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四十八·詼諧四
侯白 盧嘉言 陸操 薛道衡 劉焯 山東人 吃人 趙小兒 長孫無忌 任環 李績
李榮
侯白
隋侯白,州舉秀才,至京。機辯捷,時莫之比。嘗與僕射越國公楊素並馬言話。路傍有槐樹,憔悴死。素乃曰:侯秀才理道過人,能令此樹活否。曰:能。素云:何計得活。曰:取槐樹子於樹枝上懸著,即當自活。素云:因何得活。答曰:可不聞《論語》雲,'子在,回何敢死。'素大笑。開皇中,有人姓出,名六斤。欲參素,齎名紙至省門。遇白,請為題其姓。乃書曰:六斤半。名既入,素召其人問曰:卿姓六斤半。答曰:是出六斤。曰:何為六斤半。曰:向請侯秀才題之,當是錯矣。即召白至。謂曰:卿何為錯題人姓名。對云:不錯。素曰:若不錯,何因姓出名六斤,請卿題之,乃言六斤半。對曰:向在省門,會卒無處見稱。既聞道是出六斤,斟酌只應是六斤半。素大笑之。素關中人,白山東人,素嘗卒難之,欲其無對。而關中下俚人言音,謂水為霸。山東亦言擎將去為拃(音其朝反)刀去。素嘗戲白曰:山東固多仁義,借一而得兩。曰:若為得兩。答曰:有人從其借弓者。乃曰:'拃刀去。'豈非借一而得兩?白應聲曰:關中人亦甚聰明,問一知二。素曰:何以得知。白曰:有人問,比來多兩,渭水漲否?答曰:霸長。豈非問一知二?素於是伏其辯捷。白在散官,隸屬楊素,愛其能劇談。每上番日,即令談戲弄。或從旦至晚,始得歸。才出省門,即逢素子玄感。乃云:侯秀才,可以玄惑說一個好話。白被留連,不獲已。乃云:有一大蟲,欲向野中覓肉,見一刺蝟仰臥,謂是肉臠。欲銜之,忽被蝟卷著鼻,驚走,不知休息。直至山中,因乏,不覺昏睡。刺蝟乃放鼻而去。大蟲忽起歡喜,走至橡樹下,低頭見橡斗,乃側身語云:'旦來遭見賢尊,願郎君且避道。'素與白劇談,因曰:今有一深坑,可有數百尺。公入其中,若為得出。白曰:入中不須余物,唯用一針即出。素曰:用針何為?答曰:針頭中令水飽坑,拍浮而出。素曰:頭中何處有爾許水。白曰:若無爾許水,何因肯入爾許坑。素又謂白曰:仆為君作一謎,君射之,不得遲,便須罰酒。素曰:頭長一分,眉長一寸,未到日中,已打兩頓。白應聲曰:此是道人。素曰:君須作謎,亦不答遲。白即云:頭長一分,眉長一寸,未到日中,已打兩頓。素曰:君因何學吾作道人談。白曰:此是阿歷。素大笑。白仕唐,嘗與人各為謎。白云:必須是實物,不得虛作解釋。浪惑眾人,若解訖,無有此物,即須受罰。白即云:背共屋許大,肚共碗許大,口共盞許大。眾人射不得。皆云:天下何處有物,共盞許大口,而背共屋許大者,定無此物。必須共賭。白與眾賭訖,解云:此是胡燕窠。眾皆大笑。又逢眾宴,眾皆笑白後至。俱令作謎,必不得幽隱難識,及詭譎希奇,亦不假合而成,人所不見者。白即應聲云:有物大如狗,面貌極似牛。此是何物。或雲是獐,或雲是鹿,皆雲不是。即令白解,云:此是犢子。白又與素路中遇胡,負青草而行。素曰:長安路上,乃見青草湖。須臾,又有兩醉胡。衣孝重服,騎馬而走。俄而一胡落馬。白曰:真所謂孝乎,惟孝有之矣。白初未知名,在本邑。令宰初至,白即謁。謂知識曰:白能令明府作狗吠。曰:何有明府得遣作狗吠,誠如言,我輩輸一會飲食。若妄,君當輸。