍然向西渡到荷葉山下。往北行二里,路過河舶所,溯灕江東岸,又向東J晰三里,過浮橋後返回寓所。初十日我在寓所中休息。上午,叫顧仆去取前天留在朱初腸處包裹的石頭,內中有一塊黑峰石,有許多斧鑿粘接的痕跡。下午,又親自帶著石頭前去調換,可朱初腸到王城後門去看戲去了,暫且把石頭留在他家。於是同靜聞拿著題好詩的扇子及嶽麓山的茶葉去送給給谷。及到王城後門時,正在演戲,看戲的人擁擠在門前的柵欄前,不能進去。靜聞把扇子、茶葉裝在袖中登上了禮佛壇。恰巧維谷在壇上,重新約定在十三日登峰。我此時在暴熱的太陽下中暑,十分嚴重,不想看戲,急忙託付柵欄內的僧人催促靜聞返回來,便歇息在寓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