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列傳·卷十二

沈眾 袁泌 劉仲威 陸山才 王質 韋載 族弟翽

沈眾,字仲師,吳興武康人也。祖約,梁特進。父鏇,梁給事黃門侍郎。眾好 學,頗有文詞,起家梁鎮衛南平王法曹參軍、太子舍人。是時,梁武帝制《千字詩》, 眾為之註解。與陳郡謝景同時召見於文德殿,帝令眾為《竹賦》,賦成,奏,帝善 之,手敕答曰:“卿文體翩翩,可謂無忝爾祖。”當陽公蕭大心為郢州刺史,以眾 為限內記室參軍。尋除鎮南湘東王記室參軍。遷太子中舍人,兼散騎常侍。聘魏, 還,遷驃騎廬陵王諮議參軍,舍人如故。

侯景之亂,眾表於梁武,稱家代所隸故義部曲,並在吳興,求還召募以討賊, 梁武許之。及景圍台城,眾率宗族及義附五千餘人,入援京邑,頓於小航,對賊東 府置陣,軍容甚整,景深憚之。梁武於城內遙授眾為太子右衛率。京城陷,眾降於 景。景平,西上荊州,元帝以為太子中庶子、本州大中正。尋遷司徒左長史。江陵 陷,為西魏所虜,尋而逃還,敬帝承制授御史中丞。紹泰元年,除侍中,遷左民尚 書。高祖受命,遷中書令,中正如故。高祖以眾州里知名,甚敬重之,賞賜優渥, 超於時輩。

眾性吝嗇,內治產業,財帛以億計,無所分遺。其自奉養甚薄,每於朝會之中, 衣裳破裂,或躬提冠屨。永定二年,兼起部尚書,監起太極殿。恆服布袍芒屩,以 麻繩為帶,又攜乾魚蔬菜飯獨啖之,朝士共誚其所為。眾性狷急,於是忿恨,遂歷 詆公卿,非毀朝廷。高祖大怒,以眾素有令望,不欲顯誅之,後因其休假還武康, 遂於吳中賜死,時年五十六。

袁泌,字文洋,左光祿大夫敬之弟也。清正有乾局,容體魁岸,志行修謹。釋 褐員外散騎侍郎,歷諸王府佐。

侯景之亂,泌欲求為將。是時泌兄君正為吳郡太守,梁簡文板泌為東宮領直, 令往吳中召募士卒。及景圍台城,泌率所領赴援。京城陷,退保東陽,景使兵追之, 乃自會稽東嶺出湓城,依於鄱陽嗣王蕭范。范卒,泌乃降景。

景平,王僧辯表泌為富春太守,兼丹陽尹。貞陽侯僭位,以泌為侍中,奉使於 齊。高祖受禪,王琳據有上流,泌自齊從梁永嘉王蕭莊達琳所。及莊僭立,以泌為 侍中、丞相長史。天嘉二年,泌與琳輔莊至於柵口,琳軍敗,眾皆奔散,唯泌獨乘 輕舟送莊達於北境,屬莊於御史中丞劉仲威,令共入齊,然後拜辭而歸,詣闕請罪, 文帝深義之。

尋授寧遠始興王府法曹參軍,轉諮議參軍,除通直散騎常侍,兼侍中,領豫州 大中正。聘於周,使還,授散騎常侍,御史中丞,其中正如故。高宗入輔,以泌為 雲旗將軍、司徒左長史。光大元年卒,年五十八。臨終戒其子蔓華曰:“吾於朝廷 素無功績,瞑目之後,斂手足鏇葬,無得輒受贈謚。”其子述泌遺意,表請之,朝 廷不許,贈金紫光祿大夫,謚曰質。

劉仲威,南陽涅陽人也。祖虬,齊世以國子博士征,不就。父之遲,荊州治中 從事史。仲威少有志氣,頗涉文史。梁丞聖中為中書侍郎。蕭莊偽署御史中丞,隨 莊入齊,終於鄴中。