於是入謁,知識俱門外伺之。令曰:君何須,得重來相見。白曰:公初至,民間有不便事,望諮公。公未到前,甚多賊盜。請命各家養狗,令吠驚,自然賊盜止息。令曰:若然,我家亦須養能吠之狗,若為可得?白曰:家中新有一群犬,其吠聲與余狗不同。曰:其聲如何?答曰:其吠聲慟慟者。(明抄本者作慟未)令曰:君全不識好狗吠聲。好狗吠聲,當作號號。怮怮聲者,全不是能吠之狗。伺者聞之,莫不掩口而笑。白知得勝,乃云:若覓如此能吠者,當出訪之。遂辭而出。(出《啟顏錄》)
盧嘉言
隋盧嘉言就寺禮拜,因入僧房。一僧善於論議,嘉言即與談話。因相戲弄,此僧理屈。同坐二僧,即助此僧酬對。往複數回,三僧並屈。嘉言乃笑謂曰:三個阿師,並不解樗蒱。僧未喻,嘉言即報言:可不聞樗蒱人云,'三個禿,不敵一個盧。'觀者大笑,僧無以應。(出《啟顏錄》)
陸操
隋七兵尚書河間陸操無姿貌,有辯。嘗新婚,太子少保趙郡李□謂之曰:屢逢射雉,幾度啟顏。操曰:息媯二子,不言不笑。(出《談藪》)
薛道衡
隋前內史侍郎薛道衡以醴和麥粥食之,謂盧思道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思道答曰: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出《談藪》)
劉焯
隋河間郡劉焯之(明抄本無之字。)從侄炫並有儒學,俱犯法被禁。縣吏不知(知字原缺,據明抄本、黃本補。)其大儒也,鹹與之枷著。焯曰:終日枷中坐,而不見家。炫曰:亦終日負枷坐。而不見婦。(出《啟顏錄》)
山東人
山東人娶蒲州女,多患癭。其妻母項癭甚大。成婚數月,婦家疑婿不慧。婦家置酒,盛會親戚,欲以試之。問曰:某郎在山東讀書,應識道理,鴻鶴能鳴何意?曰:天使其然。又曰:松柏冬青何意?曰:天使其然。又曰:道邊樹有骨骴何意?曰:天使其然。婦翁曰:某郎全不識道理,何因浪住山東。因以戲之曰:鴻鶴能鳴者頸項長;松柏冬青者心中強;道邊樹有骨骴者,車撥傷。豈是天使其然。婿曰:請以所聞見奉酬,不知許否。曰:可言之。婿曰:蝦蟆能鳴,豈是頸項長?竹亦冬青,豈是心中強?夫人項下癭如許大,豈是車撥傷?婦翁羞愧,無以對之。(出《啟顏錄》)
吃人
隋朝有人敏慧,然而口吃。楊素每閒悶,即召與劇談。嘗歲暮無事對坐,因戲之云:有大坑深一丈。方圓亦一丈。遣公入其中,何法得出。此人低頭良久,乃問云:有梯出否?素云:只論無梯,若論有梯,何須更問。其人又低頭良久,問曰:白白白白日,夜夜夜夜地。素云:何須雲白日夜地,若為得出。乃云:若不是夜地,眼眼不瞎,為甚物入入里許。素大笑。又問云:忽命公作將軍,有小城。兵不過一千已下,糧食唯有數日。城外被數萬人圍,若遣公向城中,作何謀計。低頭良久,問云:有有救救兵否?素云:只緣無救,所以問公。沉吟良久,舉頭向素云:審審如如公言,不免須敗。素大笑。又問云:計公多能。無種不解。今日家中,有人虵蛟足,若為醫治。此人即應聲報云:取取五月五日南牆下雪雪塗塗,即即治。素云:五月何處得有雪。答云:若五月五日無雪,臘月何處有虵咬。素笑而遣之。(出《啟顏錄》)
趙小兒
