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善者

善者,敵人軍□人眾,能使分離而不相救也,受敵而不相知也。故溝深壘高不得以為固,車堅兵利不得以為威,士有勇力而不得以為強。故善者制險量阻,敦三軍,利屈伸,敵人眾能使寡,積糧盈軍能使飢,安處不動能使勞,得天下能使離,三軍和能使柴。故兵有四路、五動:進,路也;退,路也;左,路也;右,路也。進,動也;退,動也;左,動也;右,動也;默然而處,亦動也。善者四路必徹,五動必工。故進不可迎於前,退不可絕於後,左右不可陷於阻,默[ 然而處],□□於敵之人。故使敵四路必窮,五動必憂。進則傅乾前,退則絕於後,左右則陷於阻,默然而處,軍不免於患。善者能使敵卷甲趨遠,倍道兼行,倦病而不得息,饑渴而不得食。以此薄敵,戰必不勝矣。我飽食而侍其飢也,安處以侍其勞也,正靜以侍其動也。故民見進而不見退,蹈白刃而不還踵。

譯文

善於用兵的將領,面對兵力多而強的敵軍時,能使得敵軍兵力分散而不能相互支援,遭到攻擊時仍不能互通訊息,彼此不知情況。所以說,壕溝很深、壁壘很高的陣地算不得堅固,戰車堅固、兵器銳利算不上成不可擋,士兵勇猛善戰也算不上強大。因此,善於用兵的將領善於審視地形險阻而加以利用,能夠指揮全軍將士進退自如,敵軍兵多時能使其變少,敵軍軍糧充足時能讓其挨餓受飢,敵軍穩守不動時能使敵軍疲勞,能讓得全國民心的敵軍離心離德,能使全軍同心協力的敵軍不和。所以說,用兵有四路五動,前進是一條路,後退是一條路,向左是一條路,向右也是一條路;前進是動,後退是動,向左是動,向右是動,按兵不動同樣也是動。善於用乓的將領做到四路通達,五動巧妙。因此,當自己的軍隊前進時會讓敵軍不能阻擋,後退時不會讓敵軍切斷後路,向左向右不會受敵軍阻攔,按兵不動時..反過來要使敵軍四路全都受困,五動必定有憂慮,前進時必有我軍阻擋於前,後退時必定被切斷後路,向左向右一定受到阻攔,即使按兵不動,也必定免不了災禍。善於用兵的將領能讓敵軍偃旗息鼓繞遠路,也能使敵軍抄近路急行軍,能使敵軍疲病而得不到休息,又飢又渴而不能吃飯喝水。敵方用這樣的軍隊交戰. 那肯定是不能取牲了。而我軍則是吃飽了等待飢餓的敵軍,以逸而等待疲憊的敵軍。按兵不動而等敵軍動。這樣交戰,我軍士兵當然會勇往直前,絕不會後退,即使踩上敵軍鋒利的刀刃,也絕不會轉身退縮。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