仲威從弟廣德,亦好學,負才任氣。父之亨,梁安西湘東王長史、南郡太守。 廣德承聖中以軍功官至給事黃門侍郎、湘東太守。荊州陷後,依於王琳。琳平,文 帝以廣德為寧遠始興王府限外記室參軍,仍領其舊兵。尋為太尉侯瑱湘州府司馬, 歷樂山、豫章二郡太守,新安內史。光大中,假節、員外散騎常侍、雲旗將軍、河 東太守。太建元年卒於郡,時年四十三,贈左衛將軍。

陸山才,字孔章,吳郡吳人也。祖翁寶,梁尚書水部郎。父泛,散騎常侍。山 才少倜儻,好尚文史,范陽張纘,纘弟綰,並欽重之。起家王國常侍,遷外兵參軍。 尋以父疾,東歸侍養。承聖元年,王僧辯授山才儀同府西曹掾。高祖誅僧辯,山才 奔會稽依張彪。彪敗,乃歸高祖。

紹泰中,都督周文育出鎮南豫州,不知書疏,乃以山才為長史,政事悉以委之。 文育南討,克蕭勃,擒歐陽頠,計畫多出山才。及文育西征王琳,留山才監江州事, 仍鎮豫章。文育與侯安都於沌口敗績,余孝頃自新林來寇豫章,山才收合餘眾,依 於周迪。擒余孝頃、李孝欽等,遣山才自都陽之樂安嶺東道送於京師。除中書侍郎。 復由樂安嶺綏撫南川諸郡。

文育重鎮豫章金口,山才復為貞威將軍、鎮南長史、豫章太守。文育為熊曇朗 所害,曇朗囚山才等,送於王琳。未至,而侯安都敗琳將常眾愛於宮亭湖,由是山 才獲反,除貞威將軍、新安太守。為王琳未平,留鎮富陽,以捍東道。入為員外散 騎常侍,遷宣惠始興王長史,行東揚州事。

侯安都討留異,山才率王府之眾從焉。異平,除明威將軍、東陽太守。入為鎮 東始興王長史,帶會稽郡丞,行東揚州事。未拜,改授散騎常侍,兼度支尚書,滿 歲為真。

高宗南征周迪,以山才為軍司。迪平,復職。余孝頃自海道襲晉安,山才又以 本官之會稽,指授方略。還朝,坐侍宴與蔡景歷言語過差,為有司所奏,免官。尋 授散騎常侍,遷雲旗將軍、西陽武昌二郡太守。天康元年卒,時年五十八。贈右衛 將軍,謚曰簡子。

王質,字子貞,右光祿大夫通之弟也。少慷慨,涉獵書史。梁世以武帝甥封甲 口亭侯,補國子《周易》生,射策高第。起家秘書郎、太子舍人、尚書殿中郎。遭 母憂,居喪以孝聞。服闋,除太子洗馬、東宮領直。累遷中舍人、庶子。

太清元年,除假節、寧遠將軍,領東宮兵,從貞陽侯北伐。及貞陽敗績,質脫 身逃還。侯景於壽陽構逆,質又領舟師隨眾軍拒之。景軍濟江,質便退走。尋領步 騎頓於宣陽門外。景軍至京師,質不戰而潰,乃翦發為桑門,潛匿人間。及柳仲禮 等會援京邑,軍據南岸,質又收合餘眾從之。京城陷後,西奔荊州,元帝承制,以 質為右長史,帶河東太守。俄遷侍中。尋出為持節、都督吳州諸軍事、寧遠將軍、 吳州刺史,領鄱陽內史。荊州陷,侯瑱鎮於湓城,與質不協,遣偏將羊亮代質,且 以兵臨之,質率所部度信安嶺,依於留異。文帝鎮會稽,以兵助質,令鎮信安縣。

永定二年,高祖命質率所部逾嶺出豫章,隨都督周文育以討王琳。質與琳素善, 或譖雲于軍中潛信交通,高祖命周文育殺質,文育啟請救之,獲免。尋授散騎常侍、 晉陵太守。

文帝嗣位,征守五兵尚書。高宗為揚州刺史,以質為仁威將軍、驃騎府長史。 天嘉二年,除晉安太守。高宗輔政,以為司徒左長史,將軍如故。坐公事免官。尋 為通直散騎常侍,遷太府卿、都官尚書。太建二年卒,時年六十。贈本官,謚曰安 子。

