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中篇·陶埏

宋子曰:水火既濟而土合。萬室之國,日勤千有而不足,民用亦繁矣哉。上棟下室以避風雨,而瓴建焉。王公設險以守其國,而城垣雉堞,寇來不可上矣。泥瓮堅而醴酒欲清,瓦登潔而醯醢以薦。商周之際俎豆以木為之,毋亦質重之思耶。後世方土效靈,人工表異,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掩映几筵,文明可掬,豈終固哉?

○瓦

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擇取無沙粘土而為之。百里之內必產合用土色,供人居室之用。凡民居瓦形皆四合分片,先以圓桶為模骨,外畫四條界。調踐熟泥,疊成高長方條。然後用鐵線弦弓,線上空三分,以尺限定,向泥{一個}平戛一片,似揭紙而起,周包圓桶之上。待其稍乾,脫模而出,自然裂為四片。凡瓦大小古無定式,大者縱橫八九寸,小者縮十之三。室宇合溝中,則必需其最大者,名曰溝瓦,能承受淫雨不溢漏也。

凡坯既成,乾燥之後,則堆積窯中燃薪舉火,或一晝夜或二晝夜,視窯中多少為熄火久暫。澆水轉氵幼(音右)與造磚同法。其垂於檐端者有滴水,不於脊沿者有雲瓦,瓦掩覆脊者有抱同,鎮脊兩頭者有鳥獸諸形象,皆人工逐一做成,載於窯內受水火而成器則一也。

若皇家宮殿所用,大異於是。其制為琉璃瓦者,或為板片,或為宛筒。以圓竹與斫木為模逐片成造,其土必取於太平府(舟運三千里方達京師,參沙之偽,雇役擄舡之擾,害不可極。即承天皇陵亦取於此,無人議正)造成。先裝入琉璃窯內,每柴五千斤澆瓦百片。取出,成色以無名異、棕櫚毛等煎汁塗染成綠,黛赭石、松香、蒲草等塗染成黃。再入別窯,減殺薪火,逼成琉璃寶色。外省親王殿與仙佛宮觀間亦為之,但色料各有配合,採取不必盡同,民居則有禁也。

○磚

凡埏泥造磚,亦掘地驗辨土色,或藍或白,或紅或黃,(閩、廣多紅泥,藍者名善泥,江、浙居多。)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為上。汲水滋土,人逐數牛錯趾,踏成稠泥,然後填滿木匡之中,鐵線弓戛平其面,而成坯形。

凡郡邑城雉民居垣牆所用者,有眠磚、側磚兩色。眠磚方長條,砌城郭與民人饒富家,不惜工費直壘而上。民居算計者則一眠之上施側磚一路,填土礫其中以實之,蓋省嗇之義也。凡牆磚而外地者名曰方墁磚。榱桷上用以承瓦者曰皇板磚。圓鞠小橋樑與圭門與窀穸墓穴者曰刀磚,又曰鞠磚。凡刀磚削狹一偏面,相靠擠緊,上砌成圓,車馬踐壓不能損陷。

造方墁磚,泥入方匡中,平板蓋面,兩人足立其上,研轉而堅固之,澆成效用。石工磨斫四沿,然後地。刀磚之直視牆磚稍溢一分,皇板磚則積十以當牆磚之一,方墁磚則一以敵牆磚之十也。

凡磚成坯之後,裝入窯中,所裝百鈞則火力一晝夜,二百鈞則倍時而足。凡燒磚有柴薪窯,有煤炭窯。用薪者出火成青黑色,用煤者出火成白色。凡柴薪窯巔上偏側鑿三孔以出煙,火足止薪之候,泥固塞其孔,然後使水轉氵幼。凡火候少一兩則氵幼色不光,少三兩則名嫩火磚。本色雜現,他日經霜冒雪,則立成解散,仍還土質。火候多一兩則磚面有裂紋,多三兩則磚形縮小拆裂,屈曲不伸,擊之如碎鐵然,不適於用。巧用者以之埋藏土內為牆腳,則亦有磚之用也。凡觀火候,從窯門透視內壁,土受火精,形神搖盪,若金銀熔化之極然,陶長辨之。

