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解釋經旨
解釋經旨,貴於簡明,惟孟子獨然。其稱《公劉》之詩“乃積乃倉,乃裹餱糧,於橐於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張,干戈戚揚,爰方啟行。”而釋之之詞,但云:“故居者有積倉,行者有裹糧也,然後可以爰方啟行。”其稱《烝民》之詩:“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夷,好是懿德。”而引孔子之語以釋之,但曰:“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用兩“故”字,一“必”字,一“也”字,而四句之義昭然。彼訓“日若稽古”三萬言,真可覆醬瓿也。
譯文
解釋經書主旨,最好是簡潔明了,只有孟柯能夠如此。他稱頌《大雅•公劉》詩:穀物積滿了糧侖,口袋裝滿了乾糧,用它安定人民,興旺家邦,然後備好武器,才開始遠行,”而他的解釋只是說:“所以留下的有積蓄,出行的有乾糧,然後才可以出行。”他稱頌《大雅•蒸民》詩:“上天降生眾民,有事物就有法則,老百姓堅持公理,都喜歡好的品德。”但他卻只用孔子的話來解釋說:“所以有事物就有法則,人是堅持公理的,因此就喜歡這美好的品德.”用兩個“故”字,一個“必’字,一個“也’字,內容就明明白白。象那注釋《堯典》‘日若稽古”三萬字的,真可以用來蓋醬缸了。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