韋載,字德基,京兆杜陵人也。祖叡,梁開府儀同三司,永昌嚴公。父政,梁 黃門侍郎。載少聰惠,篤志好學。年十二,隨叔父棱見沛國劉顯,顯問《漢書》十 事,載隨問應答,曾無疑滯。及長,博涉文史,沉敏有器局。起家梁邵陵王法曹參 軍,遷太子舍人、尚書三公郎。

侯景之亂,元帝承制以為中書侍郎。尋為建威將軍、尋陽太守,隨都督王僧辯 東討侯景。是時僧辯軍於湓城,而魯悉達、樊俊等各擁兵保境,觀望成敗。元帝以 載為假節、都督太原、高唐、新蔡三郡諸軍事、高唐太守。仍銜命喻悉達等令出軍 討景。及大軍東下,載率三郡兵自焦湖出柵口,與僧辯會於梁山。景平,除冠軍將 軍、琅邪太守。尋奉使往東陽、晉安,招撫留異、陳寶應等。仍授信武將軍、義興 太守。

高祖誅王僧辨,乃遣周文育輕兵襲載,未至而載先覺,乃嬰城自守。文育攻之 甚急,載所屬縣卒並高祖舊兵,多善用弩,載收得數十人,系以長鎖,命所親監之, 使射文育軍,約曰十發不兩中者則死,每發輒中,所中皆斃。文育軍稍卻,因於城 外據水立柵,相持數旬。高祖聞文育軍不利,乃自將征之,克其水柵。仍遣載族弟 翽齎書喻載以誅王僧辯意,並奉梁敬帝敕,敕載解兵。載得書,乃以其眾降於高祖。 高祖厚加撫慰,即以其族弟翽監義興郡,所部將帥,並隨才任使,引載恆置左右, 與之謀議。

徐嗣徽、任約等引齊軍濟江,據石頭城,高祖問計於載,載曰:“齊軍若分兵 先據三吳之路,略地東境,則時事去矣。今可急於淮南即侯景故壘築城,以通東道 轉輸,別命輕兵絕其糧運,使進無所虜,退無所資,則齊將之首,旬日可致。”高 祖從其計。

永定元年,除和戎將軍、通直散騎常侍。二年,進號輕車將軍。尋加散騎常侍、 太子右衛率,將軍如故。天嘉元年,以疾去官。載有田十餘頃,在江乘縣之白山, 至是遂築室而居,屏絕人事,吉凶慶弔,無所往來,不入籬門者幾十載。太建中卒 於家,時年五十八。

載族弟翽。翽字子羽,少有志操。祖愛,梁輔國將軍。父乾向,汝陰太守。翽 弱冠喪父,哀毀甚至,養母、撫孤兄弟子,以仁孝著稱。高祖為南徐州刺史,召為 征北參軍,尋監義興郡。永定元年,授貞毅將軍、步兵校尉。遷驍騎將軍,領硃衣 直閣。驍騎之職,舊領營兵,兼統宿衛。自梁代已來,其任逾重,出則羽儀清道, 入則與二衛通直,臨軒則升殿俠侍。翽素有名望,每大事恆令俠侍左右,時人榮之, 號曰“俠御將軍”。尋出為宣城太守。天嘉二年,預平王琳之功,封清源縣侯,邑 二百戶。太建中卒官,贈明、霍、羅三州刺史。子宏,字德禮,有文學,歷官至永 嘉王府諮議參軍。陳亡入隋。

史臣曰:昔鄧禹基於文學,杜預出自儒雅,卒致軍功,名著前代。晉氏喪亂, 播遷江左,顧榮、郗鑒之輩,溫嶠、謝玄之倫,莫非巾褐書生,晉紳素譽,抗敵以 衛社稷,立勛而升台鼎。自斯以降,代有其人。但梁室沸騰,懦夫立志,既身逢際 會,見仗於時主,美矣!