凡轉氵幼之法,窯巔作一平田樣,四圍稍弦起,灌水其上。磚瓦百鈞用水四十石。水神透入土膜之下,與火意相感而成。水火既濟,其質千秋矣。若煤炭窯視柴窯深欲倍之,其上圓鞠漸小,並不封頂。其內以煤造成尺五徑闊餅,每煤一層隔磚一層,葦薪墊地發火。

若皇居所用磚,其大者廠在臨清,工部分司主之。初名色有副磚、券磚、平身磚、望板磚、斧刃磚、方磚之類,後革去半。運至京師,每漕舫搭四十塊,民舟半之。又細料方磚以正殿者,則由蘇州造解。其琉璃磚色料已載《瓦》款。取薪台基廠,燒由黑窯雲。

○罌瓮

凡陶家為缶屬,其類百千。大者缸瓮,中者缽孟,小者瓶罐,款制各從方土,悉數之不能。造此者必為圓而不方之器。試土尋泥之後,仍制陶車鏇盤。工夫精熟者視器大小掐泥,不甚增多少,兩人扶泥鏇轉,一捏而就。其朝遷所用龍鳳缸(窯在真定曲陽與揚州儀真)與南直花缸,則厚積其泥,以俟雕鏤,作法全不相同,故其直或百倍或五十倍也。

凡罌缶有耳嘴者皆另為合,上以氵幼水塗粘。陶器皆有底,無底者則陝以西炊甑用瓦不用木也。凡諸陶器精者中外皆過釉,粗者或釉其半體。惟沙盆齒缽之類其中不釉,存其粗澀,以受研擂之功。沙鍋沙罐不釉,利於透火性以熟烹也。

凡釉質料隨地而生,江、浙、閩、廣用者蕨藍草一味。其草乃居民供灶之薪,長不過三尺,枝葉似杉木,勒而不棘人。(其名數十,各地不同。)陶家取來燃灰,布袋灌水澄濾,去其粗者,取其絕細。每灰二碗參以紅土泥水一碗,攪令極勻,蘸塗坯上,燒出自成光色。北方未詳用何物。蘇州黃罐釉亦別有料。惟上用龍鳳器則仍用松香與無名異也。

凡瓶窯燒小器,缸窯燒大器。山西、浙江省分缸窯、瓶窯,余省則合一處為之。凡造敞口缸,鏇成兩截,接合處以木椎內外打緊,匝口、壇瓮亦兩截,接合不便用椎,預於別窯燒成瓦圈如金剛圈形,托印其內,外以木椎打緊,土性自合。

凡缸、瓶窯不於平地,必於斜阜山岡之上,延長者或二三十丈,短者亦十餘丈,連線為數十窯,皆一窯高一級。蓋依傍山勢,所以驅流水濕滋之患,而火氣又循級透上。其數十方成窯者,其中苦無重值物,合併眾力眾資而為之也。其窯鞠成之後,上鋪覆以絕細土,厚三寸許。窯隔五尺許則透煙窗,窯門兩邊相向而開。裝物以至小器,裝載頭一低窯,絕大缸瓮裝在最末尾高窯。發火先從頭一低窯起,兩人對面交看火色。大抵陶器一百三十費薪百斤。火候足時,掩閉其門,然後次發第二火。以次結竟至尾雲。

○白瓷 (附:青瓷)

凡白土曰堊土,為陶家精美器用。中國出惟五六處,北則真定定州、平涼華亭、太原平定、開封禹州,南則泉郡德化、(土出永定,窯在德化。)徽郡婺源、祁門。(他處白土陶范不粘,或以掃壁為墁。)德化窯惟以燒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適實用;真、開等郡瓷窯所出,色或黃滯無寶光,合併數郡不敵江西饒郡產。浙省處州麗水、龍泉兩邑,燒造過釉杯碗,青黑如漆,名曰處窯,宋、元時龍泉琉山下,有章氏造窯出款貴重,古董行所謂哥窯器者即此。