隋有三藏法師,父本商胡,法師生於中國,儀容面目,猶作胡人。行業極高,又有辯捷。嘗以四月八日設齋講說,時朝官及道俗觀者千餘人。大德名僧,官人辯捷者,前後十餘人論議。法師隨難即對,義理不窮。最後有小兒姓趙,年十三,即出於眾中。法師辯捷既已過人,又復向來皆是高明舊德,忽見此兒欲來論議,眾鹹怪笑。小兒精神自若,即就座。大聲語此僧:昔野狐和尚自有經文,未審狐作阿闍黎,出何典語?僧語云:此郎(郎原作即,據明抄本改。)子聲高而身小,何不以聲而補身。兒即應聲報云:法師以弟子聲高而身小,何不以聲而補身。法師眼深而鼻長,何不截鼻而補眼。眾皆驚異,起立大笑。是時暑月,法師左手把如意,右手搖扇。眾笑聲未定,法師又思量答語:以所搖扇,掩面低頭。兒又大聲語云:團圓形如滿月,不藏顧兔,翻掩雄狐。眾大笑。法師即去扇,以如意指麾,別送問,並語未得盡,忽如意頭落。兒即起謂法師曰:如意既折,義鋒亦摧。即於座前,長揖而去。此僧既怒且慚,更無以應,無不驚嘆稱笑。(出《啟顏錄》)
長孫無忌
唐太宗宴近臣,戲以嘲謔。趙公長孫無忌,嘲歐陽詢曰:聳膊成山字,埋肩不出頭。誰家麟閣上,畫此一獼猴。詢應曰:縮(縮原作索,據明抄本改。)頭連背煖,倇當畏肚寒。只因心混混,所以麵團團。帝斂容曰:歐陽詢,汝豈不畏皇后聞,趙公、皇后之兄也。(出《國朝雜記》)
任環
唐管國公任環酷怕妻。太宗以功賜二侍子,環拜謝,不敢以歸。太宗召其妻,賜酒。謂之曰:婦人妒忌,合當七出。若能改行無妒,則無飲此酒。不爾,可飲之。曰:妾不能改妒,請飲酒。遂飲之。比醉歸。與其家死訣。其實非鴆也,既不死。他日,杜正倫譏弄環。環曰:婦當怕者三,初娶之時,端居若菩薩,豈有人不怕菩薩耶。既長生男女,如養兒大蟲,豈有人不怕大蟲耶。年老面皺,如鳩盤荼鬼,豈有人不怕鬼耶。以此怕婦,亦何怪焉。聞者歡喜。(出《御史台記》)
李績
曹(明抄本曹作唐)左司郎中封道弘,身形長大,而臀甚闊。道弘將入閣奏事,英公李績在後,謂道弘曰:封道弘,你臀斟酌坐得即休,何須爾許大。(出《啟顏錄》)
李榮
唐有僧法軌,形容短小。於寺開講,李榮往共論議。往複數番。僧有舊作詩《詠榮》,於高座上誦之云:姓李應須李,言榮又不榮。此僧未及得道下句,李榮應聲接曰:身長三尺半,頭毛猶未生。四座歡喜,伏其辯捷。(出《啟顏錄》)
譯文
侯白 盧嘉言 陸操 薛道衡 劉焯 山東人 吃人 趙小兒 長孫無忌 任環 李績
李榮
侯白
隋朝人侯白,在州試時考中了秀才,來到京城長安。侯白機敏善辯,當時沒有人能跟他相比。一次,侯白跟僕射越國公楊素並排騎馬邊走邊聊天。路旁邊有一株槐樹,已經枯死了。楊素問侯白:侯秀才理論過人,能讓這株槐樹活嗎?侯白回答說:能啊!楊素說:你有什麼辦法讓它活了?侯白說:拿來槐樹子(按:既同'籽'。)懸掛在這株樹的枝上,立即自己就活了。楊素問:因為什麼它能自己活了呢?侯白說:你沒有聽到《論語》上說:'子在,回何敢死?'楊素聽了捧腹大笑。隋文帝開皇所間,有一個人姓出,名字叫六斤,想要參見楊素。這個人帶著空白的名片來到省衙門口,遇見了侯白,請侯白在空白的名片上給他寫上名字。於是侯白在名片上寫上:六斤半。名片送到省衙的辦公室里後,楊素召見這個人,問:你叫六斤半嗎?這個人回答說:我叫出六斤。楊素問:為什麼名片上寫著六斤半?這個人回答說:剛才,我請侯秀才題寫的,可能是他寫錯了吧。