譯文

沈眾,字仲師,吳興武康人。祖父這曲在梁曲任特進。父親選墮,在梁朝任給事黃門侍郎。沈眾愛好學習,言語文章很有詞采,在梁朝以出任鎮街南平王法曹參軍、太子舍人起家。這時,梁武帝製作了《千字詩》,沈眾為詩篇做了註解。他和陳郡人謝景同時被召見於文德殿,梁武帝命令沈眾作《竹賦》,賦寫成後,呈上,梁武帝欣賞他所作的賦,親手寫詔書回話說:“你的文章風格飄揚,可以說無愧於你的祖父。”當堡公蕭大心任墨業刺史,用逸塞做限內記室參軍。不久任命為鎮南湘束王記室參軍。升任太子中舍人,兼任散騎常侍。沈眾被委派前往西魏通問修好,回來後,升任驃騎廬陵王諮議參軍,舍人的職務依舊擔任。

侯景叛亂時,沈眾進言梁朝武帝,聲稱家族世代原來所統率的講求節義的軍隊,都在吳興,請求回去招募用來討伐叛賊,梁武帝同意這樣做。到侯景圍攻台越時,沈眾率領自己宗族子弟和隨從而來的部眾共五千餘人,進入京城救援,安頓在坐骯這個地方,對著叛賊的束府布置陣勢,軍容十分整齊,侯景非常害怕他們。梁武帝在檯球內遠遠地任命邊塞為太子右衛率。京城失陷,沈眾向侯景投降了。

景平亂被平定後,沈眾往西逆遼而上去了荊州,元帝任用他為太子中庶子、本州大中正。不久升任司徒左長史。江陵失陷時,他被西魏所俘虜,不久就逃回來了,敬帝秉承皇帝的旨意,任命他為御史中丞。紹泰元年,任命為侍中,升任左民尚書。高祖登位,升任中書令,中正的職務依舊擔任。高祖因為沈眾在國內有名望,非常敬重他,賞賜優厚,超過當時的有名人物。

沈眾性格吝嗇,家內所治產業,錢財布帛以億計數,沒有分送遇他人。沈眾自己奉養十分儉省,每次在朝廷聚會之中,他的衣裳破爛裂開,或者親自提著帽子和鞋子。永定二年,兼任起部尚書,監管建造太極殿。總是穿著布袍草鞋,用麻繩作為帶子,又攜帶乾魚蔬菜飯食獨自吃,朝廷中士大夫都譏諷他這種做法。沈眾性情褊急不能受委屈,於是忿恨,便依次誹謗公卿大臣,責難詆毀朝廷。高祖非常惱怒,因為沈眾一直有名望受人景仰,高祖不願意公開殺他,後來因為沈眾休假回到武康,高祖於是命令沈眾在吳中自殺了,時年五十六歲。

袁泌字文洋,左光祿大夫袁敬的弟弟。清廉正直有辦事的才能和氣度,體貌雄偉,志向操行高尚謹慎。始任員外散騎侍郎,歷任諸王府屬吏。

侯景叛亂時,袁泌想請求擔任將領。遣時直塑的哥哥室,星正任昱雖太守,梁簡文帝任命直墊為束宮領直,命令他前往吳中招募士卒。到侯景圍攻檯球時,袁泌率領所部前往援救。京城失陷,撤退保守束陽,侯景派兵追趕他,袁泌就自盒稽塞雖出到進越,依附於鄱陽嗣王蕭范。蘆箋去世後,袁泌就投降了侯景。景平叛亂被平定後,王僧避上書朝廷任命室巡為富春太守,兼任丹陽尹。貞陽侯僭位稱帝,任用直墊為侍中,奉命出使變曲。直擔接受憚讓時,王琳占據著墾紅上游一帶,袁泌自齊朝隨從梁朝的永嘉王蕭莊到達王琳那裹。到蘆壁僭位自立為帝,任用袁泌為侍中、丞相長史。天嘉二年,袁泌與王壁輔佐蕭墓到了柵口,王琳的軍隊戰敗,眾人都奔逃失散,祇有袁泌獨自乘坐小船送蕉藍到北部邊境,把蕭藍交給御史中丞璽岫盛,命令他和躉藍一同前往變塑,然後跪拜辭行返回朝廷,前赴皇帝的殿庭承認罪過,文帝非常讚賞他的仁義。