若夫中華四裔馳名獵取者,皆饒郡浮梁景德鎮之產也。此鎮從古及今為燒器地,然不產白土。土出婺源、祁門兩山: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堅硬;一名開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軟。兩土和合,瓷器方成。其土作成方塊,小舟運至鎮。造器者將兩土等分入臼舂一日,然後入缸水澄,其上浮者為細料,傾跌過一缸,其下沉底者為粗料。細料缸中再取上浮者,傾過為最細料,沉底者為中料。既澄之後,以磚砌方長塘,逼靠火窯以借火力。傾所澄之泥於中,吸乾然後重用清水調和造坯。

凡造瓷坯有兩種,一曰印器,如方圓不等瓶瓮爐合之類,御器則有瓷屏風、燭台之類。先以黃泥塑成模印,或兩破或兩截,亦或囫圇。然後埏白泥印成,以釉水塗合其縫,澆出時自圓成無隙。一曰圓器,凡大小億萬杯盤之類乃生人日用必需,造者居十九,而印器則十一。造此器坯先制陶車。車豎直木一根,埋三尺入土內使之安穩,上高二尺許,上下列圓盤,盤沿以短竹棍撥運鏇轉,盤頂正中用檀木刻成盔頭冒其上。

凡造杯盤無有定形模式,以兩手棒泥盔冒之上,鏇盤使轉,拇指剪去甲,按定泥底,就大指薄鏇而上,即成一杯碗之形。(初學者任從作廢,破坯取泥再造。)功多業熟,即千萬如出一范。凡盔冒上造小杯者不必加泥,造中盤、大碗則增泥大其冒,使乾燥而後受功。凡手指鏇成坯後,覆轉用盔冒一印,微曬留滋潤,又一印,曬成極白乾,入水一汶,漉上盔冒,過利刀二次,(過刀時手脈微振,燒出即成雀口。)然後補整碎缺,就車上鏇轉打圈。圈後或畫或書字,畫後噴水數口,然後過釉。

凡為碎器與千鍾粟與褐色杯等,不用青料。欲為碎器,利刀過後,日曬極熱。入清水一蘸而起,燒出自成裂紋。千鍾粟則釉漿捷點,褐色則老茶葉煎水一抹也。(古碎器日本國極珍重,真者不惜千金。古香爐碎器不知何代造,底有鐵釘,其釘掩光色不銹。)

凡饒鎮白瓷釉用小港嘴泥漿和桃竹葉灰調成,似清泔汁,(泉郡瓷仙用松毛水調泥漿,處郡青瓷釉未詳所出。)盛於缸內。凡諸器過釉,先盪其內,外邊用指一蘸塗弦,自然流遍。凡畫碗青料總一味無名異。(漆匠煎油,亦用以收火色。)此物不生深土,浮生地面,深者掘下三尺即止,各省直皆有之。亦辨認上料、中料、下料,用時先將炭火叢紅煅過。上者出火成翠毛色,中者微青,下者近土褐。上者每斤煅出只得七兩,中下者以次縮減。如上品細料器及御器龍鳳等,皆以上料畫成,故其價每石值銀二十四兩,中者半之,下者則十之三而已。

凡饒鎮所用,以衢、信兩郡山中者為上料,名曰浙料,上高諸邑者為中,豐城諸處者為下也。凡使料煅過之後,以乳缽極研,(其缽底留粗,不轉釉。)然後調畫水。調研時色如皂,入火則成青碧色。凡將碎器為紫霞色杯者,用胭脂打濕,將鐵線紐一兜絡,盛碎器其中,炭火炙熱,然後以濕胭脂一抹即成。凡宣紅器乃燒成之後出火,另施工巧微炙而成者,非世上殊砂能留紅質於火內也。(宣紅元末已失傳。正德中歷試復造出。)