楊素立即將侯白叫到跟前,問他:你為什麼錯寫了這個人的姓名啊?侯白回答說沒有寫錯呀!楊素說:如果沒有寫錯,為什麼這個人姓出名六斤,請你題寫,就給寫成了六斤半?侯白回答說:剛才在省衙門口,跟這個人倉促相遇,沒有地方找秤去。既然聽他說是六斤出點頭,我反覆考慮覺得只應該是六斤半。楊素聽了,哈哈大笑。楊素是關中人,侯白是山東人。楊素經常突然發難,提出難題,想讓侯白回答不上來。關中的普通百姓講話說:水為霸,山東人說:擎將去為搩刀去。一次,楊素戲謔侯白說:山東還是多仁義之士,借一件東西而得到兩件。侯白問:怎么就得到兩件呢?楊素說:有人向他借一張弓,他說:'搩刀去'(按:搩,義'負',有'取'、'拿'的意思。),難道不是借一張弓外搭上一把刀嗎?侯白聽了後立即說:你們關中人也很聰明啊,問一個問題卻知道另一個問題。楊素問:怎么可以證明呢?侯白說:有人問,近來下雨很多,渭河裡的水漲沒漲啊?被問的人回答說:'霸長'。難道這不是問一知二嗎?於是,楊素很是佩服侯白的隨機應辯。侯白擔任的是沒有具體職務的散官,歸楊素領導。楊素喜愛侯白健談,每次輪到他值日,都讓侯白來一塊兒戲謔聊天。有時候,從早晨上省衙值班,一直聊到晚上下班,才能回家。一次,侯白剛走出省衙門口,就遇見楊素的兒子揚玄感。楊玄感說:侯秀才,可以為我講個有趣的故事嗎?侯白被楊玄感纏住,不得已,就講了一個故事:有一隻老虎,想到山中尋找肉吃。看見一隻刺猥仰身躺在那兒,以為是一塊肉,正想伸嘴去叼,忽然被刺猥捲住了鼻子,驚慌地逃去,一點也不敢停下來歇息一會兒。一直跑到山裡,又困又乏,不知不覺中就睡過去了。刺猥這才放開老虎的鼻子離去。老虎睡醒後,忽然發現鼻子上的刺蝟沒有了,非常高興。它走到一株橡樹下面,低頭看見橡票子。於是轉過身說:'白天遇見了你的父親,希望你呀暫且讓讓道。'楊素跟侯白在一塊閒聊。楊素講:現在有一個深坑,約有幾百尺,你進到這深坑下面能出來嗎?侯白說:我到這個深坑裡後,不需要別的東西,只要有一根針就能出來。楊素問:用針乾什麼?侯白說:用針刺頭出水,讓水將坑灌滿了,我就從水中浮上來了。楊素問:你頭裡哪來的這許多水呀?侯白說:如果沒有那么多的水,怎么能敢於進入你那么深的坑裡面呢?楊素對侯白說:我給你出個謎語,你猜猜,不得拖延時間。若拖延時間不能立即猜中,就須罰酒。接著,楊素說:頭髮長一分,眉毛長一寸,沒等到中午,已經打了兩頓。。侯白隨聲說:這是僧人。楊素說:你也要出個謎語,也不行拖延時間。侯白當即說道:頭髮一分長,眉毛一寸長,沒等到中午,已經打了兩頓。楊素問:你為什麼學我出的僧人謎語?侯白說:我說的是阿歷。楊素大笑。唐朝滅隋後,侯白在唐朝擔任官職,一次跟同事們出謎語。侯白說:所出的謎語必須是真的東西,不行隨便亂解釋,盅惑大家。如果說出謎底,沒有這種東西,就要受到處罰。侯白馬上說出一個謎語:背跟屋那么大,肚子跟碗那么大,口跟杯子那么大。大家都猜不出來,都說:普天下什麼地方有這種東西?跟杯子那么大的嘴,背跟屋那么大。一定是沒有這種東西的,必須一起打個賭。侯白跟同事們打好賭后,解開迷底,說:這是胡燕窩。同事們都哈哈大笑。一次,大家在一塊兒聚宴,人們都起鬨說侯白來晚了,都讓他出個謎語。