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思順
七緯順度,以光天象;五性順理,以成人行。行象為美,美於順也;夫人為失,失在於逆。
故七緯逆則天象變,五性逆則人道敗。變而不生災,敗而不傷行者,未之有也。山海爭水,水必歸海,非海求之,其勢順也。蹇利西南,就土順也;不利東北,登山逆也。是以去濕就燥,火之勢也;違高從下,水之性也。今導泉向澗,則為易下之流;激波陸山,必成難升之勢。水之無情,猶知違逆趣順,矧人心乎?
故忠、孝、仁、義,德之順也;悖傲無禮,德之逆也。順者福之門,逆昔禍之府。由是觀之:逆性之難,順性之易,斷可識矣。
今使孟說引牛之尾,尾斷臏裂,不行十步。若環桑之條,以貫其鼻,縻以尋綯,被發童子,騎而策之,風於廣澤,恣情所趣。何者?十步之行,非遠於廣澤,被發之童,非勇於孟說,然而近不及遠,強不如弱者,逆之與順也。
司馬蒯聵,天下之攻劍者也。令提劍鋒而掉劍觚,必刎其指,而不能以陷腐木,而況金甲乎?若提其觚而掉其鋒,雖則凡夫,可以陸斬犀象,水截蛟龍矣。順理而行,若執劍觚,逆情而動,如執劍鋒,欲無傷乎,豈可得乎?
后稷善播植,不能使禾稼冬生,逆天時也。禹善治水,鑿穴川,不能回水西流,逆地勢也。人雖才藝卓絕,不能悖理成行,逆人道也。故循理處情,雖愚蠢可以立名;反道為奇,雖賢哲猶有禍害。君子如能忠孝仁義,履信思順,自天祐之,吉無不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