凡瓷器經畫過釉之後,裝入匣缽。(裝時手拿微重,後日燒出即成坳口,不復周正。)缽以粗泥造,其中一泥餅托一器,底空處以沙實之。大器一匣裝一個,小器十餘共一匣缽。缽佳者裝燒十餘度,劣者一二次即壞。凡匣缽裝器入窯,然後舉火。其窯上空十二圓眼,名曰天窗。火以十二時辰為足。先發門火十個時,火力從下攻上,然後天窗擲柴燒兩時,火力從上透下。器在火中其軟如棉絮,以鐵叉取一以驗火候之足。辨認真足,然後絕薪止火。總計一坯工力,過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細節目尚不能盡也。

○附:窯變 回青

正德中,內使監造御器。時宣紅失傳不成,身家俱喪。一人躍入自焚。託夢他人造出,競傳窯變,好異者遂妄傳燒出鹿、象諸異物也。又回青乃西域大青,美者亦名佛頭青。上料無名異出火似之,非大青能入洪爐存本色也。

譯文

宋先生說:水與火都成功而協調地起到了作用,泥土就能牢固地結合成為陶器和瓷器了。在上萬戶的城鎮裡,每天都有成千人在辛勤地製作陶器卻還是供不應求,可見民間日用陶瓷的需求量是真夠多的了。修建大的小的房屋來避風雨,這就要用到磚瓦。王公為了設定險阻以防守邦國,就要用磚來建造城牆和護身矮牆,使敵人攻不上來。泥瓮堅固,能使甜酒保持清徹;瓦器清潔,好用來盛裝用於獻祭的醋和肉醬。商周時代,禮器是用木製造的,無非是重視質樸莊重的意思罷了。後來,各個地方都發現了不同特點的陶土和瓷土,人工又創造出各種技巧奇藝,製成了優美潔雅的陶瓷器皿,有的像絹似的白如肌膚,有的質地光滑如玉石。擺設在桌子、茶几或宴席上交相輝映,所顯現的色澤文雅十分美觀,讓人愛不釋手,難道這僅僅是因為它們堅固耐用嗎?

凡是和泥製造瓦片,需要掘地兩尺多深,從中選擇不含沙子的黏土來造。方圓百里之中,一定會有適合製造瓦片所用的黏土。民房所用的瓦是四片合在一起而成型的。先用圓桶做一個模型,圓桶外壁劃出四條界,把黏土踩和成熟泥,並將它堆成一定厚度的長方形泥墩。然後用一個鐵線製成的弦弓向泥墩平拉,割出一片三分厚的陶泥,像揭紙張那樣把它揭起來,將這塊泥片包緊在圓桶的外壁上。等它稍乾一些以後,將模子脫離出來,就會自然裂成四片瓦坯了。瓦的大小並沒有一定的規格,大的長寬達八九寸,小的則縮小十分之三。屋頂上的水槽,必須要用被稱為“溝瓦”的那種最大的瓦片,才能承受連續持久的大雨而不會溢漏。

瓦坯造成並乾燥之後,堆砌在窯內,就用柴火燒。有的燒一晝夜,也有的燒兩晝夜,這要看瓦窯里瓦坯的具體數量來定。停火後,馬上在窯頂澆水使瓦片呈現出藍黑色的光澤,方法跟燒青磚是一樣的。垂在檐端的瓦叫做“滴水”瓦,用在屋脊兩邊的瓦叫做“雲瓦”,覆蓋屋脊的瓦叫做“抱同”瓦,裝飾屋脊兩頭的各種陶鳥陶獸,都是人工一片一片逐漸做成後放進窯里燒成,所用的水和火與普通瓦一樣。

至於皇家宮殿所用的瓦的製作方法,就大不相同了。例如琉璃瓦,有的是板片形的,也有的是半圓筒形的,都是用圓竹筒或木塊做模型而逐片製成的。所用的黏土指定要從安徽太平府運來(用船運三千里才到達京都,有摻沙的,也有強雇民工、搶船承運的,害處非常大。甚至承天皇陵也要用這種土,但是沒有人敢提議來糾正)。瓦坯造成後,裝入琉璃窯內,每燒一百片瓦要用五千斤柴。燒成功後取出來塗上釉色,用無名異和棕櫚毛汁塗成綠色或青黑色,或者用赭石、松香及蒲草等塗成黃色。然後再裝入另一窯中,用較低窯溫燒成帶有琉璃光澤的漂亮色彩。京都以外的親王宮殿和寺觀廟宇,也有用琉璃瓦的,各地都有它自己的色釉配方,製作方法不一定都相同,一般的民房則禁止用這種琉璃瓦。