所出的謎語,不許是深奧難懂,以及希奇怪誕的。也不許隨便湊合一個,誰也沒見著過的。侯白立即出一個:有一種東西象狗那么大,長相極象牛。請問,這是什麼東西?有的人猜是獐子,有人猜是鹿,侯白都說不是,人們馬上讓侯白說出謎底來。侯白說:這種物是牛犢子。一次,侯白跟楊素一塊兒走,在路上遇到一個胡人,背上背著下一捆青草走路。楊素說:在長安的道上,還能見到青草湖。(按:湖,是'胡'的諧音。)過了一會兒,又走過來兩上喝醉酒的胡人,身上穿著孝服,騎著馬。不一會兒,其中的一個胡人從馬上跌落在地。侯白看見後說:真可稱為孝啊!只有孝才能這樣啊!初時,侯白還沒有出名。他居住的那個縣,新上任一位知縣,侯白當即去拜見。拜見前,侯白對一位熟人說:我能讓縣太爺學狗叫。這位熟人說:你怎么能讓知縣學狗叫呢?真的像你說的那樣,我們請你吃一頓。如果不像你說的那樣,你應當請我們喝一頓。於是,侯白進入縣衙里參見知縣,那些熟人都在門外看著他。知縣問:你何必再來拜見本知縣呢?侯白說:您剛到我縣,鄉里有不適宜的事情,特意來討教您。知縣大人沒有來上任前,縣裡盜賊特別多。希望知縣大人讓各家各戶都養狗,賊一來狗就叫。這樣,盜賊就會自己停止偷盜的。知縣說:果然如此,我家也必須飼養一條能叫的狗。怎么才能挑選到這樣的狗呢?侯白回答說:我家裡剛剛生下來一群小狗,他們的叫聲跟別的狗不一樣。知縣問:它們是怎樣叫的?侯白回答說:它們的叫聲都是'怮怮'的呀知縣說:你呀完全不會識別好狗的叫聲。好狗的叫聲應當是'號號','怮怮'聲的,都不是善於叫的狗。在外面察看的熟人們聽到這裡,沒有一個人不用手捂著嘴笑。侯白知道自己贏了,於是說:知縣大人如果要尋找這樣能叫的狗,我去給您尋找去。說著告辭走出縣衙。
盧嘉言
隋朝有個叫盧嘉言的人,去寺廟禮拜敬佛,借著這個機會來到僧人的住房裡坐坐。僧房中有位僧人喜歡高談闊論,盧嘉言就跟他神侃,相互戲謔,這位僧人到後來說不過盧嘉言了。在坐的另外二位僧人立即幫助這位僧人,共同對付盧嘉言。你來我往,又經過幾番論戰,三位僧人都敗下陣來。盧嘉言於是笑著對三位僧人說:三位大師,你們並不懂得樗蒱博戲吧。三位僧人不知道盧嘉言忽然說出來樗蒱,為的是什麼。盧嘉言立即告訴他們:你們聽說過沒有?玩樗蒱博戲的人說:三個禿(按:此處的'禿'暗喻僧人,是罵人的話。),抵不上一個盧彩(按:'盧'在博戲中為頭彩,此處的'盧'暗喻盧嘉言自己。)。圍觀的人們聽了都捧腹大笑,三位僧人一言不語。
陸操
隋朝時,統管七軍的尚書、河間人陸操長相醜陋,但是有辯才。在他又娶一方妻室時,太子少保趙郡人李某戲謔地問陸操:屢次在新娘面前顯露才華(按:典出春秋。賈大夫長的醜,娶個妻子很美,三年不跟他說笑。賈大夫帶著妻子到如皋,射獵野雞,射中了,妻子才有了笑臉。後人以'射雉'為因才藝博得妻室歡心的典故。),博得新娘子幾次笑臉啊?陸操回答說:新娘子就像春秋時息媯一樣,雖然跟楚文王生了兩個兒子,但是始終不說不笑。
薛道衡
隋朝的前內史侍郎薛道衡愛吃甜酒和麥粥,對盧思道說:在眾多的道德規範,行為法則中,還是'和'最寶貴啊!先王留下來的好傳統,還是甜酒加麥粥最好吃啊!盧思道回答說單知道'和為貴'而和,不用規範、法則去約束,也是達不到'和'的呀!
