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部·列子
【原文】
子列子窮,貌有飢色。客有言之於鄭子陽者,曰:“列禦寇,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國而窮,君毋乃不好士乎?”鄭子陽令官遺之粟數十秉。子列子出見使者,再拜而辭。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而拊心曰:“聞為有道者,妻子皆得逸樂。今妻子有飢色矣,君過而遺先生食,先生又弗受也,豈非命哉?”子列子笑而謂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遺我粟也。夫以人言而粟我,至其罪我也,亦且以人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後民果作難,殺子陽。受人之養而不死其難,不義;死其難,則死無道也。死無道,逆也。子列子除不義去逆也,豈不遠哉!
[馮述評]
魏相公叔痤病且死,謂惠王曰:“公孫鞅年少有奇才,願王舉國而聽之。即不聽,必殺之,勿令出境。”[邊批:言殺之者,所以果其用也。]王許諾而去。公叔召鞅謝曰:“吾先君而後臣,故先為君謀,後以告子,子必速行矣!”鞅曰:“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殺臣乎?”卒不去。鞅語正堪與列子語對照。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秋時,列子家很貧困,常常面有飢餓之色。一位客人對鄭子陽說:“列禦寇是位有道之士,住在您的國中卻很窮,君王恐怕有些不愛士人吧?”鄭子陽於是命令手下的官吏送給列子許多穀子。列子見到使者後,很有禮貌地對他拜了幾拜,但卻謝絕了糧谷。使者離開後,列子進屋,他的妻子望著他,手按心窩說:“我聽說有道義的人,妻子兒女都能得到安逸快樂,如今妻子老少都在挨餓,君王送你糧食你又不接受,難道我的命就該這樣苦嗎?”列子笑著回答:“他並不是真正了解我,如果因別人的一番話而給我糧食,將來定我的罪也可聽憑別人的讒言,所以我不能接受。”後來,百姓果然起來作亂,殺死鄭子陽。接受人的賞賜,卻不為救他的災禍拚死,是不仗義的;但是為這種人的災禍去拚死,那么死了也不合道德。不合於道德便是叛逆的行為,列子能避開不義行為又能避開叛逆,他的本領不是很高嗎?
評譯
魏相公叔痤病危時對梁惠王說:“公孫鞅年輕而且有奇才,希望舉國上下都能聽他的話,如果您不採納這意見,就請殺掉他,千萬不能讓他出境到別國去。”(邊批:公叔痤說殺商鞅,是為了舉薦任用他。)惠王答應了。接著公叔召公孫鞅道歉說:“我做事要先君後臣,因此先為君主謀慮,然後,再告訴你怎樣做。現在你要儘快逃跑。”公孫鞅回答:“國君不因你的推薦任用我,又怎會因你的話殺掉我呢?”公孫鞅終於沒有離開。公孫鞅的話正好與列子的話形成對照。
注釋
①秉:古代量詞,十六斗為一藪,十藪為一秉。
②公孫鞅:即商鞅。