不久任命為寧遠始興王府法曹參軍,轉任諮議參軍,任命為通直散騎常侍,兼任侍中,領豫州大中正。派往旦曲通問修好,出使回來,任命為散騎常侍,御史中丞,他的中正職務依舊擔任。高宗入朝輔佐後,任用袁泌為雲旗將軍、司徒左長史。立巳太元年去世,時年五十八歲。臨終時告誡他的兒子重蔓莖說:“我對於朝廷一直沒有立下功績,死後,收殮屍體立即下葬,不要接受贈官謐號。”他的兒子遵照袁泌的遺願,上書請求這樣辦,朝廷不同意,贈給袁泌金紫光祿大夫的官銜,謐號叫做質。

劉仲威是南陽涅陽入。祖父塑幽,壹塑時朝廷以國子博士之職徵召他,沒有就任。父親劉之遲,做過塑凶治中從事史。劉健盛年少時就有志氣,廣泛地涉獵文史知識。梁朝承聖年中任用為中書侍郎。在蕭莊偽官署中任御史中丞,跟隨蕭莊進入齊朝,死於鄴中。

劉仲威從弟劉廣德,也愛好學習,恃才任性。父親劉之皇,鑿塑時任安西泅塞王長史、盧鄧太守。.劉廣德,丞聖年中因為軍功官做到給事黃門侍郎、翅塞太守。翅業失陷後,依附於王壁。王壁被平定後,塞童任命劉盧壟為寧遠藍L墓王府限外記室參軍,依舊統領他原有的軍隊。不久任命他為太尉侯填湘州府司馬,歷任樂山、邃童兩個郡的太守,塞噬內史。:)達年中任命為假節、員外散騎常侍、雲旗將軍、河東太守。太建元年死於郡中,時年四十三歲,贈給左衛將軍的官銜。

陸山才字王違,呈登呈人。祖父墮盞遺在梁朝任尚書水部郎。父親陸迅,任散騎常侍。陸山才少年時氣度卓越豪邁,愛好文史,范墜人至繼,退趲的弟弟張綰,都欽佩敬重他。以出任王國常侍起家,升任外兵參軍。不久因為父親生病,往東回到家中侍候奉養。承聖元年,王僧辯任命陸山才為儀同府西曹掾。高祖殺王僧辯後,陸山才逃到會稽依附張彪。張彪失敗,才歸附高祖。

紹泰年中,都督周文育出朝鎮守南豫州,他不擅長文書和奏疏,於是任用陸山才為長史,政事全部委託給他。周文育往南討伐,打敗蕭勃,捉住歐陽頓,計謀策劃大多出自於陸山才。到周文育往西征伐王琳時,留陸山才監理江州政事,仍鎮守豫章。周文育和侯安都在沌口戰敗時,余孝頃自新林來進犯豫章,陸山才收攏集合剩下的部眾,依附於周迪。周迪捉住了余孝頃、李孝欽等,派遣陸山才從都陽的樂安嶺東道送他們去京城。陸山才被任命為中書侍郎。又由樂安嶺前去安撫南川諸郡。

周文育重新鎮守豫章金口,陸山才又被任命為貞威將軍、鎮南長史、豫章太守。周文育被熊曇朗害死後,熊曇朗囚禁了陸山才等人,送往王琳那裹。尚未到達,而侯安都在宮亭湖打敗了王琳部將常眾愛,因此陸山才得以返回,任命為貞威將軍、新安太守。因為王琳還未平定,留下鎮守富陽,以保衛束道。調入朝廷任員外散騎常侍,升任宣惠始興王長史,管理束揚州政事。

侯安都討伐留異,墜山丈率領王府的軍隊隨從前往。留異被平定後,任命為明威將軍、東陽太守。調入朝廷任命為鎮束始興王長史,兼任會稽鋰丞,管理束揚州政事。尚未就任,改任為散騎常侍,兼任度支尚書,滿一年後授給實職。

高宗往南征伐周迪,任用陸山才為軍司。周迪被平定後,陸山左恢復原職。金耋堡從海上來襲擊置窒,陸山才又以本身官職來到盒擅,指點傳授計謀策略。返回朝廷後,因為侍候皇上的宴席中和基景歷在言語上有過失差錯,被官吏告發,陸山才被免去官職。不久任命為散騎常侍,升任雲旗將軍、西陽和武昌兩個郡的太守。天康元年去世,時年五十八歲。贈給右衛將軍官銜,謐號叫做簡子。