煉泥造磚,也要挖取地下的黏土,對泥土的成色加以鑑別,黏土一般有藍、白、紅、黃幾種土色(福建和廣東多紅泥,江蘇和浙江較多一種名叫“善泥”的藍色土),以黏而不散,土質細而沒有沙的最為適宜。先要澆水用於浸潤泥土,再趕幾頭牛去踐踏,踩成稠泥。然後把稠泥填滿木模子,用鐵線弓削平表面,脫下模子就成磚坯了。

建築各郡縣的城牆和民房的院牆所用的磚中,有“眠磚”和“側磚”兩種。眠磚是臥著鋪砌的,郡縣的城牆和有錢人家的牆壁,不惜工本,全部用眠磚一塊一塊疊砌上去。會精打細算的居民為了節省,在一層眠磚上面砌兩條側磚,中間再用泥土和沙石瓦礫之類填滿。除了牆磚以外,還有其他的磚:鋪砌地面用的叫做方墁磚,屋椽和屋桷斜枋上用來承瓦的叫做楻板磚,砌小拱橋、拱門和墓穴用的磚叫做刀磚,或者又叫做鞠磚。刀磚用的時候要削窄一邊,緊密排列,砌成圓拱形,即便有車馬踐壓也不會損壞坍塌。

造方墁磚的方法是,將泥放進木方框中,上面鋪上一塊平板,兩個人站在平板上面踩,把泥壓實。燒成後由石匠先磨削方磚的四周而成斜面,然後就可以用來鋪砌地面。刀磚的價錢要比牆磚稍貴一些,楻板磚只值牆磚的十分之一,而方墁磚則還要比牆磚貴十倍。

磚坯做好後就可以裝窯燒制了。每裝三千斤磚要燒一個晝夜,裝六千斤則要燒上兩晝夜才能夠火候。燒磚有的用柴薪窯,有的用煤炭窯。用柴燒成的磚呈青灰色,而用煤燒成的磚呈淺白色。柴薪窯頂上偏側鑿有三個孔用來出煙,當火候已足而不需要再燒柴時,就用泥封住出煙孔,然後在窯頂澆水使磚變成青灰色。燒磚時,如果火力缺少一成的話,磚就會沒有光澤;火力缺少三成的話,就會燒成嫩火磚,現出坯土的原色,日後經過霜雪風雨侵蝕,就會立即鬆散而重新變回泥土。如果過火一成,磚面就會出現裂紋;過火三成,磚塊就會縮小拆裂、彎曲不直而一敲就碎,如同一堆爛鐵,就不再適於砌牆了。有些會使用材料的人把它埋在地里做牆腳,這也還算是起到了磚的作用。燒窯時要注意從窯門往裡面觀察火候,磚坯受到高溫的作用,看起來好像有點晃蕩,就像金銀完全熔化時的樣子,這要靠老師傅的經驗來辨認掌握。

使磚變成青灰色的方法,是在窯頂堆砌一個平台,平台四周應該稍高一點,在上面灌水。每燒三千斤磚瓦要灌水四十擔。窯頂的水從窯壁的土層滲透下來,與窯內的火相互作用。藉助水火的配合作用,就可以形成堅實耐用的磚塊了。煤炭窯要比柴薪窯深一倍,頂上圓拱逐漸縮小,而不用封頂。窯裡面堆放直徑約一尺五寸的煤餅,每放一層煤餅,就添放一層磚坯,最下層墊上蘆葦或者柴草以便引火燒窯。

