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萬章章句上·第一節

萬章問曰:“舜往于田,號泣於旻天,何為其號泣也?”孟子曰:“怨慕也。”

萬章曰:“父母愛之,喜而不忘;父母惡之,勞而不怨。然則舜怨乎?”

曰:“長息問於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則吾既得聞命矣;號泣於旻天,於父母,則吾不知也。’公明高曰:‘是非爾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為不若是恝,我竭力耕田,共為子職而已矣,父母之不我愛,於我何哉?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倉廩備,以事舜於畎畝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將胥天下而遷之焉。為不順於父母,如窮人無所歸。天下之士悅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憂;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憂;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憂;貴,人之所欲,貴為天子,而不足以解憂。人悅之、好色、富貴,無足以解憂者,惟順於父母,可以解憂。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仕則慕君,不得於君則熱中。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大舜見之矣。”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萬章問:“大舜到田野里,望著天空哭訴,是什麼事讓他呼告哭泣呢?”
孟子說:“這是因為他又怨恨又思念。”
萬章說:“常聽說‘得父母寵愛,高興而難忘;被父母厭惡,憂愁而不怨恨。’那么,大舜怨恨父母嗎?”
孟子說:“長息曾經問公明高:‘大舜到田野里,我已經聽你講解過了;望著天哭訴,是為了父母,那我就不撞了。’公明高說:‘這就不是你能理解的了。’這是公明高以孝子的心態,認為不應該若無其事,淡然處之:我盡力地耕田,恭敬地完成做兒子的職責而已,至於父母不寵愛我,我有什麼辦法呢?帝堯派他的九個兒子兩個女兒,還有百官帶著牛羊、糧食,到農田裡去侍奉大舜,天下的許多讀書人都去歸附他,帝堯考察天下而把天下遷讓給舜。因為不被父母喜歡,舜就如同窮人找不到歸宿一樣。被天下的讀書人所喜歡,是每個人的欲望,而不能解開舜的憂愁;喜歡美貌的女子,也是每個人的欲望,娶了帝堯的兩個女兒,而還是不能解開舜的憂愁;富裕,也是每個人的欲望,擁有了整個天下,也還是不能解開舜的憂愁;尊貴,也是每個人的欲望,身為天子那樣的尊貴,也還不能解開舜的憂愁。被人喜愛、喜好美色、富裕且尊貴,沒有一樣能解除舜的憂愁,惟有讓父母順心才能解憂。人在少年時,仰慕父母;知道愛好美色了,則思念年輕漂亮的了;有了妻子,就會思念家室;入仕作官就會思念君主,得不到君主賞識就會內心焦躁。只有最孝順的人終身思念父母。到了五十歲還思念父母的人,我在大舜身上見到了。”

注釋
1.旻:(min民)《尚書·堯典》:“欽若旻天。”《尚書·多士》:“不吊旻天。”《詩·小雅·雨無止》:“旻無疾威。”《爾雅·釋天》:“秋為旻天。”本義為秋天,這裡泛用為“天”之意。
2.勞:《詩·陳風·月出》:“舒窈糾兮。勞心悄兮。”《詩·邶風·燕燕》:“實勞我心。”《論語·泰伯》:“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清魏源《默觚上·學篇二》:“故君子者,佚樂而為君子也;小人者,憂勞而成小人也。”這裡用為憂愁愁苦操心之意。
3.長息:人名,公明高的學生。
4.公明高:人名,曾子的學生。
5.恝:(jia莢)《廣韻·黠韻》:“恝,無愁貌。”這裡用為淡然,不經心的樣子之意。
6.共:通“恭”。 《詩·小雅·六月》:“共武之服。”《詩"小雅"巧言》:“匪其止共,維王之邛。”《詩·大雅·韓奕》:“虔共爾位。”《左傳·僖公二十七年》:“公卑杞,杞不共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共承嘉惠。”這裡用為恭敬之意。
7.胥:《詩"小雅"桑扈》:“君子樂胥,受天之祜。”《詩·大雅·公劉》:“於胥斯原,既庶既繁。”《管子·大匡》:“將胥有所定也。”《孟子·梁惠王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孟子·萬章上》:“帝將胥天下而遷之焉。”《荀子·大略》:“故《春秋》善胥命,而《詩》非屢盟。”《史記·廉頗藺相如傳》:“胥後令。”這裡用為觀察、考察之意。
8.少艾:《國語·晉語》:“國君好艾,大夫殆。”這裡用為漂亮的人之意。
9.熱中:內心焦躁。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