劉焯
隋朝時,河間人劉焯和他的堂侄子劉炫,都是精研儒學的大儒,一塊兒觸犯了刑律被關押在牢獄中。主管牢獄的縣吏不知道他們叔侄二人是大儒,給他們都戴上了刑枷。劉焯說:整天在枷(按:諧音'家'。)中坐著,然而卻看不到家。劉炫說:我也是整天負枷(按:負,諧音'婦'。)坐著,然而看不到婦啊。
山東人
有個山東人娶一位蒲州姑娘作媳婦。蒲州有很多人都患有粗脖子病,這個山東人的岳母脖頸上灼腫塊特別大。結婚幾個月後,媳婦家懷疑姑爺不聰明,於是岳父家特意置辦了一桌酒席,將親友都請來,準備在酒桌上,好好試探考問一下姑爺。開宴後,岳父問姑爺:我姑爺在山東讀書,按說是有知識懂得道理,你能說說鴻雁與仙鶴為什麼會鳴叫嗎?姑爺回答說:這是自然生成的。又問:松樹、柏樹為什麼冬天長青呢?回答說:這是自然生成的。又問:道邊的樹為什麼長著一個大包呢?回答說:這是自然生成的。岳父說;我姑爺一點也不懂得道理,為什麼白白住在山東讀書。趁機戲弄地說:鴻雁、仙鶴能鳴叫是因為長著長長的脖子,松樹、柏樹冬天長青是因為心剛強,道邊的樹長著個大包是因為車碰傷後造成的。難道是自然生成的嗎?姑爺聽岳父說完後,說:請允許我用我所看見和聽到的來回答您,不知可不可以?岳父說:可以!姑爺說:蛤蟆能鳴叫,難道是因為它脖子長的長嗎?竹子冬天也青,難道是因為它心剛強嗎?岳母大人脖子下面長著那么大個包,難道也是車碰傷造成的嗎?岳父聽了姑父的這番回答後,羞愧滿面,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吃人
隋朝時,有個人非常聰慧機敏,就是口吃。越國公楊素每到閒悶得慌時,就將這個人召來神侃。一次,快到年根沒有什麼事情,楊素又將這個人召來閒坐。楊素戲謔地說:有一個大坑一丈深,方圓也一丈闊,派你進到這個大坑裡面,你用什麼方法才能上來呢?這個人低頭沉思了好久,才問楊素:有梯子可以爬上來嗎?楊素說:只當是沒有梯子。如果說有梯子,還用再問你嗎?這個人又低頭沉思了許久,問:白白白白日,夜夜夜夜地?楊素說:你為什麼需要問是白日還是夜裡呢?只問你怎么能從坑中上來?這個口吃人說:如果不是黑夜,眼睛又不瞎,為了什麼東西入入坑裡?楊素開懷大笑。接著,楊素又問這個口吃人:忽然任命你為將軍。有一座小城,城裡有兵不過一千以內,糧草只夠吃用幾天,城外卻有幾萬敵軍圍困。假如派你進入這座小城裡,你有什麼好辦法嗎?這個口吃的人沉思許久,問楊素:有有救兵嗎?楊素說:只因為沒有救兵所以才問你呢?口吃的人沉吟良久,抬頭對楊素說:細細想想如如你說的的的那那樣樣,免不不了了失敗。楊素又大笑。楊素又對這個口吃人說:經考察,你這個人能力很多,沒有你解決不了的事情。我再問你一個問題,你家今天有一個人被蛇咬了腳,請問你怎么給他治療?這個口吃人接站話音說:取五月五日南牆下雪塗塗,即即治好了。楊素問:五月是夏天了,上哪裡尋找雪去呀?這個人回答說如果五月五日沒地方找雪,那么現在是臘月寒冬哪裡有蛇咬人呢!楊素聽了,笑著將這個口吃的人打發走了。
趙小兒
隋朝時,有個通曉《佛經》經、律、論三藏的僧人,他的父親原本是個胡人。這位僧人雖然生長在中國,相貌舉止還是像胡人。他德行功業特別高,還具有敏捷的思維,擅長辯講。一次,這位三藏僧人在四月八日這天設定齋會,講說佛法。那天,朝中的文武官員,以及普通市民、僧人,前來聽講的有一千多人。在這位僧人講法時,大德高僧及朝中的官員,前後有十多人跟他爭論,都是能言善辯的人。儘管提出的問題都很難,這位三藏法師卻都能立即回答,而且講述的道理無窮無盡。最後,有個姓趙的小孩,年僅十三歲,從人群里站起來跟三藏僧人問答。