皇宮裡所用的磚,大廠設在山東臨清縣,由工部設立主管磚塊燒制的專門機構。最初定的磚名有副磚、券磚、平身磚、望板磚、斧刃磚及方磚等名目,後來有一半左右被廢除了。要將這些磚運到京都,按規定每隻運糧船要搭運四十塊,民船可以減半。用來砌皇宮正殿的細料方磚,是在蘇州燒成後再運到京都的。至於琉璃磚和釉料已在《瓦》那一節中詳細記述了,據說它用的是“台基廠”的柴草並在黑窯中燒制而成的。

罌瓮

陶坊製造的缶,種類很多。較大的有缸瓮,中等的有缽盂,小的有瓶罐。各地的式樣都不太一樣,難以一一列舉。這類陶器,都是造成圓形的而不是方形的。通過實驗找到適宜的陶土之後,還要製造陶車和鏇盤。技術熟練的人按照將要製造的陶器的大小而取泥,放上鏇盤,數量正好而不用增添多少。扶泥和鏇轉陶車要兩人配合,用手一捏而成。朝廷所用的龍鳳缸(窯設在河北省的真定和曲陽以及江蘇省的儀真)和南直隸的花缸,要造得厚一些,以便於在上面雕鏤刻花,這種缸的做法跟一般缸的製法完全不同,價錢也要貴五十倍到一百倍。

罌缶有嘴和耳,都是另外沾釉水粘上去的。陶器都有底,沒有底的只有陝西以西地區蒸飯用的甑子。它是用陶土燒成的而不是用木料製成的。精製的陶器,里外都會上釉,粗製的陶器,有的只是下半體上釉。至於沙盆和齒缽之類,裡面也不上釉,使內壁保持粗澀,以便於研磨。沙煲和瓦罐不上釉,以利於傳熱煮食。

製造陶釉的原料到處都有,江蘇、浙江、福建和廣東用的是一種蕨藍草。它原是居民所用的柴草,不過三尺長,枝葉像杉樹,捆縛它不感到棘手(這種草有幾十個名稱,各地的叫法也不相同)。陶坊把蕨藍草燒成灰,裝進布袋裡,然後灌水過濾,除去粗的而只取其極細的灰末。每兩碗灰末,摻一碗紅泥水,攪勻,就變成了釉料,將它蘸塗到坯上,燒成後自然就會出現光澤。不了解北方用的是什麼釉料。蘇州黃罐釉用的是別的原料。供朝廷用的龍鳳器卻仍然用松香和無名異作為釉料。

瓶窯用來燒制小件的陶器,缸窯用來燒制大件的陶器。山西、浙江兩省的缸窯和瓶窯是分開的,其他各省的缸窯和瓶窯則是合在一起的。製造大口的缸,要先轉動陶車分別製成上下兩截然後再接合起來,接合處用木槌內外打緊。製造小口的壇瓮也是由上下兩截接合成的,只是裡面不便槌打,便預先燒制一個像金剛圈那樣的瓦圈承托內壁,外面用木槌打緊,兩截泥坯就會自然地黏合在一起了。

缸窯和瓶窯都不是建在平地上,而是必須建在山岡的斜坡上,長的窯有二三十丈,短的窯也有十多丈,幾十個窯連線在一起,一個窯比一個窯高。這樣依傍山勢,既可以避免積水,又可以使火力逐級向上滲透。幾十個窯連線起來所燒成的陶器,其中雖然沒有什麼昂貴的東西,但也是需要好多人合資合力才能做到的。窯頂的圓拱砌成之後,上面要鋪一層約三寸厚的細土。窯頂每隔五尺多開一個透煙窗,窯門是在兩側相向而開的。最小的陶件裝入最低的窯,最大的缸瓮則裝在最高的窯。燒窯是從最低的窯燒起,兩個人面對面觀察火色。大概陶器一百三十斤,需要用柴一百斤。當第一窯火候足夠之時,關閉窯門,再燒第二窯,就這樣逐窯燒直到最高的窯為止。