王質字子貞,右光祿大夫王通的弟弟。少年時意氣風發,涉獵群書史籍。梁朝時以梁武帝外甥的資格封為甲口亭侯,補充進國子學做學習《周易》的學生,考試取得優秀成績。以任秘書郎、太子舍人、尚書殿中郎起家。遭遇母親去世,服喪期間以守孝聞名。服喪期滿,任命為太子洗馬、束宮領直。連續升任中舍人、庶子。

太清元年,任命為假節、寧遠將軍,率領東宮軍隊,跟從貞陽侯向北征伐。到貞陽侯戰敗,王質脫身逃回來。侯景在壽陽叛亂,王質又率領水軍隨同大部隊一起抗拒敵人。侯景的軍隊渡江,王質便撤退了。不久他率領步兵和騎兵駐在宣陽門外。侯景的軍隊到達京城,王質的部隊不戰就潰敗了,他於是剪去頭髮做了和尚,秘密地藏匿在世問。到柳仲禮等會合援救京城,軍隊占據南岸時,王質又收攏集合自己剩餘的部眾跟隨他們。

京城失陷後,王質往西逃到荊州,元帝秉承皇帝的旨意,任用王質為右長史,兼任河東太守。不久升任侍中。接著調出朝廷任命為持節、都督吳州諸軍事、寧遠將軍、吳州刺史,領鄱陽內史。

荊州失陷,侯瑣鎮守於湓城,和王質不和,派遣偏將羊亮代替王質,而且用兵威脅他,王質率領自己的部隊,越過信安嶺,依附於留異。文帝鎮守會稽時,用兵援助王質,命令他鎮守信安縣。

永定二年,高祖命令王質率領自己的部隊越過信安嶺前出豫章,隨從都督周文育以討伐王琳。王質和王琳一直友好,有人誣陷說王質在軍中暗地裹傳信給王琳互相勾結,高祖命令周文言殺王質,周文言陳述情況請求饒王質一命,得以免死。接著任命為散騎常侍、晉陵太守。

文帝登位,徵調入朝廷署理五兵尚書。高宗做揚州刺史時,任用王質為仁威將軍、驃騎府長史。天嘉二年,任命為晉安太守。高宗輔佐朝政時,任用王質為司徒左長史,將軍的職務依然擔任。因為公事獲罪被免除官職。不久任命為通直散騎常侍,升任太府卿、都官尚書。主建二年去世,時年六十歲。贈給本來的官銜,謐號叫做叄三。

韋載字德基,京兆杜陵人。祖父韋散,在梁朝時任開府儀同三司,封為永昌嚴公。父親韋政,在梁朝任黃門侍郎。

韋載少年時聰明有才智,專心致志愛好學習。年紀十二歲時,隨同叔父韋棱去見沛國人劉顯,劉顯問了他《漢書》中的十件事,韋載隨著所間應聲對答,沒有遲疑。到他長大了,廣泛地涉獵文史知識,深沉敏睿有才識和度量。以任梁朝邵陵王法曹參軍起家,升任太子舍人、尚書三公郎。

侯景叛亂的時候,元帝秉承皇帝的旨意任用他為中書侍郎。接著任命為建威將軍、尋陽太守,跟隨都督王僧辯往東討伐侯景。逭時王僧辯駐軍於湓城,而魯悉達、樊俊等人各自率領軍隊保守自己的地盤,等待戰爭的勝敗情況。元帝任用韋載為假節、都督太原高唐新蔡三郡諸軍事、直廬太守。於是領受命令曉諭疊悉達等人命令他們派出軍隊討伐侯景。到大軍東下時,韋載率領三個郡的兵力從焦湖前出柵口,和王僧辯會合於梁山。侯景被平定後,他被任命為冠軍將軍、琅邪太守。接著奉命出使前往東陽、晉安,招降安撫璽墾、速宣塵等人。於是童姜被任命為信武將軍、義興太守。