三藏僧人敏捷的辯才既然已經超過剛才那些參與議論的人,況且這些人都是修養極高、德高望重的老臣。忽然間冒出個小孩要跟這位胡人和尚辯談,在場的眾人都驚怪好笑。然而這位趙小孩神情很是鎮靜,一點也不怯場。坐下後,便大聲問這位高僧:從前來的一些野胡和尚來講經說法都有經文,不知你這位胡和尚講的這些出自什麼經典?胡人和尚說:這個小孩聲音高而身子矮小,怎么不用聲高來補身短呢?趙小孩馬上應聲說:你這位和尚認為我聲高身子矮小,為什麼不用聲音來補身矮。那么,我問你:法師你眼窩深而鼻子長,為什麼不將鼻子截下一段補在眼窩上呢?在場的人們聽後都異常震驚,站起身來大笑不止。當時正值伏天盛暑,三藏法師左手揮著一隻如意,右手搖著一柄團扇。大家的笑聲沒有住下來,三藏法師邊思考如何回答趙小孩剛才的戲謔邊搖著扇子,掩面低頭地站在那兒,趙小孩又大聲說道:團扇的形狀宛如一輪滿月,沒有藏著左右顧盼的玉免,卻遮掩著一隻雄狐(按:諧音'胡'。)。哄!齋會上又暴發出一陣大笑聲。三藏胡僧聽了後,忙收起團扇,左手舉起如意指向別處,跟另外人搭話。還沒等他們把話說完,不料他手中如意的腦袋掉下來了。趙小孩隨即站起身對胡僧說:你手中的如意已經斷了,你議論的話題也接不上稔了,咱們就對辯到這裡吧。說著,走到胡僧座位前面,深深地鞠了一躬,轉身離去。這位三藏胡僧既惱怒又羞愧,更沒有什麼話可說。在場的人,沒有一個人不驚訝、讚嘆、稱道這個年僅十三歲的趙小孩,而又覺得好笑。
長孫無忌
唐太宗設宴招待跟他關係親近密切的朝臣們,席間,互相戲謔調笑。趙國公長孫無忌嘲謔歐陽詢說:舉起胳膊是個'山'字,放下胳膊又將腦袋埋藏在肩腋中(按:這兩句說的意思都是猴子經常做的動作),哪家王朝的麒麟閣(按:漢朝開國初時造麒麟閣,閣上繪畫著功臣們的畫像)上,畫著這樣一隻獼猴?歐陽詢聽後應聲說:縮著腦袋使脊背溫暖,帶著兜肚是怕肚子寒冷受病。只因為你心中渾渾噩噩,所以你臉上才表現出憂苦不安。唐太宗聽了後,嚴肅地說:歐陽詢,你就不怕皇后知道嗎?趙國公長孫無忌,是長孫皇后的哥哥。
任環
唐朝的管國公任環特別懼怕老婆。唐太宗因為他有功勞,賞賜給他兩名侍妾,任環跪拜辭謝,不敢將她們帶回家中。唐太宗召見任環的妻子,賞賜給她御酒,說:作為一個女人,性情妒忌,是在被休回家中的七條緣由之中的。如果你能改正不再妒忌,就可以不飲這杯酒;不然,就將它喝下去。任環的妻子說:我不能改正妒忌,情願飲下這杯御酒。於是,任環妻子端起酒杯一飲而盡,醉著回到家中,跟家裡人痛哭流涕地告別。其實,任環妻子喝的不是毒藥酒,並沒有死。日後,杜正倫用這件事來譏諷戲弄任環。任環說:老婆有三個時期讓你懼怕她。剛結婚時,她端坐在洞房中象尊菩薩。難道有人不怕菩薩嗎?時間長了,生了子女,又象護犢的老虎。難道有人不怕老虎嗎?待到年老時,臉上打皺象佛經上說的吸人精氣的冬瓜鬼。難道有人不怕鬼嗎?因為這些懼怕老婆,又有什麼奇怪的呢?聽的人,都歡呼雀躍,連連叫好。
李績
唐朝人(按:用明抄本。)左司郎中封道弘,身體長的又高又大,臀部肥胖。封道弘要去內閣談公事,英國公李績走在他身後,說:封道弘,你的屁股估量著長到能坐下休息就行了,何必這么肥大啊!
李榮
唐朝時,有個叫法軌的僧人,身形矮小,法軌在寺內講授佛經,李榮前去跟他一塊兒討論。去了幾次後,法軌僧人曾寫過一首歌詠李榮的詩,在講壇上當著李榮的面背誦:姓李應須李,說榮又不榮……還沒等法軌僧人誦出下兩句,李榮在下面應聲接上說:身體只有三尺半那么高,頭上的毛還沒有長出來呢!在座的人歡呼雀躍,都佩服李榮的敏捷與機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