白瓷附:青瓷

白色的黏土叫做堊土,陶坊用它來製造出精美的瓷器。我國只有五六個地方出產這種堊土:北方有河北省的定縣、甘肅省的華亭、山西省的平定及河南省的禹縣,南方有福建省的德化(土出永定縣,窯卻在福建德化)、江西省的婺源和安徽省的祁門(其他地方出的白土,拿來造瓷坯嫌不夠黏,但可以用來粉刷牆壁)。德化窯是專燒瓷仙、精巧人物和玩具的,但不實用。河北省定縣和河南省禹縣的窯所燒制出的瓷器,顏色發黃,暗淡而沒有光澤。上述所有地方的產品都沒有江西景德鎮所出產的瓷器好。浙江省的麗水和龍泉兩縣燒制出來的上釉杯碗,墨藍的顏色如同青漆,這叫做處窯瓷器。宋、元時期龍泉郡的華琉山山腳下有章氏兄弟建的窯,出品極為名貴,這就是古董行所說的哥窯瓷器。

至於我國遠近聞名、人人爭購的瓷器,則都是江西饒郡浮梁縣景德鎮的產品。自古以來,景德鎮都是燒制瓷器的名都,但當地卻不產白土。白土出自婺源和祁門兩地的山上:其中的一座名叫高梁山,出粳米土,土質堅硬;另一座名開化山,出糯米土,土質黏軟。只有兩種白土混合,才能做成瓷器。將這兩種白土分別塑成方塊,用小船運到景德鎮。造瓷器的人取等量的兩種瓷土放入臼內,舂一天,然後放入缸內用水澄清。缸裡面浮上來的是細料,把它倒入另一口缸中,下沉的則是粗料。細料缸中再倒出上浮的部分便是最細料,沉底的是中料。澄過後,分別倒入窯邊用磚砌成的長方塘內,借窯的熱力吸乾水分,然後重新加清水調和造瓷坯。

瓷坯有兩種:一種叫做印器,有方有圓,如瓶、瓮、香爐、瓷盒之類(朝廷用的瓷屏風、燭台也屬於這一類)。先用黃泥製成模印,模具或者對半分開,或者上下兩截,或者是整個的,將瓷土放入泥模印出瓷坯,再用釉水塗接縫處讓兩部分合起來,燒出時自然就會完美無縫。另一種瓷坯叫做圓器,包括數不勝數的大小杯盤之類,都是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圓器產量約占了十分之九,而印器只占其中的十分之一。製造這種圓器坯,要先做一輛陶車。用直木一根,埋入地下三尺並使它穩固。露出地面二尺,在上面安裝一上一下兩個圓盤,用小竹棍撥動盤沿,陶車便會鏇轉,用檀木刻成一個盔頭戴在上盤的正中。

塑造杯盤,沒有固定的模式,用雙手捧泥放在盔頭上,撥盤使轉。用剪淨指甲的拇指按住泥底,使瓷泥沿著拇指鏇轉向上展薄,便可捏塑成杯碗的形狀(初學者塑不好沒有關係,因為陶泥可以被反覆使用)。功夫深技術熟練的人,就可以做到千萬個杯碗好像都是用同一個模子印出來的。在盔帽上塑造小坯時,不必加泥,塑中盤和大碗時,就要加泥擴大盔帽,等陶泥晾乾以後再加工。用手指在陶車上鏇成泥坯之後,把它翻過來罩在盔帽上印一下,稍曬一會兒而坯還保持濕潤時,再印一次,使陶器的形狀圓而周正,然後再把它曬得又乾又白。再蘸一次水,帶水放在盔帽上用利刀刮削兩次(執刀必須非常穩定,如果稍有振動,瓷器成品就會有缺口)。瓷坯修好以後就可以在鏇轉的陶車上畫圈。接著,在瓷坯上繪畫或寫字,噴上幾口水,然後再上釉。

在製造大多數碎器、千鍾粟和褐色杯等瓷器時,都不用上青釉料。製造碎器,用利刀修整生坯後,要把它放在陽光下曬得極熱,在清水中蘸一下隨即提起,燒成後自然會呈現裂紋。千鍾粟的花紋是用釉漿快速點染出來的。褐色杯是用老茶葉煎的水一抹而成的(日本人非常珍視我國古代製作的“碎器”,他們不惜重金用以購買真品。古代的香爐碎器,不知是哪個朝代製造的,底部有鐵釘,釘頭光亮而不生鏽)。