高祖殺王僧辯後,就派遣周文言率領輕裝的士兵襲擊童姜,尚未到達而皇盞已先有覺察,於是憑藉環繞的城牆加強自守。周文育對他攻得非常緊急,韋載所率領的縣中的士兵都是高祖原來統率的士兵,大多數善於使用機械發射的弓,韋越收攏他們得到幾十個人,給他們帶上長鎖,命令自己親信的人監督他們,驅使他們射擊周文育的軍隊,規定說十發不能兩中的人就處死。因此每次發射都能擊中,所有擊中的都斃命了。周文宜的軍隊稍微退卻,童載便在城外占據河流立起木柵,兩軍相持幾十天。高祖聽到周文育軍隊不順利的訊息,就自己率領軍隊來征伐韋載,攻破他的水柵。便派遣韋載同宗族的弟弟韋翩帶著書信來曉諭韋載殺王僧辯的道理,並且奉梁敬帝的命令,命令韋載停戰。韋載得到書信,就帶著他的部眾向高祖投降了。高祖給予優厚的撫慰,隨即任用他的族弟韋翻監管義興郡,韋載所部的將帥,都根據才能任命使用,高祖帶著韋載總是把他安置在自己身邊,和他謀劃計議。

徐嗣徽、任約等領著齊朝的軍隊渡江,占據了石頭城,高祖向韋載詢問對敵的計策,韋載說:“齊朝的軍隊如果分兵先行占據三吳的道路,侵占束邊的國土,那么就大勢已去啦。現在可以緊急地在淮南即侯景從前軍營的基礎上築城,以使柬邊的道路通行能夠轉運輸送,另外命令輕裝的軍隊斷絕敵人的糧食運輸,使他們前進不能有所擄掠,退卻不能得到供給,那么齊朝將領的頭,十天便可得到。”高祖聽從了他的計策。

永定元年,任命韋載為和戎將軍、通直散騎常侍。永定二年,加封他為輕車將軍。接著加官散騎常侍、太子右衛率,將軍的職務依舊擔任。

天嘉元年,因為有病不再擔任官職。韋載有田十餘頃,在江乘縣的白山,到這時候就在那裹建築房屋居住下來,和外面的人事斷絕來往,無論吉事凶事慶賀弔喪,都沒有往來,幾十年中沒有人進入他的家門。太建年中在家裹去世,時年五十八歲。

韋載同宗族的弟弟韋翩。韋翩字子羽,少年時就有志向操守。祖父韋愛,在梁朝任輔國將軍。父親韋乾向,任汝陰太守。韋翩二十歲時父親去世,居喪中十分悲傷以致身體受損,撫養母親,撫育兄弟的遣孤,以仁義孝順著稱。高祖做南徐州刺史時,召來韋翩任用為征北參軍,接著監理盞里登政事。丞宣元年,任命為貞毅將軍、步兵校尉。升任驍騎將軍,領朱衣直合。驍騎將軍的職務,原是率領軍營中的士兵,兼統領在宮中值宿的警衛。自梁朝建立以來,驍騎將軍的任務更加重要,皇帝從宮中出行時則負責羽飾旌旗之類的儀仗隊和清除道路擔任警戒的工作,進入宮廷則和二個警衛共同值班,當皇帝不坐正殿而來到殿前時則上殿左右侍奉。韋翩一直就有名望,皇帝每遇大事總是命令他在左右侍奉,當時人們覺得他很光榮,給他一個稱號叫做“俠御將軍”。不久調出朝廷任命為宣城太守。天嘉二年,因為參與平定王琳的功勞,被封為清源縣侯,食邑二百戶。太建年中在任上去世,贈給他明、霍、羅三州刺史的官銜。

韋翩的兒子韋宏,字德禮,有文學修養,歷任官職做到永嘉王府諮議參軍。陳朝滅亡進入隋朝。

史臣曰:從前鄧禹的根基在於文學,杜預出身是博學儒士,終於建立了軍功,名字著稱於前代。西晉王朝司馬氏同室操戈導致死喪禍亂,流蕩遷徙到長江下游以束地區,這個時期顧榮、郗鑒逭一等人,溫崤、謝玄這一類人,沒有不是戴巾幀穿褐衣的卑賤書生,而成為插笏於帶間的士大夫一直享有聲譽,他們抗擊敵人以保衛國家政權,建立功勳而升官做到三公。自那時以來。每個朝代都有這樣的人。但梁朝王室動盪如水波湧起,使軟弱無所作為的男子立下志向,既能親身遇上這種機會,又能依靠當時英明的君主,真幸運呀!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