景德鎮的白瓷釉是用“小港嘴”的泥漿和桃竹葉的灰調勻而成的,很像澄清的淘米水(德化窯的瓷仙釉是用松毛灰和瓷泥調成漿而上釉料的。浙江省的麗水、龍泉兩地的窯所出產的青瓷釉不知道用的是什麼原料),盛在瓦缸里。瓷器上釉,先要把釉水倒進泥坯里盪一遍,再張開手指撐住泥坯往釉水裡點蘸外壁,點蘸時使釉水剛好浸到外壁弦邊,這樣釉料自然就會布滿全坯身了。畫碗的青花釉料只用無名異一種(漆匠熬煉桐油,也用無名異當催乾劑)。無名異不藏在深土之下而是浮生在地面,最多向下挖土三尺深即可得到,各省都有,也分為上料、中料和下料三種,使用時要先經過炭火煅燒。上料出火時呈翠綠色,中料呈微綠色,下料則接近土褐色。每煅燒無名異一斤,只能得到上料七兩,中、下料依次減少。製造上等精緻的瓷器和皇帝所用的龍鳳器等,都是用上料繪畫後燒製成的。因此上料無名異每擔值白銀二十四兩,中料只值上料的一半,下料只值其三分之一。

景德鎮所用的,以浙江衢州府和江西廣信府出產的為上料,也叫做浙料。江西上高出產的為中料,江西豐城等地出產的為下料。凡是煅燒過的青花料,要用研缽磨得極細(缽內底部粗澀而不上釉),然後再用水調和研磨到呈現黑色,入窯經過高溫煅燒就變成了亮藍色了。製造紫霞色的碎器的方法是,先把胭脂石粉打濕,用鐵線網兜盛著碎器放到炭火上炙熱,再用濕胭脂石粉一抹就成了。“宣紅”瓷器則是燒制而成之後再用巧妙的技術借微火炙成的,這種紅色並不是那種硃砂在火中所留下來的(宣紅器在元朝末年已經失傳了,明朝正德年間經過多次反覆試驗又重新造了出來)。

瓷器坯子經過畫彩和上釉之後,裝入匣缽(裝時如果用力稍重,燒出的瓷器就會凹陷變形),匣缽是用粗泥造成的,其中每一個泥餅托住另一個瓷坯,底下空的部分用沙子填實。大件的瓷坯一個匣缽只能裝一個,小件的瓷坯一個匣缽可以裝十幾個。好的匣缽可以裝燒十幾次,差的匣缽用一兩次就壞了。把裝滿瓷坯的匣缽放入窯後,就開始點火燒窯。窯頂有十二個圓孔,這叫做天窗。燒二十四個小時火候就足了。先從窯門發火燒二十個小時,火力從下向上攻,然後從天窗丟進柴火入窯燒四個小時,火力從上往下透。瓷器在高溫烈火中軟得會像棉絮一樣,用鐵叉取出一個樣品用以檢驗火候是否已經足夠。火候已足了就應該停止燒窯了,合計造一個瓷杯所費的工夫,要經過七十二道工序才能完成,其中許多細節還沒有計算在內呢!

附:窯變回青

正德年間,皇宮中派出專使來監督製造皇族使用的瓷器。當時“宣紅”瓷器的具體製作方法已經失傳而無法造出來了,因此承造瓷器的人都擔心自己的生命財產難以保全。其中有一個人害怕皇帝治罪,於是就跳入瓷窯里自焚而死了。這人死後託夢給別人把“宣紅”瓷器終於造成了,於是人們競相傳說發生了“窯變”。好奇的人更胡亂傳言燒出了鹿、大象等奇異的動物。又記:回青乃是產自西域地區的大青,優質的又叫做佛頭青。用上料無名異為釉料燒出來的顏色與回青的顏色相似,並不是說大青這種顏料入瓷窯經過高溫之後還能保持它本來的藍色。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